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尚武繼續說道:“自從天彪和古笑天被打傷到現在有七八天了,況且打擂的事情又登了報,可是在南京城偏偏沒有發現日本人的蹤影,這是為什麽?”
“為什麽?”劉大鵬反問道。
張尚武回答:“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我前麵說的日本人死了從中國人手中得到那兩件寶物的那顆心;二是察覺出他們手中的那把明月刀是假的。”
劉奇蘭揮了下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接下來又對張尚武說道:“繼續說下去。”
張尚武又說道:“現在在南京打算爭搶那把旭日刀的除了我們外,還有一幫蒙古武士和南方的激進黨,我想如法炮製明月刀的情形,早讓天虎和天豹仿製了另一把旭日刀,到比武那天不論誰得到它,日後即使跳進黃河也洗不幹淨,武田好像看破了我,所以在旭日刀上躲得遠遠的。而我又極力想把他拉進來,少了武田的參與難免別人不起疑心,甚至還會牽連那把明月刀,我們和武田之間已經是深仇大恨,找不出合適的人選代表他,而隻有孫大飛帶人到場別人才會相信是受武田所派。”
“可是在不久前的北京西郊比武時日本人已經拋棄了孫大飛,這是當時很多人親眼看到的。”劉大鵬提醒道。
張尚武點了下頭解釋說:“我也想到了這層意思,可是你回想一下在西郊比武那天的情形,武田拋棄孫大飛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身旁有日本公使日置益的代表川崎一郎的嚴令嗬斥。”他頓了頓又說道,“即使別人有懷疑也不會相信他孫大飛是受我們指使,這緣於我們三個人,一是師父早年把他逐出了師門;二是武田手中的那把刀是他在我家中搶走的,三明哥還喪了命;三是你親手打瞎了他兩隻眼睛,使他變成了終生殘廢。”張尚武見師父劉奇蘭和師弟劉大鵬頻頻點頭,又把昨天去孫大飛家中的情形講了一遍,最後說道,“依我看孫大飛還沒有良心喪盡,隻要師父答應重新收他為徒,我們讓他去南京這個忙他還是會幫的。”
劉奇蘭和劉大鵬此時完全明白了張尚武邀請他們來北京的意圖,但劉奇蘭貴為師父,一時麵子上抹不開,有意責怪張尚武說道:“事情既然如此重要,你為何不一次講清楚?害得我和你師弟誤解了你,若我們一走了之,耽誤了保護旭日刀的大事,豈不是讓為師終生遺憾?”
張尚武心中清楚這是師父要找台階下,急忙說道:“都怪徒兒說話顛三倒四沒有把事情講明白,其實徒兒心中早就有了底,在事關國家和民族大義上師父絕不會袖手旁觀的。”
劉奇蘭會心地笑了,說道:“還是你了解為師的心。”
劉大鵬竟無地自容起來,因為他剛才的話說得太絕,已經沒有了遊刃的餘地,此時再說道歉的話也已經於事無補,他幹脆跪在張尚武麵前請求道:“求師兄不要與我一般見識,就當我剛才說的全是屁話,是癡人說夢,還看在我以往衝鋒陷陣的份上繞過我這一次。”他覺得還不夠,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後天我跟你一起去南京,打擂時不管分幾局我一個人全包了,且局局獲勝。”
張尚武被劉大鵬的語無倫次一時逗樂了,一把把他拉了起來說道:“南京打擂用不用你上,得到時看情況再定,目前你先協助師父攻下孫大飛這個擂手吧。”
劉大鵬故作認真地說道:“師兄,你就瞧好吧,等天明後見了孫大飛,他要我作揖我抱拳,讓我磕頭我下跪,若他還覺得氣不出,踢我兩腳打我兩拳我保證不還手。”片刻後故意扮了個鬼臉又說道,“隻是別挖掉我的一雙眼睛給他自己安上。”
劉奇蘭也笑了起來,說道:“你就給孫大飛一隻眼睛,後麵我叫你們兩個投飛鏢,保準你們能練到百步穿楊。”
劉大鵬故意向劉奇蘭抱拳說道:“求師傅放過我吧,為了練飛鏢而送別人一隻眼睛太有些得不償失了。”片刻後又說道,“武林人士都覺得飛鏢這種功夫太陰,求您老人家再教我些別的吧。”
幾個人一起笑了起來,笑罷劉奇蘭問張尚武道:“我和孫大飛如何見麵?”
