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餘暉,長河落日圓。
大楚國,姑蘇城外泥鰍溝,家家戶戶炊煙嫋嫋。時有犬吠雞鳴。
泥鰍溝有戶姓奕的人家,家主是個實誠漢子。隻不過長年在外打拚。一年也回不來幾次,獨留一對孤兒寡母在家。幸好每次回家不論是山貨,還是稀缺瓜果,總是會分一些給鄰裏。這般好人緣,也算是在無形中照顧了娘兒倆安穩。
這家有個獨苗,取名奕雲白。奕雲白年紀輕輕性格和善實在。這讓獨守家中的奕氏多多少少有了些安慰。每當深夜自夢中驚醒,看著幼子平平安安,或許這本就是一種寄托。
泥鰍溝,村子不大,鄰水而建,蜿蜒曲折於山溝之間。人數也不過百餘人。
村長是個落第秀才,直到六十花甲之年也未高中。於是歸鄉之後心中沒了掛念,居然也一心為孩童啟蒙。村民們知曉讀書老爺的斤兩,一個兩個自發的送來束脩。但老頭子自認清高,於是村民們自發的在老秀才院子裏建了一個錢櫃模樣的小房子,日複一日。有些有心人倒也發現,這小房子裏倒也積攢了些許碎銀子。日複一日,也是碰巧村民有些個與鎮裏相熟的木匠朋友,呼喝之間一起攛掇的老爺子建立一個不過一兩畝地大小的私塾。老秀才拗不過村民們的死纏爛打,隻得委派代表負責此事。
這第一任的教書匠還是走馬上任了。但也不是老秀才,畢竟身體狀態不好。他是一位雲遊自此的和尚指點,村民們齊心邀請下才終於留在了泥鰍溝教書的年輕男子袁九罡。收徒苛刻。若不是確實不收束脩,村子裏又隻有這麽一家教人識字育人之處。恐怕村子裏憨厚的村民們沒有幾個敢去與這位有大本事的文化人打交道。
佩服學識是村民的本分,但敬畏之心卻是生存根本。
清風徐來,落日熔金。山河被裝點的如同碎金世界。
今日,袁九罡找到了背著一捆薪柴正大汗淋漓的往家走的奕雲白。
已然是傍晚時分,街上行人來來往往。不時對著奕雲白指指點點。和善的笑著說些什麽。
袁九罡身穿儒袍戴青冠。手中把玩這一截雷擊木製成的鎮紙貔貅。他笑著攔住了故意躲著他的奕雲白。和煦的問道:“小白,昨日與你說的事,考慮的如何了?不若我們再商量商量?”
奕雲白愁苦的笑了笑,輕輕放下背上捆紮結實的木柴,以手背擦了擦臉上汗水對袁九罡說道:“老師不棄,願意幾番收我入門,小子不勝感激,但一來我家困頓,卻實無顏學業。二來小子愚昧,不識文,不學武。又無大誌,不敢叨擾!且娘親病重,需要小子照拂。我父許久沒了音信,確實不敢打擾老師。”說著就要提起柴貨要走。有些對此熟悉的老人默默搖頭。而有些悍婦拉著抽著鼻涕的孩子就想上前搭話。
袁九罡皺眉,手中鎮紙貔貅被他捏緊放鬆。有些眼力勁的婦人笑笑與二人擦肩而過。
袁九罡再次說道:“年前教你背誦讀那篇《輪回集》如今可有更多感悟了?”說到這裏,袁九罡竟然有些緊張似的。
奕雲白顯然有些不耐煩,被這私塾先生幾次三番的問詢讀書功課,對於一個剛剛啟蒙的孩子來說,多少有些難堪。他並沒有有放下薪柴,而是單手將數百斤的薪柴背在身後。訥訥的說道:“除了那個夢天天繼續以外,並不曾有更多發現。我早已將那書還你,不要問了!”說罷他轉身離去。
人流若梭,不一會兒就不見了奕雲白蹤影。
而他背後的袁九罡卻眼神明亮,他喃喃的說道:“第八十次幻夢,若今夜一步跨出,說不得就成了!好小子,果然是讀書種子。”
“就怕你高興的太早了!”正在這時,袁九罡身後走來了一個老態龍鍾的身影。他淡淡的打斷袁九罡的自言自語。
袁九罡淡定回頭,瞧見是一位持浮塵的老僧,心中錯愕。他眼見奕雲白已經過了姑蘇城西門。卻也無奈不去追他。裝模作樣的唉聲歎氣起來。對著老僧說道:“哎…你不去追付城山,又回到城中做甚?真小瞧了此地聖人了?要不要師弟幫你打個招呼,你們過過手?”
