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那文公公……”


    “閉嘴!”狄羽璉瞪了他一眼,沒耐心聽她不認識的人說話,接著喚服侍她的小太監來解釋,“小福子!”


    小福子走到狄羽璉身旁,彎腰附在她耳邊說起文公公膽大妄為的做法,並把手中的名冊捧到她麵前讓她過目。


    狄羽璉隨便翻了幾下小福子手上的名冊,麵無表情地問:“總共來了多少人?”


    “七十六名!”


    “文公公帶了多少人走的?”


    “十八名!”


    “哼!”竟然擅自刷掉了那麽多人!“那十八名都是什麽出身?”


    當即,小福子翻起了名冊,挨個指著不在現在這個隊伍裏的人名說了起來,看來他之前已經點過名了。


    說起每個人的家世,小福子解釋得很詳細,那十八人皆出自名門赫族高官家,隻要看姓氏就知道是哪家的,又加之這小福子十歲之前還是士族二十四家中豐家的一位小少爺,年幼時經常聽他爹細講各家之事,他記得是非常清楚。而一位士族少爺最後卻淪落為太監,是由於豐族的唯一支柱他爹突然暴病而亡,為原本就沒落的這一族更是新添重創。家中生活貧困,弟妹相繼夭折,僅剩他和幺弟兩人,他的娘親也因為家遭劇變而臥病在床,日漸病重。沒錢看病過日子,小福子不顧自家小叔叔的反對,賣身宮中,當了一名小太監,而那賣身的錢卻也沒能救得了他的娘親。


    堂堂士族子弟做了太監,小福子的日子可不好過,豐家與他斷絕關係,嫌他自貶身份!宮中太監宮女笑話他,人人都欺辱他!被出身赫族的娘娘們知道時,鄙視討厭他,就像那已薨淑妃對他是極盡折磨之事!那一次,他真的以為自己會死,會去見已在陰間的爹娘了,但卻被十六皇子救下,這才恢複了人的地位。可想而知,發誓此生僅忠於十六皇子的他對狄羽璉的每一個指令都是盡心盡力,解釋得清楚不說,還按照那十八名子弟身家背景從高到低的順序來講的。


    狄羽璉仔細聽著,聽完後,沉默不語,聯想起了昨天下午她的父皇跟她說的話。今次的選試不單是選她的伴讀,還是她的父皇對她這段時間學習的一次考核。


    “璉兒,這伴讀你可得仔細選了,想清楚了選!別忘了朕教過你的,選身邊的人要怎麽選,要選什麽樣的!另外,你再好好回憶一下今年起朕讓太傅教你學的前朝史,要和平日裏朕跟你聊到的內容聯係起來!朕希望你能給出一個讓朕滿意的結果來!”延麟帝的笑容蘊含深意。


    狄羽璉的情況跟其他皇子不一樣,她的太傅王智利今年六十有八,乃是延麟帝還是皇子時期的太傅,特地被他下旨請了回來教狄羽璉。別的皇子學習內容皆由其太傅自行決定,從最基本的內容教起,可她的學習內容除了太傅自己選擇的基礎內容外,還有延麟帝特別指定的內容。當她今年五月住進安康殿後,更是有延麟帝每日抽出半個時辰的時間來教她權術勢。


    本來狄羽璉沒能參透她父皇的意思,前朝史的內容涉及麵廣,她還沒學完,而她父皇平日裏講的東西也很多很雜,她能想到的所謂的結果僅是指她選擇的人選要合乎她父皇的心,可此刻的她聽見文公公的做法後忽然覺著不是這麽回事!


    之所以會派小福子親自去看看來參加選試的孩童人數,是因為今早太傅王智利問道:“十六殿下,這選試是為您選伴讀,您不派個身邊的人從頭到尾看著點嗎?”


    總覺著她的太傅和她的父皇一樣,喜歡說話另帶含意,需要多琢磨,所以狄羽璉隻想了一下,就命小福子在下午親自過去一趟,沒想到這還真有事發生!


    這個文公公膽子未免太大了一點!狄羽璉不悅地想。她巡視了一下那些被他擅自刷下的孩童們,腦中突然閃過太傅講前朝史時強調多遍的兩句話:“前朝之所以滅亡,宦官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外戚當權是其毀滅的另一主因!”


    狄羽璉霎時回憶起她迄今為止沒能回答地讓她父皇滿意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延麟帝的前十三個孩子,其中十一名為皇子,入慧武殿,共有二十二名伴讀,當時延麟帝將這二十二名伴讀的名字家世背景全部列了出來,讓狄羽璉說出有何不對的地方。她唯一能答出的是全部為豪門赫族子弟,這讓延麟帝很不悅。


    可現在她能回答出來了!外戚!那些伴讀全部出自有權勢的外戚家族!母妃地位高的皇子身邊伴著自己母妃家族的孩子,母妃地位低的,像是十二皇子,身邊伴著的依然是那些家族的人,這豈不是有被那些家族監視掌控的感覺!?


