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銘舟接口道:“幾年前我也與這白蓮教眾有過交道,觀他們行事手段,確不象是什麽正道中人。”接著把那武當秘籍之事一一道來,聽得本誌也皺起了眉頭。
義遠在旁邊咬牙切齒地道:“我與那些狗賊不共戴天!他日讓我碰到,定要殺個幹淨!”
本誌說道:“那白蓮教中也不盡是惡人,且不說那下層教眾,基本都是窮苦愚民,就是有些頭領,也還算能夠自律,隻是不能約束於人而已。”
這一番話,本誌也是思慮再三才說了出來,今日若不開解,恐怕日後義遠與這白蓮教仇恨越來越深,到時要是化解不開,可就留下了不小的麻煩!他接著又說出了另一番讓人震驚的話來。
“這白蓮教與那秘地中的聖蓮宮有些瓜葛,據傳聞這白蓮教是那聖蓮宮中人在前宋時化身僧人所傳道統,不過好象後來出了意外,這才漸漸分崩離析,成了今日這種狀況,但這教主與聖蓮宮有瓜葛是一定的。”本誌神色凝重地說道。
師徒三個一聽,都覺得大感意外,這世外高人傳下的道統,竟然成了如今這副模樣,這實在讓人不敢相信。
謝銘舟歎了一口氣對義遠道:“義遠,當日之事,雖說牽扯到你親生父母,但惡人盡已伏誅,就算和其他人有點牽連,也罪不至死,你日後碰到也要思慮清楚,這殺人之事,能不做就盡量少做吧,咱們修道之人,心胸不可太過狹小,時日久了,對道心有礙。”
“況且在你沒有能力對抗這聖蓮宮之前,如果一味與他們為敵,那後果也不會好到那兒去,雖說我在跟前時能照看一二,但你總歸是要離開師父,到時就要全靠你自已,遇到事情一定要多動腦子想想。”
義遠鬱鬱地應了下來,可能是想到他去世的父母,他也沒有了先前的興致,最後幹脆告了一個罪回房去了。
謝銘舟也是無奈,隻有隨他去,時日久了自然也就好了,想當初自已在欽真觀時,不也是一樣時常想著自已的爹娘流淚嗎?
又喝了兩盞酒,謝銘舟對本誌道:“道友,你且在這兒多住上幾日,咱們正好研法論道。”
本誌想了一會兒說道:“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道友,明日我就準備起程,日後若有暇時再來與道友相聚。”
謝銘舟頗感意外,連忙問道:“道友,是否有招呼不到的地方?”
“不是不是,道友不以我為敵,反而為我療傷,我已經是感激不盡,哪還會有所怨憤?隻是這次出來的時日不短,我師父的一百五十大壽也快要到了,到時四方高人來者眾多,我得趕回去招呼客人才行。”本誌連忙搖了搖手說道。
謝銘舟一聽,這事還真是大事,自已卻不好再留客。
又聽到他說到時有四方高人去拜壽,自已自從入道以來,從沒接觸過什麽真正的高人,何不趁了這次機會和本誌一同前往拜壽,看看自已和這些高人有何時差距,到時也好彌補。
有了想法,還得問下本誌的意思,萬一人家不歡迎,豈不是尷尬?
“道友,既是令師壽誕之日將至,那我也不留你,不可我倒想去給令師拜壽,順便也漲漲見識,不知道友以為如何?”
本誌喜道:“如此當然最好,既能同參道法,路途也不會顯得寂寞,正是我所願矣!”
“既然如此,那我便厚顏叨擾了,明日咱們就一同出發。”
一旁義真眼巴巴地道:“師父,讓我也去開開眼界吧?”
“你這屋裏一大家子人,你走了誰來照看?”
“對了,我在麻城時,曾經準備收個徒弟,不過我準備考驗他一下,沒行拜師禮,叫他自已趕到洛陽來找我,看有沒有那個緣份。義真你在洛陽的時候多多留意,如果他來了就安置下來,一切等我回來再說。”
謝銘舟突然想起那個周鐵手,要是到了洛陽找不到人,豈不是要說自已是個走江湖的騙子?
