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請命出征
(感謝大柱輝書友再次兩張月票的支持,感謝南太平洋書友的月票!^-^)
李世民此言讓殿上的諸臣都大吃一驚。皇帝竟然在王易奏言完後,馬上表態了,有人在心裏嘀咕,不成前麵幾位重臣的言論,還不如王易這一個少年人所奏的重要?
因此李世民雖然下了定論,並令諸臣不要再議,但還是有人繼續站出來,表示不同的意見,魏征也再次站出來,表示強烈反對在這種時候出兵。
不過在聽了王易所奏及李世民這般威嚴的喝令後,站出來表示強烈反對的,隻有魏征和李世民下斷言前不曾出來說話的蕭瑀,其他表示不同意見的那些人,表示強烈反對的人沒有,他們所說的意思大概就是現在已經快到寒冬時節,北方冰天雪地,不適合在這個時候舉兵事,希望皇帝能在來年天氣轉暖後,再派大軍出征。
李世民沒有接受魏征等人反對出兵的建議,但接受了一些朝臣們提請的建議,包括李靖等人的奏議,同意在年後派大軍出征。
如此迅速就做出了出兵吐穀渾的決定,這在大唐的曆史上也是少有。諸臣都清楚地記得,上次決定舉兵討伐突厥時候,可是經過了數次朝議,朝臣們爭論了許多場,從開始提議到最終決定出兵,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爭論的激烈程度遠比今天甚幾倍,甚至有人都差點在朝堂上掐架…但此次卻完全不同,今日隻經過了幾場並不算激烈的爭論,皇帝就下定決心舉兵出征。讚成的差不多還是那些大臣,反對的也是那幾個人,為何就會出現這般情況呢?有點不太尋常!
但皇帝既然已經做出了出兵的決定,並不再接受諸臣反對的意見,此議就如此定下來了。
魏征和蕭瑀等強烈反對派兵出征吐穀渾的大臣,也隻得接受了這個現實,不再站出來抗辯。
李世民挺是滿意,在如今諸臣來朝議軍情時候那憤怒的神色,鐵青的表情都不見了,代之的是滿臉的興奮,鬥誌被激昂起來的李世民並沒回到禦座上就坐,而是站在殿上前側,以盡量威嚴的口氣再問諸臣:“諸位愛卿,朕想知道,何人願意領兵,替朕將吐穀渾收拾服帖?”
這次程知節的動作最快了,依然用他那粗大的嗓門吼道,“陛下,俺老程願率兵出征。”
李世民未置可否,隻看了程知節一眼,眼睛就投向班列中的其他武將。
在程知節後,李道宗和侯君集幾乎同步站出來,表示願意領軍出征,替皇帝教訓一下吐穀渾這隻“雞”,將吐穀渾教訓的很慘,給其他那些“猴子”看看。已經被閑置好些年的趙郡王李孝恭也馬上跟著站出來,表示願意率大軍,教訓一下不願聽服於我大唐的吐穀渾。
看到幾位能征善戰的武將站出來請命,李世民很是滿意,但他並沒表態,探詢的眼神依然在朝臣班列中來回睃巡,最後眼光落在了老將李靖身上。
幾乎是在李世民將眼光落在他身上的同時,李靖大步站了出來,“陛下,臣在數年前曾領軍出征突厥,對北地情況甚是熟悉,此次出征吐穀渾,臣也願意再次領兵出征,替陛下掃平吐穀渾,將青海之地納入我大唐的版圖…”
李靖站出來請命,不出任何人的意外,但李靖所說的,卻是非常出乎一些人的意外。剛剛前麵諸將所說,都是要好好教訓一下吐穀渾,並沒有說要將吐穀渾汗國平滅掉,隻有李靖如此說,而且是用平淡的語氣說出來的,相比較前麵程知節、李道宗、侯君集等那般中氣十足的聲音,李靖平和的聲音更加讓人感到驚異,也更讓人動容。
許多人也想到上次出征突厥前,李靖請命出征時候,也是用相似的語氣在皇帝麵前說,會率我大唐將士,為皇帝掃平北方之敵患,還大唐一個安寧的北疆來。後來戰事發展的過程及結局正是合乎李靖出征前所說,東突厥汗國被滅,大唐的北疆再沒有大的敵患。
今日李靖明確地說了,會率軍將吐穀渾汗國平滅,盡占青海之地,沒有人會覺得李靖這是誇誇其談,許多人已經隱隱地為慕容伏允擔憂了,想著那位“執迷不悟”的吐穀渾王,很可能又要遭遇到與東突厥可汗頡利那般的命運,被李靖帶到長安來,“安享”晚年了。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隻要皇帝答應了李靖的請命,那曆史將會重演相似的情節。
李靖站出來請命,說的又如此輕描談寫,讓李世民越加的滿意,當下大喝一聲,“好!李老愛卿願意領軍出下,朕自是深感欣慰,有李老愛卿親自出馬,吐穀渾之亂何愁不平,哈哈!隻是朕擔心,李老愛卿年歲大了,這些年身體又有些不便,能否吃得消在青海高寒之地率軍作戰!”