    文公公帶走的那十八個人,她一個都不能選!狄羽璉終於得出一個結論,可總覺著她的父皇要的不僅是這個。她該怎麽做才是父皇真正要的那個結果呢?這個文公公她該怎麽處置才好?狄羽璉雖說已是想通了一些事,可再聰慧,也畢竟是個孩子,依然沒能想出延麟帝的真正用意,隻能決定先去懋學軒看看後,再作打算!


    “讓他們統統站在這裏等著,什麽時候我說滿意了,什麽時候才可以結束!”說完後,狄羽璉讓小福子和碧簫姐妹跟上,進入慧武殿,向懋學軒那邊走去。


    小福子走之前,又偷偷瞧了一眼那隊伍中的一名孩童,恰好與他的視線對上。對方發現自己看小福子的舉動恰好被他看見,當即臉色難看地迅速轉了個方向,卻依然讓小福子看清了他的眼圈泛紅。


    雖然三年多未見,但在之前小福子還是一眼認出了自個的弟弟。多年與家族斷絕關係,沒有來往,但他還是聽說小叔叔自小訂的親事在對方嫌棄自家貧寒,給了一筆錢的情況下告吹,今年僅二十歲的小叔叔拿了那筆錢後,寒窗苦讀,終於在去年秋闈考取功名,現在已是翰林院的一名官員了,想必這也是弟弟能來參加選試的原因。


    要是小主子能選中幺弟就好了!眼眶同樣泛紅的小福子心中期盼,忍下心中的酸楚感,緊緊跟上自個的小主子。


    狄羽璉一進懋學軒,不吭聲地站在門口,眼睛環視了一番正在答題的諸子,數了一下人,不禁皺眉,怎麽會是十七個人?她忽地又想起之前見過的那男孩,莫不是他從這群人中逃走的?哼哼!看他往哪裏逃,隻要讓小福子對照名冊查一查就知道少了誰,當即她就想吩咐小福子查人。


    “你幫我看看……”狄羽璉又停下不說了,因為她想到他既然敢逃,就是不想當伴讀,她不要這樣的人在自己身邊,再說,如若他真是這十八人中的,她也不能選!


    小福子恭敬地等著自家主子的命令,卻不見下文。


    狄羽璉決定專注於她的父皇給予的難題,不去管那男孩的事情。她擺擺手說:“算了,沒什麽!”


    至於宇文逸臣,撒腿逃跑後,見後麵沒人追來,便停下,暗道一聲,好險!以後做事得小心點!然後他就找了一處巨大的假山,朝著沒什麽人經過的那麵爬了上去,到假山頂上後,他從他的百寶袖裏掏出了一本醫書,躺靠在了假山上,讀起書來。


    此時才是申時正點,燕都一般要在接近戌時才會天黑,所以,宇文逸臣決定先曬著太陽讀書,待快到酉時後,再結束他無奈的“迷路”境況好了!


    於是,隻見他的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盯著書中的內容,久久地才翻過一頁,一向表現出的憨傻態像是保護色般此刻隨著他的專注神情而漸漸褪去。暖暖的陽光照射在他身上,淡淡的光包圍著他整個人,胸有成竹的沉穩姿態像是宣告他的人生一切盡在他的掌控中,他永遠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似的,但是他不知道那懋學軒即將要掀起一陣腥風血雨,而正是因為他對權力地位的沒興趣,無意間幫自己的家族避過了一場禍事。


    第十七章 忐忑不安之心


    懋學軒那邊正在選試,禦書房這邊卻上演著一場激烈的爭執,為的是誰該領兵出征前往在與冥雷國,黑崖國兩國交界處的那塊頗有爭議的地方。原本因為三國勢力相同,所以爭議歸爭議,未能演變成戰爭的僵持造成了那塊地方成了三不管地區。但由於黑崖國七藩割據的局麵有所變動,內戰不斷,導致勢力有所減弱。下午接到延烜國邊境傳來消息,一向好戰的冥雷國蠢蠢欲動了。於是,皇上便立刻宣了主要官員過來商議,所以兵部侍郎宇文浩然自是在場。


    開始時,諸人一直為著出兵與否爭論不休,在皇上決定出兵後,卻又開始為誰領兵作戰爭執了起來。那塊地區礦藏豐富,如若領兵打敗對方,徹底將那地區劃為己方的國土,可想而知,是何等大功,所以誰都想讓自己人去,宇文浩然也不例外。


