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中舉成親


    劉若蘭的來信沈伯謙幾乎都是當日回複,沒什麽要緊的事兒,就是說說私塾的學生,家裏的人,有時候給她寫些笑話什麽的。


    這種感覺很好,就當是更熟悉一下彼此。


    是以二人還沒結婚,居然有了一種老夫老妻相處的感覺。


    當然,在劉若蘭還是劉近南的那些日子,兩人就對彼此的行事作風極為欣賞和讚同。


    雖稱不上莫逆,但起碼也是君子之交。


    他們倆的書信往來並未瞞著雙方家人。


    劉老爺和夫人自然是樂見其成,沈家這邊都是莊戶人家,也沒那麽多規矩。


    而陳老爺子覺得外孫媳婦能識字寫信,自己也與有榮焉。


    可心裏也擔心,外孫這次考得不知道怎麽樣了,怎麽回來沒聽他提過呢?


    這孩子也是,太沉得住氣了,是好是歹都說說嘛。


    其實,陳老爺子不知道的是,他的寶貝外孫不是不想提科考,而是不想回想起考試的情況。


    對於有潔癖的沈伯謙的來說,那三天的經曆實在不堪回首。


    太殘暴了。


    但這並沒讓沈家人太過糾結,因為隨著沈伯謙婚期的臨近,他們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了。


    除了準備各色用品,房子也翻修了一下。


    沈家這宅子本來也就蓋好沒幾年,家裏人又都愛惜的什麽似的.


    加上又內院外院兩口井,打掃起來也方便,沈家人除了每天一早一晚打掃之外,陳老爺子一高興就領著一家子大搞清潔,直接一桶桶的用水衝。


    所以,沈宅看起來跟新蓋的也差不到哪去。


    即便如此,沈家內院正房三間還是重新翻修過,作為沈伯謙的新房。


    現在裏麵煥然一新,靜候新人,隻是略空蕩一些。


    這當然是騰出地方來放女方嫁妝的。


    劉家已經捎話了,劉家嫁女也是不惜工本的。


    小到杯盞碗碟,大至床櫃桌椅,都準備妥當,讓沈家隻把房子準備好就行。


    考慮到沈家的地方不大,當然這是相對於劉家來說的。


    劉若蘭的嫁妝是貴精不貴多。


    沈伯謙也是個實在人,一看劉家遞過來的擬辦禮單,就知道對方實在是考慮的十分周到。


    既實用精致又不會太張揚。


    那他也不能沒點兒表示不是。


    所以他比照著劉家的禮單,加了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另外備了差不多的東西,分別送去了沈家下聘用的那兩個宅院。


    畢竟,結婚後他也沒想讓劉若蘭天天住在李家坪。


    他早已經說了,不攔著她繼承劉家家業,這話自然是要算數的,住在李家坪怎麽管?


    肯定還是要跑來跑去的,這他不陌生,再跑也比不來老媽的專業空中飛人。


    而且,這一兩年他仔細觀察了,劉若蘭手底下已經漸漸有了一批她自己培養起來的心腹。


    她又是個天生的管理人才,不少事情已經在交給手底下的人做,起碼最近這半年,她留在清水縣的時候明顯多了。


    照這樣下去,再過些年,估計就不用這麽辛苦的四處跑,隻要把握大局就行了。


    但目前還不行,估計還是要跑幾年的。


    這也好,剛結婚,倆人的感情雖然有,相處也不錯,但真要說有多深也不見得,適當的分開一段時間其實更有利於感情的醞釀和發酵。


    說白了,距離產生美。


    縣城那倆宅子收拾好,留著給她短住和辦公用。


    這事兒他也專程去了趟劉家,給劉老爺說了說清楚,免得他們有什麽誤會。


    畢竟這麽放心老婆出去闖的老公在這個年代也算是奇葩。


    但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明知道是隻鳥,不能總把人關起來,那太不人道了。


    沈伯謙甚至也想過,要是沒有自己,劉若蘭將來會嫁給誰,想了很久,都覺得是無解。


    以自己對她的了解,若要她為了一個男人放棄劉家,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但她的性格也有個特別好的地方,她幾乎不管自己的事兒。


    這樣相處起來才沒有壓力嘛。


    就算是夫妻也要留點兒空間,這樣才有利於家庭和睦,健□□活嘛。


    清水縣的兩座宅子劉家也說了,都陪嫁回來。


    這也在沈伯謙的預料之中,畢竟,以後他去縣城的機會應該也會比較多。


    這次鄉試結果雖然還沒出來,但他自己還是很有把握的。


    中個舉人應該沒太大問題。


    後續他考慮了兩件事,一是根據他所了解到的,同屆的舉子總會搞些聯誼活動什麽的。


    他到時候肯定不能顯得太不合群,少不了要應酬一下。


    縣裏有座宅子也方便。


    而是,在科考這條路上他不想繼續下去了。


    一是他知道未來的皇子奪嫡已經逐漸拉開序幕,還是別去折騰的好。


    二也是最實際的一個理由,他實在受不了考試的環境,再來一次會死人的,真的!


