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公主府,戴榕心情並未轉好,壽兒在一旁看著,又是擔心他身上的傷,又是想著自家爺連飯還沒吃呢,心中擔憂不已,便建議道,“二爺,秦大爺昨夜忙了一夜,怕是累著了,咱們不如去看看。”
戴榕這才聽了進去,隻是到了秦府門口,想了想,不知怎的,又變卦了,帶著壽兒回了戴府。隻留下那開了半扇門的秦十六在那裏發愣,怎的還沒進門就走了?
昨夜發生了大事,秦鍾擔憂家裏,並未回國子監上課,隻是在家中寫寫文章。秦府並不大,這點事兒不過一會兒便傳到了大丫頭落雪耳中,她是望月陪嫁去了寧國府後提上來的,跟留下的如慧一起伺候秦鍾。
戴榕有多關照秦府,這三年裏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上茶的時候,就當閑話一般講給了秦鍾聽,秦鍾擱了筆,問道,“在門口停了一下便走了?”
落雪點頭道,“十六叔說,他門都開到一半了,結果人轉身就走了。”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想著那人身上受了傷,這時候還在外麵,八成是有事,秦鍾想了想,便吩咐了小廚房,將戴榕愛吃的菜做了六道,讓摘星趁著熱送了去,留了張紙條,寫到,“身體為重。”
且不說戴榕接了這吃食和條子有多高興,非但吃光了,還讓人送了信過來表示感謝,秦鍾瞧著那厚厚的一封信,上麵寫著“幾日不見,思念成愁,無你在懷,夜不能寐”的字樣,一時間覺得自己心軟這事兒絕對辦錯了。
戴黑子怎會知道什麽叫臉皮?
倒是那日罵了李氏的後果很快呈現,秦鍾一回城,便聽到了個不得了的消息,端王府的側妃李氏回城的路上患了病,竟是請了七八個太醫都不管用,如今四處打聽大夫呢!說是人已然不行了。
這卻是典型的後宅手段,想來是看出了秦鍾恨他們入骨,怕水灝癡迷於秦鍾反而誤了大事,便以孝道來壓製水灝。
也不知他們母子十二年未見,李氏這招是否管用?!
秦鍾卻是未曾放在心裏,對著那來報的二管家秦方道,“什麽亂七八糟的也告訴爺,爺的耳朵聽這個的嗎?”
說罷,便回了房。
隻是,這事兒並非對秦鍾一點壞處也沒有,國子監裏盡是官家子弟,與端王府沾親帶故的並不少,不過三兩日的時間,便有人傳出了秦鍾忤逆長輩,連端王也不放在眼中,氣得唯一一個親表姐臥病在床的消息。
這個年頭,孝道便是一切,秦鍾不過貢生,哪裏背得住這等罪名。
隻是這事又不能自己分辨,秦鍾心裏憋了兩三天的氣,終是捉著個在堂中胡沁的,當即推門而進。說話的人正說在興頭上,被他捉了個正著。那人與秦鍾一般大,倒是也不怕,反而努努嘴,對著秦鍾道,“瞧,那人來了!”
卻是赤果果的挑釁。
瞧著他那副小人得瑟的樣子,秦鍾不禁疑惑,自己並不認識此人。而後跟上來的郭雲誌慌忙在他耳邊道,“這人姓劉名躍,乃是水灝的妻弟。”
弄明白了這層關係後,秦鍾不禁啞然失笑。這四奶奶的想法也怪,我看不上你丈夫,你不感激不說,竟然找人挑事兒,怕是聽了李氏的話吧?
心中有了數,秦鍾便大咧咧的坐了下來,衝著那小子道,“你說我忤逆長輩?氣病了自己的表姐?”
劉悅當即哼道,“卻也不知道側妃怎的養了你這樣的白眼狼,明明是好意勸你,竟是被你氣得躺在床上起不來!”
“那你覺得我不對?”秦鍾笑眯眯地問道。
“呸,卻沒見過你這樣的。”
那小子倒也狠,竟然唾他一口。秦鍾卻猛然拍案而起,衝著那小子罵道,“既然你知道忤逆長輩不對,那你又在幹什麽?從表姐那裏算,你也得叫我一聲表舅舅吧!劉家就是這麽教子,竟然教出你這麽大逆不道的東西!”
