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觀的建成時間已經不可考證,鎮玄道長隻知道現在的太極觀並非最初的所在,相傳太極觀年代極其久遠,但不知遭受了什麽變故,道統幾乎失傳。
如今太極觀的傳承的經書等都是近幾百年內積累下來的,隻有這《太極經》據說是從最初的太極觀流傳下來的。
太極觀因《太極經》而得名,所以觀內道士曆代以來一直認真研習,最終推斷如今觀內的太極經並非全本,而隻算一個序言。
《太極經》應該是一篇直達大道的無上法門,甚至有可能來源於道祖,其中不僅有對太極的闡述,還應該有對道的闡述以及修仙得道的法門。
當年鎮玄道長年紀輕輕就晉升先天,其資質與悟性都是幾代未見,上代觀主早早就確定鎮玄將來繼承觀主之位。鎮玄道長承載了太極觀的希望,觀內的前輩們都希望他可以參透太極經,找到直達大道的通天之路。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年鎮玄道長依然決然的拒絕了曙光真人的邀請。
了解到了這《太極經》的曆史,周衍本來想要借閱的想法漸漸打消。如此重要的經書道典,自己一個外人實在不好開口提出參悟,否則將會讓人誤會自己以功相迫。
周衍將自己的推測告訴了鎮玄道長,同時希望在不涉及傳承秘密的情況下,可以指點周衍一下何為太極。
鎮玄道長欣然接受,雖然經書作為觀內傳承不可輕易示人,但道觀本就是要弘揚大道,觀內道士出門遊方時對於有緣之人也有講道的傳統。
依然還是在鎮玄道長築基的後院之內,鎮玄道長和周衍相對而坐。
“周道友,你也知道,我們推測現在所修習的太極經或有殘缺,而太極又太過玄奧,我等雖參悟多年,但也隻得皮毛,所以不敢說我們的理解就是對的,今日向周道友所講,請周道友自行辨別真偽,如有新的觀點也希望你隨時可以與我探討。”
“我知道了,請鎮玄道友賜教。”
“我們所理解的太極,是道界形成之初的狀態。
道界並非一直存在,而是虛無中誕生,而在誕生的最初道界是一種不可描述的狀態,的我們就稱之為太極。
太極之後天地雙分,陰陽相離,於是有了世間萬物,所以太極也可以說是萬物之母。我們無法描述太極,但我們可以區分天地陰陽,我們可以看到道界的一切都有對立麵相生相克。而相生相克對立又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陰陽、因果、生死、對錯、光暗凡是我們生活中概括的或具體的,都是對立而共存的。因為這樣的對立是因太極而成,我們無法描述太極,於是我們就把這種對立統一理解為太極。它是一種陰陽共存彼此相融的狀態。”
“鎮玄道友,可否具體的說一下那對立與統一?”
“周道友,就簡單的以生死來說,因為有生,所以才能有死,因為有死,所以人才知生;沒有生又哪來的死,沒有死,那生又何意?生死相對,但有生有死才是一個輪回。這輪回也可以算一個小太極。”
“受教了。”
周衍聽了鎮玄道長對太極的認識,短時間無法完全理解,但他能感覺到,這是人間至理,或許真的是大道之意。
周衍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修煉,此刻丹田之內兩個靈氣旋,按照自己理解的定義,一個是水屬性,一個為火屬性,兩種靈氣水火不容,所以兩者共存才會讓自己實力下降。
如果說對立的都可以統一相互融合,以這樣太極的理念是否可以讓水火相容呢?如果水火可以相容,那或許自己無法凝丹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於是周衍馬上提問到:
“鎮玄道友,按你的說法,對立並非絕對,他們可以共存,那你可知,水火如何可以共存?”
