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容見灰衣小沙彌苦著一張臉,似乎自己欠了他多少錢一般,心情更是莫名舒爽,於是笑嘻嘻道:“師父久等了,請進來吧。”
灰衣小沙彌拿著手中的食盒進了禪房,見到正坐在床上給自己穿靴的南宮無痕,抖了一抖。
南宮無痕瞧了灰衣小沙彌一眼,眉毛一皺將臉瞥到一邊,裝作沒看見。
灰衣小沙彌低著頭,收拾裝上的殘羹剩飯,無意中餘光瞟過床上淩亂的鋪蓋,心中瘋狂地默念“善哉阿難陀佛善哉阿難陀佛”,耳根卻漸漸紅了起來。
令狐容饒有興致看著灰衣小沙彌手忙腳亂的收拾好昨晚桌上的狼藉,又擺上新的食盒。
她走進自己禪房,笑意嫣然說了一句:“辛苦師父了。”
灰衣小沙彌不懂晉語,依然臉色瞬間漲紅,甚至忘了對她雙手合十一禮,直接落荒而逃,出門還差點被門檻絆了一跤。
令狐容哈哈大笑,笑得張揚放肆。
“一個單純的小沙彌,你何必逗他。”南宮無痕亦覺得有趣,笑了。
“這群人真可悲,花花世界不去享受,非要來當撞鍾念經的出家人。若是那些勘破人海浮沉世態炎涼的老人也就罷了,一個個年輕的俊俏小郎君,何必這麽想不開,強求什麽六根清淨。”
“這話可說不得!”南宮無痕連忙道,還雙手合十念了句,“善哉阿難陀佛,佛祖莫怪。”
令狐容翻了個白眼,跟著補了一句,“佛祖若要怪罪,便請讓我當不得這個聖女吧!”
“收拾好了吧,吃完早膳,我們便去藏書閣。”
令狐容拉了南宮無痕的手,二人一起坐在桌前。
灰衣小沙彌送來的早膳是青菜豆腐湯,配了兩個肉包子,還算不錯。
二人一同吃飯,其樂融融。
燭光寺,敬修堂。
“住持,送飯的小沙彌說昨日南宮施主與聖女獨處一夜。這...”
紅衣長老還是忍不住找來了,一張臉鐵青著,憤憤不平。
倉吉嘉措麵容祥和,一手撥著念珠,一手敲著木魚,端正跪在佛像前的蒲團上。
默念完《雜阿難陀》最後一句,倉吉嘉措才不緊不慢開口,“聖女還年輕,很有活力嘛。”
“可寺內皆是清修僧眾,聖女如此行為有傷教化,對修行之人影響不好。還請住持對聖女進行約束!”
紅衣長老急急道。
“既是清修,修的是心。若輕易為紅塵事所擾,必須借以外物才能保持內心清明不惹塵埃,算不得修行。”
說到最後一句,語氣已然有些嚴厲。
另外一名紅衣僧人入內,對倉吉嘉措恭敬道:“住持,大圓塔寺住持摩雲來訪。”
倉吉嘉措點了點頭道:“我隨後就到。”
然後回頭紅衣長老道,“圓達,你要記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聖女既是上天所定的聖女,那麽上天自有他的道理。機緣到或未到,自有因果,無需強求。”
紅衣長老明顯沒有被說服,卻又語塞無處反駁,雙手合十一禮退了下去。
出了敬修堂,紅衣長老回了自己的禪房,灰衣小沙彌依然靜候。之前便是他將此事稟告給了紅衣長老,紅衣長老立即去敬修堂找了住持,如今紅衣長老回來了,小沙彌自然要問問處置的辦法。
“住持說了,好好照顧聖女即可,其餘的事情,你不要管了。”紅衣長老無力道。
灰衣小沙彌有些意外這個結果,還是聽話點點頭。
“聖女若有出格之舉,還是要前來稟告。另外,明誨,你要記住,莫為紅塵事壞了自己內心清明,一定守住本心。”
名為明誨的灰衣小沙彌聽著紅衣長老語重心長的教誨,訥訥點頭。
“好吧,你去忙吧。”紅衣長老似乎很疲憊地用手揉了揉鼻梁,對明誨擺擺手。
明誨小沙彌雙手合十一禮後,退出了禪房。
-—-—-—-—-—-—-—-—-—-—
北戎。
