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薛大爺如何用十個銅板回了家,戴榕卻是迫不及待,若不是街上不準跑馬,怕是要快馬加鞭的趕回去。
到了府裏的時候,秦鍾已然起來了,他那身衣服剛剛便拿去洗了烘烤,如今也妥帖的穿在身上,正安安靜靜地捧著本書在看。聽見簾子動的聲音就抬了頭,瞧是戴榕後,便站了起來,衝著他道,“冷壞了吧!”
沒有先問薛蟠如何,就是這一點,戴榕遇見賈家人那些不快便不見了。隻是笑道,“我這裏書不多,難得你能翻出本來。”
“啊!”秦鍾淡然道,“這本黃曆挺好看的。”
戴榕恨不得咬了自己的舌頭。
此時已過了申時,戴榕讓人早早上了飯,兩人吃完,便拉了秦鍾出門,隻帶了壽兒和摘星,趕了馬車,竟是一路向著郊外去,秦鍾掀開簾子向外瞧了瞧,便問去哪裏,戴榕卻隻是笑笑,不肯說。
這一路時間卻不短,兩人開始時還是靜靜麵對麵坐在馬車裏,隻是路上顛簸,秦鍾本就瘦弱,人也跟著馬車起伏的厲害,怕是頗為受罪,沒多久,戴榕便靠了過來,摟了秦鍾的肩膀道,“你靠著我,卻是好些。”
瞧了瞧那手,又瞧了瞧那人,秦鍾確定,此人蹬鼻子上臉了。
隻是,即便如此,也是他中午的回應惹來的,何況他並不討厭此人的味道,便點了點頭,算作答應了。
那兩個小子在外趕車,摘星倒還好,他如今還沒看破戴大人對他家大爺打的什麽心思,聽著那聲,隻道是真擔心他家大爺,壽兒的耳朵卻是豎得直直的,心道,他家二爺怕是心滿意足了。
馬車在土路上跑了半個多時辰才到了地方,兩個小子將車停好,便衝著裏麵道,“爺,地方到了。”
裏麵卻是沒有回音。
壽兒覺得任他們去吧,可摘星傻愣愣的,竟是跑到車窗處又問,“大爺,到地方了。”
此時裏麵卻傳來秦鍾壓抑難耐的聲音,“再等一會兒。”
壽兒的臉騰地一下便紅了,心道二爺做了什麽,讓秦大爺發出這種聲音,可主子吩咐了,他哪裏能不聽從——他早當秦鍾也是主子了——便老老實實跟著摘星守在車外。
又過了一會兒,裏麵才傳出聲音。
“我睡了多久。”
“一路吧!”秦大爺依舊是那種聲音。
壽兒整個人頓時都不好了。
這麽好的機會,他家二爺竟睡著了!虧他還專門找了這麽遠的一個村,繞了這麽一大圈路!不一時,戴榕便扶著秦鍾下了車,隻是秦大爺滿臉糾結,右腿根本不敢使勁兒著地,顯是被人壓得腿麻了,壽兒此時才想到他家二爺怎麽會有便宜不占呢!覺得自己苦心沒白費,一張小臉又鮮活起來。
秦鍾讓戴榕扶著走了幾圈,腿上那股酸麻勁兒才過去。此時方有心思瞧瞧這地兒。
幾人站在個村落的入口處,此時天已黑了,遠處風景黑漆漆一片,早已辨別不出哪裏是山,哪裏是樹,村子裏倒是一片寂靜,有幾家亮著昏黃幽暗的燈光,偶爾會傳來一兩聲狗吠,空氣中混雜著牛糞、泥土的味道,雖然不好聞,卻到底來了個新地方,秦鍾也興奮起來。
此時還是三月初,外麵風硬得很,戴榕將準備好的大氅給秦鍾披上,便拉著他向著村裏走去。怕是早有人打點好,幾人去了燈最亮的那家,壽兒上前敲了門,一個長著三角眼的男人點頭哈腰地開了門,怕是瞧見壽兒穿得好,以為是主子,便慌不忙地往裏讓。
壽兒卻不理他,側了身請了戴榕和秦鍾先進,才跟在後麵說,“爺,此人名叫狗兒,家裏有個老嶽母,還有兩個孩子,小的瞧了瞧,就他家裏收拾的幹淨,便定了這裏。”
戴榕四處打量著這個院子,豬圈雞籠都歸置的利索幹淨,院中也沒有難聞的氣味,便點了點頭,拉了秦鍾進屋。
而秦鍾一聽得狗兒這名字,便想到了那有情有義的劉姥姥,莫非,戴榕竟是誤打誤撞,借宿到了劉姥姥家?正想著,一個滿臉皺紋如溝壑的老嫗掀開了簾子,一笑露出兩個發黃的大板牙,衝著戴榕幾個邊請安邊道,“大爺快些進,屋內暖和。”
及至屋中,秦鍾才仔仔細細看去,屋內倒是收拾得幹幹淨淨,僅有一個火炕、一個衣櫥,一盞油燈放在炕幾上。
那姥姥倒是好客,提了壺白水進來,“莊戶人家,沒得什麽好茶葉,免得汙了大爺們的嘴,這是燒好的開水,大爺們就著喝點潤潤喉吧!”
