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璐瑤想著是不是做一份假賬掏空秦王府的庫存呢?趙鐸澤縱使離開秦王府,受了這麽多年的‘委屈’也不能片甲不帶走啊,他是秦王的親生兒子,理應有一份財產的。
秦王不給的話,薑璐瑤可以自己拿。
她不是貪婪的人,隻拿走屬於趙鐸澤的那份,不過得算上利息,利滾利的話……薑璐瑤微微翹起嘴角,也是個不小的數目呢。
真奇怪她竟然篤定秦王會選擇王府而放棄趙鐸澤。
莫非秦王在她眼裏隻能做一個無情無義的父親?
薑璐瑤還沒進門,就聽見太妃的笑聲,“莞娘啊,我服你了。”
守在門口的丫鬟挑開了簾櫳,“太妃殿下,世子妃到了。”
“老遠就聽見祖母說服了莞娘,怎麽?莞娘說了什麽?”薑璐瑤進門就笑盈盈的看口,“自打見了莞娘後,我就沒見過祖母合攏過嘴。光看莞娘能逗笑祖母的本事,不僅您服她,孫媳也是佩服的。”
“世子妃過獎了,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莞娘見薑璐瑤進門,忙起身行禮,“當不得世子妃一個服字。”
“還是母妃眼光好,尋了這麽個容貌出眾,性情活潑的解語花回來,由你陪著太妃,我也是放心的。”
“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我誰都疼的。”
太妃一手牽起一個,左看看薑璐瑤豔若桃李,氣質內斂中透著一絲淩厲,一看便知是個胸中有溝壑,又懂得藏拙的聰慧女子,右看看莞娘,她婉約動人,時而俏皮可愛,時而問溫婉柔順,雖是庶女但一直養在嫡母身邊,不見庶女的怯懦卑微,算是個好的。
相比較而言,太妃更樂意趙鐸溢娶莞娘,雖然有興榮侯同楊帥的恩怨在,可趙鐸澤才是楊帥的外孫,而且楊帥已經死了,趙鐸澤還能為了一個死人為難兄弟媳婦?
太妃以前還會擔心,如今趙鐸澤同楊家漸行漸遠,太妃根本不怕楊家人再左右秦王府。
在太妃心中反而湧起一股就要是要娶興榮侯女兒的心思,也算是給一直想操控秦王府的楊家一個好看。
趙鐸溢娶孔家的小姐反倒讓秦王妃多了一條膀子,太妃想讓兒媳,孫媳勢均力敵,如此她才能穩坐後院,誰都不能忽視太妃的意見。
“去把我新得的珠花取來,你們兩個一人一支,帶著頑罷。”太妃催促身邊的媽媽去取珠花,“樣式還是宮裏傳出來的,
莞娘低聲道:“我……我何德何能接太妃殿下的賞賜?”
“你哄得太妃歡喜,就是最大的功勞了,我都不如莞娘小姐呢。”
薑璐瑤隨便挑選了一隻珠花,“我比你癡長幾歲,先選了珠花,正好我偏愛牡丹。”
“你呀,有好東西哪裏還記得讓給旁人?”太妃笑得大有深意,“以後莞娘可不能和她客氣了。”
莞娘再三推辭不過,才收下了珠花,低頭看著手中攢成海棠形狀的珠花,心底泛起一陣陣的喜悅,婚事有門,雖然嫁得是王府庶子,秦王府是大明第一名門,趙鐸溢品貌風流,才學極好,縱使將來離開秦王府,秦王還能虧待了他?