因為剛剛站出來有三位姓李者,李道宗、李孝恭年紀都比李靖小,為示區分,李世民就稱李靖為李老愛卿了,後麵的話也是表示了他對李靖的關愛及擔憂,但這知讓李靖聽了不是滋味,馬上抗議,“陛下,臣雖然已經近花甲之年,但身子骨依然硬朗,每天照樣習武,還可開三石弓,策馬連續奔馳數百裏不在話下,陛下萬不必擔心臣的身體,臣吃得消到任何地指揮作戰!”
“好!朕同意李愛卿的請求,就委以你為此次出征的統帥,率我漢家兒郎,替朕好好教訓一下吐穀渾人,讓我大唐的軍民,能在青海之地策馬放牧,”李世民更是大悅,剛剛這話他雖然主要是表示關心,但也有激將之意,李靖這般不服老,正合他的意,也就立即決定讓李靖作為大軍的主帥。
讓李靖領軍出征,這是李世民最放心的事,李靖正是他心目中最滿意的主帥人選。
“多謝陛下信任!”李靖長作一禮,退回了班列中,李道宗、李孝恭、侯君集則有點遺憾和無奈,這三人中,唯有李孝恭敢與李靖一爭主帥的位,其他兩人無論是戰功還審資曆上,與李靖都相差甚遠,但被李世民冷落了幾年的李孝恭,在李世民決定後,也不會再出言與李靖爭統帥的位。
程知節雖然心有不忿,但出於對李靖的尊敬,也不敢再爭,很是不甘地退回了班列中,隻是嘴裏還在輕聲地罵著誰,聽到的人都裝聾作啞,對這位無賴不作理會。
“好,今日朝議即到此!”大事決定下來,李世民馬上宣布散朝,但留下了李靖、李孝恭、李道宗、侯君集、尉遲敬德等武將及長孫無忌、房玄齡、戴胄等重要的文臣,再商議關於出征的事。
沒有機會站出來請命的王易很是鬱悶,他原本想在李世民宣布李靖為出征大軍的主帥後,再問詢還有哪些將領願意領軍出征的時候,馬上站出來請命,請求隨李靖一道出征,順便去青海湖那個異常美麗的地方去逛蕩一圈來。
後世時候王易曾經去過青海湖遊玩,為那裏的美景深深折服,他想著大唐時代的青海湖,一定會比後世時候更美麗,因為現在還是原生態,沒有什麽汙染。
隻可惜,李世民在決定讓李靖領軍出征後,並沒宣布其他隨征的將領,就宣布散朝了,讓王易連當殿請命的機會也沒有,沒法在眾臣麵前表露一下男兒的傲氣,如何不鬱悶。
王易和這段時間經常一道喝酒吹牛的馬周一起走出了兩儀殿,馬周在恭喜王易的奏議被皇帝采納的同時,也提議兩人一道去喝酒,順便討論一下今日這事,原本想答應的王易,被突然冒出的一個念頭攪了心情,馬上和馬周說聲抱歉,在馬周驚異的眼神中,王易再複往宮內走去。
因為王易現在是駙馬,再加上非常得李世民寵信,也得長孫皇後的喜愛,可以比較自由地出入宮室,基本不會有人來阻攔,今日王易也是很順暢地進到了宮裏。
他重新進宮後,先到立政殿,陪這段時間身體養的不錯的長孫皇後聊聊天,又逗那位可以說是他的小姨子,還隻有兩三歲但已經被封為城陽公主的小蘿莉玩了會。
在長孫皇後疑惑將起時,王易也起身告辭,但卻不是出宮,而是往李世民所呆的武德殿過去。
事也是湊巧,在王易剛剛抵達武德殿之時,被李世民召來議事的李靖等人剛剛議完事離去,王易得以順利見到李世民民。
李世民似乎明白今日王易單獨來求見的意思,但還是明知故問道:“賢婿,你竟還沒回府?還有何事要向朕稟奏?”