過了一會他又說道道:“明日你去把鄭嫂一家接過來,叫她在此煮些飯食,管理些瑣碎事務,她一家人如今沒了進項,你每月付她五兩銀子,這是我原先答應過她的。銀子的事情你不用管。”
說罷抬手拿了一堆銀子放在桌上,義真苦著臉應了。
本誌突然問道:“你這是有乾坤袋?”
謝銘舟點了點頭說道:“是有一個,但不是乾坤袋,反正能裝東西,前幾年機緣巧合得來的,那次差點就送了命。”
以後要一路同行,早晚要知道乾坤佩的存在,所以謝銘舟聽他這麽一問,毫不猶豫就說了出來。況且以本誌師門的深厚底蘊,知道這些並不奇怪,也不大可能就起了什麽心思。
兩人經過這一天來的相處,都覺得對方不錯,本誌可能年紀大點的緣故,更顯得穩重老練,但他們都不是那種有壞心眼的人,可以說是意氣相投。
又說了幾句話,天色已經不早,這才互相告辭回房打坐歇息。
第二日謝銘舟又把義遠叫來再三叮囑,確認沒有什麽遺漏之後,這才和本誌一起沿了大路去長白山,一路談法論道,切磋術法,有時喝壺老酒,真是逍遙自在,好不快活。
如今已是清康熙十年,天下基本已經平定,故而路上倒還算平靜,兩人進了京師,謝銘舟早些年就聽說過這白雲觀的名聲,來了這兒自然想去看看。
那知一問本誌,才知道這白雲觀早已在明末毀於戰火,不覺一片惆悵,這數十年的戰亂,不知道有多少東西失去了傳承。
二人沒有了興致,直接向遼東進發,這時清廷已經有了嚴令,不允許漢人出關,一直到了奉天,所遇都是滿人,也有著甲的馬軍,但二人既然不想耽誤,他們就連人影都看不到。
越是離長白山近,本誌道人就越是歸家心切,不斷催促謝銘舟趕路,眼看地勢越來越高,樹木也越來越多,本誌道人這才緩了下來,對謝銘舟說道:“已經進了長白山脈了,接天觀就在天池旁邊的梯雲峰上,離這兒不過兩百來裏路,走慢點晌午也能到了。”
兩百來裏路,就算走得再慢,兩個時辰也是盡夠,於是二人都放鬆了心情,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本誌也時不時給謝銘舟講一些長白山的傳說。
義遠在旁邊咬牙切齒地道:“我與那些狗賊不共戴天!他日讓我碰到,定要殺個幹淨!”
本誌說道:“那白蓮教中也不盡是惡人,且不說那下層教眾,基本都是窮苦愚民,就是有些頭領,也還算能夠自律,隻是不能約束於人而已。”
這一番話,本誌也是思慮再三才說了出來,今日若不開解,恐怕日後義遠與這白蓮教仇恨越來越深,到時要是化解不開,可就留下了不小的麻煩!他接著又說出了另一番讓人震驚的話來。
“這白蓮教與那秘地中的聖蓮宮有些瓜葛,據傳聞這白蓮教是那聖蓮宮中人在前宋時化身僧人所傳道統,不過好象後來出了意外,這才漸漸分崩離析,成了今日這種狀況,但這教主與聖蓮宮有瓜葛是一定的。”本誌神色凝重地說道。
師徒三個一聽,都覺得大感意外,這世外高人傳下的道統,竟然成了如今這副模樣,這實在讓人不敢相信。
謝銘舟歎了一口氣對義遠道:“義遠,當日之事,雖說牽扯到你親生父母,但惡人盡已伏誅,就算和其他人有點牽連,也罪不至死,你日後碰到也要思慮清楚,這殺人之事,能不做就盡量少做吧,咱們修道之人,心胸不可太過狹小,時日久了,對道心有礙。”
“況且在你沒有能力對抗這聖蓮宮之前,如果一味與他們為敵,那後果也不會好到那兒去,雖說我在跟前時能照看一二,但你總歸是要離開師父,到時就要全靠你自已,遇到事情一定要多動腦子想想。”
義遠鬱鬱地應了下來,可能是想到他去世的父母,他也沒有了先前的興致,最後幹脆告了一個罪回房去了。
謝銘舟也是無奈,隻有隨他去,時日久了自然也就好了,想當初自已在欽真觀時,不也是一樣時常想著自已的爹娘流淚嗎?