“咳咳,這風沙也太大了。”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出現在街道上,皆覆著厚厚的麵紗。
大風刮起,帶起來的是一陣一陣的黃土,飛在空中,如同蒙了一層昏黃的霧氣,天色亦晦暗,雖是晴天雲也不算濃,卻無法見到陽光直射,仰頭隻能見到金色的光源處蒙了一層毛邊。
漢生眯起眼,和年稷堯艱難前行,方向並不是北戎十三陵,而是十三陵旁的一個小鎮——虎口鎮。
按照從“聚德齋”得到的地圖,這個鎮是距離北戎十三陵最近的一個小鎮,若要前往十三陵,翻過虎口鎮東麵的後山,再穿過一道懸崖,就能直接到達。
漢生與年稷堯二人稍稍熟悉了北戎的苦寒生活便前往這座小鎮,打算先在小鎮住下。“聚德齋”的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名叫盛德興,一張長年如同喝醉酒一般通紅的臉頰與鼻頭,眼角齊額角有一道看上去很嚇人的刀疤,為人卻很和藹。
若非漢生再三推辭,盛德興就要親自送他們二人前來虎口鎮。最後的結果就是,德興寫了書信一封給虎口鎮的好友,將漢生說成是他的遠親侄子和侄孫女,躲避仇家前來虎口鎮暫住。
今日啟程前往虎口鎮,漢生與年稷堯早已知曉北戎風沙大,平日裏出門也是麵覆厚紗,沒想到今日驟然而起的沙暴依然吹得他們睜不開眼,眼淚直流。街道上來往的行人雖不多,一個個卻很淡然用麵紗或者衣袖捂緊了口鼻,該幹嘛幹嘛,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
“北戎的風沙比望京還要猛,真難為他們這麽惡劣的天氣還來出門在外。”
年稷堯看著前方路過的老嫗,衣服上打著厚厚的補丁,麵目幹枯,背著一個沉甸甸的籮筐,手裏還抱著一個年幼稚童,自己隻是稍微掩了掩麵上的灰紗,用手用力護住稚童的口鼻,大步大步向前邁去,不由感歎。
“人是很堅強的,再艱苦的地方隻要有一絲生的希望,就會千方百計地活下去。”漢生道。
“是這個道理。”
“沿著這條路走到底,再走半日我們便能到達。”又一陣強風吹來,漢生下意識眯起眼留一絲縫,另一隻手將麵紗捂得離口鼻更近些。
灰衣小沙彌拿著手中的食盒進了禪房,見到正坐在床上給自己穿靴的南宮無痕,抖了一抖。
南宮無痕瞧了灰衣小沙彌一眼,眉毛一皺將臉瞥到一邊,裝作沒看見。
灰衣小沙彌低著頭,收拾裝上的殘羹剩飯,無意中餘光瞟過床上淩亂的鋪蓋,心中瘋狂地默念“善哉阿難陀佛善哉阿難陀佛”,耳根卻漸漸紅了起來。
令狐容饒有興致看著灰衣小沙彌手忙腳亂的收拾好昨晚桌上的狼藉,又擺上新的食盒。
她走進自己禪房,笑意嫣然說了一句:“辛苦師父了。”
灰衣小沙彌不懂晉語,依然臉色瞬間漲紅,甚至忘了對她雙手合十一禮,直接落荒而逃,出門還差點被門檻絆了一跤。
令狐容哈哈大笑,笑得張揚放肆。
“一個單純的小沙彌,你何必逗他。”南宮無痕亦覺得有趣,笑了。
“這群人真可悲,花花世界不去享受,非要來當撞鍾念經的出家人。若是那些勘破人海浮沉世態炎涼的老人也就罷了,一個個年輕的俊俏小郎君,何必這麽想不開,強求什麽六根清淨。”
“這話可說不得!”南宮無痕連忙道,還雙手合十念了句,“善哉阿難陀佛,佛祖莫怪。”
令狐容翻了個白眼,跟著補了一句,“佛祖若要怪罪,便請讓我當不得這個聖女吧!”
“收拾好了吧,吃完早膳,我們便去藏書閣。”
令狐容拉了南宮無痕的手,二人一起坐在桌前。
灰衣小沙彌送來的早膳是青菜豆腐湯,配了兩個肉包子,還算不錯。
二人一同吃飯,其樂融融。
燭光寺,敬修堂。
“住持,送飯的小沙彌說昨日南宮施主與聖女獨處一夜。這...”
