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陽素有“花城”之美譽,這跟武則天酷愛牡丹並在洛陽廣泛種植大有關係。還有一個原因讓洛陽博得如此美譽的,就是上元佳節時的滿城花燈。


    大唐朝代的上元節極為重要,一點也不亞於春節。按照朝廷慣例,這一天歸鄉省親的官員都該回朝,恢複正常的工作。皇帝將要在晚上親登皇城與民同樂,共賞花燈。朝廷若有什麽大的舉措或是惠民新政,也將要在這一天對百姓公布。


    薛紹曾經在長安渡過幾個上元節,記憶之中最為深刻的,就是他與薛楚玉一同扶先帝李治親登朱雀門的那一次。每逢親臨上元燈會,薛紹都會被熣燦如銀河的花燈夜市所震撼。那樣的景觀,遠比霓虹與車燈照亮的現代都市的夜景,要精彩瑰麗百倍不止,簡直不像是人工所能創造的奇跡。


    但是直到薛紹見識到了洛陽的上元夜景,他頓時就覺得長安的上元節還真是有些遜色了。這無法用語言和詞匯來形容的美麗和壯觀,讓薛紹感覺自己是恍然闖入了童話與仙俠的世界。原本就妖嬈無雙美不勝收的洛陽古都,被無數的花燈裝點起來宛如天庭宮厥,美得令人陶醉與癡迷。


    薛紹提前就在朝廷裏告了個缺沒有進宮陪伴皇帝,而是帶著太平公主和全家老小,混跡在洛陽百姓的人群當中,好好的享受了一回原汁原味的上元花燈節。


    這感覺,美到無法形容。


    都說高處不勝寒,薛紹享受了一回平民才有的樂趣之後,終於體會到了這層含義。如果是在皇宮裏陪著皇帝與太後過節,就隻能一板一眼的站在則天城樓之上呆呆傻看天上的煙花。又哪能體會到真正的節日的快樂呢?


    上元花燈節,通霄達旦。


    大半夜時,連薛紹這樣體力充沛的人都逛到了腿軟,滿城的花燈才看了不到十分之一。全家人都意猶未盡但實在都走不動了,於是隨著人流逛到了北市,落進一戶胡姬酒肆裏歇腳。


    “好累呀!”


    “但是好開心。”


    “洛陽的花燈,果然比長安的還要漂亮壯觀啊!”


    太平公主和蕭氏、陳仙兒、琳琅這些女人湊在一起,樂開懷的聊個不停。這一會兒她們都沒暫時收起了貴婦的端莊和矜持,每個人的興致都挺高。薛紹和薛顗、薛緒這兄弟三人一落座,就忍不住會要聊起一些政事。


    “二郎,愚兄聽說今日皇帝在則天門當眾宣布,打從明日起太後又要臨朝稱製了,皇帝陛下自己依舊退回後宮養病。”薛顗問道,“可有此事?”


    薛紹點了點頭,“應該不差。”


    “哎呀……這神都的風雲,真是變幻莫測呀!”薛顗頗懷感慨和遺憾。從立場上說,他當然是希望皇帝能夠一直親政的。隻不過礙於薛紹的壓力,他在任何場合都不會明確的表達出來。最多,也就隻會在家裏稍稍的提上一提。


    兩位兄長談話,薛緒保持沉默沒有插言。


    “三弟,今年的春闈你參加麽?”薛紹問起。


    薛緒連忙拱手答話,“小弟參加。”


    “可有把握狀元奪魁?”


    薛緒麵露一絲難色,“小弟不才,沒有十成的把握。”


    薛紹笑道:“你若一口答應說有,我反倒是不信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科舉考試這種事情變數太大。我聽說現在的國子監裏,你和薛稷的名氣最大對不對?”


    “都是外人謬傳,小弟何德何能,敢與嗣通(薛稷的字)比肩?”薛緒還挺謙虛。


    薛紹笑了一笑,說道:“嗣通字畫雙絕才華橫溢,少年成名聞達朝野。我聽說,他此次春闈博得狀元的呼聲那是極高。你原本擅明經,卻決定與他同考進士科,不就是要與其一爭長短嗎?”


    “這……”薛緒有點臉紅,不好意思了。


    薛紹一拍他的肩膀,“不甘認輸敢於挑戰強者,這是好事,我欣賞,我讚同!無論你是否能夠奪得狀元,我都以你為豪!”


    “多謝二哥!”薛緒很激動,連忙起身作揖。


    “坐下、坐下!”薛紹連忙笑道,“出門在外大庭廣眾的,我們兄弟之間不必拘禮。”


    薛顗反倒是有些落單和沉默了。他算是看出來了,薛紹不大願意和他談論皇帝親政和太後稱製的事情。於是他也沒再提起此層,兄弟三人就隻是喝著小酒聊些閑話,隻以薛緒的學業和考試為主題。


    正當這時,眼尖的琳兒一眼看到酒肆外走過兩個熟人的身影,忙道:“那不是吳大師和月奴嗎?”


    眾人回頭一看,還真是。


    “快去叫他們進來。”薛紹差使了琳兒去叫人,心想我不是剛叫他們去了鹹陽聯絡一下赫連孤川,打聽孟津水梟、李仙童和馮程氏的事情,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吳銘和月奴進了酒肆先行參禮,薛紹見他二人都是一副風塵仆仆的騎行裝束,顯然是剛剛連夜趕回的洛陽,想必是急事。


    “有事?”


