第302章 誤會難解3
貴女臨門:暴君的偽善皇後 作者:浣水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和帝時的竇太後,最初並非皇後,而明和帝的結發皇後王氏,乃是功勳名門之女,可竇太後硬是從一個小戶門第出身的秀女一步步爬上貴妃、皇後的寶座,最後還生了必照太子。
“故而,入宮之前,我便替皇上,替社稷思量再三,我一人一生能育子女幾人,不如後宮數人同育,子女多了,其間定有優秀者,狠狠心,服下‘絕子散’。”
葉太妃驚呼一聲,“你說什麽?”
洛儷笑得悲愴,“我與皇上之間,他不知我,我不知他。他既深愛楊淑妃,何以強娶我入宮,在服下之後,我才得曉其間真相,他心之所係是楊淑妃……”
是可憐自己,亦或是可憐後宮嬪妃。
他既不愛她們,何以收納後宮,受盡淒苦。
趙徹,是這天下最無情的人,為了保護他心之所係,卻在欺淩著這些無辜的女子。
葉太妃身邊的太監錯愕不小。
洛儷潸然落下,心間酸楚難言,她與皇帝之間,早已貌合神離。
“他錯,我亦錯。我錯在一早錯估了他,而他錯在寒透人心。母妃,不瞞你,曾經年少,儷兒也曾想著尋一個真心人,如山野平民,一生一世一雙人。母妃,我是不是很傻?為了隱瞞真相,還騙家人,說這是怕累及洛家。
父親為我,可以請辭官職;洛家子弟也可以因我不入仕途。我說生下皇子,是怕自己成為竇太後,我自幼癡心書畫,對權勢全無野心,又怎會是第二個竇太後。而我父伯更無追逐權利之意,更不會是竇承嗣。祖父、伯父一生醉心學問,對權勢全無追逐之心。父親一生以造福天下百姓為任,清正高雅的人又怎會醉心權勢?
皇上能不比任何人明白?
我的真心,他看不到;他的實意,卻是事實擺在眼前最殘忍的傷害。
大婚夜,我說鳳冠太沉,我說有人算計我,我等他一句‘我還你公道’又或是一句‘傾城,我定會嚴懲傷你之人’,就能安我之心。在他看來,卻是我的無理取鬧。其實我猜到偌大後宮,最有可能做這事的是楊淑妃,整個宮裏,我若癱瘓受傷,也唯有她才是得利之人。楊淑妃先我一年入宮,以楊丞相的為人行事,定人要她收買後宮人心,她要買幾個人為己所用,實在容易。
皇上查到怡春宮後,這件事就不了了之,維護、袒護之意昭然若揭,她不懲淑妃,因為寵她、歡喜她,皇上願意被其蒙蔽公正之心,我不怪他,世間男女之情,最難言說的便是一個情之所係。
母妃,我現在剩下的隻是皇後對天下社稷之任。曾對他說,我想守護的是洛家的平安;而他卻說,要我一起陪她守護天下,而他會護我,誓言最終不過是一句戲言。事至今日,我隻求母妃莫再為難楊淑妃,她是皇上此生最看重的人,兒臣希望皇上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皇帝到底寒透了她的心。
她擔負起皇後的責任,為了讓他做一個明君,自斷了子息欲念,還要保護他的子嗣。
葉太妃不懂什麽大道理,但她知道,洛儷是真心為皇帝好,也在默默地做許多事,楊淑妃與葉太妃都不知道如何處理王爺、候爺們的婚事,洛儷出麵就給處理好了,她行事公允,那些嫡妻、側妻個個身份不俗。
可皇帝因駁了楊淑妃的麵子而心生愧意,還對楊淑妃多番開解。
洛儷跪在葉太妃膝下,重重一叩,“母妃,兒臣走後,還盼在母妃能護著已有身孕的麗嬪、孫貴人,這是皇帝子嗣血脈,兒臣擔心他護淑妃已到不分對錯之時,會一步錯,步步錯。麗嬪也好、孫貴人也好,她們的父祖在朝堂上都是能說上話的人,重臣之心不可傷……”