張尚武急忙回答道:“您到達後我去叫他來這裏拜見您,重新行拜師大禮,你再次收他為徒教授他武功。”
劉奇蘭躊躇了片刻說道:“此舉不妥。”
“有何不妥?”張尚武和劉大鵬幾乎異口同聲問。
劉奇蘭解釋道:“孫大飛剛拜到我門下時很是勤奮,頭腦也靈活,深得我喜愛,隻是不久後他和那個外號叫‘黑寡婦’的女人私通敗壞了我的名聲,這也是我把他逐出師門的唯一原因。”過了一會兒又說道,“不過現在看來娶個寡婦過日子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若說在這件事情上錯了我和孫大飛都有份,他不該和那個女人偷偷摸摸,我也不該太較真。”
劉大鵬插話說道:“若說有錯誤也是他孫大飛在先,師傅迫不得已才趕他出師門的。”
劉奇蘭擺手製止了劉大鵬,繼續說道:“事情發生後,有一天孫大飛帶著黑寡婦到我門前謝罪,並雙雙長跪一夜求我原諒他們,其結果我為了顧及臉麵沒有給他們機會,他們是被我逼得投入了別人的懷抱。”
“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請師父不要太自責。”張尚武勸解到。
劉奇蘭語重心長地說道:“尚武,等你到了我這把年紀,回想一生做過的事情,就能判斷出什麽對了,哪件錯了,錯了就勇於承認,隻有這樣才不會帶著遺憾躺到棺材裏去。”
張尚武和劉大鵬深為師傅的高風亮節所感動,劉大鵬禁不住問道:“師父,那我們明天怎麽辦?”
劉奇蘭果斷地說道:“我們師徒三個人一起到孫大飛的家中去看望他,我還要當麵道歉,求得他的原諒。”
“這樣不妥吧?你可是我們的師父。”張尚武勸解到。
“就這麽辦。”劉奇蘭做出最後決斷。
“為什麽?”劉大鵬反問道。
張尚武回答:“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我前麵說的日本人死了從中國人手中得到那兩件寶物的那顆心;二是察覺出他們手中的那把明月刀是假的。”
劉奇蘭揮了下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接下來又對張尚武說道:“繼續說下去。”
張尚武又說道:“現在在南京打算爭搶那把旭日刀的除了我們外,還有一幫蒙古武士和南方的激進黨,我想如法炮製明月刀的情形,早讓天虎和天豹仿製了另一把旭日刀,到比武那天不論誰得到它,日後即使跳進黃河也洗不幹淨,武田好像看破了我,所以在旭日刀上躲得遠遠的。而我又極力想把他拉進來,少了武田的參與難免別人不起疑心,甚至還會牽連那把明月刀,我們和武田之間已經是深仇大恨,找不出合適的人選代表他,而隻有孫大飛帶人到場別人才會相信是受武田所派。”
“可是在不久前的北京西郊比武時日本人已經拋棄了孫大飛,這是當時很多人親眼看到的。”劉大鵬提醒道。
張尚武點了下頭解釋說:“我也想到了這層意思,可是你回想一下在西郊比武那天的情形,武田拋棄孫大飛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身旁有日本公使日置益的代表川崎一郎的嚴令嗬斥。”他頓了頓又說道,“即使別人有懷疑也不會相信他孫大飛是受我們指使,這緣於我們三個人,一是師父早年把他逐出了師門;二是武田手中的那把刀是他在我家中搶走的,三明哥還喪了命;三是你親手打瞎了他兩隻眼睛,使他變成了終生殘廢。”張尚武見師父劉奇蘭和師弟劉大鵬頻頻點頭,又把昨天去孫大飛家中的情形講了一遍,最後說道,“依我看孫大飛還沒有良心喪盡,隻要師父答應重新收他為徒,我們讓他去南京這個忙他還是會幫的。”
劉奇蘭和劉大鵬此時完全明白了張尚武邀請他們來北京的意圖,但劉奇蘭貴為師父,一時麵子上抹不開,有意責怪張尚武說道:“事情既然如此重要,你為何不一次講清楚?害得我和你師弟誤解了你,若我們一走了之,耽誤了保護旭日刀的大事,豈不是讓為師終生遺憾?”