秦鍾一瞧,那狗兒已然縮到了個角落裏,並不說話,都是由著劉姥姥招呼。他起了心思,便笑著問了幾句家裏收成如何,卻聽那姥姥道,“收成隻是一般,幸得得了親戚的接濟,這日子才過下來。”
秦鍾又問了問,到底問出了榮國府的名字,便知道,這定是劉姥姥無疑了。
那廂戴榕卻是瞧了瞧時間,插嘴道,“時候快到了吧!”
劉姥姥一拍大腿,衝著兩人道,“老婆子說溜了嘴,差點誤了大爺的們的正事。”說著,便讓那狗兒點了三個燈籠,自己拿一個,分別給了壽兒和摘星一人一個,才叮囑道,“周邊幾個村子的怕是都來了,人多得很,可要跟好了,若是衝開了,可是麻煩了。”
秦鍾到如今還懵懵懂懂,想要問,戴榕卻又不回答他,隻好跟著劉姥姥出了門,走了幾步再看,剛剛還寂靜的小山村,此時竟是熱鬧起來,不少人家都點上了燈,更有一塊平地上,竟是吊起了大片的燈籠,照得這夜也明亮起來。
三三兩兩的人,以男女為界限圍在空地上說笑,顯得極為高興。戴榕他們並未走進,隻是遠遠的看著,不一時,人便從四麵八方冒了出來,整個空地便都滿了,戴榕幾個也被擠在了中間。
秦鍾的手被戴榕緊緊地握著,他有些好奇地看向戴榕,“這究竟是幹什麽的?”
“噓!”戴榕卻做了個噤聲的動作,然後將他拉到了身前,指著空地中剛剛搭起的一個小高台道,“開始了。”
秦鍾點了腳去看,卻瞧著那上麵不知何時站了個老翁,手中拽著根繩子,看了幾次天色後,便晃了一下手中的繩子,當即,便有渾厚低沉的鍾聲傳出,底下熱熱鬧鬧的人們一下子便靜了。
原來那樹上竟是掉了口鍾,繩子是拴在鍾內的鐵球下。
隻聽那老翁道,“三月三,蟠桃會,王母娘娘顯神通,賜下金童與玉女,誰先搶到誰來得。”說罷,又道,“請童子。”
底下的人便輕微騷動起來,各個踮著腳想瞧瞧那孩子,秦鍾此時卻黑了臉,他竟忘了,算時辰,如今已是三月三,上巳節,不少村裏有拋童子會,為的便是求子,戴榕帶他來這裏做什麽。
隻是此時童子已經出來,人們激動起來,周邊聲音大得很,秦鍾再說啥也聽不到了。秦鍾抬腳瞧了一眼,竟是一筐木雕童子,倒是做得惟妙惟肖,憨態喜人。
那老翁又道,“老規矩,誰搶到是誰的,不準打架,不準鬥毆。”
底下人轟然應了。
他再看看天色,此時已經月上中天,便點了頭,讓兩個小夥子上了來,站在高台上的桌子上,抬起那筐子,隻聽他道,“時辰到,王母娘娘顯靈嘍!”便拉起了繩子,鍾聲再次響起。
那兩個小夥子顯然是受過訓練,那木雕竟是仍的滿場亂飛,秦鍾被戴榕拉著,隨著人們的奔走漸漸移動,倒是覺出了幾分好玩。跟著擠擠鬧鬧,有時候還故意將那童子又拋起來,惹得人們邊跑邊罵,倒是放鬆了許多。
