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怎麽度過這一夜的。
第二日清早,秦為睜開眼就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屋內熟悉的桌椅,牆上熟悉的字畫,透過窗戶的縫隙,他甚至看到了那棵熟悉的銀杏樹。
床榻很軟和,讓人不自居的伸了個懶腰。
一股莫名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原本脹痛厲害的頭也不那麽難受了。
難道我在這兒睡了一夜?!
秦為看著眼前的一切,恍然想起了昨日的荒唐事,不禁痛苦的閉上眼。
一世英名啊!
趙允讓!狄青!
老子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倆!
“你醒了?”
外間屋門吱呀一聲開了,劉姝紅著俏臉看著他,玉指悄悄捏著裙擺,站在那兒,有些不知所措。
“我……”
秦為知道此事裝鴕鳥也沒用了,隻好坐起身,一臉尷尬的看著她。
“小公爺和你那位朋友,昨日已被送回家中……”
劉姝說著又紅了臉,語若細蚊道:“你家仆人帶不回你,便隻好委屈你在這裏安頓了一夜。”
什麽叫‘帶不回我’?
難道昨天他喝醉了以後,還錯過了別的節目嗎?
秦為老臉通紅,尷尬地笑笑:“抱歉!昨日飲酒過甚,叨擾了……”
“不叨擾……”
額、
這話是下意識說的,卻不是一個深閨少女該說的。
劉姝紅著臉低下頭,氣氛一下子陷入寂靜。
……
皇帝的身邊不缺女人,而且數量之多。
最親近的往往並不是皇後,而是某個最得寵的妃嬪。
所以為了避免後宮之人恃寵而驕幹擾政事,這樣得寵的妃嬪一般都沒有什麽好下場,當然也有例外的。
劉娥就是那個例外。
十六歲的趙禎要立後了,郭皇後賢良淑德、舉止大方,得了太後的青睞,入宮便穩居後位,郭氏一族也因此顯赫。
所以在這個喜慶而有敏感的時期,郭家的境遇實在讓人眼饞。
監察禦史郭開山站在殿前,前麵便是許久都未上朝的李迪。
“見過李相。”
李迪點頭,看著郭開山,又看了看身後的群臣,臉上閃過一抹微不可查的落寞。
“年末帝後大婚,郭大人位極人臣,前途無量啊!”
“承蒙多年關照,下官感激不盡,李相若有何愁事,下官自當竭盡全力。”
郭開山很是嚴肅的叉手行禮。
邊上還不明真相的群臣瞧著他們二人,羨慕和嫉妒交雜,還有幾分揶揄嘲笑。
“待會兒少說話,莫要卷進來,老夫這輩子夠了,隻願身後還能庇護你等一二,便不枉大家相識一場。”
李迪轉過身去,老邁僂捋的腰身瞬間挺得筆直。
更像是他最後的倔強。
太後劉娥在小皇帝趙禎的攙扶下,二人緩緩走近殿內,群臣接著行禮拜見。
行禮後,李迪一反往日沉默,率先站出來:“陛下,老臣日溢年邁,今日來更是在頻頻昏聵中犯癔,遂不能再效力於朝廷和陛下,今日特意殿上於陛下請辭。”
說完,他看了劉娥一眼,二人目光交錯間,又默契的收回眼神。
十六歲的趙禎已然不再是那個乳臭未幹的幼稚,他的看懂了太後和李迪之間的無聲默契,瞬間明白了立後的含義。
他隻覺得胸口有些發悶,說道:“李卿乃我大宋肱骨,朝廷脊梁之能臣,怎可萌生隱退之意。”
少年意氣風發、誌得九天,他本以一切盡在掌握。
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場赤果果的交易,甚至就連這樁交易也不是他能做主的,若非太後有魄力,很可能就會引發朝堂動蕩。
如今好了,李迪識時務者為俊傑,主動上書請辭,代價就是善待他餘下門生舊吏。
劉娥沒有理由拒絕,甚至在她看來,這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可依照禮法,趙禎依舊要對李迪三辭三請表示尊重:“李相為大宋勞苦功高,朕如今尚且年輕,還望卿家能再助朕幾年啊!”
