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襄真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雖然季微雨口中說是離京都不算遠,但糜詩問了魂司裏好些個師兄弟竟然都沒人知道,後來還是查了《皇朝地誌》才算是找到了這個平襄的具體位置,大約離京都十來日的路程。
即便《皇朝地誌》上對於平襄也隻有一句標明位置的話而已,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沒有一方名人誕生於此,毫無文化底蘊,也沒有因為特產什麽而著名,糜詩不懂花鳳蘭怎麽會挑平襄這樣一個地方去教書呢?
回到雅齋,糜詩將所查到的告訴了歐陽景和芮九,並提議去平襄找花鳳蘭。
“平襄我不去了,我有點事情。”芮九表態說。
糜詩沒有問他什麽事,來了京都在雅齋的日子,一個月裏芮九總有幾天會人不知道跑到哪裏去,有時候時間短些一兩天,有時候長些三五日的。糜詩從未問過他去了哪裏,做什麽了。
糜詩覺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就算有點秘密也不奇怪。
糜詩和歐陽景商定了明天便出發,就各自回屋準備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糜詩便去魂司提了兩匹馬出來,平襄地處山地丘陵一帶,這要是坐車去,先不說屁股顛得受不了,也不一定有大路可以行車,所以雖然大冬天裏的,昨兒和歐陽景商量的時候還是決定騎馬去來得方便。
自打意識到在古代不會騎馬是件很短板的事情,糜詩但凡有空每天都會花個個把時辰練練騎馬,到如今雖然她的騎術依舊很菜,但好歹也算可以騎上一騎了。
天氣雖已過隆冬,但依舊寒冷。一路上雖也會碰到個把個跑單的商人,但到底是比平日裏少了許多旅人。好在老天爺還算客氣,一路上雖一直陰沉沉的不怎麽見到太陽過,但好在既沒有下雪也沒有落雨,行路也算順暢方便許多。
路上好走許多,糜詩和歐陽景也就隻用了八天的時間就來到了平襄。
平襄真的是個小地方,雖然號稱是個城鎮,但和一般城鎮實在相距甚遠,倒是更像是個村莊,用糜詩的認知來說,頂多算是個城鄉結合部。
平襄有條不寬不窄的河從中間穿過,把整個平襄隔成了兩半,一邊是平地,一邊山崖林立。河畔黑瓦白牆的房舍沿河散立,倒映在水中更顯得清幽寧靜,像一副流動的水墨山水畫,頗有些詩情畫意的意境。
這樣一個地方,放到前世裏,那就絕對是個旅遊開發的極品之地,肯定三五下就能火起來。
糜詩正自感歎,卻聽見歐陽景在和一旁的行人搭話:“敢問這位老丈,可曾聽聞過花鳳蘭?”
“自然自然,我們平襄雖是個小地方,但花大人如此奇女子,她的事雖說隔著一二十年的光景,可老頭子我還是記得清楚的。”老丈臉上堆滿了皺紋,腰板卻很直,聲音洪亮,很有精神。
“那這位花鳳蘭花大人可在平襄?”糜詩追問。
“這位姑娘開玩笑了,我們這個小地方,花大人怎麽會來啊。”老丈笑容慈祥,連連搖頭。
糜詩聽了心裏一沉,有些懊喪,想著這趟是白來了。
歐陽景卻繼續和老漢閑話家常,“我們這一路走來,看見大部分孩子都肩背書袋,口誦詩文,想必此處學風甚好,這在別處卻是不多見,倒是有些好奇。”
“哦,這位小哥你有所不知,平襄雖然地方小,卻開了個私塾,而且不但不收錢,凡是入學者還有錢拿,成績優異者更是拿的多呢。所以這邊家家戶戶都會把在家幫不了忙的孩子送去私塾,好歹拿些零花。這種既拿錢,又有先生看著孩子,一舉多得的好事,誰不願意。”
歐陽景和糜詩對看了一眼,“那敢問這私塾在何處?”