“陛下,臣想隨李相一道出征,特意來向陛下請命!請陛下恩準臣隨同臣的恩師,一道出征!”
李世民一點都沒意外,笑吟吟地看著王易,“哦?賢婿,上次朕希望你隨李道宗出征,你卻找理推,此番為何為請求要出征?就因為領軍主帥是你的恩師?”
“陛下,臣一直實領武職,但沒有戰功立下,不能服眾,很想上戰場殺敵以立軍功。陛下一直委臣以武實職,自然是想臣到戰場上殺敵立功,臣如今師從李相幾年,習得兵法不少,也想到戰場上磨練一番,還請陛下同意讓臣隨李相一道出征!”
“你不怕上戰場有危險嗎?”
王易搖搖頭,“陛下,臣不怕!臣是武將之後,習武多年,又習兵法多年,如何能怕上戰場!”
“朕是希望你上戰場,有戰功立下,但朕答應,肯定還有不少的人不會答應的,”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了王易幾眼,收起了笑容,嚴肅地說道:“皇後肯定不願意你出征,長樂更是不願意你離開長安,率軍出征的…”
“隻要陛下同意臣出征,臣一定可以說服公主的,公主同意了,那皇後娘娘也一定會同意的!”
“朕現在不能答應你,待沒有反對你之時,你再來與朕說,今日先回去吧!”
“是,陛下!”王易大喜……。.。
更多到,地址
(感謝大柱輝書友再次兩張月票的支持,感謝南太平洋書友的月票!^-^)
李世民此言讓殿上的諸臣都大吃一驚。皇帝竟然在王易奏言完後,馬上表態了,有人在心裏嘀咕,不成前麵幾位重臣的言論,還不如王易這一個少年人所奏的重要?
因此李世民雖然下了定論,並令諸臣不要再議,但還是有人繼續站出來,表示不同的意見,魏征也再次站出來,表示強烈反對在這種時候出兵。
不過在聽了王易所奏及李世民這般威嚴的喝令後,站出來表示強烈反對的,隻有魏征和李世民下斷言前不曾出來說話的蕭瑀,其他表示不同意見的那些人,表示強烈反對的人沒有,他們所說的意思大概就是現在已經快到寒冬時節,北方冰天雪地,不適合在這個時候舉兵事,希望皇帝能在來年天氣轉暖後,再派大軍出征。
李世民沒有接受魏征等人反對出兵的建議,但接受了一些朝臣們提請的建議,包括李靖等人的奏議,同意在年後派大軍出征。
如此迅速就做出了出兵吐穀渾的決定,這在大唐的曆史上也是少有。諸臣都清楚地記得,上次決定舉兵討伐突厥時候,可是經過了數次朝議,朝臣們爭論了許多場,從開始提議到最終決定出兵,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爭論的激烈程度遠比今天甚幾倍,甚至有人都差點在朝堂上掐架…但此次卻完全不同,今日隻經過了幾場並不算激烈的爭論,皇帝就下定決心舉兵出征。讚成的差不多還是那些大臣,反對的也是那幾個人,為何就會出現這般情況呢?有點不太尋常!
但皇帝既然已經做出了出兵的決定,並不再接受諸臣反對的意見,此議就如此定下來了。
魏征和蕭瑀等強烈反對派兵出征吐穀渾的大臣,也隻得接受了這個現實,不再站出來抗辯。
李世民挺是滿意,在如今諸臣來朝議軍情時候那憤怒的神色,鐵青的表情都不見了,代之的是滿臉的興奮,鬥誌被激昂起來的李世民並沒回到禦座上就坐,而是站在殿上前側,以盡量威嚴的口氣再問諸臣:“諸位愛卿,朕想知道,何人願意領兵,替朕將吐穀渾收拾服帖?”