趙禎說的很真誠,情到深處甚至紅了眼眶。
群臣不禁感歎陛下仁慈德厚的,也紛紛附和,大殿之上全是表述李迪功勞的誇讚之聲。
李迪卻正色道:“陛下,臣老邁昏聵,恐於江山社稷之累贅,臣感恩陛下仁慈體恤之心,怎奈這身子日漸衰敗,實不能再侍奉陛下左右了。”
“李卿真的不再考慮了嗎?朕誠摯相請您能再為國效力幾年,這大宋沒了李卿家,朕猶如痛失一臂啊!”
好一個能言善道的皇帝,群臣不可置信的看著龍椅上麵帶傷痛之色的趙禎。
他竟對李迪用了‘您’字來挽留!
今日之話若傳了出去,李迪聲隆當世,就算百年後,李家亦是全族榮寵!
這就是李迪想要臉麵。
“罷了。”
趙禎覺得流程走的差不多了,便哎歎一聲,悲傷道:“朕雖不願李卿致士歸鄉,奈何卿家年邁體弱,朕亦不能為了一己之情,毀了卿家的身子,願李卿能身體康健,再代朕多護佑這大宋江山!”
這是個不錯的帝王,李迪心中寬慰,至少他該給的麵子給足了,甚至不惜放下身段,為自己博得個讚譽美名。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係靠得不隻有情感,還要有相對的利益。
李迪用致士換來他想要的利益,但這隻是剛開始,天下沒有這麽容易的好事,致士之前他還要再辦一件大事!
正當群臣還在竊竊私語時,李迪並未打算回班,站好他在大宋朝堂上的最後一班崗。
而是從懷中掏出一封奏疏,朗聲道:“陛下,老臣還有本啟奏!”
正題要來了!
趙禎精神一振,在旁側坐的劉娥也不自覺的正了正身子。
“臣李迪,今日彈劾太常寺少卿郭峰,等三十六人……爾等貪汙受賄、中飽私囊,更有甚者與朝中高位之臣結黨!臣以為,此乃禍亂超綱、結黨造反之前兆,應當重懲!”
朝野瞬間嘩然聲陣陣。
老李這是搞毛啊!走都走了,臨了還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可有心之人此刻卻明白了,這哪裏是李迪要彈劾他們,分明是皇帝和太後授意的!
一朝新臣換舊臣,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第二日清早,秦為睜開眼就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屋內熟悉的桌椅,牆上熟悉的字畫,透過窗戶的縫隙,他甚至看到了那棵熟悉的銀杏樹。
床榻很軟和,讓人不自居的伸了個懶腰。
一股莫名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原本脹痛厲害的頭也不那麽難受了。
難道我在這兒睡了一夜?!
秦為看著眼前的一切,恍然想起了昨日的荒唐事,不禁痛苦的閉上眼。
一世英名啊!
趙允讓!狄青!
老子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倆!
“你醒了?”
外間屋門吱呀一聲開了,劉姝紅著俏臉看著他,玉指悄悄捏著裙擺,站在那兒,有些不知所措。
“我……”
秦為知道此事裝鴕鳥也沒用了,隻好坐起身,一臉尷尬的看著她。
“小公爺和你那位朋友,昨日已被送回家中……”
劉姝說著又紅了臉,語若細蚊道:“你家仆人帶不回你,便隻好委屈你在這裏安頓了一夜。”
什麽叫‘帶不回我’?
難道昨天他喝醉了以後,還錯過了別的節目嗎?
秦為老臉通紅,尷尬地笑笑:“抱歉!昨日飲酒過甚,叨擾了……”
“不叨擾……”
額、
這話是下意識說的,卻不是一個深閨少女該說的。
劉姝紅著臉低下頭,氣氛一下子陷入寂靜。
……
皇帝的身邊不缺女人,而且數量之多。
最親近的往往並不是皇後,而是某個最得寵的妃嬪。
所以為了避免後宮之人恃寵而驕幹擾政事,這樣得寵的妃嬪一般都沒有什麽好下場,當然也有例外的。
劉娥就是那個例外。
十六歲的趙禎要立後了,郭皇後賢良淑德、舉止大方,得了太後的青睞,入宮便穩居後位,郭氏一族也因此顯赫。
所以在這個喜慶而有敏感的時期,郭家的境遇實在讓人眼饞。
監察禦史郭開山站在殿前,前麵便是許久都未上朝的李迪。
“見過李相。”
李迪點頭,看著郭開山,又看了看身後的群臣,臉上閃過一抹微不可查的落寞。
“年末帝後大婚,郭大人位極人臣,前途無量啊!”