這搶童子會看著聲勢浩大,其實不過二三十個童子,片刻間便撒完了,拿到童子的人則高高興興急忙忙回家去了,拿不到的看著已然沒有了,也隻能歎著氣往回走。
不過半個時辰,空地上的人也走得七七八八。戴榕瞧著秦鍾一腦門子汗,可臉上紅撲撲的,眼睛亮亮的,便心中高興,這三年來,秦鍾繃得太緊了,遠不如他當初第一次見這小孩時那般灑脫。原本三月三也可郊遊,可惜他要進宮,想來想去,便隻能帶著秦鍾來這裏。
拿著汗巾給他擦了擦汗,便道,“明日我要進宮,怕是還要趕回去,我讓壽兒和摘星陪著你,在村裏住一夜吧!明日再派人來接你。”
秦鍾卻搖了頭,道,“我跟你一起回吧。”戴榕本就不願意與他分開,便點了頭,跟著劉姥姥回了他家,將馬車牽了出來,臨走時,秦鍾想了想,留了些銀子道,“我嚐著這村子裏水甜,八成種出的菜,養出的雞鴨都不錯,姥姥若是有空了,給我送點來,必不虧了你們的。”
那邊摘星機靈,早就將秦府的位置說了,劉姥姥卻萬萬沒想到,這一進屋便十分和藹的大爺,竟是給了這條活路,當即便連升道謝,稱春天了必會送去。秦鍾這才上了車。
車內放了火盆,倒是暖和得緊,戴榕幫著他脫了大氅,一時間麵色卻怪異了起來,秦鍾問他,他也不答,隻是將手從大氅的帽子處伸了出來,那竟是個童子。此時抱著胖乎乎的肚子,衝著他咧嘴笑。
戴榕卻道,“呦,八成明年咱倆能有個兒子。”
秦鍾的臉騰地紅了,自然,戴榕又在外麵趕了半路的車。
三月三,太子死後的第三日,戴榕終於將當日發生的事情捋順,呈到了皇帝手中。
那是封厚達一指的奏折,呈現了太子在逼宮前三日到服毒自殺時所有的事情。皇帝看完後,再次推翻了禦桌,在長達一個時辰的時候裏,屋裏寂靜無聲,隨後,吳公公推門而出,在刺目的陽光下,道,“宣戴榕覲見。”
戴榕進宮已是午時,整個皇宮中靜的讓人心中發涼,吳公公將他帶到了太子寢宮,便停住了腳,道,“戴大人,聖上在裏麵,請吧!”
該說的,能說的,路上已經說了,戴榕點了點頭,推開了太子寢宮的門。此刻,太子的屍體還陳放在太子寢宮中,雖然有不少朝臣以太子逼宮為由,請求廢掉太子,停屍別處,但皇帝一概沒有理會。
戴榕知道,皇帝這是在等待要下的刀。
如今,他把刀鞘打開了個縫兒,不知道,何時才能完全抽出來。
皇帝站在太子的棺材前,戴榕規規矩矩跪了下,皇帝問,“你從哪裏得知這些細節?”
“太子宮中/共計七十七名內侍和宮女,臣讓人分別審問他們這幾日做了什麽,看了什麽,每人問七到八遍,在不停的敘述中,便會出現漏洞,再逐個擊破,於是便湊出了這幾日所發生的事兒。”
“你上麵說,太子被朕訓斥後,在宮中痛哭流涕?”