張尚武心中清楚這是師父要找台階下,急忙說道:“都怪徒兒說話顛三倒四沒有把事情講明白,其實徒兒心中早就有了底,在事關國家和民族大義上師父絕不會袖手旁觀的。”
劉奇蘭會心地笑了,說道:“還是你了解為師的心。”
劉大鵬竟無地自容起來,因為他剛才的話說得太絕,已經沒有了遊刃的餘地,此時再說道歉的話也已經於事無補,他幹脆跪在張尚武麵前請求道:“求師兄不要與我一般見識,就當我剛才說的全是屁話,是癡人說夢,還看在我以往衝鋒陷陣的份上繞過我這一次。”他覺得還不夠,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後天我跟你一起去南京,打擂時不管分幾局我一個人全包了,且局局獲勝。”
張尚武被劉大鵬的語無倫次一時逗樂了,一把把他拉了起來說道:“南京打擂用不用你上,得到時看情況再定,目前你先協助師父攻下孫大飛這個擂手吧。”
劉大鵬故作認真地說道:“師兄,你就瞧好吧,等天明後見了孫大飛,他要我作揖我抱拳,讓我磕頭我下跪,若他還覺得氣不出,踢我兩腳打我兩拳我保證不還手。”片刻後故意扮了個鬼臉又說道,“隻是別挖掉我的一雙眼睛給他自己安上。”
劉奇蘭也笑了起來,說道:“你就給孫大飛一隻眼睛,後麵我叫你們兩個投飛鏢,保準你們能練到百步穿楊。”
劉大鵬故意向劉奇蘭抱拳說道:“求師傅放過我吧,為了練飛鏢而送別人一隻眼睛太有些得不償失了。”片刻後又說道,“武林人士都覺得飛鏢這種功夫太陰,求您老人家再教我些別的吧。”
幾個人一起笑了起來,笑罷劉奇蘭問張尚武道:“我和孫大飛如何見麵?”
張尚武急忙回答道:“您到達後我去叫他來這裏拜見您,重新行拜師大禮,你再次收他為徒教授他武功。”
劉奇蘭躊躇了片刻說道:“此舉不妥。”
“有何不妥?”張尚武和劉大鵬幾乎異口同聲問。
劉奇蘭解釋道:“孫大飛剛拜到我門下時很是勤奮,頭腦也靈活,深得我喜愛,隻是不久後他和那個外號叫‘黑寡婦’的女人私通敗壞了我的名聲,這也是我把他逐出師門的唯一原因。”過了一會兒又說道,“不過現在看來娶個寡婦過日子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若說在這件事情上錯了我和孫大飛都有份,他不該和那個女人偷偷摸摸,我也不該太較真。”
劉大鵬插話說道:“若說有錯誤也是他孫大飛在先,師傅迫不得已才趕他出師門的。”
劉奇蘭擺手製止了劉大鵬,繼續說道:“事情發生後,有一天孫大飛帶著黑寡婦到我門前謝罪,並雙雙長跪一夜求我原諒他們,其結果我為了顧及臉麵沒有給他們機會,他們是被我逼得投入了別人的懷抱。”
“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請師父不要太自責。”張尚武勸解到。
劉奇蘭語重心長地說道:“尚武,等你到了我這把年紀,回想一生做過的事情,就能判斷出什麽對了,哪件錯了,錯了就勇於承認,隻有這樣才不會帶著遺憾躺到棺材裏去。”
張尚武和劉大鵬深為師傅的高風亮節所感動,劉大鵬禁不住問道:“師父,那我們明天怎麽辦?”
劉奇蘭果斷地說道:“我們師徒三個人一起到孫大飛的家中去看望他,我還要當麵道歉,求得他的原諒。”
“這樣不妥吧?你可是我們的師父。”張尚武勸解到。
“就這麽辦。”劉奇蘭做出最後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