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兩個月, 靜言終於又回到了築北王府。


    王府裏各處還有過年時留下的痕跡,比如那些一看就是新換的紅燈籠, 才剛粉刷過的房屋,原本就是雕梁畫柱, 再有滿園的白雪映襯著,整個王府愈發顯得富貴非凡。


    衛玄特意將靜言由東院角門接入王府,原本靜言還疑惑他為什麽不把她直接送進西院,然而進了角門卻見到許久未見的言重山,李崇烈,以及一眾老虎們都迎在東院前廳外。


    猛的一見這些人,靜言既親切又多少有些局促。


    母親過世後的這段日子, 她最怕看到旁人眼中的憐憫, 更不喜歡聽見有人唉聲歎氣的跟她說節哀順變。


    可喜的是言重山依然是那副笑眯眯的德性,依然是那個不知底細的就以為他是個翩翩佳公子的渾樣兒,“章姑娘再不回來,我就要去西院罵人了。”


    靜言一愣, “可是西院出了什麽事?”


    看她呆呆的瞪圓眼睛, 言重山哈哈大笑,“你那兩個丫頭遞上來的賬本,鬼畫符似的,我一篇也看不懂。”


    四虎默默的盯著言重山。


    李崇烈亦是滿眼關懷的笑意,“姑娘精神頭不錯,應該能應付得了西院那攤亂帳。”


    四虎又默默的盯著李崇烈。


    靜言非常高興他們沒有詢問她母親的喪事,轉念一想便明白了這兩位的良苦用心。


    他們所說的話無疑是讓她覺得王府是需要她的, 她對西院是有用處的,他們真心歡迎她回來,而不是因為可憐她。


    規規矩矩的行了禮,“多謝二位。”


    衛玄輕輕扶了一下她的後背,“走吧,你的丫鬟們都等著你呢。”


    沿著長廊走向西院垂花門。


    離著老遠,靜言就看見了七八個丫頭,為首的正是夏菱和夏荷。


    時時跟在身邊的人,一下兩個月沒見,丫頭們都是紅了眼圈。靜言拉著夏菱和夏荷的手,聲音也有些哽咽,但還是笑著說:“才緩過來幾天,都不許招我傷心,不然看我回頭怎麽拾掇你們!”


    衛玄站在一旁,隻見被一群穿紅著綠的丫鬟們圍在中間的靜言一身素淨衣裳,就像她剛入府時的模樣。


    沒去打擾這些姑娘們,衛玄又看了靜言一眼便帶著老虎們走了。


    被丫鬟們簇擁著走入西院垂花門,靜言飛快的回頭掃了一眼衛玄的背影。


    夏菱看見了靜言那回首一瞥,緊緊地挽著她的胳膊說:“姑娘不知道,最近東院的人都忙的四腳朝天。聽說是因為琉國人在過年時偷襲了儷馬山靠邊境的村子,二門上的小廝說興許開春就要打起來了。”


    “儷馬山?”靜言心裏忽悠一下。孔夫人還在儷馬山的老宅子裏!糟了,她竟把孔夫人當時的托付給忘了。


    趕緊問夏菱:“那儷馬山的王府老宅有事兒麽?孔夫人回來了麽?”


    夏菱搖搖頭,“孔夫人沒回來,但也沒聽說老宅子那邊有事兒。姑娘放心,能進老宅子的路都有王府親兵把守。您去冬獵時沒到那邊麽?其中要過一條棧道,別說是琉國人,便是儷馬山那邊土生土長的村民也輕易進不去的。”


    哦,對了,想進山坳就要過一條棧道。她當時隻顧著害怕,一路上淨靠在大郡主肩上不敢抬頭,估計是過關卡時沒注意。


    又想起衛玄說儷馬山的老宅其實就是從前的仁武寨,想來能被山匪選中建寨子的地方也是易守難攻。


    但終究還是不放心,畢竟邊關若是真起了戰事,儷馬山還是太靠近邊境了。


    一路聽著丫頭們嘰嘰喳喳的說這段時日中王府的各路小道消息,很快就回到了素雪庭。


    她的屋子還是原來的樣子,甚至床頭的擺設都和她去冬獵離開時一樣。


    夏菱和夏荷幫她換了衣裳。更讓靜言感動的是王妃已吩咐人給她做了好幾套新素服,裏裏外外,甚至連汗巾都預備妥當了。


    夏菱親自端來一碗茶,“姑娘先歇歇?”


    靜言坐在小炕上笑著點了點她的鼻尖,“我從東院進來時可遇見言先生了,有些事兒你們便是想躲也躲不掉。早晚是要辦,還不快都拿上來?唔,再給我拿些南域的果子幹,好久沒吃這個了。”


    此時夏菱已將靜言帶回來的東西一一歸位,在裏間聽見了便拿著兩本賬冊出來。


    往靜言懷裏一塞,故作賭氣的樣子道:“看罷看罷!就知道姑娘是個閑不住的。您瞧瞧您立的好規矩,一日一盤庫,還要和東院十五日一匯帳。您是輕車熟路,但我們都是伺候丫頭,打不起來算盤,握不穩當筆的,可真是難為人呢!更可恨的就是夏菱,明明該她記賬,結果您不在,她的心也野了。就知道跑出去跟某隻老虎嘀嘀咕咕,如今姑娘回來了可得好好拾掇拾掇她!”