老丈指了指河對麵,說:“就在河對麵,看見山腰下的那幾處屋子了嗎?那紅紅一片梅花樹林邊上就是。”
順著老丈指的方向望去,就見三五間茅簷泥壁的黑瓦屋舍散點在山腰水畔,雖然茅舍大大小小不太整齊,但後有山林依襯,前有河水潺潺,邊上又有一片紅豔豔的梅林,實在是個極可人的地方。
“這私塾八九不離十是花鳳蘭開設的,你說她這麽做到底為什麽?花錢讓人來讀書,這可真是……”糜詩都想不出來用什麽詞形容。
“但凡有她人生一半經曆的話,做什麽都不會奇怪了。”
兩個人牽著馬,邊走邊說,過了石橋沒走上幾步路,私塾就在眼前了。
誰也不會想到如此“財大氣粗”的送錢讀書私塾的大門竟然會如此簡陋,破舊的木板門痕跡斑斑,牌匾也是很隨意的好像從哪裏鋸下來的一塊木板,甚至沒有上漆,就寫著四個黑墨大字“平襄私塾”。
這樣簡單的名字糜詩倒是感覺符合花鳳蘭爽直的個性,她倒是越發期待見一見本人了。
糜詩剛抬腳跨進門檻,裏頭就嘩啦啦一下子湧出來一群孩子,七七八八,看著年齡參差不齊,小的大概也就五六歲的樣子,大的已經十四五歲,像個大人模樣了。
他們看見門口站著的糜詩和歐陽景,停下步,把他倆半圍了起來,像是看見了什麽稀罕物似的,目光裏充滿了好奇和探究。
“請問二位可是來尋鳳先生的?”看著最年長的極其有禮地上前行禮問道。
“正是,不知鳳先生可在裏麵?”歐陽景微笑著問道,舉止溫雅。可半天都沒回應,那些孩子都看著歐陽景發愣,糜詩心裏嘀咕,真是禍害不自知,可見連孩子都對歐陽景沒什麽抵抗力。
“外頭可是有貴客到訪?”聲音透過門簾從裏屋傳了出來,像山上流淌下的泉水,清澈見底。
隨著聲音響起,門簾緊接著被掀起來,一位女子朝著糜詩和歐陽景迎麵而來。
她的臉色有些蒼白,麵部輪廓很美,走起路來沉靜而爽利,別有一番風韻,年輕的時候必是個招人的,隻是如今在口腳眉目間的微笑中,帶著一種佳人遲暮的滄桑。
即便《皇朝地誌》上對於平襄也隻有一句標明位置的話而已,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沒有一方名人誕生於此,毫無文化底蘊,也沒有因為特產什麽而著名,糜詩不懂花鳳蘭怎麽會挑平襄這樣一個地方去教書呢?
回到雅齋,糜詩將所查到的告訴了歐陽景和芮九,並提議去平襄找花鳳蘭。
“平襄我不去了,我有點事情。”芮九表態說。
糜詩沒有問他什麽事,來了京都在雅齋的日子,一個月裏芮九總有幾天會人不知道跑到哪裏去,有時候時間短些一兩天,有時候長些三五日的。糜詩從未問過他去了哪裏,做什麽了。
糜詩覺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就算有點秘密也不奇怪。
糜詩和歐陽景商定了明天便出發,就各自回屋準備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糜詩便去魂司提了兩匹馬出來,平襄地處山地丘陵一帶,這要是坐車去,先不說屁股顛得受不了,也不一定有大路可以行車,所以雖然大冬天裏的,昨兒和歐陽景商量的時候還是決定騎馬去來得方便。
自打意識到在古代不會騎馬是件很短板的事情,糜詩但凡有空每天都會花個個把時辰練練騎馬,到如今雖然她的騎術依舊很菜,但好歹也算可以騎上一騎了。
天氣雖已過隆冬,但依舊寒冷。一路上雖也會碰到個把個跑單的商人,但到底是比平日裏少了許多旅人。好在老天爺還算客氣,一路上雖一直陰沉沉的不怎麽見到太陽過,但好在既沒有下雪也沒有落雨,行路也算順暢方便許多。
路上好走許多,糜詩和歐陽景也就隻用了八天的時間就來到了平襄。
平襄真的是個小地方,雖然號稱是個城鎮,但和一般城鎮實在相距甚遠,倒是更像是個村莊,用糜詩的認知來說,頂多算是個城鄉結合部。
平襄有條不寬不窄的河從中間穿過,把整個平襄隔成了兩半,一邊是平地,一邊山崖林立。河畔黑瓦白牆的房舍沿河散立,倒映在水中更顯得清幽寧靜,像一副流動的水墨山水畫,頗有些詩情畫意的意境。
這樣一個地方,放到前世裏,那就絕對是個旅遊開發的極品之地,肯定三五下就能火起來。
糜詩正自感歎,卻聽見歐陽景在和一旁的行人搭話:“敢問這位老丈,可曾聽聞過花鳳蘭?”
