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驚震朝堂(上)


    王易轉頭一看,卻是曾經見到過,但卻沒打上交道的禮部尚書、趙郡王李孝恭。


    上次秋獵時候,李孝恭也是一道隨行的,包括這位郡王在內的其他諸多隨行大臣,如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戴胄等耳熟能詳的貞觀名臣雖然都處在九嵕山下,但因為身份關係,王易雖然和他們見過麵,都沒能和他們有過交集,因此隻是能認出來他們是何人、在朝中任什麽官職而已。


    看著一臉不友善的李孝恭站出列來,口中大喊反對,王易心裏咯噔一下,知道這位為大唐建立立下卓絕戰功,名聲非常大的一代名將,為何出來反對了。


    大哥王昂曾提起過,李世民此前曾在朝會上提出招撫江淮軍舊部的事,但被李孝恭等人所阻,以至前些年朝廷對流散在各地的江淮軍舊部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看來今日又遇到了這般情況。


    反對招撫江淮軍的主要是當年參加過平定輔公祏叛亂的將領,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李孝恭。


    王易知道今日一番爭辯不可避免,甚至可能關係到江淮軍舊部人員的最終命運,因此不敢大意,腦袋在飛快地運轉著,想著接下來要如何應對,要如何當眾辯駁李孝恭。


    李孝恭位高權重,郡王的爵位,還任禮部尚書,再加上在大唐建立過程中立下的卓著戰功,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非常大,若在朝會上他的言論占據主導,其他位重的大臣又沒有反對,或者說沒有人用強有力的論據將其駁倒,那流散在各地的江淮軍舊部,依然不能名正言順地被朝廷招撫。


    王易對曆史上的李孝恭也是很敬佩的,但今日,皇帝李世民的提議,李孝恭出來抗爭,最終的結局會關係到自己的前途,還有手下那一般人馬的命運,他一定會與李孝恭據理力爭的。


    念頭雖多,但都是在一刹那想到的,王易在看到殿上的李世民麵無表情看著陛下諸臣的時候,他又有另外一個想法冒上來。


    王易覺得今日他要出來當一個特殊的角色了,他覺得他當這個角色是被迫的,是被皇帝李世民推上去的,或者是今日他隻是李世民用來使用的一個工具,他隻能發揮作為工具的作用。


    無論是行什麽角色,還是當什麽工具,注定都是要得罪人的,如果再過於張狂,是要被朝中諸臣厭惡的,如何將不利的情況減少到最低,是王易今天必須要考慮的。


    但王易也想著,即使作為工具,被李世民利用,至少也要把握這個當工具的機會,盡可能為江淮軍的舊部爭取到他們應得的待遇。


    想到這,王易有了主意,他等著殿上李世民的表態。


    看到李孝恭站出來反對,坐在殿台禦座上的皇帝李世民神色卻並無什麽變化,用淡然的眼神看著站出列的李孝恭道:“李愛卿,朕如此提議,你為何反對?”


    “陛下,武德六年時候,留守的江淮軍首領輔公祏起兵叛唐,江淮軍大部都隨輔公祏起兵作亂,臣等領大軍出征平叛時候,叛軍不敵,作鳥獸散,輔公祏等人也被擒殲,叛亂很快平息,但依然有不少的江淮軍殘部將領率軍逃竄至各地,他們以一定規模聚集,而且也不甘願聽服於我大唐,他們在江淮、江南一帶集聚糧草、兵馬,廣攏人心,圖謀再起,臣以為,朝廷不應該放棄追討這些不願聽服的江淮軍殘部,更不應該招撫這些有二心的江淮軍舊將,以免留下禍患!”李孝恭說這話時候語氣非常堅定,擲地有聲的樣子,話說完後,還瞄看了一眼低著頭站在殿首一旁的王易。


    王易沒有一點懼色,在李孝恭說完後,馬上長身而起,大聲地抗辯:“陛下,趙郡王之言有失偏頗,極為荒謬!當年參加反叛的江淮軍舊部已經全部被剿滅,如今流散在各地的,都是那些當年不願意參加叛亂的將士,他們是忠於大唐之士,因為不願意以參加叛亂,才被迫流離失所,散布在各地的!對這些人,不應該兵戈相向,而應該寬大招撫才是!”


    王易在剛剛一會間已經想明白了很多事,他從前些日子李世民待他的態度,及和他說的話上明白了很多,在對殿上站著的李世民施一禮,再對朝堂上的諸臣也行了禮後,繼續大聲說道:“當年家父在江淮軍中領兵時候,就力勸杜公舉部歸唐,杜公聽從了家父、闞大將軍及其他江淮軍主將的建議,離職到長安麵聖,從而避免了江淮、江南一帶再遭戰火的塗炭,並得太上皇與陛下嘉勉,家父如此之舉,實是大義之舉,避免了再起兵亂,趙郡王如此說,實是顛倒黑白!”


