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釜底抽薪
野蠻嬌妻:殘王的特工寵妃 作者:隱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到燕皇的詔書即將送達的消息,燕淩寒帶著人,親自去了城外。
他帶著的人之中,武廣以及他屬下的各級官員也在其列。
呈送詔書的,是燕皇身邊的一個貼身太監。
這太監雖不像劉福全那樣是大太監,但在宮中的地位僅次於劉福全。
這太監姓高,見了燕淩寒,態度十分恭敬。高太監忙上前,道:“銘王殿下,陛下得知此事,震怒非常。為了彰顯鄭重,原本是想讓大總管親自來的,但是,您也知道,大總管的身子一直不大好,此地距離京城甚遠
,這才沒有成行,命奴才來呈送詔書。”
燕淩寒點點頭,道:“既是如此,就此宣讀詔書吧。”
高太監應聲,爾後從身上帶著的匣子裏取出了明黃色的詔書。除去上麵的封印之後,他將詔書展開,朗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武城縣令武廣,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其所推行的瓦罐墳政策枉顧人倫,實非人之所為,應即刻
廢除。武城縣令武廣,即刻押解入京,聽候發落。至於空缺的武城縣令一職,由銘王殿下酌情處置。欽此。”
高太監聲音洪亮,鏗鏘有力,他宣讀完聖旨之後,武廣跪伏於地,虔誠道:“微臣遵旨!”
然而,他的聲音剛剛落下,就有人大聲說道:“求陛下憐憫我等,不要免了武大人的官!”
之後,鋪天蓋地的聲音響起,是許多百姓共同的聲音。
那高太監沒見過這等場麵,難免心存懼意,他挪到燕淩寒的身邊,道:“銘、銘王殿下,這些百姓是要嘩變不成?”
燕淩寒朝著那一側看了一眼,這一幕,他是早已猜到了的。對於高太監的擔心,燕淩寒解釋道:“你無須憂心。這件事本王早已有所預料,也有了對策。退一萬步說,即便是對策失效,這些百姓真的嘩變了,那也無甚要緊。此事,
本王心中有數。”
聽到燕淩寒這麽說,高太監瞬間就放心了。
畢竟,燕淩寒的能力在那兒擺著,任是誰,也不會懷疑他的話。
這時候,燕淩寒並未說什麽,他隻是看著那些人在鬧騰,不發一言。
而武廣仍然維持著跪伏於地的姿勢,並未起身。
待這些個百姓將話說了一遍之後,燕淩寒才朗聲開口,道:“你們所言,當真能代表這武城的百姓麽?”
這些人起初沉默,繼而紛紛點頭應是。
燕淩寒看了看這些人,道:“那你們倒是說說看,為何不能罷免武廣?”有人俯身應道:“銘王殿下,武大人是我們武城的父母官,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武城才從一個窮鄉僻壤之地變成如今這番富庶的模樣。正是因為有了他,我們才過上了好日
子,所以我們實在是想不通,為何要罷免武大人的官職?”燕淩寒冷聲應道:“武城之所以有如今的局麵,當然有武廣的付出在裏麵。但是,他所推行的瓦罐墳政策,枉顧人倫天性,這一點,不僅是本王所不能容的,亦是當今陛下
命令禁止的。怎麽,你們想等自己老了之後也被送進瓦罐墳之中麽?”
“王爺,既是老來無用之人,為何不能如此處置?”
人群中,突然響起這樣的一個聲音。
燕淩寒看了看說話的那個人,並未直接回答他的話,而是說道:“那本王倒是要問你一句,你可有孩子,又可有父母?”
“回王爺的話,草民的父母已經葬於瓦罐墳之中,至於孩子,也是有的。”
“那你今年多大年紀?”
“回王爺的話,四十有三。”
燕淩寒點點頭,道:“那就是了。若是十七年後,你的孩子也將你葬於瓦罐墳之中,你可願意?”
“自然是願意的。我既老來無用,死是最好的歸宿。”那人說著,頗有一番慷慨激昂的氣勢。
燕淩寒冷笑一聲,道:“我覺得,即便是現在,你現在也沒什麽用。不如現在就將時間推至十七年後,即刻將你置於瓦罐墳之中,如何?”