這一下卻是嚇了不少人一跳,劉悅也是個無賴性子,瞧著秦鍾怒形於色,便以為秦鍾好欺負,當即跳腳回道,“你算是哪門子親戚?隔著八丈遠呢,也想當我舅舅?”
秦鍾譏諷一笑,當即回罵道,“那李氏又算是哪門子的親戚,不過是我母親一個嫁出去的妹妹的女兒!我母親姓王,我爹爹姓秦,她以什麽身份來教育我?我爹還在世呢!”接著再道,“是李氏不懂規矩,還是你們無風起浪,劉悅,你給我個答案!”
這話說得又快又急,如劈頭蓋臉一般砸到了劉悅身上,情勢立時翻轉!是啊,哪家的表姐能管到別人家頭上,何況人家還有爹爹呢!
劉悅臉色驟然變了,他早就打聽過,秦鍾在國子監三年,卻是個安靜性子,從沒與人起過爭執,便是關係最好的郭雲誌,也不過是個老好人。誰想到秦鍾說起話來卻是又尖又利呢!
顯然,此時對他不利,那個話也是不能答,他是個潑皮性子,當即便笑道,“不過玩笑,你何苦生如此大的氣,好了好了,我不說了便是,該吃飯了,杵在這兒一會兒可沒東西吃了。”
這顯然便是想臨陣脫逃,秦鍾憋屈了三兩天,好容易逮到機會,怎會放過,隨手摁住了他的肩膀,手中微微加了力氣,劉悅當即便感到一股大力傳來,竟是動不了了。
卻聽秦鍾笑著問,“我問你,是李氏不懂規矩,還是你們無風起浪?你還未回答呢!”
劉悅還待逃避,那放在他肩膀上的手卻是越來越重,似是要捏碎了他的骨頭,冷汗不知何時已然冒出,他這才知道,自己今天算是碰到硬的了,若是不說出個一二三來,秦鍾肯定不會放了自己。他亦是知道進退的人,當即便道,“卻是我不對,聽得側妃病了便胡沁了起來,實沒有這等事,我給秦師兄道歉了。”
聽到了原委,眾人頓時對劉悅鄙夷起來。剛剛幾個跟著聽的人也羞得麵色通紅,衝著秦鍾作揖道歉後便出了門。待到人散的差不多了,秦鍾才鬆了手,衝著劉悅哼道,“算你識趣,但凡日後我再聽得半句這事兒,”他瞄了一眼劉悅的肩膀,“這輩子你便別想拿筆了。”
說罷,才跟著等在外麵的郭雲誌離開。
許是那日罵狠了李氏,又欺負了劉悅,那水灝竟撿著秦鍾在的日子,上了門,顯然已是打聽好了他的行蹤。
如今,秦業和秦一還在莊子裏,府中隻有個二管家秦方,說了幾次人不在,瞧著那水灝依舊還守在門口不肯走,他長得器宇軒昂,又是那樣的身份,不知多惹眼,秦方無法,便讓人先關了府門,自己跑到後麵去給秦鍾報信。
秦鍾此時正在看書,聽著這事兒,自然明白水灝的意思,端王府如今正在風頭上,時間長了,左鄰右舍便會打聽,到時候秦鍾無論如何也得讓他進門。
若是原來秦鍾的性子,最少也會找人拿了水盆狠狠地給他洗個涼水澡,可如今他所做之事與端王府有莫大關係,實在不宜惹了那人的注意與糾纏,便道,“他願意站著,便站著,那門口不就是讓人站的嗎?”
