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時身兼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政務院院長、國防委員會主席、工業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副統帥、武裝jǐng察部隊最高統帥、jǐng察總監(其他重要或者不重要的職務省略)等多種職務的西南地區最高統治者,開會,絕對是郭波最重要的工作。
連“之一”都沒有。
當然,並不是所有會議他都會參加:有些時候,他沒有時間;有些時候,需要他出席的會議其實並不重要;有些時候,僅僅是因為他不想出席……在這些時候,他的兩位副官就會代替他主持會議。
但如果某個會議達綺芬妮也會出席,隻要有可能,郭波也同樣會出席;而如果某個會議上同時出現了莫非和達綺芬妮,那麽,無論如何,他都一定會參加。
就好像現在。
對於不知情的人而言,這顯得很奇怪。從參加會議的官員名單看,正在舉行的會議似乎並沒有重要到同時需要郭波、莫非和達綺芬妮同時參加的地步,因為排名最靠前的三位官員分別是:教育部部長陶知行、高等教育部部長吳興義,以及負責管理文化、高等教育、對外宣傳、人才招募和北平高校撤退工作的政務院直屬第二辦公室主任陳佩穎。
這是一個與教育有關的會議。
一個與教育有關的會議,按照正常的理解,即使非常重要,也不需要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和安全與情報委員會主席參加——但現在的情況卻完全不同。
因為郭波的一個計劃遇到了嚴重的阻礙。
一個掠奪人才的計劃。
根據這項計劃,甚至還在中國與rì本的戰爭正式爆發以前,第二辦公室就已經開始動員北平各所高校的教授與學生撤退到西南。最開始所有人對此都有強烈的抵觸情緒,而在戰爭爆發以後,隨著rì軍不斷逼近北平,計劃的進展開始變得順利起來,在很短時間內就有上千名教授和學生乘坐飛機到了g qìng,然後再分散到西南地區的各所高校。
如果事情一直按照這樣的狀況發展,整個計劃當然會順利的完成——但不幸的是,戰爭結束了。
因此一切在轉瞬間發生了徹底的逆轉。還留在北平的教授和學生拒絕繼續撤退,並請求西南zhèng fǔ盡快將已經撤退到西南的上千人送返北平。而與之相呼應的是,已經到西南的教授與學生也希望自己可以回到北平,並且還提出了正式的申請。
顯然,如果批準他們的請求,郭波的計劃將徹底破產。這將是一個打擊,雖然並不沉重但這依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他已經下定決心,隻要可以讓計劃順利完成,他會不惜一切代價、使用一切手段,甚至動用軍jǐng將所有人扣留在西南。
當然,隻有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當所有方法都已宣布無效時,他才會使用最愚蠢的暴力手段。
“我不想讓人認為我很蠢,所以你們最好想一個好辦法把所有人全部留在西南,”郭波大聲的說,讓每一雙耳朵都可以清楚的聽到,“當然,如果你們還能找到辦法將更多的人送到西南,我將感激不盡。”
“這很困難,並不容易辦到,郭主席。”陶知行皺著眉頭。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很不喜歡郭波的計劃——教授們在哪所大學教書、學生們在哪所大學就讀,這都應該由他們自己做出選擇,強行將他們留在西南簡直毫無道理可言。
但是,對一個軍閥講道理也同樣毫無意義。
“我知道這很困難,很不容易辦到,但你們必須想辦法完成它!否則我將不得不動用jǐng察將他們全部扣留下來——陶先生,我已經說過了,我並不想這麽做,這會讓我看起來非常愚蠢。”
“那麽你為什麽不讓他們返回北平呢?郭主席,我認為他們有zì yóu選擇在任何一所大學工作和學習的權力。”
“他們當然有權力,但我也有我的計劃。”郭波強調到,並激動的揮舞著雙手,“陶先生,我親愛的教育部長,你知道二十一世紀什麽最重要嗎?是人才!”