這次程知節的動作最快了,依然用他那粗大的嗓門吼道,“陛下,俺老程願率兵出征。”
李世民未置可否,隻看了程知節一眼,眼睛就投向班列中的其他武將。
在程知節後,李道宗和侯君集幾乎同步站出來,表示願意領軍出征,替皇帝教訓一下吐穀渾這隻“雞”,將吐穀渾教訓的很慘,給其他那些“猴子”看看。已經被閑置好些年的趙郡王李孝恭也馬上跟著站出來,表示願意率大軍,教訓一下不願聽服於我大唐的吐穀渾。
看到幾位能征善戰的武將站出來請命,李世民很是滿意,但他並沒表態,探詢的眼神依然在朝臣班列中來回睃巡,最後眼光落在了老將李靖身上。
幾乎是在李世民將眼光落在他身上的同時,李靖大步站了出來,“陛下,臣在數年前曾領軍出征突厥,對北地情況甚是熟悉,此次出征吐穀渾,臣也願意再次領兵出征,替陛下掃平吐穀渾,將青海之地納入我大唐的版圖…”
李靖站出來請命,不出任何人的意外,但李靖所說的,卻是非常出乎一些人的意外。剛剛前麵諸將所說,都是要好好教訓一下吐穀渾,並沒有說要將吐穀渾汗國平滅掉,隻有李靖如此說,而且是用平淡的語氣說出來的,相比較前麵程知節、李道宗、侯君集等那般中氣十足的聲音,李靖平和的聲音更加讓人感到驚異,也更讓人動容。
許多人也想到上次出征突厥前,李靖請命出征時候,也是用相似的語氣在皇帝麵前說,會率我大唐將士,為皇帝掃平北方之敵患,還大唐一個安寧的北疆來。後來戰事發展的過程及結局正是合乎李靖出征前所說,東突厥汗國被滅,大唐的北疆再沒有大的敵患。
今日李靖明確地說了,會率軍將吐穀渾汗國平滅,盡占青海之地,沒有人會覺得李靖這是誇誇其談,許多人已經隱隱地為慕容伏允擔憂了,想著那位“執迷不悟”的吐穀渾王,很可能又要遭遇到與東突厥可汗頡利那般的命運,被李靖帶到長安來,“安享”晚年了。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隻要皇帝答應了李靖的請命,那曆史將會重演相似的情節。
李靖站出來請命,說的又如此輕描談寫,讓李世民越加的滿意,當下大喝一聲,“好!李老愛卿願意領軍出下,朕自是深感欣慰,有李老愛卿親自出馬,吐穀渾之亂何愁不平,哈哈!隻是朕擔心,李老愛卿年歲大了,這些年身體又有些不便,能否吃得消在青海高寒之地率軍作戰!”
因為剛剛站出來有三位姓李者,李道宗、李孝恭年紀都比李靖小,為示區分,李世民就稱李靖為李老愛卿了,後麵的話也是表示了他對李靖的關愛及擔憂,但這知讓李靖聽了不是滋味,馬上抗議,“陛下,臣雖然已經近花甲之年,但身子骨依然硬朗,每天照樣習武,還可開三石弓,策馬連續奔馳數百裏不在話下,陛下萬不必擔心臣的身體,臣吃得消到任何地指揮作戰!”
