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
人民委員會主席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的辦公室在克裏姆林宮人民委員會大樓二樓北翼最深處。默林.斯羅諾維奇.別爾科夫是這裏的常客,無論是以蘇聯國家科學技術協調委員會主席、內務人民委員、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還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的身份。
此刻,他正坐在與辦公桌並排的椅子上,看著人民委員會主席那顆碩大的、蘇格拉底似的腦袋。
當然人民委員會主席也在看著他。
“別爾科夫同誌,我們與英國人的談判進行得怎麽樣了?”
他指的是蘇聯正在與英國進行的、關於《英蘇海軍協定》的談判。別爾科夫正領導著一個特別委員會負責處理這項工作,而它進行得非常不順利。
“海軍的同誌們依然拒絕接受英國人提出的條件。”
其實英國人的條件並不是那麽難以接受,倫敦同意蘇聯在一九四三年一月一rì以前建造兩艘裝備十六英寸火炮、排水量不超過三萬五千噸的戰列艦和七艘裝備七點一英寸火炮的重巡洋艦,條件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莫斯科不能建造更多的同類戰艦,同時也希望能將戰列艦的主炮口徑限製在十四英寸。
畢竟,皇家海軍已經開工的兩艘“國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就隻裝備了十四英寸主炮,而且設計排水量隻有三萬五千噸。
但蘇聯海軍的領導人就是不能接受倫敦的條件。
而且,除了以前那些反對理由,他們還提出了兩個新的理由。
首先,受緬甸海軍的“黑珍珠”級戰列艦的刺激,英國人自己也正在設計裝備十六英寸火炮、標準排水量四萬噸的新一代“獅”級戰列艦。《倫敦海軍條約》的限製事實上已經不複存在。因此海軍主任奧爾洛夫上將認為蘇聯海軍既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再受到類似條款的限製。
其次,英國在英緬衝突中表現出來的虛弱讓紅海軍的將軍們認為蘇聯根本沒有必要再按照倫敦的節奏跳舞。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既然緬甸海軍在已經擁有了兩艘裝備十六英寸火炮的戰列艦以後再建造四艘新的裝備十六英寸火炮的戰列巡洋艦,那麽為什麽蘇聯海軍就隻能建造兩艘?難道蘇聯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實力還不如緬甸麽?
不得不承認,這兩個理由非常具有說服力。別爾科夫承認它們都很合理,但還不夠合理。
如果蘇聯也像莫非和郭波那兩個家夥那麽富裕、而且也有美國一樣的船舶設計和建造能力的話,他當然不會反對海軍的意見——然而蘇聯有嗎?
遺憾的是他還不能將莫非和郭波說出來,因此要反駁將軍們的意見就顯得非常困難。
別爾科夫很頭痛。
但這僅僅還是一個開始。
“別爾科夫同誌,恐怕你的工作還會變得更加艱巨。”
“為什麽?”
莫洛托夫歎了一口氣。“剛剛收到來自華盛頓的消息,美國人已經含蓄的表示他們將支持緬甸zhèng fǔ的造艦計劃。”
這個消息並不出別爾科夫的意料。莫非和郭波當然會給他們的計劃掃清障礙。隻是,為了平衡緬甸海軍實力增強對皇家海軍帶來的壓力,英國zhèng fǔ一定會在英蘇海軍協定問題上采取更加保守的態度,但另一方麵,蘇聯海軍的將軍們似乎也會在這件事情中得到一個不那麽有趣的結論。
幾乎可以預見,在未來的談判中雙方的矛盾將會更加嚴重。
“那麽,莫洛托夫同誌,您對此的看法是什麽?”盡管人民委員會主席早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蘇聯zhèng fǔ並不準備為紅海軍建造它希望的那些戰列艦——但現在的情況卻有很多的不同了。
“別爾科夫同誌,盡量拖延時間吧。”
在《英蘇海軍協定》正式簽署以前,海軍就不能最終確定它準備建造的戰艦的技術細節,這樣戰艦的設計將一直無法完成,自然也就談不上開工建造了。
人民委員會主席的計劃非常完美。
但外交人民委員的頭卻開始痛起來了。
但與德國人相比,別爾科夫的處境還不算太糟糕——在第三帝國,受到緬甸的海軍計劃刺激的並不是某位海軍將領,而是納粹黨至高無上的帝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獲得美國選擇支持緬甸而不是英國的消息之後,喜歡大軍艦的前陸軍下士立刻做出了一個無比大膽的決定。
