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廣德記不得旁聽過多少次政府常務會了,但是,從來沒在會上說過一句話。


    一個市府辦的副處長,政府常務會上哪有他說話的份兒。


    但這次不同,政府常務會議議程上的主匯報上赫然寫著譚廣德的名字。


    有壓力,更有動力,標誌著他是毫無爭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起草人,這會兒,他有點像政府新聞發言人的感覺,站在全局高度,代表市長把一年甚至前後十年時間裏的政府工作總結部署介紹了一番。


    按照政府常務會議規定,匯報不超過五分鍾。


    譚廣德把近兩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整理成一千多字的課件,圖文並茂,言簡意賅,條理清晰,這五分鍾十分寶貴,他足足準備了兩天。


    當主持人唐逸夫宣布第一項議程開始時,坐在會場一角的譚廣德走向匯報席,先向與會者鞠躬,然後打開課件,開始匯報。


    與會者手裏都有材料,但很少有人讀過近兩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


    聽了譚廣德的匯報,有的人有話想說,但是,按照規矩,除副市長有權發言,部門領導即使是一把手除按市長要求提供情況外,也很難插嘴,有什麽意見,隻能過後單獨找分管副市長反映。


    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各個副市長對自己分管工作都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發言是按副市長排名先後順序的,排名最後的先發言。


    所有副市長發言完了,再請特邀的人大政協領導發言,最後才是常務副市長,總結隻能留給唐逸夫。


    伊海濤再次請假了。


    為了避免尷尬,類似的會議他基本上不參加。


    按照當前的副市長排名,伊海濤應該最後發言。


    但是,現在由唐逸夫召集政府工作,又應該由他作會議總結。


    如果伊海濤夾在中間,會議幾乎要開亂套。


    譚廣德對其他領導的意見都無所謂,坐到自己座位上,提筆準備記錄,但他沒有記下分管副市長們的意見,因為誰都強調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都要加大分量,那政府工作報告就會越來越長,最終就成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了。


    關鍵要聽唐逸夫的意見。


    唐逸夫發言,他先肯定政府工作報告高瞻遠矚,內容充實,“但是……”


    按照常規,領導們說到但是的時候,必須有一個停頓,以引起與會者的高度注意。


    唐逸夫掃視了一眼全場,又重重地強調:“但是,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裏所涉及的數據水分太大,一是總結的成績有水分,尤其是近一年來的相關數據嚴重不實,gdp,人均gdp,一般預算收入,增長有那麽快嗎。”


    唐逸夫停下來,皺著眉頭問統計局長:“王局長,數據是你們提供的,到底真實不真實。”


    王局長小學生似的站起來回答:“數據都是各區縣報上來累加起來的,而且經過省統計局確認過,應該沒有問題。”


    唐逸夫突然問,“這些數據出來為什麽沒向我匯報。”


    坐下去的王局長又站起來,看著唐逸夫,不好回答,因為在最初起草報告的時候,數據都是直接報給楚天舒,由伊海濤過目審定的,但是,這個時候把伊海濤抬出來,顯然不合時宜,隻會更加惹怒唐逸夫。


    會場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因為唐逸夫要抹殺伊海濤召集工作期間的政績,至少在報告中不能突出。


    唐逸夫冷不丁又問:“還有,近年來,青原市的國企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為什麽在報告中沒有具體的數據,簡主任,你解釋一下吧。”


    簡若明低著頭在做記錄,猛一聽唐逸夫點了名,當即站起來回答:“唐市長,國資委的總結按期上交到了政府辦,裏麵的內容詳實,數據準確,具體如何取舍的,我就不知道了。”


    唐逸夫怒睜圓眼說:“老黃,你們市府辦是如何把關的。”


    黃如山站了起來,看譚廣德。


    譚廣德站起來,也噎住了。


    和王局長一樣,他們能說這些都是伊海濤安排的嗎。


    唐逸夫沒有發話讓這些人坐下,統計局王局長、國資委的簡若明和市府辦的黃如山、譚廣德就隻好繼續站在會場上示眾。


    這就是唐逸夫的作風,惹他不滿意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不管你年紀大小職位高低,想訓斥就訓斥,想難堪就難堪,一點麵子都不會留。


    唐逸夫繼續說:“報告中的下一個五年計劃目標定高了,本屆政府完不成的事,不要推給下屆政府,否則,失信於民,還是要實事求是。”