老僧身材臃腫,頭戴青蓮道冠。唯獨前胸刺了一個佛家‘卐’字的圖案。甚是詭異。
他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付城山已經死了…至於學宮怎麽想,那是他們的事。你要是願意,幫我宰了他們也行。而且師傅說了有事找你即可!”
袁九罡目瞪口呆,這也行?書呆子我嘔心瀝血的為你們出謀劃策,不惜一切代價的救你們掙脫牢籠。甚至為了那微薄機會在這窮山峻嶺一呆就是十幾年,你就是這麽報答你的四師弟的?不怕招天譴啊?
他幽怨的問道:“老三!你和我說實話,你真的見過咱們師傅他老人家?同樣是大師哥代師收徒。二師哥我從來不曾見過師傅!”
老僧憨憨的甩了甩衣袖,仰頭向東方雲海。那裏雲海翻騰,幾隻小白鷺似乎在學習飛行,倏忽而落,又極速拍打翅膀隨著兩隻老鷺直插雲海。清亮鳴叫響徹雲海田間,似在炫耀,也似在驕傲。
老僧笑了笑對袁九罡說道:“四師弟你怎麽忘了,我的拜師禮上,師尊不知為何生氣,吃了大師兄。那時你不就在現場?唉…說起來,大師哥對我不薄,當時若不是四師弟你攔著,我定然會阻止師傅的”說到了這裏,老人情緒低落。
袁九罡渾身一個哆嗦,他當然記得那場詭異的拜師禮,夜半三更,荒野無人。一個禿頭和尚被莫名其妙之物撕碎後吞咽入腹,可怕的是,當時的袁九罡甚至看不清是什麽突然出現。若不是心底的那些神神叨叨的話語。當時的情況袁九罡必然會立即逃跑。但老三死死拉著袁九罡,隻能讓袁九罡堅持到拜師禮結束。
袁九罡表情躊躇,手中把玩著的貔貅似乎都浸染了汗液。他猶猶豫豫的對老人說道:“師哥…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是說可能啊!會不會我們並不被師傅他老人家喜歡!或者我們的天賦異稟並不契合師傅的大道。而大師哥也算是胡亂替師收徒導致大禍臨頭?唉…我好命苦!讀書讀不出浩然氣,練氣練不出大道出,混混沌沌不堪其苦啊!”
大楚國,姑蘇城外泥鰍溝,家家戶戶炊煙嫋嫋。時有犬吠雞鳴。
泥鰍溝有戶姓奕的人家,家主是個實誠漢子。隻不過長年在外打拚。一年也回不來幾次,獨留一對孤兒寡母在家。幸好每次回家不論是山貨,還是稀缺瓜果,總是會分一些給鄰裏。這般好人緣,也算是在無形中照顧了娘兒倆安穩。
這家有個獨苗,取名奕雲白。奕雲白年紀輕輕性格和善實在。這讓獨守家中的奕氏多多少少有了些安慰。每當深夜自夢中驚醒,看著幼子平平安安,或許這本就是一種寄托。
泥鰍溝,村子不大,鄰水而建,蜿蜒曲折於山溝之間。人數也不過百餘人。
村長是個落第秀才,直到六十花甲之年也未高中。於是歸鄉之後心中沒了掛念,居然也一心為孩童啟蒙。村民們知曉讀書老爺的斤兩,一個兩個自發的送來束脩。但老頭子自認清高,於是村民們自發的在老秀才院子裏建了一個錢櫃模樣的小房子,日複一日。有些有心人倒也發現,這小房子裏倒也積攢了些許碎銀子。日複一日,也是碰巧村民有些個與鎮裏相熟的木匠朋友,呼喝之間一起攛掇的老爺子建立一個不過一兩畝地大小的私塾。老秀才拗不過村民們的死纏爛打,隻得委派代表負責此事。
這第一任的教書匠還是走馬上任了。但也不是老秀才,畢竟身體狀態不好。他是一位雲遊自此的和尚指點,村民們齊心邀請下才終於留在了泥鰍溝教書的年輕男子袁九罡。收徒苛刻。若不是確實不收束脩,村子裏又隻有這麽一家教人識字育人之處。恐怕村子裏憨厚的村民們沒有幾個敢去與這位有大本事的文化人打交道。
佩服學識是村民的本分,但敬畏之心卻是生存根本。
清風徐來,落日熔金。山河被裝點的如同碎金世界。
今日,袁九罡找到了背著一捆薪柴正大汗淋漓的往家走的奕雲白。
已然是傍晚時分,街上行人來來往往。不時對著奕雲白指指點點。和善的笑著說些什麽。
袁九罡身穿儒袍戴青冠。手中把玩這一截雷擊木製成的鎮紙貔貅。他笑著攔住了故意躲著他的奕雲白。和煦的問道:“小白,昨日與你說的事,考慮的如何了?不若我們再商量商量?”