瞬間,此人變了臉色。
然而,燕淩寒卻不給他思考的機會,直接命人抬了一個碩大的瓦罐過來。
這瓦罐極大,裝一個人不成問題,卻又不至於太寬敞,且側麵有一個開口。
燕淩寒命人將此人置於這瓦罐之中,然後,他大聲道:“每一刻鍾放上十五塊磚,若是磚放滿了,本王會命人用濕泥將這裏封嚴實。而這瓦罐,就是你的墳墓了。”
他素來是個雷厲風行的人,說做就做。
暗衛們也很利索,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搬來許多的磚,放在了一旁,按著時間往上麵放磚。
這時,原本跪伏於地的武廣抬起頭來,看向燕淩寒,道:“銘王殿下,此事是下官犯的錯,還請銘王殿下不要遷怒於下官治下的百姓。”燕淩寒瞥了武廣一眼,道:“且不說你如今已經說不上是本王的下官,再者說,你也無須在這個時候彰顯你的仁慈。那麽多年邁的老者都被你以瓦罐墳的方式害死,如此說
來,你也算不上仁慈。想在這個時候標榜你的仁慈,早已晚了!”
他的這一番話,將武廣擊得啞口無言。
之後,燕淩寒冷哼一聲,道:“來人,將武廣收押!”
很快,高太監帶來的人綁了武廣,幹淨利索。
燕淩寒這一招,是釜底抽薪。
綁了武廣,可以避免他在此作妖,煽動百姓。
當然,這個決定還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比如,會激怒百姓。
燕淩寒命人綁了武廣,且帶走了他,押上了囚車,瞬間,圍觀的百姓裏,就出現了一些躁動。
起初,這躁動還算是平靜,僅限於彼此之間的竊竊私語,但是過了一會兒,就有人開始有了行動。
剛開始的時候,隻是有一些人跪了下來,但後來,跪下來的人越來越多。
到最後,所有人都跪了下來,黑壓壓的一片。他們齊聲說道:“請銘王殿下赦免武大人,否則,我等將長跪不起!”
他帶著的人之中,武廣以及他屬下的各級官員也在其列。
呈送詔書的,是燕皇身邊的一個貼身太監。
這太監雖不像劉福全那樣是大太監,但在宮中的地位僅次於劉福全。
這太監姓高,見了燕淩寒,態度十分恭敬。高太監忙上前,道:“銘王殿下,陛下得知此事,震怒非常。為了彰顯鄭重,原本是想讓大總管親自來的,但是,您也知道,大總管的身子一直不大好,此地距離京城甚遠
,這才沒有成行,命奴才來呈送詔書。”
燕淩寒點點頭,道:“既是如此,就此宣讀詔書吧。”
高太監應聲,爾後從身上帶著的匣子裏取出了明黃色的詔書。除去上麵的封印之後,他將詔書展開,朗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武城縣令武廣,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其所推行的瓦罐墳政策枉顧人倫,實非人之所為,應即刻
廢除。武城縣令武廣,即刻押解入京,聽候發落。至於空缺的武城縣令一職,由銘王殿下酌情處置。欽此。”
高太監聲音洪亮,鏗鏘有力,他宣讀完聖旨之後,武廣跪伏於地,虔誠道:“微臣遵旨!”
然而,他的聲音剛剛落下,就有人大聲說道:“求陛下憐憫我等,不要免了武大人的官!”
之後,鋪天蓋地的聲音響起,是許多百姓共同的聲音。
那高太監沒見過這等場麵,難免心存懼意,他挪到燕淩寒的身邊,道:“銘、銘王殿下,這些百姓是要嘩變不成?”