又喝了兩盞酒,謝銘舟對本誌道:“道友,你且在這兒多住上幾日,咱們正好研法論道。”
本誌想了一會兒說道:“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道友,明日我就準備起程,日後若有暇時再來與道友相聚。”
謝銘舟頗感意外,連忙問道:“道友,是否有招呼不到的地方?”
“不是不是,道友不以我為敵,反而為我療傷,我已經是感激不盡,哪還會有所怨憤?隻是這次出來的時日不短,我師父的一百五十大壽也快要到了,到時四方高人來者眾多,我得趕回去招呼客人才行。”本誌連忙搖了搖手說道。
謝銘舟一聽,這事還真是大事,自已卻不好再留客。
又聽到他說到時有四方高人去拜壽,自已自從入道以來,從沒接觸過什麽真正的高人,何不趁了這次機會和本誌一同前往拜壽,看看自已和這些高人有何時差距,到時也好彌補。
有了想法,還得問下本誌的意思,萬一人家不歡迎,豈不是尷尬?
“道友,既是令師壽誕之日將至,那我也不留你,不可我倒想去給令師拜壽,順便也漲漲見識,不知道友以為如何?”
本誌喜道:“如此當然最好,既能同參道法,路途也不會顯得寂寞,正是我所願矣!”
“既然如此,那我便厚顏叨擾了,明日咱們就一同出發。”
一旁義真眼巴巴地道:“師父,讓我也去開開眼界吧?”
“你這屋裏一大家子人,你走了誰來照看?”
“對了,我在麻城時,曾經準備收個徒弟,不過我準備考驗他一下,沒行拜師禮,叫他自已趕到洛陽來找我,看有沒有那個緣份。義真你在洛陽的時候多多留意,如果他來了就安置下來,一切等我回來再說。”
謝銘舟突然想起那個周鐵手,要是到了洛陽找不到人,豈不是要說自已是個走江湖的騙子?
過了一會他又說道道:“明日你去把鄭嫂一家接過來,叫她在此煮些飯食,管理些瑣碎事務,她一家人如今沒了進項,你每月付她五兩銀子,這是我原先答應過她的。銀子的事情你不用管。”
說罷抬手拿了一堆銀子放在桌上,義真苦著臉應了。
本誌突然問道:“你這是有乾坤袋?”
謝銘舟點了點頭說道:“是有一個,但不是乾坤袋,反正能裝東西,前幾年機緣巧合得來的,那次差點就送了命。”
以後要一路同行,早晚要知道乾坤佩的存在,所以謝銘舟聽他這麽一問,毫不猶豫就說了出來。況且以本誌師門的深厚底蘊,知道這些並不奇怪,也不大可能就起了什麽心思。
兩人經過這一天來的相處,都覺得對方不錯,本誌可能年紀大點的緣故,更顯得穩重老練,但他們都不是那種有壞心眼的人,可以說是意氣相投。
又說了幾句話,天色已經不早,這才互相告辭回房打坐歇息。
第二日謝銘舟又把義遠叫來再三叮囑,確認沒有什麽遺漏之後,這才和本誌一起沿了大路去長白山,一路談法論道,切磋術法,有時喝壺老酒,真是逍遙自在,好不快活。
如今已是清康熙十年,天下基本已經平定,故而路上倒還算平靜,兩人進了京師,謝銘舟早些年就聽說過這白雲觀的名聲,來了這兒自然想去看看。
那知一問本誌,才知道這白雲觀早已在明末毀於戰火,不覺一片惆悵,這數十年的戰亂,不知道有多少東西失去了傳承。
二人沒有了興致,直接向遼東進發,這時清廷已經有了嚴令,不允許漢人出關,一直到了奉天,所遇都是滿人,也有著甲的馬軍,但二人既然不想耽誤,他們就連人影都看不到。
越是離長白山近,本誌道人就越是歸家心切,不斷催促謝銘舟趕路,眼看地勢越來越高,樹木也越來越多,本誌道人這才緩了下來,對謝銘舟說道:“已經進了長白山脈了,接天觀就在天池旁邊的梯雲峰上,離這兒不過兩百來裏路,走慢點晌午也能到了。”
兩百來裏路,就算走得再慢,兩個時辰也是盡夠,於是二人都放鬆了心情,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本誌也時不時給謝銘舟講一些長白山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