他要求海軍造艦部門和船廠按照後備方案將建造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更換為三百八十毫米,同時命令克虜伯公司為“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研製新的四百零三毫米主炮。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個決定,尤其是海軍司令埃裏希.雷德爾。在他看來,增強戰艦的主炮必然會讓英國感覺德國正試圖挑戰它的海權,而這正是他一直竭力避免的事情。而另一方麵,現在更換戰艦的主炮將不可避免的延長它們的工期,但海軍卻沒有那麽多時間等待了。
因此他向希特勒建議,更換主炮的計劃應該在“沙恩霍斯特”級和“俾斯麥”級的後續艦上進行,但希特勒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的建議。
在第三帝國的元首看來,德國的戰列艦至少應該比緬甸海軍的戰艦更強——盡管“黑珍珠”是在美國建造的——而且英國人正在設計新一代“獅”級戰列艦也已經不是什麽秘密,因此德國的戰列艦也必須強化自己的火力。
自然,元首的命令是必須執行的,因此德國海軍造艦部門、船廠和克虜伯公司的工程師們也就開始了他們痛苦的工作。
而有兩點必須注意:
第一,克虜伯公司既沒有設計也沒有製造過四百零三毫米口徑的艦炮,甚至連設計三百八十毫米口徑艦炮的經驗都嚴重不足——由於使用了隻有八百千克重的輕彈,盡管紙麵數據看上去還不錯,但SK-C/34型主炮的威力實際卻僅排在同口徑火炮中的倒數第二位,僅僅超過了英國人二十年前設計的MarkⅠ型艦炮;
第二,由於排水量嚴重超標,“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幹舷已經被壓得很低,如果再將主炮更換為六門三百八十毫米口徑火炮……“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將一舉超過皇家海軍的“納爾遜”號和“羅德尼”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兩艘“淺水重炮艦”——而且比兩位“海軍上將”更加名副其實。
前一個問題或許還不算特別嚴重,但後一個卻是德國海軍的船舶工程師們需要認真考慮的頭痛問題。如果第三帝國最新銳的兩艘大型水麵戰艦剛剛服役就因為幹舷問題消失在北海洶湧的波濤中,用不著動用蓋世太保,暴怒的海軍總司令閣下就會親自把他們全部淹死。
盡管他也反對更換戰艦的主炮……
人民委員會主席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的辦公室在克裏姆林宮人民委員會大樓二樓北翼最深處。默林.斯羅諾維奇.別爾科夫是這裏的常客,無論是以蘇聯國家科學技術協調委員會主席、內務人民委員、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還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的身份。
此刻,他正坐在與辦公桌並排的椅子上,看著人民委員會主席那顆碩大的、蘇格拉底似的腦袋。
當然人民委員會主席也在看著他。
“別爾科夫同誌,我們與英國人的談判進行得怎麽樣了?”
他指的是蘇聯正在與英國進行的、關於《英蘇海軍協定》的談判。別爾科夫正領導著一個特別委員會負責處理這項工作,而它進行得非常不順利。
“海軍的同誌們依然拒絕接受英國人提出的條件。”
其實英國人的條件並不是那麽難以接受,倫敦同意蘇聯在一九四三年一月一rì以前建造兩艘裝備十六英寸火炮、排水量不超過三萬五千噸的戰列艦和七艘裝備七點一英寸火炮的重巡洋艦,條件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莫斯科不能建造更多的同類戰艦,同時也希望能將戰列艦的主炮口徑限製在十四英寸。
畢竟,皇家海軍已經開工的兩艘“國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就隻裝備了十四英寸主炮,而且設計排水量隻有三萬五千噸。
但蘇聯海軍的領導人就是不能接受倫敦的條件。
而且,除了以前那些反對理由,他們還提出了兩個新的理由。
首先,受緬甸海軍的“黑珍珠”級戰列艦的刺激,英國人自己也正在設計裝備十六英寸火炮、標準排水量四萬噸的新一代“獅”級戰列艦。《倫敦海軍條約》的限製事實上已經不複存在。因此海軍主任奧爾洛夫上將認為蘇聯海軍既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再受到類似條款的限製。
其次,英國在英緬衝突中表現出來的虛弱讓紅海軍的將軍們認為蘇聯根本沒有必要再按照倫敦的節奏跳舞。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既然緬甸海軍在已經擁有了兩艘裝備十六英寸火炮的戰列艦以後再建造四艘新的裝備十六英寸火炮的戰列巡洋艦,那麽為什麽蘇聯海軍就隻能建造兩艘?難道蘇聯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實力還不如緬甸麽?