奕雲白愁苦的笑了笑,輕輕放下背上捆紮結實的木柴,以手背擦了擦臉上汗水對袁九罡說道:“老師不棄,願意幾番收我入門,小子不勝感激,但一來我家困頓,卻實無顏學業。二來小子愚昧,不識文,不學武。又無大誌,不敢叨擾!且娘親病重,需要小子照拂。我父許久沒了音信,確實不敢打擾老師。”說著就要提起柴貨要走。有些對此熟悉的老人默默搖頭。而有些悍婦拉著抽著鼻涕的孩子就想上前搭話。
袁九罡皺眉,手中鎮紙貔貅被他捏緊放鬆。有些眼力勁的婦人笑笑與二人擦肩而過。
袁九罡再次說道:“年前教你背誦讀那篇《輪回集》如今可有更多感悟了?”說到這裏,袁九罡竟然有些緊張似的。
奕雲白顯然有些不耐煩,被這私塾先生幾次三番的問詢讀書功課,對於一個剛剛啟蒙的孩子來說,多少有些難堪。他並沒有有放下薪柴,而是單手將數百斤的薪柴背在身後。訥訥的說道:“除了那個夢天天繼續以外,並不曾有更多發現。我早已將那書還你,不要問了!”說罷他轉身離去。
人流若梭,不一會兒就不見了奕雲白蹤影。
而他背後的袁九罡卻眼神明亮,他喃喃的說道:“第八十次幻夢,若今夜一步跨出,說不得就成了!好小子,果然是讀書種子。”
“就怕你高興的太早了!”正在這時,袁九罡身後走來了一個老態龍鍾的身影。他淡淡的打斷袁九罡的自言自語。
袁九罡淡定回頭,瞧見是一位持浮塵的老僧,心中錯愕。他眼見奕雲白已經過了姑蘇城西門。卻也無奈不去追他。裝模作樣的唉聲歎氣起來。對著老僧說道:“哎…你不去追付城山,又回到城中做甚?真小瞧了此地聖人了?要不要師弟幫你打個招呼,你們過過手?”
老僧身材臃腫,頭戴青蓮道冠。唯獨前胸刺了一個佛家‘卐’字的圖案。甚是詭異。
他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付城山已經死了…至於學宮怎麽想,那是他們的事。你要是願意,幫我宰了他們也行。而且師傅說了有事找你即可!”
袁九罡目瞪口呆,這也行?書呆子我嘔心瀝血的為你們出謀劃策,不惜一切代價的救你們掙脫牢籠。甚至為了那微薄機會在這窮山峻嶺一呆就是十幾年,你就是這麽報答你的四師弟的?不怕招天譴啊?
他幽怨的問道:“老三!你和我說實話,你真的見過咱們師傅他老人家?同樣是大師哥代師收徒。二師哥我從來不曾見過師傅!”
老僧憨憨的甩了甩衣袖,仰頭向東方雲海。那裏雲海翻騰,幾隻小白鷺似乎在學習飛行,倏忽而落,又極速拍打翅膀隨著兩隻老鷺直插雲海。清亮鳴叫響徹雲海田間,似在炫耀,也似在驕傲。
老僧笑了笑對袁九罡說道:“四師弟你怎麽忘了,我的拜師禮上,師尊不知為何生氣,吃了大師兄。那時你不就在現場?唉…說起來,大師哥對我不薄,當時若不是四師弟你攔著,我定然會阻止師傅的”說到了這裏,老人情緒低落。
袁九罡渾身一個哆嗦,他當然記得那場詭異的拜師禮,夜半三更,荒野無人。一個禿頭和尚被莫名其妙之物撕碎後吞咽入腹,可怕的是,當時的袁九罡甚至看不清是什麽突然出現。若不是心底的那些神神叨叨的話語。當時的情況袁九罡必然會立即逃跑。但老三死死拉著袁九罡,隻能讓袁九罡堅持到拜師禮結束。
袁九罡表情躊躇,手中把玩著的貔貅似乎都浸染了汗液。他猶猶豫豫的對老人說道:“師哥…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是說可能啊!會不會我們並不被師傅他老人家喜歡!或者我們的天賦異稟並不契合師傅的大道。而大師哥也算是胡亂替師收徒導致大禍臨頭?唉…我好命苦!讀書讀不出浩然氣,練氣練不出大道出,混混沌沌不堪其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