“好!朕同意李愛卿的請求,就委以你為此次出征的統帥,率我漢家兒郎,替朕好好教訓一下吐穀渾人,讓我大唐的軍民,能在青海之地策馬放牧,”李世民更是大悅,剛剛這話他雖然主要是表示關心,但也有激將之意,李靖這般不服老,正合他的意,也就立即決定讓李靖作為大軍的主帥。
讓李靖領軍出征,這是李世民最放心的事,李靖正是他心目中最滿意的主帥人選。
“多謝陛下信任!”李靖長作一禮,退回了班列中,李道宗、李孝恭、侯君集則有點遺憾和無奈,這三人中,唯有李孝恭敢與李靖一爭主帥的位,其他兩人無論是戰功還審資曆上,與李靖都相差甚遠,但被李世民冷落了幾年的李孝恭,在李世民決定後,也不會再出言與李靖爭統帥的位。
程知節雖然心有不忿,但出於對李靖的尊敬,也不敢再爭,很是不甘地退回了班列中,隻是嘴裏還在輕聲地罵著誰,聽到的人都裝聾作啞,對這位無賴不作理會。
“好,今日朝議即到此!”大事決定下來,李世民馬上宣布散朝,但留下了李靖、李孝恭、李道宗、侯君集、尉遲敬德等武將及長孫無忌、房玄齡、戴胄等重要的文臣,再商議關於出征的事。
沒有機會站出來請命的王易很是鬱悶,他原本想在李世民宣布李靖為出征大軍的主帥後,再問詢還有哪些將領願意領軍出征的時候,馬上站出來請命,請求隨李靖一道出征,順便去青海湖那個異常美麗的地方去逛蕩一圈來。
後世時候王易曾經去過青海湖遊玩,為那裏的美景深深折服,他想著大唐時代的青海湖,一定會比後世時候更美麗,因為現在還是原生態,沒有什麽汙染。
隻可惜,李世民在決定讓李靖領軍出征後,並沒宣布其他隨征的將領,就宣布散朝了,讓王易連當殿請命的機會也沒有,沒法在眾臣麵前表露一下男兒的傲氣,如何不鬱悶。
王易和這段時間經常一道喝酒吹牛的馬周一起走出了兩儀殿,馬周在恭喜王易的奏議被皇帝采納的同時,也提議兩人一道去喝酒,順便討論一下今日這事,原本想答應的王易,被突然冒出的一個念頭攪了心情,馬上和馬周說聲抱歉,在馬周驚異的眼神中,王易再複往宮內走去。
因為王易現在是駙馬,再加上非常得李世民寵信,也得長孫皇後的喜愛,可以比較自由地出入宮室,基本不會有人來阻攔,今日王易也是很順暢地進到了宮裏。
他重新進宮後,先到立政殿,陪這段時間身體養的不錯的長孫皇後聊聊天,又逗那位可以說是他的小姨子,還隻有兩三歲但已經被封為城陽公主的小蘿莉玩了會。
在長孫皇後疑惑將起時,王易也起身告辭,但卻不是出宮,而是往李世民所呆的武德殿過去。
事也是湊巧,在王易剛剛抵達武德殿之時,被李世民召來議事的李靖等人剛剛議完事離去,王易得以順利見到李世民民。
李世民似乎明白今日王易單獨來求見的意思,但還是明知故問道:“賢婿,你竟還沒回府?還有何事要向朕稟奏?”
“陛下,臣想隨李相一道出征,特意來向陛下請命!請陛下恩準臣隨同臣的恩師,一道出征!”
李世民一點都沒意外,笑吟吟地看著王易,“哦?賢婿,上次朕希望你隨李道宗出征,你卻找理推,此番為何為請求要出征?就因為領軍主帥是你的恩師?”
“陛下,臣一直實領武職,但沒有戰功立下,不能服眾,很想上戰場殺敵以立軍功。陛下一直委臣以武實職,自然是想臣到戰場上殺敵立功,臣如今師從李相幾年,習得兵法不少,也想到戰場上磨練一番,還請陛下同意讓臣隨李相一道出征!”
“你不怕上戰場有危險嗎?”
王易搖搖頭,“陛下,臣不怕!臣是武將之後,習武多年,又習兵法多年,如何能怕上戰場!”
“朕是希望你上戰場,有戰功立下,但朕答應,肯定還有不少的人不會答應的,”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了王易幾眼,收起了笑容,嚴肅地說道:“皇後肯定不願意你出征,長樂更是不願意你離開長安,率軍出征的…”
“隻要陛下同意臣出征,臣一定可以說服公主的,公主同意了,那皇後娘娘也一定會同意的!”
“朕現在不能答應你,待沒有反對你之時,你再來與朕說,今日先回去吧!”
“是,陛下!”王易大喜……。.。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