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蛤蟆為題作詩?要為蛤蟆正名?
李牧此話一出口,周圍頓時沉寂,鴉雀無聲。眾人內心都十分震驚。
一直以來,詠花詠柳,詠蜂詠蝶的詩詞,倒也有不少。甚至,青蛙之類也會出現在某些詩句當中。但詠誦蛤蟆的詩,卻是極少極少,甚至沒有。
作詩詠蛤蟆,沒有先例。雖然條件隻有一個,但其難度卻不比之前楚中天和嫦娥鬥詩時的難度低。
在人們的眼中,蛤蟆完全就是個不起眼的生物,很多人都不會往這方麵關注。短時間內要作出一首好的詠誦蛤蟆的詩,可以說十分考驗作詩者的能力。
除非……對方有備而來!
孫行土有些遲疑,目光悄悄斜瞄向舞台上的楚中天,似乎在詢問後者的意見。
舞台上的楚中天,同樣也露出遲疑之色,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過了好片刻,他才下定決心,抬起頭,用目光向孫行土示意。
他兩人的眼神交流很隱秘,但卻逃不過李牧的目光。李牧早就懷疑這兩人坑壑一氣了。
這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目的就是逼自己上台,肯定另有所圖。自己自然不能如他們所願。
提出這個詠蛤蟆作為比賽命題,一來自己心中已有把握,二來可以把握主動權,反客為主,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他們不答應也罷,如果敢應戰,自己絕對能夠做出一首詩來令他們懷疑人生!
“李兄這一番言論可謂字字誅機,鞭辟入裏,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蛤蟆是日常中常見之物,以蛤蟆為題,倒也新穎有趣。”
楚中天開聲道,“這比試既然是楚某提出的,楚某自然不能退縮,隻能與李兄比試一番了。說不定還能有幸見證李兄作出名頌千古的傳世之作呢。”
他說完,轉身對台上的評委們拱拱手,說道:“這次學生與李兄的比試,雖然不符合詩會規則,但也請幾位老師做個見證。”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們拒絕還有用嗎?”幾位評判無奈想道,隻得點頭答應下來。
“李兄弟,請上台吧。”楚中天對李牧道。
“等等……”李牧準備上台,孫行土卻突然叫住。
“你又有什麽事?”李牧回頭,不耐煩的道。
孫行土道:“為了防止某些人用‘荷花上有蛤蟆’這樣的詞來湊數,我覺得比試應該添些彩頭才行。”
“哦,那你想怎樣?”李牧道。
“不怎樣,就想跟你打個賭。若你贏了,昨天我在城北洛河鎮落霞山脈收購的赤鐵礦場拱手相讓。那片礦場雖然儲量不多,但其價值絕對不低於黃金十萬兩。”孫行土道,“但若你比賽輸了,便把你手上唐伯虎所贈的畫交出來吧。”
原來是衝著唐伯虎的畫來的。李牧心中冷笑。臉上卻表現出猶豫之色,遲疑起來。
“怎麽,你不敢?”孫行土看來眼裏,心中更是得意,繼續刺激道,“還是你沒信心,害怕輸?”
“哼,有什麽不敢的,賭就賭!”李牧像是被激怒的樣子,憤憤道。
“好,怕你輸後反悔,賭注先交出來,讓譚老保管,免得有人耍賴。”孫行土說完,從身上拿出一張地契,展示上麵印簽並無虛假,將其交到舞台上的老者,道:“譚老,麻煩您了!”
對於孫行土的舉動,李牧自然是求之不得,但表情卻十分憤概,哼了一聲,也把畫卷交出來。
“這……”
譚老被逼做公證,臉色有些猶豫。但看了兩人一眼,最後還是無奈答應下來。
見李牧交出畫卷,孫行土也終於放下心了,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
舞台上楚中天,嘴角同樣勾起一抹不為人知的弧度,斜眼向孫行土看了一眼,目光有嘉許之意。
“哼,就讓你們得瑟一會兒,等會有你們哭的時候。”李牧內心冷笑。走到舞台,坐在先前嫦娥所坐的位置。
這場比賽雖然不合詩會的規則,但既然楚中天本人要求,眾評委和主辦方也隻能答應。當兩人坐落後,便有執事官點燃一根香插在香爐上。
比試同樣以一柱香為限,在這時間內,必須作出一首詠誦蛤蟆的詩。
楚中天低頭作苦思狀,李牧嘴角冷冷一笑,根本不作偽裝沉思的樣子,直接伸手抓起毛筆,蘸滿墨汁,大筆一揮,如龍蛇疾走。僅片刻功夫,一首二十八言的詩便已經完成。
李牧加上標題,輕嗬一口氣,放下毛筆。
看到李牧這麽快就開始作詩,台下的孫行土心裏咯噔一下。顯然,對方有備而來,早就把詩想好了。
計時的香才剛剛點燃,李牧便已放下了筆。
他根本不等香燒完,把紙拿起,直接展示給評委和台下的觀眾看。
楚中天也抬起頭,當看到李牧的詩時,整個人愣住,手中握著的毛筆也掉落下來,在桌麵上的白紙染了一團漆黑。
詩很短,而且字體龍飛鳳舞,完全像個初學者拿筆塗鴉,難看之極。
但詩的意思,卻表現有豪氣激蕩,讓人驚歎不已:
《詠蛤蟆》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七言絕句,一氣嗬成!