莊季書來的時候,瞧見的就是這一幕,水灝帶著人如青鬆一般豎立在秦鍾家門口,他想了想,終是繞了個圈,從後門進了。
他倒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一來便是求秦鍾幫忙。
原是薛蟠聽了莊季書的話,不肯隨意惹事,莊季書最近又忙得很,沒時間理會他,便隻縮在戲園子裏裝大爺。
他聽著那小旦唱的頗好,便起了大爺的性子,賞了不少錢。隻是他卻不知,這小旦卻是名草有主了,前幾日這正主不在,也就沒人追究。這日這正主來了,氣正不順呢,薛蟠卻好不顧忌,人家賞了衣服一身,他便賞個頭麵一套,甚至還讓人兌了銅錢,如撒雨般向著台上撒去。
薛大爺認為,捧戲子要的就是個財大氣粗。
那正主本就是京城有頭有臉的人,如今被薛蟠個外來戶蓋過了風頭,如何能不恨。當即便讓長隨下去找事兒了,怪就怪在薛蟠這人,紈絝有餘,怕死更多,自從挨了秦鍾一頓好揍,身邊跟著的小廝長隨就沒下過八個,他自覺最近純良得很,好端端被人圍著教訓,委屈得不得了。
當即,兩邊一言不合便揍了起來。
薛蟠打架是個好手,手下的人也各個彪悍,那人不過帶了兩個長隨,轎夫都在外麵守著呢,根本就沒想到有人敢跟他動手,直到被薛蟠揮了兩拳,都打在了肚子上,疼的恨不得去死,才反應過來。
等到外麵的人知道不對,衝進來時,薛蟠已然打夠了,那三人躺在那裏跟個死人似得,那轎夫當即便哭了出來,喊道,“三爺,三爺!”那三爺倒是沒暈,就是臉上跟開了醬油鋪似得,五顏六色漂亮得很。此時被轎夫扶著,好容易喘了口氣,便罵道,“還愣著幹什麽,將這人捉了,報案去,告訴我大哥,爺都快被打死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靜雅公主府三公子戴桐,戴榕的三弟弟。
公主因著戴榕那日的話,最近一直脾氣甚大,他常年在家,被念叨了不知多少次,心中憋悶的不得了,這才出來散心,誰想到遇到薛蟠那個呆子。
那戲園子的人怕擔事兒,自是不肯放了薛蟠走。不一時,便有人領了衙役來,那衙役瞧著薛蟠穿得也不錯,便留了個心眼,問了一嘴薛蟠哪家的。
薛蟠此時方才有些後悔,倒不是打人了,而是鬧大了,莊季書又該生氣。終是磨磨蹭蹭報了榮國府的名頭,讓人偷偷告訴他娘去了,並囑咐身邊人,不準告訴莊季書,問起來隻說他這兩天回榮國府睡。
薛姨媽聽了信,當即嚇得直呼菩薩保佑,倒是薛寶釵扶著勸著才平緩下來。隻是如今王子騰病著,自不能麻煩他,薛寶釵便道,“此時還是要與姨媽說,瞧瞧是拿著賈府的帖子去好,還是用別的法子。”
自從薛老爺去世後,薛蟠頑劣,唯有一個寶釵聽話懂事,時時幫她分擔家事,薛姨媽當即摟了寶釵道,“我的兒,可苦了你了,小小年紀,竟是日日為你哥哥做打算。”
寶釵也抹淚道,“自家兄妹,媽說這個做什麽。”
說著,便讓身邊的丫鬟名喚鶯兒的,去瞧瞧王夫人可在屋中。過了不一時,鶯兒回來,說是王夫人剛剛歇完了午覺,薛寶釵這才扶著薛姨媽去了王夫人的院裏。
王夫人此時正坐著看佛經,瞧著薛姨媽母女過來,還道是找她閑聊,卻萬萬沒想到竟是出了這種大事兒,便喚了賈璉來。
賈璉常年在外行走,對京中的人卻是知道甚多,一聽竟是惹了靜雅公主府的三爺,當即便愁道,“別人還好說,隻是這三爺脾氣最是怪異,此事怕是難了。”薛姨媽聽著更是臉色泛白,倒是薛寶釵頗為鎮靜,捏著薛姨媽的手道,“媽媽不必如此擔憂,聽狗兒說,是他們那邊先動的手,哥哥也不過是反抗罷了,想必公主府也要講些道理的。”
王夫人聽著薛寶釵如此關頭,還能有條有理,不禁更是滿意,又勸道,“寶丫頭說得對,先是讓了璉兒去問了再說。”
賈璉這才拿了寧國府的拜帖出去跑門路。隻是靜雅公主府哪裏看得上榮國府,竟是連理都沒理,賈璉花了好些銀子,卻連薛蟠的麵都沒見到。因著都瞞著莊季書,這已經三天了,人還沒出來。
戴榕這才聽了進去,隻是到了秦府門口,想了想,不知怎的,又變卦了,帶著壽兒回了戴府。隻留下那開了半扇門的秦十六在那裏發愣,怎的還沒進門就走了?