葉太妃早已捂嘴悲哭,“皇後,你別去行宮了。”
“母妃,兒臣不去行宮,又如何護住三位嬪妃腹中的孩子,兒臣希望這幾個孩子能在平靜安寧中出生,兒臣在此叩拜母妃,望母妃保重鳳體。”
洛儷走了。
洛康一家亦離開皇城了,洛康與薑權換了個官職,由薑權接任吏部尙書一職,洛康接任江南大都督一職。
洛儷去應天府時,洛康帶著鐵氏、吳氏等妻兒已經踏上了去順天府的大船。
洛儷離開後兩天,這日午後,高長春與早年明和帝身邊的太監王長青在旁邊說話閑聊,隻當是後殿的皇帝睡熟。
王長青算是宮裏的老太監,是高長春年輕時拜的師父。
就在剛才,高昌與慈寧宮太監葉盛閑聊,說的是洛儷離開時與葉太妃所求的事,將洛儷的話一字不動,照原樣給說了。
待葉盛離開後,高長春長籲一口氣:“皇後對皇上的心結如今解不開,怎就走到今日的地步。”
王長青道“長春,你說楊淑妃對皇上的用心,能比得了皇後嗎?”因年紀大了,說話漏風。
高長春道:“皇上認為比得了,那就是比得了。”
王長青冷笑一聲,“世間有兩種女人,一種明明隻得三分情,卻可以演出十二分情,比那十分真情的看著還更真心。還有一種,是皇後這樣的奇女子,性子驕傲,敢愛敢恨,卻也敢作敢為。咱家七歲入宮,在宮裏生活了近五十多年,這帝王與後妃的恩恩怨怨,也瞧得多了,當今皇後像兩個人。”
王長青與高長春相識幾十年,二人一個服侍葉太妃,一個服侍皇帝。
高長春問道:“像誰?”
洛儷有當年王皇後的才華,又有當年竇貴妃的美貌與膽識,集才貌、膽識於一身,真乃天下奇女子。
王長青卻沒有回答,而是悠悠道:“先帝若是遇到今昔的洛皇後,一生了無遺憾。當今皇上若遇到像先帝結發王皇後那樣的女子,也當生無遺憾……”他轉過身,“是非恩怨,自有後人評說,今上何其有幸能娶得洛三娘為妻,可惜啊,可惜了……”
高長春問道:“王師父聲聲言可惜,又有何可惜?”
王長青道:“先帝曾言,身為帝王,當娶笨拙本分的女子為後,若娶才華橫溢又極其聰明的,必當以十分真心待之,若然做不到,就放其離開後\宮。”
“故而,入宮之前,我便替皇上,替社稷思量再三,我一人一生能育子女幾人,不如後宮數人同育,子女多了,其間定有優秀者,狠狠心,服下‘絕子散’。”
葉太妃驚呼一聲,“你說什麽?”
洛儷笑得悲愴,“我與皇上之間,他不知我,我不知他。他既深愛楊淑妃,何以強娶我入宮,在服下之後,我才得曉其間真相,他心之所係是楊淑妃……”
是可憐自己,亦或是可憐後宮嬪妃。
他既不愛她們,何以收納後宮,受盡淒苦。
趙徹,是這天下最無情的人,為了保護他心之所係,卻在欺淩著這些無辜的女子。
葉太妃身邊的太監錯愕不小。
洛儷潸然落下,心間酸楚難言,她與皇帝之間,早已貌合神離。
“他錯,我亦錯。我錯在一早錯估了他,而他錯在寒透人心。母妃,不瞞你,曾經年少,儷兒也曾想著尋一個真心人,如山野平民,一生一世一雙人。母妃,我是不是很傻?為了隱瞞真相,還騙家人,說這是怕累及洛家。
父親為我,可以請辭官職;洛家子弟也可以因我不入仕途。我說生下皇子,是怕自己成為竇太後,我自幼癡心書畫,對權勢全無野心,又怎會是第二個竇太後。而我父伯更無追逐權利之意,更不會是竇承嗣。祖父、伯父一生醉心學問,對權勢全無追逐之心。父親一生以造福天下百姓為任,清正高雅的人又怎會醉心權勢?
皇上能不比任何人明白?