所有人目瞪口呆。
李牧心中得意,此詩乃是前世太祖所寫,其氣勢宏渾,自然不是一般的詩詞可比。
當然這首詩早在唐朝之前就有了版本,隻是到了太祖那個時代,他老人家將詩稍作修改,讓詩更增洪宏激蕩的氣概罷了。
這首詩原本是詠青蛙的,但詩中卻沒有提及半個蛙字,李牧稍微修改一下,便變成了一首詠蛤蟆的詩,自然沒有半點毛病,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畢竟蛤蟆和青蛙都有類似的生活習性。
前兩句“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既寫出了蛤蟆的生活習性,又突出了其獨特的個性。“如虎踞”更是放大了的蛤蟆的形象,給人一種胸懷廣闊,氣象萬千之感。
後兩句便是詩是重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寫出了敢爭天下先的勇氣以及氣吞江山如虎英雄意識,俯瞰天下群雄,大有“天上劍仙三百萬,遇我也須盡低眉”的豪情壯懷。
此詩構思巧妙,托物言誌新穎。寫蛤蟆既不離開蛤蟆,又高於蛤蟆,真實而又感人,簡直絕妙。
此詩一出,再無蛤蟆詩!
把蛤蟆本身的形象升華到如此高妙的境界,確實也沒有其他詩詞能夠比擬了!
李牧此話一出口,周圍頓時沉寂,鴉雀無聲。眾人內心都十分震驚。
一直以來,詠花詠柳,詠蜂詠蝶的詩詞,倒也有不少。甚至,青蛙之類也會出現在某些詩句當中。但詠誦蛤蟆的詩,卻是極少極少,甚至沒有。
作詩詠蛤蟆,沒有先例。雖然條件隻有一個,但其難度卻不比之前楚中天和嫦娥鬥詩時的難度低。
在人們的眼中,蛤蟆完全就是個不起眼的生物,很多人都不會往這方麵關注。短時間內要作出一首好的詠誦蛤蟆的詩,可以說十分考驗作詩者的能力。
除非……對方有備而來!
孫行土有些遲疑,目光悄悄斜瞄向舞台上的楚中天,似乎在詢問後者的意見。
舞台上的楚中天,同樣也露出遲疑之色,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過了好片刻,他才下定決心,抬起頭,用目光向孫行土示意。
他兩人的眼神交流很隱秘,但卻逃不過李牧的目光。李牧早就懷疑這兩人坑壑一氣了。
這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目的就是逼自己上台,肯定另有所圖。自己自然不能如他們所願。
提出這個詠蛤蟆作為比賽命題,一來自己心中已有把握,二來可以把握主動權,反客為主,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他們不答應也罷,如果敢應戰,自己絕對能夠做出一首詩來令他們懷疑人生!