總有他的一份好前程的。
這門從天而降的親事,比嫡母給莞娘尋的婚事體麵多了。
因此莞娘對太妃等人非常用心,不過在主動邀請她來王府玩的秦王妃身上,莞娘不知是不是錯覺,總感覺不到秦王妃的真誠。
就如今日,雖然秦王妃一直笑看莞娘討好太妃,秦王妃的笑容略帶一絲勉強。
薑璐瑤同太妃說話時,把莞娘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莞娘也是個行色內斂的,可在歡喜興奮之餘,難免會露出一絲破綻,看得出莞娘是很希望嫁給趙鐸溢的。
對奮鬥的庶女,薑璐瑤並不排斥,也沒心思破壞,重要莞娘不看上趙鐸澤就行。
這門親事一旦結成,趙鐸溢娶了一個不好糊弄,有心機的莞娘,秦王妃這算不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世上不會隻有一個聰明人。
“王妃殿下,宮裏傳來旨意,皇後娘娘請您立刻進宮。”
丫鬟回報的聲音,讓屋子裏寂靜無聲。
秦王妃眉梢帶了一絲的得意,道:“皇後娘娘許是有事同我說。”
太妃點點頭道:“你同皇後娘娘倒是有緣分,既然皇後娘娘召見你,你快去罷,進宮小心些,別說錯了話。”
“是,母妃。”
秦王妃起身屈膝後,麵對薑璐瑤,“一會就勞煩世子妃送莞娘離開了。”
“好的,正好我同莞娘多親近親近。”薑璐瑤笑盈盈的答應下來。
秦王妃目光一閃,“莞娘在王府多留一會,多向世子妃請教,又事不必同她客氣,世子妃好客得很。”
“嗯。”莞娘乖巧的答應,再次起身恭送秦王妃離開。
太妃納悶的說了一句:“皇後娘娘怎麽會在這時候召見兒媳?”
最近皇後娘娘的心情隨著太子病體的日益沉重而非常不好,整日不是拜佛求福,就是守在太子身邊,對太子妃都沒好臉色,認為太子妃沒有照顧好太子,同時直到太子妃沒能生下皇孫也成了不賢無能的大罪。
皇後娘娘已經很少見外臣命婦了,突然召見秦王妃,實在有點突兀。
薑璐瑤心裏一動,沒準楊門太君出招了呢。
皇後此時正忙於太子的事情,如果不是同太子的病情有關,皇後不大可能讓秦王妃入宮。
不過,也有可能皇後心裏苦悶,需要秦王妃排解一番。
薑璐瑤更期盼楊門太君‘報複’秦王妃。
在換子這件事上,趙鐸澤和趙鐸溢都是無辜的,他們兩個不該為操作換子的人買單,承擔罪孽。秦王妃明明知道換子的事情,礙於身份立場不理會裝作不知道也說得通,畢竟秦王妃不是聖母。
可秦王妃卻在背後推波助瀾,借用換子的事情操縱趙鐸溢和趙鐸澤的命運,讓他們兄弟互相敵視,想著讓她的親生兒子坐收漁翁之力,秦王妃這種做法不被報複,天理難容!
秦王妃想讓兒子出人頭地,名利雙收,這一點每個做母親的都會這麽奢望,可她想讓兒子好,不代表可以讓兒子踩著無辜的趙鐸澤和趙鐸溢向上爬。
把他們當作踏腳石。
憑什麽?
隻因為秦王寵愛秦王妃?
薑璐瑤含笑望了一眼莞娘,這小姑娘出身不高,但性情上,智謀上都不錯,起碼她沒有被秦王妃所迷惑欺騙,拋開興榮候同楊家的世仇不說,莞娘挺適合性情醇厚的趙鐸溢。
都說興榮候同楊帥有世仇,興榮候抱怨楊帥……不肯祭奠楊帥,說楊帥有謀逆的心思,然興榮候也是大明軍方的將領,隨著楊帥出征過,疆場的爭執對將領來說最好的解決地方就是戰場的勝負。
興榮候能把家業傳下去,不單單依靠後宮裏的寵妃,興榮候封爵時,寵妃還沒入宮呢。
大明朝除了皇後娘家會加封勳爵外,隻能以軍功戰功封爵。
文官做到首輔才有可能再致仕前得到爵位,還不一定每一任首輔都有這待遇。
大明朝對世襲爵位的賞賜是吝色的。
“孫媳,你領著莞娘去外麵逛逛,我有點累了。”
“是。”
薑璐瑤辭別太妃,同莞娘手挽手出門,“王府後院有一處聽音閣,我帶莞娘妹妹去看看?”