    與會者終於聽出來了,唐逸夫在為接任下一任市長作準備。


    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擠幹水分,給自己騰出空間。


    但是,究竟成績和目標的數據有沒有水分。


    其實大家心裏都有數,有水分要擠,沒有水分照樣要擠。


    這有點類似於女人的**,擠一擠總會有的,至於擠到什麽程度,隻要唐逸夫滿意就好。


    唐逸夫點名請負責目標製定的發改委主任解釋一下。


    發改委主任比較精明,看統計局的王局長和國資委的簡若明等人站著亮相,他學乖了,沒有站起來,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對目標數據進行解釋。


    唐逸夫說:“我記得你報給我的目標數據沒這麽高啊。”


    發改委主任馬上順著就說:“是的,我們有兩組數據,一組是按照達實現小康的年限倒推出的,比報給您的數據大了點,可能起草小組的時候還沒拿到您手上的數據,就直接采用了上一組數據。”


    既然還有一組小的數據,唐逸夫便不再追究發改委主任的責任了。


    發改委主任接著擦眼鏡的機會,悄悄抹了一把額頭沁出的汗,無比同情地偷眼瞟了一眼還站在會場上的王局長和簡主任,繼續坐在座位上聆聽唐逸夫的指示。


    當官,必須要熟練運用見機行事和見風使舵。


    這不是人品問題,實在是惡劣官場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唐逸夫問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一片沉默,沒有。


    唐逸夫就開始總結。


    他把各個副市長提的意見歸納提煉成幾條,要求起草小組迅速修訂,至於各項數據,請統計局、國資委和發改委等部門重新核實審定,明天報市府辦再研究定奪。


    好端端的一個政府工作報告,在唐逸夫的吹毛求疵下,最終被改得麵目全非。


    再過幾天,全市的兩會就要正式開幕了。


    兩會,說是人大政協開會,其實忙的還是市委市政府,除人大主任、政協主席的工作報告,其他大小材料,各項議程,全是市委辦市府辦在做。


    提案組,綜合組,接待組,保障組等等,組組都必須要有兩辦的人,否則沒法協調工作,因此,兩會是兩辦的秘書們最忙碌的時候。


    秘書們各有分工,穿梭於各個領導與會議室之間,非常得體地做著自己應當做的事情。


    楚天舒被專案組帶走了,蘇幽雨和小李被黃如山趕到了接待組,譚廣德一個人要負責修改政府工作報告,小馬跟上了唐逸夫,再不管其他的瑣碎事,如此一來,本來人手就不多的市府辦就越發的捉襟見肘了。


    黃如山忙的是焦頭爛額,疲於奔命,還時不時要被唐逸夫當著秘書們的麵訓得狗血淋頭。


    每當這個時候,恍如上便有些懷念伊海濤和楚天舒了。


    如果還是伊海濤在召集政府工作,至少不會動不動讓自己當眾出醜,楚天舒也會把各項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譚廣德和蘇幽雨等人積極性更高,其他的秘書們用不住擔驚受怕,也可以放開手腳多幹點事。


    此時此刻,楚天舒在青蓮招待所裏也在數日子,想辦法。


    經過了沒日沒夜的車輪戰,到底熬了幾個日夜,楚天舒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隻能大概地估計了一下,應該是初七前後了,兩會過幾天就要召開了。


    回到原先的房間,楚天舒脫了外衣,拉過被子蓋在身上,身心俱疲卻怎麽也睡不著,他仰躺在床上,在黑暗中瞪著窗外的月光,動起心思來。


    楚天舒首先想到的就是,必須盡快離開這裏,而且還要確保自己從這裏出去之後,不會再被弄進來,在這個鬼地方呆久了,再堅強的人也會瘋掉的,要達到這個目的,最關鍵的是要反駁掉他們對自己受賄的指控。


    這無疑得拿出證據。


    王致遠的誣陷還比較好辦,隻要拿回自己的那塊手表,自己與王致遠打交道的全過程都有錄像,完全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可衛世傑送錢的事實又該怎麽推翻呢。


    丟丟招供了,彭慧穎承認了,衛世傑還在硬扛,但估計最終會扛不住的,尤其是得知兩會之後,伊海濤沒有當上市長,那整個精神支柱就沒了,必然會精神崩潰,如果他一交代,自己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兩會在即,時間緊迫,再沒有脫身之計,恐怕就難以脫身了。


    楚天舒苦思冥想,卻想不出合適的辦法來,而且越想越著急,一連在心裏問了自己好幾個怎麽辦。


    怎麽辦,怎麽辦,怎麽辦,……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桃花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岸並收藏官場桃花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