昨夜發生了大事,秦鍾擔憂家裏,並未回國子監上課,隻是在家中寫寫文章。秦府並不大,這點事兒不過一會兒便傳到了大丫頭落雪耳中,她是望月陪嫁去了寧國府後提上來的,跟留下的如慧一起伺候秦鍾。
戴榕有多關照秦府,這三年裏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上茶的時候,就當閑話一般講給了秦鍾聽,秦鍾擱了筆,問道,“在門口停了一下便走了?”
落雪點頭道,“十六叔說,他門都開到一半了,結果人轉身就走了。”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想著那人身上受了傷,這時候還在外麵,八成是有事,秦鍾想了想,便吩咐了小廚房,將戴榕愛吃的菜做了六道,讓摘星趁著熱送了去,留了張紙條,寫到,“身體為重。”
且不說戴榕接了這吃食和條子有多高興,非但吃光了,還讓人送了信過來表示感謝,秦鍾瞧著那厚厚的一封信,上麵寫著“幾日不見,思念成愁,無你在懷,夜不能寐”的字樣,一時間覺得自己心軟這事兒絕對辦錯了。
戴黑子怎會知道什麽叫臉皮?
倒是那日罵了李氏的後果很快呈現,秦鍾一回城,便聽到了個不得了的消息,端王府的側妃李氏回城的路上患了病,竟是請了七八個太醫都不管用,如今四處打聽大夫呢!說是人已然不行了。
這卻是典型的後宅手段,想來是看出了秦鍾恨他們入骨,怕水灝癡迷於秦鍾反而誤了大事,便以孝道來壓製水灝。
也不知他們母子十二年未見,李氏這招是否管用?!
秦鍾卻是未曾放在心裏,對著那來報的二管家秦方道,“什麽亂七八糟的也告訴爺,爺的耳朵聽這個的嗎?”
說罷,便回了房。
隻是,這事兒並非對秦鍾一點壞處也沒有,國子監裏盡是官家子弟,與端王府沾親帶故的並不少,不過三兩日的時間,便有人傳出了秦鍾忤逆長輩,連端王也不放在眼中,氣得唯一一個親表姐臥病在床的消息。
這個年頭,孝道便是一切,秦鍾不過貢生,哪裏背得住這等罪名。
隻是這事又不能自己分辨,秦鍾心裏憋了兩三天的氣,終是捉著個在堂中胡沁的,當即推門而進。說話的人正說在興頭上,被他捉了個正著。那人與秦鍾一般大,倒是也不怕,反而努努嘴,對著秦鍾道,“瞧,那人來了!”
卻是赤果果的挑釁。
瞧著他那副小人得瑟的樣子,秦鍾不禁疑惑,自己並不認識此人。而後跟上來的郭雲誌慌忙在他耳邊道,“這人姓劉名躍,乃是水灝的妻弟。”
弄明白了這層關係後,秦鍾不禁啞然失笑。這四奶奶的想法也怪,我看不上你丈夫,你不感激不說,竟然找人挑事兒,怕是聽了李氏的話吧?
心中有了數,秦鍾便大咧咧的坐了下來,衝著那小子道,“你說我忤逆長輩?氣病了自己的表姐?”
劉悅當即哼道,“卻也不知道側妃怎的養了你這樣的白眼狼,明明是好意勸你,竟是被你氣得躺在床上起不來!”
“那你覺得我不對?”秦鍾笑眯眯地問道。
“呸,卻沒見過你這樣的。”
那小子倒也狠,竟然唾他一口。秦鍾卻猛然拍案而起,衝著那小子罵道,“既然你知道忤逆長輩不對,那你又在幹什麽?從表姐那裏算,你也得叫我一聲表舅舅吧!劉家就是這麽教子,竟然教出你這麽大逆不道的東西!”