戴榕道,“的確,太子遣了人出去,一人待在內室,有伺候的太監,聽到裏麵傳來哭聲。”
“他那是悔了嗎?怎還會幹出逼宮的蠢事?!”皇帝的口氣嚴厲起來。
“臣推斷,”戴榕平靜說道,“是有人給太子建言,動搖了太子的心智。”
“那個神秘人?”皇帝翻了翻奏折,上麵寫道,逼宮前兩日,太子出宮散心,去了太子妃的娘家,保成侯家,在那裏,太子有半個時辰的時間,是與人在暗室中密談,可惜當時見得誰,談的誰,怕是除了牽線的保成侯,沒有人知道。
隻是,保成侯在太子事敗後,已經刎頸自殺,如今,線索完全斷了。
“對,太子從宮外回來後,才接受了逼宮的策略。”
皇帝的手摸到了太子的棺槨處,一時間,屋內靜了下來,皇帝仿佛陷入了思緒中,戴榕卻低著頭,心中在翻滾,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如何才能推著皇帝查下去。
似是想到了許久前的事,皇帝歎了口氣,“朕最疼他,卻沒想到,終究害了他。”戴榕跪在地上戰戰兢兢,並不敢接話,隻聽皇帝說道,“都說抱孫不抱子,他卻是朕唯一抱過的孩子,日日帶在身邊,寫字、讀書,都是朕手把手教的。就算長到了十四五歲,半夜聽得雨聲,還怕他未蓋被子,著了涼。”
這卻是過於久遠的回憶,當年的太子,也曾意氣風發過,也曾溫潤如玉過,也曾得到過臣子們的交口稱讚!可是,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後來,太子開始不滿,開始與朝臣勾結,開始覬覦皇位。
隻是這些,在人死燈滅的時候,被皇帝遺忘了,或者是,故意忘記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皇帝終是發話,“接著查,朕準你審訊保成侯府,朕要知道是誰?”
戴榕叩頭離開。
作者有話要說:解釋一下,上巳節不少地方有求子的風俗,拋童子會是四川那邊的,挪用一下。
到了府裏的時候,秦鍾已然起來了,他那身衣服剛剛便拿去洗了烘烤,如今也妥帖的穿在身上,正安安靜靜地捧著本書在看。聽見簾子動的聲音就抬了頭,瞧是戴榕後,便站了起來,衝著他道,“冷壞了吧!”
沒有先問薛蟠如何,就是這一點,戴榕遇見賈家人那些不快便不見了。隻是笑道,“我這裏書不多,難得你能翻出本來。”
“啊!”秦鍾淡然道,“這本黃曆挺好看的。”
戴榕恨不得咬了自己的舌頭。
此時已過了申時,戴榕讓人早早上了飯,兩人吃完,便拉了秦鍾出門,隻帶了壽兒和摘星,趕了馬車,竟是一路向著郊外去,秦鍾掀開簾子向外瞧了瞧,便問去哪裏,戴榕卻隻是笑笑,不肯說。
這一路時間卻不短,兩人開始時還是靜靜麵對麵坐在馬車裏,隻是路上顛簸,秦鍾本就瘦弱,人也跟著馬車起伏的厲害,怕是頗為受罪,沒多久,戴榕便靠了過來,摟了秦鍾的肩膀道,“你靠著我,卻是好些。”
瞧了瞧那手,又瞧了瞧那人,秦鍾確定,此人蹬鼻子上臉了。
隻是,即便如此,也是他中午的回應惹來的,何況他並不討厭此人的味道,便點了點頭,算作答應了。
