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生無可戀


    可要說過繼也不對吧?按聖旨裏寫的,供奉胡王香火的還是“沈家才俊”。


    那就是說,供奉的人姓沈呐。


    可姓沈的人怎麽能供奉胡王香火呢?


    沈伯謙接著旨還不忘吐槽道:你們這是欺負我不懂古代的規矩啊。


    他有心問一句傳旨的人,我家孩子是姓沈,還是要姓聶啊?


    可出於生命安全方麵的考慮,最終還是沒問。


    等人走了,他想問問金一山,卻沒有時間。


    工部侍郎,正三品!多少人奮鬥一輩子也爬不到這一步。


    問題是,伴隨著工部侍郎這個官銜而來的,還有一堆的麻煩。


    一是他的下屬配置,這個他跟金一山了解了一下才知道。


    他這個官是屬於特別設立的,不在正常的編製之內,規格也不太一樣。


    不然那些大臣們根本不答應。


    正常編製裏的工部侍郎,全權負責皇上家的,以及皇上要求的各類建築工程。


    侍郎之下,有正五品郎中6人,從五品員外郎5人,正六品主事5人,正七品堂主事7人,正九品司務和筆帖式各9人,以及從九品的經承11人。


    除了人,下麵的組織架構也比較複雜,一般設有都吏、營造、櫃、磚木、雜、夫匠六科和案房、算房、火房等單位,分掌各類具體大小事務。


    但他這個官兒呢,隻管星行一個人的事兒,論起來隻能算是個虛銜。


    要不皇帝也封不下來,那些皇子大臣們能把朝堂吵翻天。


    因為隻是個虛銜,所以人也沒配那麽多,不過也不算少,除了郎中、員外郎和主事之外,其他基本也算是齊全。


    簡單來說,底下辦事兒的人來的還算齊。


    而且,金一山跟他說了,這次隨行來的都是星行大師挑的,都是有真才實料,能幹活的人。


    但還有句話金一山沒說,這些人全都是護國寺下麵的普善堂裏出來的。


    但隻聽來的人是幹活的這一點就足夠讓沈伯謙放心了。


    畢竟,修房子蓋墓地這事兒他不專業,有了這些人,修墓的事兒就算是有著落了。


    再有一個是他的居所。


    雖說他隻是個虛銜兒的,但怎麽說也是三品大員,這沈家大院未免顯得有點兒寒磣。


    新來的下屬馬上就有人說了,是不是要修個侍郎府啊。


    沈伯謙一聽就擺手,心說:千萬別,我自己家住的好好的,不想換地方。


    也幸虧這些個新來的下屬品級都不高,對他比較敬畏,三兩下就被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但其實這兩點都不算是□□煩,他現在煩心的是:怎麽安置這些人呢?


    金一山他們一幫子,四十九個人。


    皇上老頭派來傳旨的內侍,傳了聖旨後,由沈伯謙和李家坪族老們的陪同下,在後山山腳轉了轉,讚了句“國師果然眼光獨到,此地真是人傑地靈”後,拿著謝儀浩浩蕩蕩的走了。


    他是走了,可留下來沈伯謙的下屬還有隨行人員三四十人。


    而且,這些還隻是前站,主要是負責管理工作的,等到後麵那些真正幹活的工匠們都到了的話,加起來起碼得有兩三百人。


    這些人都是皇上老頭賜給星行的,他的私廟和墓塚,從修建到維護再到修繕,這些人負責一條龍服務。


    換言之,這些人也是要靠星行生活的。


    養活他們,這倒是不難,畢竟清水縣的稅賦現在已經是老和尚的私產。


    財物方麵養這些人一點兒難度也沒有,但問題是,這一時半會的,哪兒找地方安置這麽多人去?


    光是前幾天安置金一山他們,沈家大院和山上星回那裏都已經住滿了。


    沒辦法,隻好求助於李家坪的眾鄉親們。


    沈伯謙讓田虎去請了李家坪幾個主事兒的人,族長李長發、裏正李思財等人都忙不迭的趕來了,聽了沈伯謙的煩惱,幾個人一合計,李思財言道:


    托沈大人的福,李家坪這兩年家家戶戶都修了新房。


    雖說鄉下地方,不免怠慢了京城來的貴客,但暫時住一陣子,倒也算是能湊合,不至於太給大人丟人。


    如今村裏房子富裕的人家也有那麽十幾戶,一家幫著招呼兩三個人,應該還是可以的。


    沈伯謙聽他說完,在心裏這麽一算,倒是剛剛好。


    於是點頭道,那就先這樣吧,有地方住就好,等工匠來了,再給他們修新房。


    他一開口,李家幾位都沒再說話,一個勁兒點頭稱是,沈伯謙看事情解決,就讓他們回去具體安排了。


    “見官慫”大概是古人的一種與生俱來的不治之症。


    自打聖旨到家,他被封了這個侍郎後,沈伯謙明顯感覺到,自己跟李家坪的人,或者說跟一般老百姓已經徹底割裂開了。


    別說是對自己,就是對著姥姥姥爺,他們也已經完全不敢隨意說笑了。


    自己隨便打聲招呼,他們都戰戰兢兢的。


    不過,這樣也好,早晚總是要保持距離的,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沈伯謙長出一口氣,突然想到,封老頭這幾天應該回來的。