這一下卻是嚇了不少人一跳,劉悅也是個無賴性子,瞧著秦鍾怒形於色,便以為秦鍾好欺負,當即跳腳回道,“你算是哪門子親戚?隔著八丈遠呢,也想當我舅舅?”
秦鍾譏諷一笑,當即回罵道,“那李氏又算是哪門子的親戚,不過是我母親一個嫁出去的妹妹的女兒!我母親姓王,我爹爹姓秦,她以什麽身份來教育我?我爹還在世呢!”接著再道,“是李氏不懂規矩,還是你們無風起浪,劉悅,你給我個答案!”
這話說得又快又急,如劈頭蓋臉一般砸到了劉悅身上,情勢立時翻轉!是啊,哪家的表姐能管到別人家頭上,何況人家還有爹爹呢!
劉悅臉色驟然變了,他早就打聽過,秦鍾在國子監三年,卻是個安靜性子,從沒與人起過爭執,便是關係最好的郭雲誌,也不過是個老好人。誰想到秦鍾說起話來卻是又尖又利呢!
顯然,此時對他不利,那個話也是不能答,他是個潑皮性子,當即便笑道,“不過玩笑,你何苦生如此大的氣,好了好了,我不說了便是,該吃飯了,杵在這兒一會兒可沒東西吃了。”
這顯然便是想臨陣脫逃,秦鍾憋屈了三兩天,好容易逮到機會,怎會放過,隨手摁住了他的肩膀,手中微微加了力氣,劉悅當即便感到一股大力傳來,竟是動不了了。
卻聽秦鍾笑著問,“我問你,是李氏不懂規矩,還是你們無風起浪?你還未回答呢!”
劉悅還待逃避,那放在他肩膀上的手卻是越來越重,似是要捏碎了他的骨頭,冷汗不知何時已然冒出,他這才知道,自己今天算是碰到硬的了,若是不說出個一二三來,秦鍾肯定不會放了自己。他亦是知道進退的人,當即便道,“卻是我不對,聽得側妃病了便胡沁了起來,實沒有這等事,我給秦師兄道歉了。”
聽到了原委,眾人頓時對劉悅鄙夷起來。剛剛幾個跟著聽的人也羞得麵色通紅,衝著秦鍾作揖道歉後便出了門。待到人散的差不多了,秦鍾才鬆了手,衝著劉悅哼道,“算你識趣,但凡日後我再聽得半句這事兒,”他瞄了一眼劉悅的肩膀,“這輩子你便別想拿筆了。”
說罷,才跟著等在外麵的郭雲誌離開。
許是那日罵狠了李氏,又欺負了劉悅,那水灝竟撿著秦鍾在的日子,上了門,顯然已是打聽好了他的行蹤。
如今,秦業和秦一還在莊子裏,府中隻有個二管家秦方,說了幾次人不在,瞧著那水灝依舊還守在門口不肯走,他長得器宇軒昂,又是那樣的身份,不知多惹眼,秦方無法,便讓人先關了府門,自己跑到後麵去給秦鍾報信。
秦鍾此時正在看書,聽著這事兒,自然明白水灝的意思,端王府如今正在風頭上,時間長了,左鄰右舍便會打聽,到時候秦鍾無論如何也得讓他進門。
若是原來秦鍾的性子,最少也會找人拿了水盆狠狠地給他洗個涼水澡,可如今他所做之事與端王府有莫大關係,實在不宜惹了那人的注意與糾纏,便道,“他願意站著,便站著,那門口不就是讓人站的嗎?”