那兩個小子在外趕車,摘星倒還好,他如今還沒看破戴大人對他家大爺打的什麽心思,聽著那聲,隻道是真擔心他家大爺,壽兒的耳朵卻是豎得直直的,心道,他家二爺怕是心滿意足了。
馬車在土路上跑了半個多時辰才到了地方,兩個小子將車停好,便衝著裏麵道,“爺,地方到了。”
裏麵卻是沒有回音。
壽兒覺得任他們去吧,可摘星傻愣愣的,竟是跑到車窗處又問,“大爺,到地方了。”
此時裏麵卻傳來秦鍾壓抑難耐的聲音,“再等一會兒。”
壽兒的臉騰地一下便紅了,心道二爺做了什麽,讓秦大爺發出這種聲音,可主子吩咐了,他哪裏能不聽從——他早當秦鍾也是主子了——便老老實實跟著摘星守在車外。
又過了一會兒,裏麵才傳出聲音。
“我睡了多久。”
“一路吧!”秦大爺依舊是那種聲音。
壽兒整個人頓時都不好了。
這麽好的機會,他家二爺竟睡著了!虧他還專門找了這麽遠的一個村,繞了這麽一大圈路!不一時,戴榕便扶著秦鍾下了車,隻是秦大爺滿臉糾結,右腿根本不敢使勁兒著地,顯是被人壓得腿麻了,壽兒此時才想到他家二爺怎麽會有便宜不占呢!覺得自己苦心沒白費,一張小臉又鮮活起來。
秦鍾讓戴榕扶著走了幾圈,腿上那股酸麻勁兒才過去。此時方有心思瞧瞧這地兒。
幾人站在個村落的入口處,此時天已黑了,遠處風景黑漆漆一片,早已辨別不出哪裏是山,哪裏是樹,村子裏倒是一片寂靜,有幾家亮著昏黃幽暗的燈光,偶爾會傳來一兩聲狗吠,空氣中混雜著牛糞、泥土的味道,雖然不好聞,卻到底來了個新地方,秦鍾也興奮起來。
此時還是三月初,外麵風硬得很,戴榕將準備好的大氅給秦鍾披上,便拉著他向著村裏走去。怕是早有人打點好,幾人去了燈最亮的那家,壽兒上前敲了門,一個長著三角眼的男人點頭哈腰地開了門,怕是瞧見壽兒穿得好,以為是主子,便慌不忙地往裏讓。
壽兒卻不理他,側了身請了戴榕和秦鍾先進,才跟在後麵說,“爺,此人名叫狗兒,家裏有個老嶽母,還有兩個孩子,小的瞧了瞧,就他家裏收拾的幹淨,便定了這裏。”
戴榕四處打量著這個院子,豬圈雞籠都歸置的利索幹淨,院中也沒有難聞的氣味,便點了點頭,拉了秦鍾進屋。
而秦鍾一聽得狗兒這名字,便想到了那有情有義的劉姥姥,莫非,戴榕竟是誤打誤撞,借宿到了劉姥姥家?正想著,一個滿臉皺紋如溝壑的老嫗掀開了簾子,一笑露出兩個發黃的大板牙,衝著戴榕幾個邊請安邊道,“大爺快些進,屋內暖和。”
及至屋中,秦鍾才仔仔細細看去,屋內倒是收拾得幹幹淨淨,僅有一個火炕、一個衣櫥,一盞油燈放在炕幾上。
那姥姥倒是好客,提了壺白水進來,“莊戶人家,沒得什麽好茶葉,免得汙了大爺們的嘴,這是燒好的開水,大爺們就著喝點潤潤喉吧!”
秦鍾一瞧,那狗兒已然縮到了個角落裏,並不說話,都是由著劉姥姥招呼。他起了心思,便笑著問了幾句家裏收成如何,卻聽那姥姥道,“收成隻是一般,幸得得了親戚的接濟,這日子才過下來。”
秦鍾又問了問,到底問出了榮國府的名字,便知道,這定是劉姥姥無疑了。
那廂戴榕卻是瞧了瞧時間,插嘴道,“時候快到了吧!”