    靜言看向夏菱,“你和四虎……”


    夏菱強繃著臉,“姑娘別聽夏荷胡說八道,您還是瞧瞧賬本罷。”


    靜言不在的時候素雪庭的事兒全靠夏菱做主,她不過一個丫頭,能將各處都管得妥妥當當,靠的就是個雷厲風行的做派。


    此時屋裏的小丫頭們見平日霸王似的夏菱含羞懊惱的樣子,都忍不住笑她,更臊了夏菱一個大紅臉。


    靜言也跟著笑了,然後打開賬本一看……


    喃喃低語,“夏菱,怪不得言先生說你是鬼畫符。”


    上午回的王府,收拾東西,料理雜七雜八的單票,再加上西院各處的丫鬟婆子都來問候,一晃就是中午了。


    用過了午膳靜言便坐在書案後抄寫賬目。幾次停筆去撥算盤,後來看到夏荷一直借故在旁轉來轉去就知道她八成是趁她不在時出了些小花頭。


    靜言想了想,微微勾起嘴角。罷了,姑奶奶以前提醒過她,管著西院也不能光靠一味的公事公辦,總還是要給人留些情麵的。


    隻是這情麵一留難免旁的人就該說她是偏向著誰誰誰,就像夏菱和夏荷總說庫上秋嫂子是姑奶奶的人一樣。


    但無論在哪兒,誰還不都是有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親近的人呢?


    “夏荷。”


    聽見靜言叫她,夏荷打了個激靈趕緊上前來,“姑娘有什麽吩咐?”


    靜言合上賬本,“你幫我去容華齋看著點兒,王妃歇午要是起了就叫我一聲,我回來了理應先去給王妃請安才對。”


    夏荷暗暗鬆了口氣,“是。”見靜言起身,便問:“姑娘不看帳了?”


    靜言坐上小炕往軟墊裏一歪,“嗯,看累了。其實有你和夏菱在,我也沒什麽不放心的,不看也罷。”


    放一馬就放一馬罷,這些小丫頭也挺不容易的。也許在她看不見的地方,每個人也都與她一樣要養家活口,都有自己的難處罷?


    想著去給王妃請安,卻因回來的日子巧了些,正趕上明日是正月後最隆重的節日二月二。


    後廚上的王大娘在午後來了,過節用的東西瑣碎,等不及明日一早支兌,先遞來一疊單票。等靜言一一登了,發出兌牌,王大娘又詢問起喪事操辦的如何?做了多少道場,請了幾位高僧,雇了多少鼓樂等等。


    這些事靜言不願詳談,但風俗如此,誰家給長輩的喪事操辦的越風光,誰就越有顏麵。


    等王大娘走後終於得以去容華齋給王妃請安,卻見屋裏還坐著姑奶奶和安夫人。


    王妃招呼靜言到跟前,仔細看了看她的臉,點頭笑道:“雖比從前瘦了點,精氣神兒還在,這就好。”


    姑奶奶也問了兩句喪禮的事兒,還打斷了安夫人裝模作樣的長籲短歎。


    “靜丫頭既回了王府就得把心思都放在差事上,你別又招她想旁的。人死了就是死了,哭瞎了眼還能讓她娘還陽不成?再說,她娘死了又跟你有什麽幹係?才出了正月,你在這兒哭哭啼啼的招什麽晦氣!”


    安夫人被姑奶奶損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靜言低著頭,心想姑奶奶還是這麽刻薄犀利。但她在家的這段時日中經常有閑暇,便細細思量品評著王府中的人。不知怎的,對這位姑奶奶倒比往常更看清了一分,還多了一絲說不清的好感。


    興許是羨慕罷?羨慕姑奶奶敢這般直來直去的,想什麽就說什麽。但她直,就像大郡主的灑脫一樣,總要有足夠她們不憋屈自己的地位和本錢。


    王妃拉著靜言讓她坐在身旁的小繡墩上,說了幾句寬慰她的話,又笑著對姑奶奶以及安夫人說:“我對靜言是越看越愛,竟好似自己的親侄女兒似的。早先讓她喊姑姑,這丫頭還怕旁人說三道四。叫她把侄兒接進王府讓東院的言先生當西席,她也推了。要我說,這便是小心的太過分。你做了什麽大家都看在眼裏,有個別壞心眼子的妒忌,你便是做得再好她們也能雞蛋裏挑骨頭,大可不必顧及。”


    姑奶奶哼了一聲,“隻可惜現下言重山也再沒功夫收學生了,不然靜丫頭家裏剛沒了長輩,正是應該讓她侄兒進來跟個好先生念書才是。”


    安夫人點頭道:“章姑娘現今便是家裏的頂梁柱了,真難為她。”