“這...我卻從未考慮過,按太極的道義,水火相克,也應該可以相生,隻是道友忽然提出,我還無法參透這一點,請見諒。”鎮玄道長對於周衍的問題也無法解答,要不是看著周衍態度真誠,甚至以為他在抬杠。
不過鎮玄道長研習太極多年,對於周衍提出這個問題也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開始認真思考水火相容之道,這日的講道也就此結束。
之後的幾天,周衍和鎮玄道長繼續交流,鎮玄道長繼續闡述對於太極的理解,以及對於道的理解,而周衍則是從宗門的修行心得中得到的對修行和大道的理解講與鎮玄道長。兩人都覺得受益頗多,但周衍關於水火相融的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答。
轉眼間,在靈藥和蚌珠的作用下,周衍終於恢複了全部修為。這些天在太極觀的悠閑生活,與鎮玄道長坐而論道,周衍覺得大有所獲,有十分留戀。
但此次離宗的目標還沒有達成,華陽劍派已經覆滅,孫伯虎應該已經死了,雖然不能手刃之,但周衍親手殺死了孫伯虎的爺爺和父親,同時華陽劍派覆滅也可以說是周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滅門之仇基本算是報了。
那就要去完成離宗的另一個目標了,去十萬大山尋找南宮迅的蹤跡。雖然相處短暫,但周衍和南宮迅可以算是真正的生死之交,周衍必須找到南宮迅,將風嘯宗的希望交還給他。
如果實在找不到南宮迅,那也一定要找到他外公,完成南宮迅的托付,不讓風嘯宗的傳承就此斷絕。
在醒來之後的第十天,周衍向鎮玄道長提出準備離開,鎮玄道長自是真誠挽留。
當年錯過仙緣之後,庸庸碌碌幾十年,周衍的出現,不僅給鎮玄道長解答了多年無法突破的疑問,同時還幫助他築基成功,雖然由於年齡大了,無法達到壽元翻倍,但鎮玄築基之後至少也增加了幾十年的壽命。
這不隻是意味著他可以多活幾十年,更是讓他的生活又充滿了希望,所以鎮玄對周衍的感激是發自肺腑的真心。
隻是周衍去意已決,鎮玄道長再多挽留也無濟於事,最後隻得答應第二日一早送周衍離開。
當天晚上,全道觀的道士們一起與周衍共進晚餐,算是一個歡送,隻是在這送行晚宴即將結束的時候,鎮玄道長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請求。
如今太極觀的傳承的經書等都是近幾百年內積累下來的,隻有這《太極經》據說是從最初的太極觀流傳下來的。
太極觀因《太極經》而得名,所以觀內道士曆代以來一直認真研習,最終推斷如今觀內的太極經並非全本,而隻算一個序言。
《太極經》應該是一篇直達大道的無上法門,甚至有可能來源於道祖,其中不僅有對太極的闡述,還應該有對道的闡述以及修仙得道的法門。
當年鎮玄道長年紀輕輕就晉升先天,其資質與悟性都是幾代未見,上代觀主早早就確定鎮玄將來繼承觀主之位。鎮玄道長承載了太極觀的希望,觀內的前輩們都希望他可以參透太極經,找到直達大道的通天之路。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年鎮玄道長依然決然的拒絕了曙光真人的邀請。
了解到了這《太極經》的曆史,周衍本來想要借閱的想法漸漸打消。如此重要的經書道典,自己一個外人實在不好開口提出參悟,否則將會讓人誤會自己以功相迫。
周衍將自己的推測告訴了鎮玄道長,同時希望在不涉及傳承秘密的情況下,可以指點周衍一下何為太極。
鎮玄道長欣然接受,雖然經書作為觀內傳承不可輕易示人,但道觀本就是要弘揚大道,觀內道士出門遊方時對於有緣之人也有講道的傳統。
依然還是在鎮玄道長築基的後院之內,鎮玄道長和周衍相對而坐。
“周道友,你也知道,我們推測現在所修習的太極經或有殘缺,而太極又太過玄奧,我等雖參悟多年,但也隻得皮毛,所以不敢說我們的理解就是對的,今日向周道友所講,請周道友自行辨別真偽,如有新的觀點也希望你隨時可以與我探討。”
“我知道了,請鎮玄道友賜教。”
“我們所理解的太極,是道界形成之初的狀態。
道界並非一直存在,而是虛無中誕生,而在誕生的最初道界是一種不可描述的狀態,的我們就稱之為太極。
太極之後天地雙分,陰陽相離,於是有了世間萬物,所以太極也可以說是萬物之母。我們無法描述太極,但我們可以區分天地陰陽,我們可以看到道界的一切都有對立麵相生相克。而相生相克對立又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陰陽、因果、生死、對錯、光暗凡是我們生活中概括的或具體的,都是對立而共存的。因為這樣的對立是因太極而成,我們無法描述太極,於是我們就把這種對立統一理解為太極。它是一種陰陽共存彼此相融的狀態。”
“鎮玄道友,可否具體的說一下那對立與統一?”