“自然自然,我們平襄雖是個小地方,但花大人如此奇女子,她的事雖說隔著一二十年的光景,可老頭子我還是記得清楚的。”老丈臉上堆滿了皺紋,腰板卻很直,聲音洪亮,很有精神。
“那這位花鳳蘭花大人可在平襄?”糜詩追問。
“這位姑娘開玩笑了,我們這個小地方,花大人怎麽會來啊。”老丈笑容慈祥,連連搖頭。
糜詩聽了心裏一沉,有些懊喪,想著這趟是白來了。
歐陽景卻繼續和老漢閑話家常,“我們這一路走來,看見大部分孩子都肩背書袋,口誦詩文,想必此處學風甚好,這在別處卻是不多見,倒是有些好奇。”
“哦,這位小哥你有所不知,平襄雖然地方小,卻開了個私塾,而且不但不收錢,凡是入學者還有錢拿,成績優異者更是拿的多呢。所以這邊家家戶戶都會把在家幫不了忙的孩子送去私塾,好歹拿些零花。這種既拿錢,又有先生看著孩子,一舉多得的好事,誰不願意。”
歐陽景和糜詩對看了一眼,“那敢問這私塾在何處?”
老丈指了指河對麵,說:“就在河對麵,看見山腰下的那幾處屋子了嗎?那紅紅一片梅花樹林邊上就是。”
順著老丈指的方向望去,就見三五間茅簷泥壁的黑瓦屋舍散點在山腰水畔,雖然茅舍大大小小不太整齊,但後有山林依襯,前有河水潺潺,邊上又有一片紅豔豔的梅林,實在是個極可人的地方。
“這私塾八九不離十是花鳳蘭開設的,你說她這麽做到底為什麽?花錢讓人來讀書,這可真是……”糜詩都想不出來用什麽詞形容。
“但凡有她人生一半經曆的話,做什麽都不會奇怪了。”
兩個人牽著馬,邊走邊說,過了石橋沒走上幾步路,私塾就在眼前了。
誰也不會想到如此“財大氣粗”的送錢讀書私塾的大門竟然會如此簡陋,破舊的木板門痕跡斑斑,牌匾也是很隨意的好像從哪裏鋸下來的一塊木板,甚至沒有上漆,就寫著四個黑墨大字“平襄私塾”。
這樣簡單的名字糜詩倒是感覺符合花鳳蘭爽直的個性,她倒是越發期待見一見本人了。
糜詩剛抬腳跨進門檻,裏頭就嘩啦啦一下子湧出來一群孩子,七七八八,看著年齡參差不齊,小的大概也就五六歲的樣子,大的已經十四五歲,像個大人模樣了。
他們看見門口站著的糜詩和歐陽景,停下步,把他倆半圍了起來,像是看見了什麽稀罕物似的,目光裏充滿了好奇和探究。
“請問二位可是來尋鳳先生的?”看著最年長的極其有禮地上前行禮問道。
“正是,不知鳳先生可在裏麵?”歐陽景微笑著問道,舉止溫雅。可半天都沒回應,那些孩子都看著歐陽景發愣,糜詩心裏嘀咕,真是禍害不自知,可見連孩子都對歐陽景沒什麽抵抗力。
“外頭可是有貴客到訪?”聲音透過門簾從裏屋傳了出來,像山上流淌下的泉水,清澈見底。
隨著聲音響起,門簾緊接著被掀起來,一位女子朝著糜詩和歐陽景迎麵而來。
她的臉色有些蒼白,麵部輪廓很美,走起路來沉靜而爽利,別有一番風韻,年輕的時候必是個招人的,隻是如今在口腳眉目間的微笑中,帶著一種佳人遲暮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