“承蒙多年關照,下官感激不盡,李相若有何愁事,下官自當竭盡全力。”
郭開山很是嚴肅的叉手行禮。
邊上還不明真相的群臣瞧著他們二人,羨慕和嫉妒交雜,還有幾分揶揄嘲笑。
“待會兒少說話,莫要卷進來,老夫這輩子夠了,隻願身後還能庇護你等一二,便不枉大家相識一場。”
李迪轉過身去,老邁僂捋的腰身瞬間挺得筆直。
更像是他最後的倔強。
太後劉娥在小皇帝趙禎的攙扶下,二人緩緩走近殿內,群臣接著行禮拜見。
行禮後,李迪一反往日沉默,率先站出來:“陛下,老臣日溢年邁,今日來更是在頻頻昏聵中犯癔,遂不能再效力於朝廷和陛下,今日特意殿上於陛下請辭。”
說完,他看了劉娥一眼,二人目光交錯間,又默契的收回眼神。
十六歲的趙禎已然不再是那個乳臭未幹的幼稚,他的看懂了太後和李迪之間的無聲默契,瞬間明白了立後的含義。
他隻覺得胸口有些發悶,說道:“李卿乃我大宋肱骨,朝廷脊梁之能臣,怎可萌生隱退之意。”
少年意氣風發、誌得九天,他本以一切盡在掌握。
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場赤果果的交易,甚至就連這樁交易也不是他能做主的,若非太後有魄力,很可能就會引發朝堂動蕩。
如今好了,李迪識時務者為俊傑,主動上書請辭,代價就是善待他餘下門生舊吏。
劉娥沒有理由拒絕,甚至在她看來,這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可依照禮法,趙禎依舊要對李迪三辭三請表示尊重:“李相為大宋勞苦功高,朕如今尚且年輕,還望卿家能再助朕幾年啊!”
趙禎說的很真誠,情到深處甚至紅了眼眶。
群臣不禁感歎陛下仁慈德厚的,也紛紛附和,大殿之上全是表述李迪功勞的誇讚之聲。
李迪卻正色道:“陛下,臣老邁昏聵,恐於江山社稷之累贅,臣感恩陛下仁慈體恤之心,怎奈這身子日漸衰敗,實不能再侍奉陛下左右了。”
“李卿真的不再考慮了嗎?朕誠摯相請您能再為國效力幾年,這大宋沒了李卿家,朕猶如痛失一臂啊!”
好一個能言善道的皇帝,群臣不可置信的看著龍椅上麵帶傷痛之色的趙禎。
他竟對李迪用了‘您’字來挽留!
今日之話若傳了出去,李迪聲隆當世,就算百年後,李家亦是全族榮寵!
這就是李迪想要臉麵。
“罷了。”
趙禎覺得流程走的差不多了,便哎歎一聲,悲傷道:“朕雖不願李卿致士歸鄉,奈何卿家年邁體弱,朕亦不能為了一己之情,毀了卿家的身子,願李卿能身體康健,再代朕多護佑這大宋江山!”
這是個不錯的帝王,李迪心中寬慰,至少他該給的麵子給足了,甚至不惜放下身段,為自己博得個讚譽美名。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係靠得不隻有情感,還要有相對的利益。
李迪用致士換來他想要的利益,但這隻是剛開始,天下沒有這麽容易的好事,致士之前他還要再辦一件大事!
正當群臣還在竊竊私語時,李迪並未打算回班,站好他在大宋朝堂上的最後一班崗。
而是從懷中掏出一封奏疏,朗聲道:“陛下,老臣還有本啟奏!”
正題要來了!
趙禎精神一振,在旁側坐的劉娥也不自覺的正了正身子。
“臣李迪,今日彈劾太常寺少卿郭峰,等三十六人……爾等貪汙受賄、中飽私囊,更有甚者與朝中高位之臣結黨!臣以為,此乃禍亂超綱、結黨造反之前兆,應當重懲!”
朝野瞬間嘩然聲陣陣。
老李這是搞毛啊!走都走了,臨了還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可有心之人此刻卻明白了,這哪裏是李迪要彈劾他們,分明是皇帝和太後授意的!
一朝新臣換舊臣,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