紅衣長老還是忍不住找來了,一張臉鐵青著,憤憤不平。
倉吉嘉措麵容祥和,一手撥著念珠,一手敲著木魚,端正跪在佛像前的蒲團上。
默念完《雜阿難陀》最後一句,倉吉嘉措才不緊不慢開口,“聖女還年輕,很有活力嘛。”
“可寺內皆是清修僧眾,聖女如此行為有傷教化,對修行之人影響不好。還請住持對聖女進行約束!”
紅衣長老急急道。
“既是清修,修的是心。若輕易為紅塵事所擾,必須借以外物才能保持內心清明不惹塵埃,算不得修行。”
說到最後一句,語氣已然有些嚴厲。
另外一名紅衣僧人入內,對倉吉嘉措恭敬道:“住持,大圓塔寺住持摩雲來訪。”
倉吉嘉措點了點頭道:“我隨後就到。”
然後回頭紅衣長老道,“圓達,你要記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聖女既是上天所定的聖女,那麽上天自有他的道理。機緣到或未到,自有因果,無需強求。”
紅衣長老明顯沒有被說服,卻又語塞無處反駁,雙手合十一禮退了下去。
出了敬修堂,紅衣長老回了自己的禪房,灰衣小沙彌依然靜候。之前便是他將此事稟告給了紅衣長老,紅衣長老立即去敬修堂找了住持,如今紅衣長老回來了,小沙彌自然要問問處置的辦法。
“住持說了,好好照顧聖女即可,其餘的事情,你不要管了。”紅衣長老無力道。
灰衣小沙彌有些意外這個結果,還是聽話點點頭。
“聖女若有出格之舉,還是要前來稟告。另外,明誨,你要記住,莫為紅塵事壞了自己內心清明,一定守住本心。”
名為明誨的灰衣小沙彌聽著紅衣長老語重心長的教誨,訥訥點頭。
“好吧,你去忙吧。”紅衣長老似乎很疲憊地用手揉了揉鼻梁,對明誨擺擺手。
明誨小沙彌雙手合十一禮後,退出了禪房。
-—-—-—-—-—-—-—-—-—-—
北戎。
“咳咳,這風沙也太大了。”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出現在街道上,皆覆著厚厚的麵紗。
大風刮起,帶起來的是一陣一陣的黃土,飛在空中,如同蒙了一層昏黃的霧氣,天色亦晦暗,雖是晴天雲也不算濃,卻無法見到陽光直射,仰頭隻能見到金色的光源處蒙了一層毛邊。
漢生眯起眼,和年稷堯艱難前行,方向並不是北戎十三陵,而是十三陵旁的一個小鎮——虎口鎮。
按照從“聚德齋”得到的地圖,這個鎮是距離北戎十三陵最近的一個小鎮,若要前往十三陵,翻過虎口鎮東麵的後山,再穿過一道懸崖,就能直接到達。
漢生與年稷堯二人稍稍熟悉了北戎的苦寒生活便前往這座小鎮,打算先在小鎮住下。“聚德齋”的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名叫盛德興,一張長年如同喝醉酒一般通紅的臉頰與鼻頭,眼角齊額角有一道看上去很嚇人的刀疤,為人卻很和藹。
若非漢生再三推辭,盛德興就要親自送他們二人前來虎口鎮。最後的結果就是,德興寫了書信一封給虎口鎮的好友,將漢生說成是他的遠親侄子和侄孫女,躲避仇家前來虎口鎮暫住。
今日啟程前往虎口鎮,漢生與年稷堯早已知曉北戎風沙大,平日裏出門也是麵覆厚紗,沒想到今日驟然而起的沙暴依然吹得他們睜不開眼,眼淚直流。街道上來往的行人雖不多,一個個卻很淡然用麵紗或者衣袖捂緊了口鼻,該幹嘛幹嘛,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
“北戎的風沙比望京還要猛,真難為他們這麽惡劣的天氣還來出門在外。”
年稷堯看著前方路過的老嫗,衣服上打著厚厚的補丁,麵目幹枯,背著一個沉甸甸的籮筐,手裏還抱著一個年幼稚童,自己隻是稍微掩了掩麵上的灰紗,用手用力護住稚童的口鼻,大步大步向前邁去,不由感歎。
“人是很堅強的,再艱苦的地方隻要有一絲生的希望,就會千方百計地活下去。”漢生道。
“是這個道理。”
“沿著這條路走到底,再走半日我們便能到達。”又一陣強風吹來,漢生下意識眯起眼留一絲縫,另一隻手將麵紗捂得離口鼻更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