劉姥姥一拍大腿,衝著兩人道,“老婆子說溜了嘴,差點誤了大爺的們的正事。”說著,便讓那狗兒點了三個燈籠,自己拿一個,分別給了壽兒和摘星一人一個,才叮囑道,“周邊幾個村子的怕是都來了,人多得很,可要跟好了,若是衝開了,可是麻煩了。”
秦鍾到如今還懵懵懂懂,想要問,戴榕卻又不回答他,隻好跟著劉姥姥出了門,走了幾步再看,剛剛還寂靜的小山村,此時竟是熱鬧起來,不少人家都點上了燈,更有一塊平地上,竟是吊起了大片的燈籠,照得這夜也明亮起來。
三三兩兩的人,以男女為界限圍在空地上說笑,顯得極為高興。戴榕他們並未走進,隻是遠遠的看著,不一時,人便從四麵八方冒了出來,整個空地便都滿了,戴榕幾個也被擠在了中間。
秦鍾的手被戴榕緊緊地握著,他有些好奇地看向戴榕,“這究竟是幹什麽的?”
“噓!”戴榕卻做了個噤聲的動作,然後將他拉到了身前,指著空地中剛剛搭起的一個小高台道,“開始了。”
秦鍾點了腳去看,卻瞧著那上麵不知何時站了個老翁,手中拽著根繩子,看了幾次天色後,便晃了一下手中的繩子,當即,便有渾厚低沉的鍾聲傳出,底下熱熱鬧鬧的人們一下子便靜了。
原來那樹上竟是掉了口鍾,繩子是拴在鍾內的鐵球下。
隻聽那老翁道,“三月三,蟠桃會,王母娘娘顯神通,賜下金童與玉女,誰先搶到誰來得。”說罷,又道,“請童子。”
底下的人便輕微騷動起來,各個踮著腳想瞧瞧那孩子,秦鍾此時卻黑了臉,他竟忘了,算時辰,如今已是三月三,上巳節,不少村裏有拋童子會,為的便是求子,戴榕帶他來這裏做什麽。
隻是此時童子已經出來,人們激動起來,周邊聲音大得很,秦鍾再說啥也聽不到了。秦鍾抬腳瞧了一眼,竟是一筐木雕童子,倒是做得惟妙惟肖,憨態喜人。
那老翁又道,“老規矩,誰搶到是誰的,不準打架,不準鬥毆。”
底下人轟然應了。
他再看看天色,此時已經月上中天,便點了頭,讓兩個小夥子上了來,站在高台上的桌子上,抬起那筐子,隻聽他道,“時辰到,王母娘娘顯靈嘍!”便拉起了繩子,鍾聲再次響起。
那兩個小夥子顯然是受過訓練,那木雕竟是仍的滿場亂飛,秦鍾被戴榕拉著,隨著人們的奔走漸漸移動,倒是覺出了幾分好玩。跟著擠擠鬧鬧,有時候還故意將那童子又拋起來,惹得人們邊跑邊罵,倒是放鬆了許多。
這搶童子會看著聲勢浩大,其實不過二三十個童子,片刻間便撒完了,拿到童子的人則高高興興急忙忙回家去了,拿不到的看著已然沒有了,也隻能歎著氣往回走。
不過半個時辰,空地上的人也走得七七八八。戴榕瞧著秦鍾一腦門子汗,可臉上紅撲撲的,眼睛亮亮的,便心中高興,這三年來,秦鍾繃得太緊了,遠不如他當初第一次見這小孩時那般灑脫。原本三月三也可郊遊,可惜他要進宮,想來想去,便隻能帶著秦鍾來這裏。
拿著汗巾給他擦了擦汗,便道,“明日我要進宮,怕是還要趕回去,我讓壽兒和摘星陪著你,在村裏住一夜吧!明日再派人來接你。”
秦鍾卻搖了頭,道,“我跟你一起回吧。”戴榕本就不願意與他分開,便點了頭,跟著劉姥姥回了他家,將馬車牽了出來,臨走時,秦鍾想了想,留了些銀子道,“我嚐著這村子裏水甜,八成種出的菜,養出的雞鴨都不錯,姥姥若是有空了,給我送點來,必不虧了你們的。”
那邊摘星機靈,早就將秦府的位置說了,劉姥姥卻萬萬沒想到,這一進屋便十分和藹的大爺,竟是給了這條活路,當即便連升道謝,稱春天了必會送去。秦鍾這才上了車。
車內放了火盆,倒是暖和得緊,戴榕幫著他脫了大氅,一時間麵色卻怪異了起來,秦鍾問他,他也不答,隻是將手從大氅的帽子處伸了出來,那竟是個童子。此時抱著胖乎乎的肚子,衝著他咧嘴笑。
戴榕卻道,“呦,八成明年咱倆能有個兒子。”
秦鍾的臉騰地紅了,自然,戴榕又在外麵趕了半路的車。
三月三,太子死後的第三日,戴榕終於將當日發生的事情捋順,呈到了皇帝手中。
那是封厚達一指的奏折,呈現了太子在逼宮前三日到服毒自殺時所有的事情。皇帝看完後,再次推翻了禦桌,在長達一個時辰的時候裏,屋裏寂靜無聲,隨後,吳公公推門而出,在刺目的陽光下,道,“宣戴榕覲見。”
戴榕進宮已是午時,整個皇宮中靜的讓人心中發涼,吳公公將他帶到了太子寢宮,便停住了腳,道,“戴大人,聖上在裏麵,請吧!”