    就去了一趟沈家老宅。


    說起這個,這幾年李家坪日子一天好過一天,李思財這個裏正也幹了不少實在事兒,其中之一就是蓋起了李家宗族自己的學堂。


    封老頭趁機把原來充當學堂的沈家老宅要過來,修葺一番後帶著青山他們住了進去,為的是可以離沈家大院近一些。


    沈伯謙悄悄去了老宅一趟才知道,頭兩天封老頭他們就回來過。


    但似乎是有什麽急事,他又不想跟金一山那幫人碰上,所以就沒來見他,隻在老宅留下封書信,說是等事情辦完了再回來。


    看了封老頭留下的書信,沈伯謙估摸著這個“事情”大概是要等到寧王登基才算是完。


    不過,好像自己做的東西江七派上了用場。


    聽說在皇家壽宴上大受歡迎呢!倒是沒有白費自己的一番功夫。


    不過,現在走了到正是時候,自己跟江七他們的聯係暫時還是不方便給太多人知道。


    這些皇帝老頭送來的人,多半都是京城出身,封老頭又在京城浸**多年,說不準誰見過誰。


    而且,這老宅空出來正好可以做個臨時辦公所。


    金一山他們在沈家大院這幾天,晚上還好,睡著了都挺安靜的,但白天人一多還是有點兒吵。


    這樣的環境實在不利於孕婦休息。


    可若蘭又擔心他,不願意一個人回清水縣,幸好她離生產還有幾個月,倒也不太急著回去。


    所以沈伯謙想,不如讓金一山他們白天到老宅那邊商量事情,吃飯休息回來這邊,反正離得也不遠。


    主意打定,沈伯謙摸到老宅灶房,找到灶洞旁的火折子吹著,把信燒了。


    人多了,以後做事兒都得警醒點兒。


    把這些人安置下來之後,雖然偶有摩擦,但都沒什麽大事兒,基本上還算是各司其職。


    很快的,工匠們到了。


    這一到就給沈伯謙亮了一手,震的他整個人都懵圈兒了。


    工匠們是半個月後抵達的,真不愧是皇家禦賜的專業技術人才。


    一幫子人,呼呼啦啦,來的當天就搭好了臨時住所。


    人還帶糧食炊具,就地開火做飯,完全沒給沈伯謙添一點兒麻煩,絕對是經驗豐富。


    知道這位小沈大人體恤他們,讓他們先把自己的住處建好,再給那些主事、司務們建住處。


    幾個老匠人略一勘察,就定了地方。


    沈家大院本就已經在李家坪的最東南角上,再往東一點兒就是山上泉水匯成的小溪。


    他們就在溪水的另一邊,沿著山腳,三天工夫,不但把自己住的一排房子建起來了,還另外打好了一大片的地基。


    這速度,吹氣球也就這樣了吧?可人家不光是速度快,質量也好,外形也不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你們啊!


    見識了他們的本領,沈伯謙算是徹底放心了。


    沈家大院這個規模的住宅,自己還能瞎折騰折騰。


    可星行這個自己是真幹不了,看他們的規劃,那不單是光修個墓,建個廟那麽簡單。


    不單是他的墓塚,有他的私廟,還有日常打掃管理的人住的地方,以後供奉的子孫住的地方,會客的地方,還有就著山建的園子什麽的。


    看前兩天那位老石匠拿的圖紙,建成之後基本就是個自成一體、五髒俱全的山莊了。


    這麽專業的活兒自己是絕對幹不了的。


    他一琢磨,就幹脆把主事、司務和幾個領頭的匠人們一起找來。


    明明白白的跟他們說,做事最怕外行管內行,自己這個不懂行的就不添亂了。


    星行大師的私廟和墓塚建造事宜,具體事務由他們幾個商量著辦,隻要把商議的結果報給他,再定期匯報進度就行了。


    這些人來之前星行也是特地派人囑托過的。


    都知道這位小沈大人,是因為命格與國師相合,糊裏糊塗的坐上了這個位子。


    但國師對他頗為看重,所以他們一直還擔心萬一這位沈大人擺譜兒怎麽辦?