“周道友,就簡單的以生死來說,因為有生,所以才能有死,因為有死,所以人才知生;沒有生又哪來的死,沒有死,那生又何意?生死相對,但有生有死才是一個輪回。這輪回也可以算一個小太極。”
“受教了。”
周衍聽了鎮玄道長對太極的認識,短時間無法完全理解,但他能感覺到,這是人間至理,或許真的是大道之意。
周衍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修煉,此刻丹田之內兩個靈氣旋,按照自己理解的定義,一個是水屬性,一個為火屬性,兩種靈氣水火不容,所以兩者共存才會讓自己實力下降。
如果說對立的都可以統一相互融合,以這樣太極的理念是否可以讓水火相容呢?如果水火可以相容,那或許自己無法凝丹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於是周衍馬上提問到:
“鎮玄道友,按你的說法,對立並非絕對,他們可以共存,那你可知,水火如何可以共存?”
“這...我卻從未考慮過,按太極的道義,水火相克,也應該可以相生,隻是道友忽然提出,我還無法參透這一點,請見諒。”鎮玄道長對於周衍的問題也無法解答,要不是看著周衍態度真誠,甚至以為他在抬杠。
不過鎮玄道長研習太極多年,對於周衍提出這個問題也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開始認真思考水火相容之道,這日的講道也就此結束。
之後的幾天,周衍和鎮玄道長繼續交流,鎮玄道長繼續闡述對於太極的理解,以及對於道的理解,而周衍則是從宗門的修行心得中得到的對修行和大道的理解講與鎮玄道長。兩人都覺得受益頗多,但周衍關於水火相融的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答。
轉眼間,在靈藥和蚌珠的作用下,周衍終於恢複了全部修為。這些天在太極觀的悠閑生活,與鎮玄道長坐而論道,周衍覺得大有所獲,有十分留戀。
但此次離宗的目標還沒有達成,華陽劍派已經覆滅,孫伯虎應該已經死了,雖然不能手刃之,但周衍親手殺死了孫伯虎的爺爺和父親,同時華陽劍派覆滅也可以說是周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滅門之仇基本算是報了。
那就要去完成離宗的另一個目標了,去十萬大山尋找南宮迅的蹤跡。雖然相處短暫,但周衍和南宮迅可以算是真正的生死之交,周衍必須找到南宮迅,將風嘯宗的希望交還給他。
如果實在找不到南宮迅,那也一定要找到他外公,完成南宮迅的托付,不讓風嘯宗的傳承就此斷絕。
在醒來之後的第十天,周衍向鎮玄道長提出準備離開,鎮玄道長自是真誠挽留。
當年錯過仙緣之後,庸庸碌碌幾十年,周衍的出現,不僅給鎮玄道長解答了多年無法突破的疑問,同時還幫助他築基成功,雖然由於年齡大了,無法達到壽元翻倍,但鎮玄築基之後至少也增加了幾十年的壽命。
這不隻是意味著他可以多活幾十年,更是讓他的生活又充滿了希望,所以鎮玄對周衍的感激是發自肺腑的真心。
隻是周衍去意已決,鎮玄道長再多挽留也無濟於事,最後隻得答應第二日一早送周衍離開。
當天晚上,全道觀的道士們一起與周衍共進晚餐,算是一個歡送,隻是在這送行晚宴即將結束的時候,鎮玄道長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