“李兄這一番言論可謂字字誅機,鞭辟入裏,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蛤蟆是日常中常見之物,以蛤蟆為題,倒也新穎有趣。”
楚中天開聲道,“這比試既然是楚某提出的,楚某自然不能退縮,隻能與李兄比試一番了。說不定還能有幸見證李兄作出名頌千古的傳世之作呢。”
他說完,轉身對台上的評委們拱拱手,說道:“這次學生與李兄的比試,雖然不符合詩會規則,但也請幾位老師做個見證。”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們拒絕還有用嗎?”幾位評判無奈想道,隻得點頭答應下來。
“李兄弟,請上台吧。”楚中天對李牧道。
“等等……”李牧準備上台,孫行土卻突然叫住。
“你又有什麽事?”李牧回頭,不耐煩的道。
孫行土道:“為了防止某些人用‘荷花上有蛤蟆’這樣的詞來湊數,我覺得比試應該添些彩頭才行。”
“哦,那你想怎樣?”李牧道。
“不怎樣,就想跟你打個賭。若你贏了,昨天我在城北洛河鎮落霞山脈收購的赤鐵礦場拱手相讓。那片礦場雖然儲量不多,但其價值絕對不低於黃金十萬兩。”孫行土道,“但若你比賽輸了,便把你手上唐伯虎所贈的畫交出來吧。”
原來是衝著唐伯虎的畫來的。李牧心中冷笑。臉上卻表現出猶豫之色,遲疑起來。
“怎麽,你不敢?”孫行土看來眼裏,心中更是得意,繼續刺激道,“還是你沒信心,害怕輸?”
“哼,有什麽不敢的,賭就賭!”李牧像是被激怒的樣子,憤憤道。
“好,怕你輸後反悔,賭注先交出來,讓譚老保管,免得有人耍賴。”孫行土說完,從身上拿出一張地契,展示上麵印簽並無虛假,將其交到舞台上的老者,道:“譚老,麻煩您了!”
對於孫行土的舉動,李牧自然是求之不得,但表情卻十分憤概,哼了一聲,也把畫卷交出來。
“這……”
譚老被逼做公證,臉色有些猶豫。但看了兩人一眼,最後還是無奈答應下來。
見李牧交出畫卷,孫行土也終於放下心了,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
舞台上楚中天,嘴角同樣勾起一抹不為人知的弧度,斜眼向孫行土看了一眼,目光有嘉許之意。
“哼,就讓你們得瑟一會兒,等會有你們哭的時候。”李牧內心冷笑。走到舞台,坐在先前嫦娥所坐的位置。
這場比賽雖然不合詩會的規則,但既然楚中天本人要求,眾評委和主辦方也隻能答應。當兩人坐落後,便有執事官點燃一根香插在香爐上。
比試同樣以一柱香為限,在這時間內,必須作出一首詠誦蛤蟆的詩。
楚中天低頭作苦思狀,李牧嘴角冷冷一笑,根本不作偽裝沉思的樣子,直接伸手抓起毛筆,蘸滿墨汁,大筆一揮,如龍蛇疾走。僅片刻功夫,一首二十八言的詩便已經完成。
李牧加上標題,輕嗬一口氣,放下毛筆。
看到李牧這麽快就開始作詩,台下的孫行土心裏咯噔一下。顯然,對方有備而來,早就把詩想好了。
計時的香才剛剛點燃,李牧便已放下了筆。
他根本不等香燒完,把紙拿起,直接展示給評委和台下的觀眾看。
楚中天也抬起頭,當看到李牧的詩時,整個人愣住,手中握著的毛筆也掉落下來,在桌麵上的白紙染了一團漆黑。
詩很短,而且字體龍飛鳳舞,完全像個初學者拿筆塗鴉,難看之極。
但詩的意思,卻表現有豪氣激蕩,讓人驚歎不已:
《詠蛤蟆》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七言絕句,一氣嗬成!
所有人目瞪口呆。
李牧心中得意,此詩乃是前世太祖所寫,其氣勢宏渾,自然不是一般的詩詞可比。
當然這首詩早在唐朝之前就有了版本,隻是到了太祖那個時代,他老人家將詩稍作修改,讓詩更增洪宏激蕩的氣概罷了。
這首詩原本是詠青蛙的,但詩中卻沒有提及半個蛙字,李牧稍微修改一下,便變成了一首詠蛤蟆的詩,自然沒有半點毛病,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畢竟蛤蟆和青蛙都有類似的生活習性。
前兩句“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既寫出了蛤蟆的生活習性,又突出了其獨特的個性。“如虎踞”更是放大了的蛤蟆的形象,給人一種胸懷廣闊,氣象萬千之感。
後兩句便是詩是重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寫出了敢爭天下先的勇氣以及氣吞江山如虎英雄意識,俯瞰天下群雄,大有“天上劍仙三百萬,遇我也須盡低眉”的豪情壯懷。
此詩構思巧妙,托物言誌新穎。寫蛤蟆既不離開蛤蟆,又高於蛤蟆,真實而又感人,簡直絕妙。
此詩一出,再無蛤蟆詩!
把蛤蟆本身的形象升華到如此高妙的境界,確實也沒有其他詩詞能夠比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