    姑奶奶一笑,“別看這丫頭麵兒上瞧著溫吞,我就喜歡她骨頭裏的那股勁兒。能撐得起來,很好。隻是母親一去就得守孝,倒把婚事耽擱了。丫頭今年十九了罷?等你過了孝期我就給你尋一戶好人家。”


    靜言趕緊站起身行了禮,連說不敢勞煩姑奶奶掛念。


    她是真心不想姑奶奶惦記這個。


    姑奶奶不置可否,又轉向王妃說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今出了正月,先前我幫文符尋的那門婚事還是抓緊辦了罷。”


    王妃想了想說:“我也跟王爺提過兩次,但現今邊關怕是要有變故,王爺的心思全撲在那邊。而且文符也還沒有想娶親的意思……”


    姑奶奶不耐煩的道:“琉國新君繼位,也不過是蹦q蹦q顯顯威風。二十三年前大軍壓境又如何?還不是被咱們北疆軍打得稀裏嘩啦。咱們靳氏一族能征善戰,駐守邊關近百年,麾下強兵勇將無數。琉國人,哼!手下敗將罷了。”


    王妃微微皺著眉頭道:“但我看王爺近日似乎頗為煩惱……”


    姑奶奶淡淡一笑,“他呀,別看人高馬大的,對戰事總是太過謹慎了。”


    說著一擺手,“不提這個,王爺要是分不開心思,文符的婚事就由我來操辦。至於文符想不想娶親也由不得他,男人年輕的時候難免不定性,隻知道喜歡那些美人兒,卻不想他日後身為北疆之王,怎能光看著哪家的小姐美就娶哪家的?北疆能有今日的繁榮,還不是因為聯姻?五日前我收到蒙州固林族族長的回信,他很樂意跟咱們王府結親。我也派人去蒙州打探過,固林的大公主英姿颯爽,更是草原上有名的美人,恐怕娶回來文符都要愛到心坎裏。”


    姑奶奶這番話聽著沒什麽,實則句句夾槍帶棒。


    她和王爺的母親都是蒙州莫伊族的公主,給北疆帶來了大筆嫁妝和通商的路子,才能讓北疆得到今日繁華。而王妃就是她口裏男人年輕時愛的“美人兒”了。


    靜言飛快的掃了一眼,隻見王妃溫溫婉婉的笑著點頭說:“堂姐所言有理。”但她眼中還是有一絲怨恨一閃而過。


    今日靜言可算頭一次見到姑奶奶真正的頤指氣使說一不二。


    即使王妃每一句話都是模棱兩可,姑奶奶還是一陣風似的定下了大世子的婚事。


    固林族的公主啊……


    靜言有點走神。聽姑奶奶話裏的意思,這個固林族是蒙州近五十年新近崛起的一族,以飼養的戰馬出名,族中之人更是極其剽悍。草原上傳說,隻要給一個固林族的勇士一匹馬一把刀,他就能像狼一樣在草原上生息繁衍。


    靜言垂下頭微微一笑,看來這固林族的人也是頗具匪氣,這倒是和王府很合適。


    想到匪氣就想到了王府原本是山匪寨子的老宅,趕緊把孔夫人還在儷馬山的事兒對姑奶奶說了。礙著有王妃和安夫人在場,沒敢提孔夫人最後那句“知錯”的話。


    姑奶奶冷笑了一聲,“靜丫頭不提我還真給忘了,既然她身上已經大好了,就接回來罷。”


    去了這樁心事,靜言不再久留。


    明日就是二月二,恐怕除了廚房別處還有雜七雜八的瑣事。姑奶奶先前擠兌安夫人的話其實也是對她的一個警告,既然回來了就別再想旁的,一心鋪在王府裏的差事才是重要。


    然而,就在靜言滿心惦記著差事時,卻不知自己已惹怒了一個人。


    入夜,安夫人氣哄哄的去了東院靳文j的屋子,憤憤的說:“章家那死丫頭真是多嘴多舌!好不容易孔貞蘭那個兩麵三刀的賤人被姑奶奶送出王府,別人都不提,偏她記著。這就是物以類聚!聽小丫頭說衛玄被章靜言迷得五迷三道的,次次進出王府都是親自接送。先前她還和大郡主在深夜鑽進李三公子的屋子同衛玄一起喝酒作樂。呸!王妃還說看她好,我看她才是個騷在骨子裏的小浪貨!”


    靳文j原本對西院這些女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沒什麽興趣,但這次卻露出一抹深思的表情,“衛玄和章靜言相好?”


    安夫人撇了撇嘴道:“我才懶得理他們那些髒的臭的,不過是小丫頭們說閑話時聽了一耳朵。”轉而又說起姑奶奶今日給大世子定的親事,幸災樂禍的說:“你沒瞧見姑奶奶說話時王妃的臉色呢!那才叫精彩。哈哈哈~”


    靳文j看著母親沒心沒肺的樣子,心中大歎女人就是目光短淺!隻看見姑奶奶擠兌了王妃,卻不知大哥如果能娶了固林族的公主,更是如虎添翼。


    靳文j默默的攥緊了長袍下擺。


    嫉妒,憤慨,不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築北王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抽煙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抽煙的兔子並收藏築北王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