該說的,能說的,路上已經說了,戴榕點了點頭,推開了太子寢宮的門。此刻,太子的屍體還陳放在太子寢宮中,雖然有不少朝臣以太子逼宮為由,請求廢掉太子,停屍別處,但皇帝一概沒有理會。
戴榕知道,皇帝這是在等待要下的刀。
如今,他把刀鞘打開了個縫兒,不知道,何時才能完全抽出來。
皇帝站在太子的棺材前,戴榕規規矩矩跪了下,皇帝問,“你從哪裏得知這些細節?”
“太子宮中/共計七十七名內侍和宮女,臣讓人分別審問他們這幾日做了什麽,看了什麽,每人問七到八遍,在不停的敘述中,便會出現漏洞,再逐個擊破,於是便湊出了這幾日所發生的事兒。”
“你上麵說,太子被朕訓斥後,在宮中痛哭流涕?”
戴榕道,“的確,太子遣了人出去,一人待在內室,有伺候的太監,聽到裏麵傳來哭聲。”
“他那是悔了嗎?怎還會幹出逼宮的蠢事?!”皇帝的口氣嚴厲起來。
“臣推斷,”戴榕平靜說道,“是有人給太子建言,動搖了太子的心智。”
“那個神秘人?”皇帝翻了翻奏折,上麵寫道,逼宮前兩日,太子出宮散心,去了太子妃的娘家,保成侯家,在那裏,太子有半個時辰的時間,是與人在暗室中密談,可惜當時見得誰,談的誰,怕是除了牽線的保成侯,沒有人知道。
隻是,保成侯在太子事敗後,已經刎頸自殺,如今,線索完全斷了。
“對,太子從宮外回來後,才接受了逼宮的策略。”
皇帝的手摸到了太子的棺槨處,一時間,屋內靜了下來,皇帝仿佛陷入了思緒中,戴榕卻低著頭,心中在翻滾,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如何才能推著皇帝查下去。
似是想到了許久前的事,皇帝歎了口氣,“朕最疼他,卻沒想到,終究害了他。”戴榕跪在地上戰戰兢兢,並不敢接話,隻聽皇帝說道,“都說抱孫不抱子,他卻是朕唯一抱過的孩子,日日帶在身邊,寫字、讀書,都是朕手把手教的。就算長到了十四五歲,半夜聽得雨聲,還怕他未蓋被子,著了涼。”
這卻是過於久遠的回憶,當年的太子,也曾意氣風發過,也曾溫潤如玉過,也曾得到過臣子們的交口稱讚!可是,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後來,太子開始不滿,開始與朝臣勾結,開始覬覦皇位。
隻是這些,在人死燈滅的時候,被皇帝遺忘了,或者是,故意忘記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皇帝終是發話,“接著查,朕準你審訊保成侯府,朕要知道是誰?”
戴榕叩頭離開。
作者有話要說:解釋一下,上巳節不少地方有求子的風俗,拋童子會是四川那邊的,挪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