不得不承認,這兩個理由非常具有說服力。別爾科夫承認它們都很合理,但還不夠合理。
如果蘇聯也像莫非和郭波那兩個家夥那麽富裕、而且也有美國一樣的船舶設計和建造能力的話,他當然不會反對海軍的意見——然而蘇聯有嗎?
遺憾的是他還不能將莫非和郭波說出來,因此要反駁將軍們的意見就顯得非常困難。
別爾科夫很頭痛。
但這僅僅還是一個開始。
“別爾科夫同誌,恐怕你的工作還會變得更加艱巨。”
“為什麽?”
莫洛托夫歎了一口氣。“剛剛收到來自華盛頓的消息,美國人已經含蓄的表示他們將支持緬甸zhèng fǔ的造艦計劃。”
這個消息並不出別爾科夫的意料。莫非和郭波當然會給他們的計劃掃清障礙。隻是,為了平衡緬甸海軍實力增強對皇家海軍帶來的壓力,英國zhèng fǔ一定會在英蘇海軍協定問題上采取更加保守的態度,但另一方麵,蘇聯海軍的將軍們似乎也會在這件事情中得到一個不那麽有趣的結論。
幾乎可以預見,在未來的談判中雙方的矛盾將會更加嚴重。
“那麽,莫洛托夫同誌,您對此的看法是什麽?”盡管人民委員會主席早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蘇聯zhèng fǔ並不準備為紅海軍建造它希望的那些戰列艦——但現在的情況卻有很多的不同了。
“別爾科夫同誌,盡量拖延時間吧。”
在《英蘇海軍協定》正式簽署以前,海軍就不能最終確定它準備建造的戰艦的技術細節,這樣戰艦的設計將一直無法完成,自然也就談不上開工建造了。
人民委員會主席的計劃非常完美。
但外交人民委員的頭卻開始痛起來了。
但與德國人相比,別爾科夫的處境還不算太糟糕——在第三帝國,受到緬甸的海軍計劃刺激的並不是某位海軍將領,而是納粹黨至高無上的帝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獲得美國選擇支持緬甸而不是英國的消息之後,喜歡大軍艦的前陸軍下士立刻做出了一個無比大膽的決定。
他要求海軍造艦部門和船廠按照後備方案將建造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更換為三百八十毫米,同時命令克虜伯公司為“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研製新的四百零三毫米主炮。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個決定,尤其是海軍司令埃裏希.雷德爾。在他看來,增強戰艦的主炮必然會讓英國感覺德國正試圖挑戰它的海權,而這正是他一直竭力避免的事情。而另一方麵,現在更換戰艦的主炮將不可避免的延長它們的工期,但海軍卻沒有那麽多時間等待了。
因此他向希特勒建議,更換主炮的計劃應該在“沙恩霍斯特”級和“俾斯麥”級的後續艦上進行,但希特勒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的建議。
在第三帝國的元首看來,德國的戰列艦至少應該比緬甸海軍的戰艦更強——盡管“黑珍珠”是在美國建造的——而且英國人正在設計新一代“獅”級戰列艦也已經不是什麽秘密,因此德國的戰列艦也必須強化自己的火力。
自然,元首的命令是必須執行的,因此德國海軍造艦部門、船廠和克虜伯公司的工程師們也就開始了他們痛苦的工作。
而有兩點必須注意:
第一,克虜伯公司既沒有設計也沒有製造過四百零三毫米口徑的艦炮,甚至連設計三百八十毫米口徑艦炮的經驗都嚴重不足——由於使用了隻有八百千克重的輕彈,盡管紙麵數據看上去還不錯,但SK-C/34型主炮的威力實際卻僅排在同口徑火炮中的倒數第二位,僅僅超過了英國人二十年前設計的MarkⅠ型艦炮;
第二,由於排水量嚴重超標,“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幹舷已經被壓得很低,如果再將主炮更換為六門三百八十毫米口徑火炮……“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將一舉超過皇家海軍的“納爾遜”號和“羅德尼”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兩艘“淺水重炮艦”——而且比兩位“海軍上將”更加名副其實。
前一個問題或許還不算特別嚴重,但後一個卻是德國海軍的船舶工程師們需要認真考慮的頭痛問題。如果第三帝國最新銳的兩艘大型水麵戰艦剛剛服役就因為幹舷問題消失在北海洶湧的波濤中,用不著動用蓋世太保,暴怒的海軍總司令閣下就會親自把他們全部淹死。
盡管他也反對更換戰艦的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