    他很想讓自家弟弟宇文浩奇得到這個領兵的差事。宇文浩奇少年時就從戎,在與鄰國的數次紛爭引起的征戰中屢建功績,即便是封一個正四品上的忠德將軍都不為過,可當年紛爭一結束,皇上竟然把他丟到自己待的兵部來了,封了一個六品的兵部主事,美其名曰乃是為了他著想,說是駐軍在邊境,生活困苦,哪裏比得上燕都的好日子。可實則大家都能明白,近些年來,皇上對宇文家族還是有所防備,不願讓宇文家人手握太多兵權。


    當今聖上是一個深沉,頗有心計,陰晴不定的人,因此這些年來,他們三兄弟處事很小心。在去年莫氏一族被流放,造成宇文一族成為擁有封地僅存的大族後,除了為他家那個小憨孩的事奔波外,三兄弟更是低調地不得了,顯赫持久的地位背後是需要謹慎來維持的!


    所以希望這差事落到自家弟弟頭上也隻是宇文浩然想想而已,並沒有提出來。由他觀察皇上的表情,猜測皇上心中早就有了人選,再加上眾人推薦的都是官拜正三品以上的大將軍們,這事輪不到自家兄弟。


    這麽想著,他的眼睛瞟向一旁,納悶為什麽身為禦林軍統領的五弟宇文浩正會在這裏,同時副統領也在,禦書房外還有不少的護衛,是要發生什麽事情嗎?


    如今爭執分成三派,一派以右丞相崔祥錫、戶部尚書鄔廣華為首,推薦崔祥錫的侄女婿懷恩大將軍陳震東。一派以兵部尚書方純端為首,提議應派震軍大將軍,也就是玦王爺狄傲英。最後一派則為左丞相柳至誠,吏部尚書賀旬章,力薦寒門出身的護國大將軍藺相鋅。


    “可以了!”延麟帝出聲阻止諸人再爭論下去,“都這個時辰了……,十六皇子的伴讀選試什麽時辰開始來著?”前一句是在自言自語,後一句則是問他身後站著太監黃公公。


    “回皇上,是申時開始!”


    “嗯!今天是朕的十六皇兒選伴讀的日子,不知道進行得怎麽樣了,諸位愛卿就跟朕一起去看看吧!”狄傲傑開心地邀請,起身直接走向禦書房外了。


    “……”所有的人是一頭霧水,跟不上皇上話題轉換的速度,納悶一位皇子選個伴讀哪裏比得上國家大事,但又不敢反駁,見皇上已經走人,連忙都跟了上去。


    這宇文兩兄弟一聽皇上要去看選試,心中“咯噔”一下,有點緊張了。


    昨天晚上宇文浩然拉著宇文逸臣去溫習,諸位長老去休息,而宇文浩奇則有個想法,因為以往初選合格者數目不定,所以他想先打點好文公公,讓他決定初選合格者時,隻選中兩名孩童就好,迫使十六皇子隻能選擇那二人。當然,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大侄子,另一個是誰,就不關他的事了。


    宇文浩正不同意,認為還有個太傅王智利在,而且那定奪之人乃十六皇子本人,作不得弊。可宇文浩奇認為朝中太傅都無實權地位,不必太過在意,聰明如文公公自會處理好的,而那四歲小皇子,奶娃一個,懂什麽,隻要文公公將選中的兩位吹得天花亂墜,還怕他不選?再說了,以往伴讀選試,也隻是將初選合格者的答卷送往皇上那裏,皇上看兩眼就定了人。其實,哪一次的選試沒有底下人的暗地操縱,如若不是自家大侄子太過愚笨,否則哪有落選的可能性!這次皇上甚至連參與都不參與了,還有什麽好怕的!


    宇文浩正拗不過他三哥,最終答應,利用職務之便,當夜就入宮打點好此事,不過在他的堅持下,把宇文浩奇原本想送的珍稀古玩換成了送銀票。


    這件事宇文浩然今天早上才知道的,初聽時,擔心此事不妥,後來聽說那文公公已經應承下來,並且文公公說自會讓那太傅王智利對此事不幹預,便放心。


    可此時皇上忽起了要去看選試的念頭,萬一文公公遞上的答卷讓皇上給瞧見了,自家小憨孩那水平自家人清楚,那可不是要糟!若再讓皇上知道他們賄賂了文公公,讓皇上找到他們宇文家的不是,那就是惹禍上身了!


    就這樣,兩兄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一路隨同皇上一行人來到了慧武殿。


    一到慧武殿,就看見殿外站著的孩童們。那位陶公公看見皇上來了,更是慌張地迎了上來,不待皇上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帝憨夫(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緋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緋靜並收藏女帝憨夫(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