    王易挺直身子,稍稍瞄看了一眼依然麵無表情的李世民,在朝堂上諸臣的驚異目光中,繼續說道:“以後幾年,家父奉朝廷命,主領江淮軍數十萬將士,為朝廷鎮守江淮、江南一帶,江淮、江南一帶兵事漸趨平息,這一帶的百姓終於能安心從事生產,家父也因此得到了太上皇與陛下的嘉獎。家父忠心事唐中,決無二心,在輔公祏偽造杜公信件,威脅其起兵謀反之時,嚴詞拒絕,終因此被輔公祏縊殺,留下千古奇冤。陛下,在輔公祏殺害家父,起兵作亂之時,那些不願意與輔公祏同流合汙,忠心事唐之將,不願意與平叛的大唐軍隊為敵,自率部離去,或者向朝廷平叛大軍請降,在那場兵亂中,不少的江淮軍將士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流散到各地,並不是不願意向朝廷歸降,圖謀起事的,他們隻是擔心被蒙冤,才不敢站出來的!因此臣完全不認同趙郡王此言!”


    聽王易如此說,李孝恭轉身麵向王易,臉上騰起淡淡地殺氣,措辭嚴厲地喝問道:“大膽狂徒,小小年紀竟然敢在朝堂上如此狡辯,我問你,作為王雄誕的後人,手下又有一般軍士,為何在我大唐立國十幾年,各地兵亂平息後這麽多年,你們這些散落到各地的江淮軍舊部不願意站出來向朝廷請降,而是隱伏在江南一帶,還暗暗收羅江淮軍的潰部,這不是積聚力量,圖謀起事,還是什麽?”


    麵對李孝恭當麵的責問,王易依然沒有一絲懼意,大聲回答:“趙郡王此言錯矣,”王易轉回身,麵對著李世民所站方向,施禮大聲說道:“陛下!這些江淮軍潰部中的一部在事後向朝廷請降,還有一部分人因為怕遭到汙陷與報複,如江淮軍的幾員主將一樣的下場,而不敢露麵,他們化軍為民,發誓不再參與軍政事務,隻求能平安地過以後的日子,就如臣等一樣,這些年過著農耕田桑、粗茶淡飯的普通百姓生活,不敢渴望更多,隻求能平安地度過餘生,同時也收留一些流落到近處,衣食無著的原江淮軍將士,隻是在聽聞朝廷已經下旨為江淮軍那些冤死的主將平反,並嘉勉了江淮軍舊將後,才敢出來與官府接觸,根本不是趙郡王所說的,集聚力量,圖謀後事…”


    王易盡量讓自己保持冷靜,他也故意不提李孝恭冤殺闞棱及其他一些江淮軍將士,將諸多江淮軍主將家產借故抄沒的事,隻是擦邊球一樣稍稍帶上,這事若是通過他口裏提出來,那反而不好,像是他在泄私憤一樣,即使要提,也要其他人站出來提才是!


    聽王易此話後,李孝恭臉上的怒意反而消除了,一臉的平靜,但眼中的威嚴更盛,加重聲音喝問王易道:“小子亂言,別以為你以如此托辭,就能蒙混陛下及在場的諸位大唐朝臣,”李孝恭說著也對李世民行了一禮,“陛下,臣在率軍平定江淮、江南一帶的江淮軍叛亂後,嚴查了反叛的事件,也問詢了不少的參與叛亂者,特別是匪首輔公祏,連輔公祏都招認,江淮軍的主將王雄誕,及已經歸降於我大唐的闞棱有二心,證明了包括王雄誕在內的諸多主將,都在做圖謀起事的準備!”


    李孝恭提起輔公祏的供詞讓王易一喜,馬上出聲辯駁:“想必趙郡王也明白,那隻是輔公祏為開脫自己的罪名,拉其他人一道下水,臨死之前血口噴人而已,陛下已經派人查清此事,陛下,趙郡王今日還提此事,讓臣甚是不明白為何…”


    李孝恭卻似完全不理會王易此說,以手指著王易,殺氣又騰了上來,隻是麵奏的話還保持著相同的語調,但讓人感覺的味道卻完全不一樣了,“陛下,江淮軍諸位主將雖然已經身死,但他們的後人卻還不死心,依然圖謀後事,據臣所知的情況,此子及手下的人在江南一帶廣收人才,並以為朝廷獻策為手段,廣造聲勢,為自己積累名望,就如此子所提,在杭州一帶改良種植作物,並不是為百姓謀利,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在迷惑官府的同時,也更是為了能在百姓中博取聲望,並想以此成就,獲取陛下的稱讚,得到朝廷的重用,以圖大事的,如此居心叵測者,定要嚴責才是…”


    李孝恭此言一出,越加的驚震朝堂,坐在禦座上的李世民臉上的肌肉也不自覺地抽了抽,有怒意上來,但在諸臣沒有覺察間,就恢複了平靜臉色。


    李世民依然沒有出聲,與其他朝臣一樣,都用特別的眼神看著王易,想看他如此辯駁…


    第六十五章驚震朝堂(上)


    第六十五章驚震朝堂(上,到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泱泱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昏前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昏前麵並收藏泱泱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