莊季書來的時候,瞧見的就是這一幕,水灝帶著人如青鬆一般豎立在秦鍾家門口,他想了想,終是繞了個圈,從後門進了。
他倒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一來便是求秦鍾幫忙。
原是薛蟠聽了莊季書的話,不肯隨意惹事,莊季書最近又忙得很,沒時間理會他,便隻縮在戲園子裏裝大爺。
他聽著那小旦唱的頗好,便起了大爺的性子,賞了不少錢。隻是他卻不知,這小旦卻是名草有主了,前幾日這正主不在,也就沒人追究。這日這正主來了,氣正不順呢,薛蟠卻好不顧忌,人家賞了衣服一身,他便賞個頭麵一套,甚至還讓人兌了銅錢,如撒雨般向著台上撒去。
薛大爺認為,捧戲子要的就是個財大氣粗。
那正主本就是京城有頭有臉的人,如今被薛蟠個外來戶蓋過了風頭,如何能不恨。當即便讓長隨下去找事兒了,怪就怪在薛蟠這人,紈絝有餘,怕死更多,自從挨了秦鍾一頓好揍,身邊跟著的小廝長隨就沒下過八個,他自覺最近純良得很,好端端被人圍著教訓,委屈得不得了。
當即,兩邊一言不合便揍了起來。
薛蟠打架是個好手,手下的人也各個彪悍,那人不過帶了兩個長隨,轎夫都在外麵守著呢,根本就沒想到有人敢跟他動手,直到被薛蟠揮了兩拳,都打在了肚子上,疼的恨不得去死,才反應過來。
等到外麵的人知道不對,衝進來時,薛蟠已然打夠了,那三人躺在那裏跟個死人似得,那轎夫當即便哭了出來,喊道,“三爺,三爺!”那三爺倒是沒暈,就是臉上跟開了醬油鋪似得,五顏六色漂亮得很。此時被轎夫扶著,好容易喘了口氣,便罵道,“還愣著幹什麽,將這人捉了,報案去,告訴我大哥,爺都快被打死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靜雅公主府三公子戴桐,戴榕的三弟弟。
公主因著戴榕那日的話,最近一直脾氣甚大,他常年在家,被念叨了不知多少次,心中憋悶的不得了,這才出來散心,誰想到遇到薛蟠那個呆子。
那戲園子的人怕擔事兒,自是不肯放了薛蟠走。不一時,便有人領了衙役來,那衙役瞧著薛蟠穿得也不錯,便留了個心眼,問了一嘴薛蟠哪家的。
薛蟠此時方才有些後悔,倒不是打人了,而是鬧大了,莊季書又該生氣。終是磨磨蹭蹭報了榮國府的名頭,讓人偷偷告訴他娘去了,並囑咐身邊人,不準告訴莊季書,問起來隻說他這兩天回榮國府睡。
薛姨媽聽了信,當即嚇得直呼菩薩保佑,倒是薛寶釵扶著勸著才平緩下來。隻是如今王子騰病著,自不能麻煩他,薛寶釵便道,“此時還是要與姨媽說,瞧瞧是拿著賈府的帖子去好,還是用別的法子。”
自從薛老爺去世後,薛蟠頑劣,唯有一個寶釵聽話懂事,時時幫她分擔家事,薛姨媽當即摟了寶釵道,“我的兒,可苦了你了,小小年紀,竟是日日為你哥哥做打算。”
寶釵也抹淚道,“自家兄妹,媽說這個做什麽。”
說著,便讓身邊的丫鬟名喚鶯兒的,去瞧瞧王夫人可在屋中。過了不一時,鶯兒回來,說是王夫人剛剛歇完了午覺,薛寶釵這才扶著薛姨媽去了王夫人的院裏。
王夫人此時正坐著看佛經,瞧著薛姨媽母女過來,還道是找她閑聊,卻萬萬沒想到竟是出了這種大事兒,便喚了賈璉來。
賈璉常年在外行走,對京中的人卻是知道甚多,一聽竟是惹了靜雅公主府的三爺,當即便愁道,“別人還好說,隻是這三爺脾氣最是怪異,此事怕是難了。”薛姨媽聽著更是臉色泛白,倒是薛寶釵頗為鎮靜,捏著薛姨媽的手道,“媽媽不必如此擔憂,聽狗兒說,是他們那邊先動的手,哥哥也不過是反抗罷了,想必公主府也要講些道理的。”
王夫人聽著薛寶釵如此關頭,還能有條有理,不禁更是滿意,又勸道,“寶丫頭說得對,先是讓了璉兒去問了再說。”
賈璉這才拿了寧國府的拜帖出去跑門路。隻是靜雅公主府哪裏看得上榮國府,竟是連理都沒理,賈璉花了好些銀子,卻連薛蟠的麵都沒見到。因著都瞞著莊季書,這已經三天了,人還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