“麻煩世子妃了。”
“說不上麻煩,我也有幾日沒去聽音閣了,有點想念呢。”
薑璐瑤領著莞娘穿過抄手遊廊,沿著小路向後院走,一路上薑璐瑤會把王府的主要建築告訴給莞娘,此處是做什麽的,那處又是什麽時候修建的。
秦王不給的話,薑璐瑤可以自己拿。
她不是貪婪的人,隻拿走屬於趙鐸澤的那份,不過得算上利息,利滾利的話……薑璐瑤微微翹起嘴角,也是個不小的數目呢。
真奇怪她竟然篤定秦王會選擇王府而放棄趙鐸澤。
莫非秦王在她眼裏隻能做一個無情無義的父親?
薑璐瑤還沒進門,就聽見太妃的笑聲,“莞娘啊,我服你了。”
守在門口的丫鬟挑開了簾櫳,“太妃殿下,世子妃到了。”
“老遠就聽見祖母說服了莞娘,怎麽?莞娘說了什麽?”薑璐瑤進門就笑盈盈的看口,“自打見了莞娘後,我就沒見過祖母合攏過嘴。光看莞娘能逗笑祖母的本事,不僅您服她,孫媳也是佩服的。”
“世子妃過獎了,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莞娘見薑璐瑤進門,忙起身行禮,“當不得世子妃一個服字。”
“還是母妃眼光好,尋了這麽個容貌出眾,性情活潑的解語花回來,由你陪著太妃,我也是放心的。”
“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我誰都疼的。”
太妃一手牽起一個,左看看薑璐瑤豔若桃李,氣質內斂中透著一絲淩厲,一看便知是個胸中有溝壑,又懂得藏拙的聰慧女子,右看看莞娘,她婉約動人,時而俏皮可愛,時而問溫婉柔順,雖是庶女但一直養在嫡母身邊,不見庶女的怯懦卑微,算是個好的。
相比較而言,太妃更樂意趙鐸溢娶莞娘,雖然有興榮侯同楊帥的恩怨在,可趙鐸澤才是楊帥的外孫,而且楊帥已經死了,趙鐸澤還能為了一個死人為難兄弟媳婦?
太妃以前還會擔心,如今趙鐸澤同楊家漸行漸遠,太妃根本不怕楊家人再左右秦王府。
在太妃心中反而湧起一股就要是要娶興榮侯女兒的心思,也算是給一直想操控秦王府的楊家一個好看。
趙鐸溢娶孔家的小姐反倒讓秦王妃多了一條膀子,太妃想讓兒媳,孫媳勢均力敵,如此她才能穩坐後院,誰都不能忽視太妃的意見。
“去把我新得的珠花取來,你們兩個一人一支,帶著頑罷。”太妃催促身邊的媽媽去取珠花,“樣式還是宮裏傳出來的,
莞娘低聲道:“我……我何德何能接太妃殿下的賞賜?”
“你哄得太妃歡喜,就是最大的功勞了,我都不如莞娘小姐呢。”
薑璐瑤隨便挑選了一隻珠花,“我比你癡長幾歲,先選了珠花,正好我偏愛牡丹。”
“你呀,有好東西哪裏還記得讓給旁人?”太妃笑得大有深意,“以後莞娘可不能和她客氣了。”
莞娘再三推辭不過,才收下了珠花,低頭看著手中攢成海棠形狀的珠花,心底泛起一陣陣的喜悅,婚事有門,雖然嫁得是王府庶子,秦王府是大明第一名門,趙鐸溢品貌風流,才學極好,縱使將來離開秦王府,秦王還能虧待了他?