    結果一見麵就放心了,再沒見過這麽通透的人。


    人家都不用他們開口,自己就把話說明了,他們這些人又都不是第一天開始幹活,自然知道該怎麽辦。


    一時間,賓主兩相宜,皆大歡喜。


    不過即便如此,等事情走上正軌,沈伯謙可以當甩手大爺的時候,也已經過了夏至。


    他這個清明小長假足足休夠了暑假的份量。


    他還暗自慶幸,幸虧是劉老爺子身體好,還能頂得住,不然劉家那些個掌櫃的早就找到家裏來了。


    沈伯謙就想著是不是該回去頂替老丈人了,就跟若蘭商量這事兒。


    結果,若蘭一臉詫異的看著他,“噗嗤”一聲笑了起來,“你怎麽還想著生意呢?


    我已經跟爹說了,請他老人家先看著點兒,等我坐完月子就行了。


    你盡管忙你的,家裏的事兒有姥姥、姥爺,兩位姨媽也常來幫忙,生意上的事兒有我,你就不用操心了。”


    說完若蘭還搖了搖頭,“你這個人真是奇怪,平日裏多聰明,怎麽會犯這種糊塗?”


    沈伯謙一想,好像是有這麽一說,做官的人是不能做生意的。


    幸好劉家生意是放在自家媳婦名下,不過,這以後媳婦一個人也太辛苦了吧?


    所以等若蘭休息之後,他閑著沒事兒,就跟金一山聊天,說起這事兒。


    結果——


    “沈少,這事兒師傅原本說不必跟你提起,但你既然說起這個,我給你一句準話。


    劉家產業你不必緊張,就算是尊夫人和劉老爺都撂挑子不管,我也保管絕對出不了亂子。”


    金一山說完拿起羊皮酒囊灌了一口,從口到心火燒火燎,實在是痛快。


    跟這位沈少合作也是如此,雖然是個讀書人,可一點兒虛的沒有,真是痛快。


    其他兄弟也都是這個感覺,那位星回師叔也是有趣的緊,隻是今年不知道還來不來的及往西北那邊走一趟了。


    他這邊琢磨上了,沈伯謙可是懵了.....


    這位,金一,你什麽意思啊,我媳婦家的生意你說沒事兒就沒事兒,憑什麽?


    一見沈伯謙有點兒發懵,金一山樂了,他又“嗞”了一口酒道:“金字輩的師兄弟一共六個,都是師傅二十三歲收養的沒人要的孩子。”


    說著他扭過問道:“你知道我們為什麽沒人要嗎?”


    沈伯謙遲疑了一下答道:“可是與夷人有關?”


    “正是!我們的父母都是邊關子民,我們的父親都是邊關的軍士,隻不過他們都死在夷人的手裏,不單是我們,師傅的弟子全都是這樣的孩子。”


    “星行大師佛口佛心,非我輩可比,不過,”沈伯謙話鋒一轉,“你還是沒說我嶽父家生意不用擔心是怎麽回事兒?”


    金一山哈哈大笑,在沈伯謙背上重重的拍了一下道:“這麽多年了,你是第一個聽了這話,一沒安慰我,二沒痛罵蠻夷的人。”


    沈伯謙聳了下肩,“我覺得你不需要別人安慰,而且,在這兒罵人一丁點兒用都沒有,何必浪費力氣。”


    “說得好!難怪師傅非你不可,也不枉師傅窺破天機,二十多年前救了劉詠誌一家,這些年也一直暗中扶持他。”


    沈伯謙恍然大悟,靈機一閃,“難道說,難怪......”


    金一山這麽一說,很多事情就能說通了。


    原本他還有些奇怪,這古代的市場環境未免也太好了吧。


    大商賈和各地權貴對劉家這種突然冒出了的新銳勢力,基本上沒有怎麽為難和打壓。


    不然,劉家就算是有獨步天下的技術,也未必能這麽順利的在各地站穩腳步,甚至,這種技術會成為災難的源頭。


    見他已經想明白了,金一山又道:“原來還好,劉家的生意也就在青州府一代,我們兄弟也有專門經商做買賣的,略微照料一下就行。


    但自從你跟劉家聯手,先是鹵味、調料,接著又是新式織機和花式染布,樹大招風,連宮裏都驚動了,多少人盯著你們呢。


    不是我嚇唬你,要是沒有師傅暗中出麵派人保你們,劉家早就連人帶生意被人給吞了。”


    沈伯謙知道他說的十有八/九都是實情,正要道謝,金一山又補了一句:“現在劉家商號裏,起碼有一半的大掌櫃是師傅的人,你根本不用擔心。


    他們不會讓劉家出事兒的,你跟劉家的人就算不管也是一樣,該賺錢還是賺錢。”


    臥槽!!!!


    沈伯謙瞬間一臉生無可戀,眼中盡是“還能不能做朋友啊”的悲催。


    大哥,不帶這樣的!


    丫你們師傅真是和尚嗎?確定不是克格勃出身,確定不是朝陽群眾的化身?


    一半!!?


    你咋不上天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一門四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自在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自在在並收藏穿越之一門四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