“二十一世紀?”陶知行有些發愣,“我以為現在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主席閣下的意思是未來。”達綺芬妮看了因為教育部長的話而變得有些尷尬的軍政委員會主席閣下一眼,然後替他做了一個解釋,“他的希望我們的眼光可以放得更長遠一些,要能看到下一個世紀。”
“原來如此。”陶知行點了點頭。盡管掩飾的痕跡十分明顯,但他還是相信達綺芬妮的解釋,因為在他看來,詞不達意、甚至幹脆胡言亂語根本就是郭波最喜歡犯的一個低級錯誤。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用在“二十一世紀”的問題上繼續糾纏了。“我承認人才對於國家的發展非常重要,但那些學生,無論他們留在西南還是返回北平,隻要他們肯努力學習,他們都一樣會成為人才。”
郭波搖了搖頭。“但卻不一定會成為替我工作的人才。他們有可能為南京zhèng fǔ或者別的什麽人工作——陶先生,我承認這樣的想法有一些問題,但你必須理解,站在我的立場上這是最正常的考慮。”
“我可以理解你,郭主席。但作為一個教育者,我不能認同你的做法。”
“那我們就從教育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我認為北平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學習環境,那裏的政治氣氛過於濃厚,而且學校的硬件……我指的是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還有各種必須的用品,北平的大學都沒有西南的大學充足和先進,所以即使站在單純的科學研究和教育的角度,讓教授和學生們留在西南也更加合適。”
“而且在西南的大學讀書,今後到國外的留學也更加容易。”高等教育部部長吳興義也插了進來。他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由於莫非和郭波與美國方麵極其特殊的關係,西南幾所主要大學的畢業生幾乎可以不受任何限製的前往美國留學。
這確實比中國的其他大學有更多的優勢。
但這其實並不是重點。“我當然知道我們的學校比北平的學校在科研、教學和出國深造方麵都更有優勢,但郭主席的做法實在欠缺妥當。”陶知行堅持自己的看法,“我還是認為,應該讓教授和學生們自己選擇在哪所大學工作和學習。”
“那就讓他們自己選擇。”
“什麽?”郭波吃驚的轉過頭,看著身邊的西斯君主,“讓他們自己選擇?莫非,這絕對不行。”
“為什麽不?我的朋友。”莫非對他露出一個溫和的微笑,“我們隻需要讓教授和學生們自己選擇留下就可以了。”
“但他們正要求返回北平!”
“他們會改變主意,我可以保證。”
“你肯定?”郭波很懷疑。
這其實顯得很愚蠢。“你知道整個計劃的問題出在哪裏嗎?我的朋友。”莫非反問到,沒等他回答就繼續說到:“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來自北平的教授和學生對我們這個勢力充滿反感和抵觸情緒,所以即使我們的學校有那麽明顯的優勢,他們也不會願意留在西南。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消除他們的反感和抵觸情緒。”
“怎麽消除?”
“我有我的方法。”當然,他總有方法——但郭波卻有很不好的感覺。
“希望你的方法不要太……特別。”他用不安的眼光的盯著西斯君主。他對他會采用的手段一點信心也沒有。
“我的方法會很溫和,我的朋友。”莫非說,“並且我還準備製造一些更好的條件,比如邀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沒有說準備邀請愛因斯坦做什麽——當然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郭波的副官王策走進來,打斷了會議。
王策走到郭波身邊,低聲對他說:“天空艦隊已經占領了西寧。”
※※※※※※※※※※※※※※※※※※※※※※※※
PS:爭取晚上再補一章
連“之一”都沒有。
當然,並不是所有會議他都會參加:有些時候,他沒有時間;有些時候,需要他出席的會議其實並不重要;有些時候,僅僅是因為他不想出席……在這些時候,他的兩位副官就會代替他主持會議。
但如果某個會議達綺芬妮也會出席,隻要有可能,郭波也同樣會出席;而如果某個會議上同時出現了莫非和達綺芬妮,那麽,無論如何,他都一定會參加。
就好像現在。
對於不知情的人而言,這顯得很奇怪。從參加會議的官員名單看,正在舉行的會議似乎並沒有重要到同時需要郭波、莫非和達綺芬妮同時參加的地步,因為排名最靠前的三位官員分別是:教育部部長陶知行、高等教育部部長吳興義,以及負責管理文化、高等教育、對外宣傳、人才招募和北平高校撤退工作的政務院直屬第二辦公室主任陳佩穎。
這是一個與教育有關的會議。
一個與教育有關的會議,按照正常的理解,即使非常重要,也不需要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和安全與情報委員會主席參加——但現在的情況卻完全不同。
因為郭波的一個計劃遇到了嚴重的阻礙。
一個掠奪人才的計劃。
根據這項計劃,甚至還在中國與rì本的戰爭正式爆發以前,第二辦公室就已經開始動員北平各所高校的教授與學生撤退到西南。最開始所有人對此都有強烈的抵觸情緒,而在戰爭爆發以後,隨著rì軍不斷逼近北平,計劃的進展開始變得順利起來,在很短時間內就有上千名教授和學生乘坐飛機到了g qìng,然後再分散到西南地區的各所高校。
如果事情一直按照這樣的狀況發展,整個計劃當然會順利的完成——但不幸的是,戰爭結束了。
因此一切在轉瞬間發生了徹底的逆轉。還留在北平的教授和學生拒絕繼續撤退,並請求西南zhèng fǔ盡快將已經撤退到西南的上千人送返北平。而與之相呼應的是,已經到西南的教授與學生也希望自己可以回到北平,並且還提出了正式的申請。
顯然,如果批準他們的請求,郭波的計劃將徹底破產。這將是一個打擊,雖然並不沉重但這依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他已經下定決心,隻要可以讓計劃順利完成,他會不惜一切代價、使用一切手段,甚至動用軍jǐng將所有人扣留在西南。
當然,隻有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當所有方法都已宣布無效時,他才會使用最愚蠢的暴力手段。
“我不想讓人認為我很蠢,所以你們最好想一個好辦法把所有人全部留在西南,”郭波大聲的說,讓每一雙耳朵都可以清楚的聽到,“當然,如果你們還能找到辦法將更多的人送到西南,我將感激不盡。”
“這很困難,並不容易辦到,郭主席。”陶知行皺著眉頭。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很不喜歡郭波的計劃——教授們在哪所大學教書、學生們在哪所大學就讀,這都應該由他們自己做出選擇,強行將他們留在西南簡直毫無道理可言。
但是,對一個軍閥講道理也同樣毫無意義。
“我知道這很困難,很不容易辦到,但你們必須想辦法完成它!否則我將不得不動用jǐng察將他們全部扣留下來——陶先生,我已經說過了,我並不想這麽做,這會讓我看起來非常愚蠢。”
“那麽你為什麽不讓他們返回北平呢?郭主席,我認為他們有zì yóu選擇在任何一所大學工作和學習的權力。”
“他們當然有權力,但我也有我的計劃。”郭波強調到,並激動的揮舞著雙手,“陶先生,我親愛的教育部長,你知道二十一世紀什麽最重要嗎?是人才!”