總有他的一份好前程的。
這門從天而降的親事,比嫡母給莞娘尋的婚事體麵多了。
因此莞娘對太妃等人非常用心,不過在主動邀請她來王府玩的秦王妃身上,莞娘不知是不是錯覺,總感覺不到秦王妃的真誠。
就如今日,雖然秦王妃一直笑看莞娘討好太妃,秦王妃的笑容略帶一絲勉強。
薑璐瑤同太妃說話時,把莞娘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莞娘也是個行色內斂的,可在歡喜興奮之餘,難免會露出一絲破綻,看得出莞娘是很希望嫁給趙鐸溢的。
對奮鬥的庶女,薑璐瑤並不排斥,也沒心思破壞,重要莞娘不看上趙鐸澤就行。
這門親事一旦結成,趙鐸溢娶了一個不好糊弄,有心機的莞娘,秦王妃這算不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世上不會隻有一個聰明人。
“王妃殿下,宮裏傳來旨意,皇後娘娘請您立刻進宮。”
丫鬟回報的聲音,讓屋子裏寂靜無聲。
秦王妃眉梢帶了一絲的得意,道:“皇後娘娘許是有事同我說。”
太妃點點頭道:“你同皇後娘娘倒是有緣分,既然皇後娘娘召見你,你快去罷,進宮小心些,別說錯了話。”
“是,母妃。”
秦王妃起身屈膝後,麵對薑璐瑤,“一會就勞煩世子妃送莞娘離開了。”
“好的,正好我同莞娘多親近親近。”薑璐瑤笑盈盈的答應下來。
秦王妃目光一閃,“莞娘在王府多留一會,多向世子妃請教,又事不必同她客氣,世子妃好客得很。”
“嗯。”莞娘乖巧的答應,再次起身恭送秦王妃離開。
太妃納悶的說了一句:“皇後娘娘怎麽會在這時候召見兒媳?”
最近皇後娘娘的心情隨著太子病體的日益沉重而非常不好,整日不是拜佛求福,就是守在太子身邊,對太子妃都沒好臉色,認為太子妃沒有照顧好太子,同時直到太子妃沒能生下皇孫也成了不賢無能的大罪。
皇後娘娘已經很少見外臣命婦了,突然召見秦王妃,實在有點突兀。
薑璐瑤心裏一動,沒準楊門太君出招了呢。
皇後此時正忙於太子的事情,如果不是同太子的病情有關,皇後不大可能讓秦王妃入宮。
不過,也有可能皇後心裏苦悶,需要秦王妃排解一番。
薑璐瑤更期盼楊門太君‘報複’秦王妃。
在換子這件事上,趙鐸澤和趙鐸溢都是無辜的,他們兩個不該為操作換子的人買單,承擔罪孽。秦王妃明明知道換子的事情,礙於身份立場不理會裝作不知道也說得通,畢竟秦王妃不是聖母。
可秦王妃卻在背後推波助瀾,借用換子的事情操縱趙鐸溢和趙鐸澤的命運,讓他們兄弟互相敵視,想著讓她的親生兒子坐收漁翁之力,秦王妃這種做法不被報複,天理難容!
秦王妃想讓兒子出人頭地,名利雙收,這一點每個做母親的都會這麽奢望,可她想讓兒子好,不代表可以讓兒子踩著無辜的趙鐸澤和趙鐸溢向上爬。
把他們當作踏腳石。
憑什麽?
隻因為秦王寵愛秦王妃?
薑璐瑤含笑望了一眼莞娘,這小姑娘出身不高,但性情上,智謀上都不錯,起碼她沒有被秦王妃所迷惑欺騙,拋開興榮候同楊家的世仇不說,莞娘挺適合性情醇厚的趙鐸溢。
都說興榮候同楊帥有世仇,興榮候抱怨楊帥……不肯祭奠楊帥,說楊帥有謀逆的心思,然興榮候也是大明軍方的將領,隨著楊帥出征過,疆場的爭執對將領來說最好的解決地方就是戰場的勝負。
興榮候能把家業傳下去,不單單依靠後宮裏的寵妃,興榮候封爵時,寵妃還沒入宮呢。
大明朝除了皇後娘家會加封勳爵外,隻能以軍功戰功封爵。
文官做到首輔才有可能再致仕前得到爵位,還不一定每一任首輔都有這待遇。
大明朝對世襲爵位的賞賜是吝色的。
“孫媳,你領著莞娘去外麵逛逛,我有點累了。”
“是。”
薑璐瑤辭別太妃,同莞娘手挽手出門,“王府後院有一處聽音閣,我帶莞娘妹妹去看看?”
“麻煩世子妃了。”
“說不上麻煩,我也有幾日沒去聽音閣了,有點想念呢。”
薑璐瑤領著莞娘穿過抄手遊廊,沿著小路向後院走,一路上薑璐瑤會把王府的主要建築告訴給莞娘,此處是做什麽的,那處又是什麽時候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