燕淩寒朝著那一側看了一眼,這一幕,他是早已猜到了的。對於高太監的擔心,燕淩寒解釋道:“你無須憂心。這件事本王早已有所預料,也有了對策。退一萬步說,即便是對策失效,這些百姓真的嘩變了,那也無甚要緊。此事,
本王心中有數。”
聽到燕淩寒這麽說,高太監瞬間就放心了。
畢竟,燕淩寒的能力在那兒擺著,任是誰,也不會懷疑他的話。
這時候,燕淩寒並未說什麽,他隻是看著那些人在鬧騰,不發一言。
而武廣仍然維持著跪伏於地的姿勢,並未起身。
待這些個百姓將話說了一遍之後,燕淩寒才朗聲開口,道:“你們所言,當真能代表這武城的百姓麽?”
這些人起初沉默,繼而紛紛點頭應是。
燕淩寒看了看這些人,道:“那你們倒是說說看,為何不能罷免武廣?”有人俯身應道:“銘王殿下,武大人是我們武城的父母官,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武城才從一個窮鄉僻壤之地變成如今這番富庶的模樣。正是因為有了他,我們才過上了好日
子,所以我們實在是想不通,為何要罷免武大人的官職?”燕淩寒冷聲應道:“武城之所以有如今的局麵,當然有武廣的付出在裏麵。但是,他所推行的瓦罐墳政策,枉顧人倫天性,這一點,不僅是本王所不能容的,亦是當今陛下
命令禁止的。怎麽,你們想等自己老了之後也被送進瓦罐墳之中麽?”
“王爺,既是老來無用之人,為何不能如此處置?”
人群中,突然響起這樣的一個聲音。
燕淩寒看了看說話的那個人,並未直接回答他的話,而是說道:“那本王倒是要問你一句,你可有孩子,又可有父母?”
“回王爺的話,草民的父母已經葬於瓦罐墳之中,至於孩子,也是有的。”
“那你今年多大年紀?”
“回王爺的話,四十有三。”
燕淩寒點點頭,道:“那就是了。若是十七年後,你的孩子也將你葬於瓦罐墳之中,你可願意?”
“自然是願意的。我既老來無用,死是最好的歸宿。”那人說著,頗有一番慷慨激昂的氣勢。
燕淩寒冷笑一聲,道:“我覺得,即便是現在,你現在也沒什麽用。不如現在就將時間推至十七年後,即刻將你置於瓦罐墳之中,如何?”
瞬間,此人變了臉色。
然而,燕淩寒卻不給他思考的機會,直接命人抬了一個碩大的瓦罐過來。
這瓦罐極大,裝一個人不成問題,卻又不至於太寬敞,且側麵有一個開口。
燕淩寒命人將此人置於這瓦罐之中,然後,他大聲道:“每一刻鍾放上十五塊磚,若是磚放滿了,本王會命人用濕泥將這裏封嚴實。而這瓦罐,就是你的墳墓了。”
他素來是個雷厲風行的人,說做就做。
暗衛們也很利索,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搬來許多的磚,放在了一旁,按著時間往上麵放磚。
這時,原本跪伏於地的武廣抬起頭來,看向燕淩寒,道:“銘王殿下,此事是下官犯的錯,還請銘王殿下不要遷怒於下官治下的百姓。”燕淩寒瞥了武廣一眼,道:“且不說你如今已經說不上是本王的下官,再者說,你也無須在這個時候彰顯你的仁慈。那麽多年邁的老者都被你以瓦罐墳的方式害死,如此說
來,你也算不上仁慈。想在這個時候標榜你的仁慈,早已晚了!”
他的這一番話,將武廣擊得啞口無言。
之後,燕淩寒冷哼一聲,道:“來人,將武廣收押!”
很快,高太監帶來的人綁了武廣,幹淨利索。
燕淩寒這一招,是釜底抽薪。
綁了武廣,可以避免他在此作妖,煽動百姓。
當然,這個決定還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比如,會激怒百姓。
燕淩寒命人綁了武廣,且帶走了他,押上了囚車,瞬間,圍觀的百姓裏,就出現了一些躁動。
起初,這躁動還算是平靜,僅限於彼此之間的竊竊私語,但是過了一會兒,就有人開始有了行動。
剛開始的時候,隻是有一些人跪了下來,但後來,跪下來的人越來越多。
到最後,所有人都跪了下來,黑壓壓的一片。他們齊聲說道:“請銘王殿下赦免武大人,否則,我等將長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