    反正,不說李家坪,就是在清水縣,舉人的身份也足夠了。


    就算是不做官,他有身份又有家業,照樣過得舒舒服服的,何必自找苦吃。


    他也不是什麽有遠大理想和目標的人,上輩子不是,這輩子也沒啥改變。


    做點兒自己喜歡的,比什麽都高興。


    最近他閑著的時候正跟星回老和尚研究冶鐵技術改進呢。


    說不定什麽時候又弄出點兒好玩的。


    當然,這個設想的前提是他能中舉。


    事實證明,他從不是個盲目自信樂觀的人,這事兒很快塵埃落地。


    距離沈劉兩家婚禮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桂榜出,沈伯謙高居第三。


    報喜差人到李家坪的時候,全村轟動。


    陳老爺子喜得當場下跪,三叩首拜謝,連說蒼天有眼。


    李家諸老也都親自登門賀喜。


    一時間,沈家喜事還沒辦就收了一屋子的賀禮。


    這個結果,或者說名詞沈伯謙非常滿意,當然,沈劉兩邊也都高興的很。


    沈家這邊就不說了,這幾天沈家大院的人出門都忍不住笑,見誰都覺得好。


    就連一向不喜歡閑聊的徐大姑,一提起這也總忍不住誇幾句。。


    不但是沈家,劉家也高興。


    未來女婿有出息,那是自己女兒的福氣啊。


    隻是,沈伯謙之後的決定讓沈家人,甚至說所有人都大為震驚。


    中舉後不久,沈伯謙參加了幾場同窗會,又在青州府劉宅隔壁街置辦了一個宅子後,又買了不少的東西,兩輛車拉回李家坪。


    緊接著,沈家辦了酒席答謝眾鄉親,就在這個答謝宴上,沈伯謙說出了他的決定。


    很簡單,他說:


    沈家長輩為了他的學業費盡心力,母親更是在他院試期間,意外身亡。


    他一直都覺得愧對父母。


    但為了不辜負父母長輩的期盼,他奮發圖強,參加科考。


    如今,他終於不負期望,高中舉人,也算是告慰了沈家長輩的在天之靈。


    但他依然覺得若非自己參試,母親可能不會故去。


    因此,他已經決定不再繼續參加科考,算是懷念在他院試後孤獨死去的母親。


    這套說辭是他早些天想好的。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安危,還是為了自己身心的舒暢,這科考都是不能再參加了。


    這是他的考慮,可別人不知道啊。


    自然都當他是大孝子呢。


    陳老爺子聽得老淚縱橫,老太太也摟著他不撒手。


    李家坪的人紛紛誇他孝心可嘉,尤其是李家幾個族老,聽得搖頭點頭,一時間都說不出話來。


    隻能衝他豎大拇指。


    在他們看來,這麽年輕的舉人,將來肯定能進一步中個進士什麽的,前途簡直不可限量。


    可如今,就因為自責,居然放棄這一切,真是可惜啊。


    這孩子,心太重,平日裏也不見他出聲,誰知道心思藏得這麽深。


    但畢竟是他一片孝心,誰也不好說什麽。


    更何況,他最後還加了句,他雖然不繼續科考,但李家坪的私塾還是會繼續辦下去,他也會力所能及的任教。


    這麽一說,眾人又高興起來。


    有個舉人老爺當先生,這以後自家孩子能少得了出息嗎?


    這可是真正的老爺,見了縣太爺都隻用打個招呼的。


    哪個村的私塾有舉人當先生的?


    這個消息沈伯謙當天也在回信中告訴了劉若蘭,這自然代表整個劉家都知道了。


    相比沈家和李家坪眾人,劉老爺的反應較為平淡。


    他隻是概歎了一句:果然是星行大師選中的人。


    也隻有這樣視名利如糞土的人,才能讓大師耗盡畢生之力,送自己回來重活一世見他。


    這麽一想,劉老爺對未來更加期待了。


    因為,星回大師暗中傳了星行大師的幾句話,說沈劉聯姻後,劉家再無渭南,前麵一片坦途。


    在愉悅的心情中,劉老爺迎來了女兒新婚之日。


    都說老丈人看女婿,是越看越有氣,可他卻是越看越高興。


    尤其是想起上輩子。


    劉老爺看著一臉英氣的沈伯謙,又看看第一次穿上女裝的女兒,心中無比感慨。


    可他現在可沒時間感慨,要知道,今天他還有一個重大消息要宣布。


    就是說明女兒的身份。


    從此後,世間隻有沈家婦劉氏若蘭,再無劉近南此人。


    這可是重磅消息,所以他特地請來星回大師替他圓謊。


    隻說星回大師當年無意中路過劉家,恰逢劉夫人生產,便提剛出生的孩子看了看生辰八字。


    結果卻是大凶之兆,除非當做男兒養直至婚配為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一門四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自在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自在在並收藏穿越之一門四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