我的真心,他看不到;他的實意,卻是事實擺在眼前最殘忍的傷害。
大婚夜,我說鳳冠太沉,我說有人算計我,我等他一句‘我還你公道’又或是一句‘傾城,我定會嚴懲傷你之人’,就能安我之心。在他看來,卻是我的無理取鬧。其實我猜到偌大後宮,最有可能做這事的是楊淑妃,整個宮裏,我若癱瘓受傷,也唯有她才是得利之人。楊淑妃先我一年入宮,以楊丞相的為人行事,定人要她收買後宮人心,她要買幾個人為己所用,實在容易。
皇上查到怡春宮後,這件事就不了了之,維護、袒護之意昭然若揭,她不懲淑妃,因為寵她、歡喜她,皇上願意被其蒙蔽公正之心,我不怪他,世間男女之情,最難言說的便是一個情之所係。
母妃,我現在剩下的隻是皇後對天下社稷之任。曾對他說,我想守護的是洛家的平安;而他卻說,要我一起陪她守護天下,而他會護我,誓言最終不過是一句戲言。事至今日,我隻求母妃莫再為難楊淑妃,她是皇上此生最看重的人,兒臣希望皇上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皇帝到底寒透了她的心。
她擔負起皇後的責任,為了讓他做一個明君,自斷了子息欲念,還要保護他的子嗣。
葉太妃不懂什麽大道理,但她知道,洛儷是真心為皇帝好,也在默默地做許多事,楊淑妃與葉太妃都不知道如何處理王爺、候爺們的婚事,洛儷出麵就給處理好了,她行事公允,那些嫡妻、側妻個個身份不俗。
可皇帝因駁了楊淑妃的麵子而心生愧意,還對楊淑妃多番開解。
洛儷跪在葉太妃膝下,重重一叩,“母妃,兒臣走後,還盼在母妃能護著已有身孕的麗嬪、孫貴人,這是皇帝子嗣血脈,兒臣擔心他護淑妃已到不分對錯之時,會一步錯,步步錯。麗嬪也好、孫貴人也好,她們的父祖在朝堂上都是能說上話的人,重臣之心不可傷……”
葉太妃早已捂嘴悲哭,“皇後,你別去行宮了。”
“母妃,兒臣不去行宮,又如何護住三位嬪妃腹中的孩子,兒臣希望這幾個孩子能在平靜安寧中出生,兒臣在此叩拜母妃,望母妃保重鳳體。”
洛儷走了。
洛康一家亦離開皇城了,洛康與薑權換了個官職,由薑權接任吏部尙書一職,洛康接任江南大都督一職。
洛儷去應天府時,洛康帶著鐵氏、吳氏等妻兒已經踏上了去順天府的大船。
洛儷離開後兩天,這日午後,高長春與早年明和帝身邊的太監王長青在旁邊說話閑聊,隻當是後殿的皇帝睡熟。
王長青算是宮裏的老太監,是高長春年輕時拜的師父。
就在剛才,高昌與慈寧宮太監葉盛閑聊,說的是洛儷離開時與葉太妃所求的事,將洛儷的話一字不動,照原樣給說了。
待葉盛離開後,高長春長籲一口氣:“皇後對皇上的心結如今解不開,怎就走到今日的地步。”
王長青道“長春,你說楊淑妃對皇上的用心,能比得了皇後嗎?”因年紀大了,說話漏風。
高長春道:“皇上認為比得了,那就是比得了。”
王長青冷笑一聲,“世間有兩種女人,一種明明隻得三分情,卻可以演出十二分情,比那十分真情的看著還更真心。還有一種,是皇後這樣的奇女子,性子驕傲,敢愛敢恨,卻也敢作敢為。咱家七歲入宮,在宮裏生活了近五十多年,這帝王與後妃的恩恩怨怨,也瞧得多了,當今皇後像兩個人。”
王長青與高長春相識幾十年,二人一個服侍葉太妃,一個服侍皇帝。
高長春問道:“像誰?”
洛儷有當年王皇後的才華,又有當年竇貴妃的美貌與膽識,集才貌、膽識於一身,真乃天下奇女子。
王長青卻沒有回答,而是悠悠道:“先帝若是遇到今昔的洛皇後,一生了無遺憾。當今皇上若遇到像先帝結發王皇後那樣的女子,也當生無遺憾……”他轉過身,“是非恩怨,自有後人評說,今上何其有幸能娶得洛三娘為妻,可惜啊,可惜了……”
高長春問道:“王師父聲聲言可惜,又有何可惜?”
王長青道:“先帝曾言,身為帝王,當娶笨拙本分的女子為後,若娶才華橫溢又極其聰明的,必當以十分真心待之,若然做不到,就放其離開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