“二十一世紀?”陶知行有些發愣,“我以為現在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主席閣下的意思是未來。”達綺芬妮看了因為教育部長的話而變得有些尷尬的軍政委員會主席閣下一眼,然後替他做了一個解釋,“他的希望我們的眼光可以放得更長遠一些,要能看到下一個世紀。”
“原來如此。”陶知行點了點頭。盡管掩飾的痕跡十分明顯,但他還是相信達綺芬妮的解釋,因為在他看來,詞不達意、甚至幹脆胡言亂語根本就是郭波最喜歡犯的一個低級錯誤。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用在“二十一世紀”的問題上繼續糾纏了。“我承認人才對於國家的發展非常重要,但那些學生,無論他們留在西南還是返回北平,隻要他們肯努力學習,他們都一樣會成為人才。”
郭波搖了搖頭。“但卻不一定會成為替我工作的人才。他們有可能為南京zhèng fǔ或者別的什麽人工作——陶先生,我承認這樣的想法有一些問題,但你必須理解,站在我的立場上這是最正常的考慮。”
“我可以理解你,郭主席。但作為一個教育者,我不能認同你的做法。”
“那我們就從教育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我認為北平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學習環境,那裏的政治氣氛過於濃厚,而且學校的硬件……我指的是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還有各種必須的用品,北平的大學都沒有西南的大學充足和先進,所以即使站在單純的科學研究和教育的角度,讓教授和學生們留在西南也更加合適。”
“而且在西南的大學讀書,今後到國外的留學也更加容易。”高等教育部部長吳興義也插了進來。他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由於莫非和郭波與美國方麵極其特殊的關係,西南幾所主要大學的畢業生幾乎可以不受任何限製的前往美國留學。
這確實比中國的其他大學有更多的優勢。
但這其實並不是重點。“我當然知道我們的學校比北平的學校在科研、教學和出國深造方麵都更有優勢,但郭主席的做法實在欠缺妥當。”陶知行堅持自己的看法,“我還是認為,應該讓教授和學生們自己選擇在哪所大學工作和學習。”
“那就讓他們自己選擇。”
“什麽?”郭波吃驚的轉過頭,看著身邊的西斯君主,“讓他們自己選擇?莫非,這絕對不行。”
“為什麽不?我的朋友。”莫非對他露出一個溫和的微笑,“我們隻需要讓教授和學生們自己選擇留下就可以了。”
“但他們正要求返回北平!”
“他們會改變主意,我可以保證。”
“你肯定?”郭波很懷疑。
這其實顯得很愚蠢。“你知道整個計劃的問題出在哪裏嗎?我的朋友。”莫非反問到,沒等他回答就繼續說到:“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來自北平的教授和學生對我們這個勢力充滿反感和抵觸情緒,所以即使我們的學校有那麽明顯的優勢,他們也不會願意留在西南。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消除他們的反感和抵觸情緒。”
“怎麽消除?”
“我有我的方法。”當然,他總有方法——但郭波卻有很不好的感覺。
“希望你的方法不要太……特別。”他用不安的眼光的盯著西斯君主。他對他會采用的手段一點信心也沒有。
“我的方法會很溫和,我的朋友。”莫非說,“並且我還準備製造一些更好的條件,比如邀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沒有說準備邀請愛因斯坦做什麽——當然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郭波的副官王策走進來,打斷了會議。
王策走到郭波身邊,低聲對他說:“天空艦隊已經占領了西寧。”
※※※※※※※※※※※※※※※※※※※※※※※※
PS:爭取晚上再補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