    吳銘點了點頭。


    薛紹便將吳銘單獨叫到了僻靜處,問他有什麽事。


    “赫連孤川打聽到,孟津水梟最近可能會有大動作。”吳銘說道。


    “他們想幹什麽?”


    “應該是行刺。”吳銘說道,“具體對誰,還不清楚。赫連孤川好不容易安插進入孟津水梟的耳目最近被李仙童發覺,滅了口。他僅僅是能打聽到這些。”


    薛紹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孟津水梟既然是突厥謀主元珍的爪牙,他們要行刺的人就多半是朝廷的重臣,或是軍隊的重要將領。無論傷了誰,都將是一場大禍害。”


    “所以我星夜趕回了洛陽,並帶回了所有的部曲和斥候,加強公子身邊和太平公主府的防衛。”吳銘說道。


    “我認為,他們再次對我動手的可能性,倒是不大。”薛紹說道,“怕就怕,他們對別的大臣動手,那真是防不勝防。”


    吳銘說道:“洛陽令魏元忠聯合赫連孤川,打擊孟津水梟非常得力,他們損失慘重剩下的人不多了。如今他們不過是狗急跳牆想做最後一搏,拚了魚死破也要拉幾個重臣或是大將墊背。”


    薛紹心中一醒神,“照這麽看來,很有可能是元珍下達了死令——難道突厥將要撕毀和約,再次發動戰爭了?”


    吳銘沉默,這種事情他從不插嘴。


    薛紹的大腦飛快的盤算起來,假如我是元珍,當我決定再次對中原發動戰爭時,會最希望去刺殺誰?!


    能夠直接殺死戍邊大將讓大唐的邊防軍群龍無首,這當然是最奏效的,但是難度也是最大的。因為戍邊大將每天都在軍營裏,身邊護衛重重。


    當朝宰相?各部尚書?乃至於我薛紹本人?——對戰爭的勝負影響都不是太直接,這對元珍來說意義也都不太大。


    ——武、則、天!


    薛紹的腦海裏鬥然蹦出這三個大字,現在就算是殺了皇帝,對大唐的影響都大不到哪裏去。隻有武則天突然死了,那麽大唐的朝廷就將全盤失控陷入空前的混亂,邊關的將軍再能打,也彌補不了大唐內部的巨大混亂。


    如果孟津水梟真是這樣的計劃並且成功了,無疑將會給大唐帶來一場空前絕後的大災難!


    但是想要刺殺深居內廷千騎護衛的武則天,並不容易。但是……今日上元佳節,武則天會走出皇城來到則天門樓,與皇帝百姓一起共賞花燈!


    “吳銘!!”


    “在!”


    “即刻和我進宮!”薛紹一抖袍大步就走,邊走邊說,“大哥,太平,你們現在馬上回家。月奴琳琅,率部曲甲兵好生看護家宅。郭安及所有斥侯,隨我同去!”


    眾人全都愕然驚呆,但薛紹沒有再給出第二句解釋。他和吳銘郭安這一群人都像是風一樣的跑出了酒肆,飛身上馬電掣而去!


    夜近子時,今日沒有霄禁的洛陽大街上仍是人流如織車水馬龍。薛紹一行二十餘騎策馬狂奔,引起了不小的一陣騷亂。不乏有人怨憤指責甚至跳腳罵娘。巡邏街市維護治安的金吾衛士兵、縣府官差和裏坊間的不良人,竭力想要攔截薛紹或是在後麵大叫追趕,但薛紹盡皆不理理會根本顧不得這許多了,隻管飛快向前直奔則天門樓。


    好在威龍寶馬靈性十足敏捷異常,一路上衝刺過去居然沒有撞死人,這真是個不小的奇跡。


    一邊狂奔,薛紹一邊在心裏發緊:不管曆史和曾經有什麽恩怨,不管將來是敵是友,總之現在武則天絕對不能死!就算我無法肯定李仙童要在今晚行刺於她,哪怕是萬分之一的風險,也不能冒!


    太初宮皇城到了,今日負責戒嚴這裏的,是城外調入的右衛野戰大軍,足足萬人。


    看到薛紹一行人縱馬而來,數百軍士齊聲大喝揮挺長槍瞬間組成一道鋼鐵人牆,後方無數弓箭手齊齊拉弓上弦。


    “來者止步,射殺無論!”


    “黨金毗,給我閃開!!薛紹大喝一聲,馬匹根本沒停就像一道閃電。


    黨金毗頓時大驚,來不及細想猛一揮手,“撤開!!”


    鋼鐵人牆瞬然崩開,幾乎是在同時薛紹連人帶馬飛縱而起,幾乎是擦著黨金毗的頭頂飛了過去。緊接著二十餘騎如風如電衝刺而入,徑入則天門。


    則天門樓上,武則天和皇帝李旦及宰相大臣人等,都在輕鬆愉快的欣賞城樓下的花燈和雜耍。每年此刻,麒麟獻瑞和龍鳳呈祥都是固定的節目。現在,數十人民間隊伍揮舞的巨大麒麟(類似舞獅),和靈動活泛的龍鳳雙舞正進行到了妙處,百姓歡呼文武開懷,氣氛正當高漲。


    薛紹匹馬當先猛衝過去直接撞進了舞龍的隊伍裏,勒馬驟停,連人帶馬豎立而起,拔刀出鞘猛然大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極品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玄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玄武並收藏極品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