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前期貨從業人員,王慧玲對綠豆基本特點很熟悉:這是個又小又大的品種。


    說小,是因為綠豆產值很低,全國產值每年不超過40億,流通量更小,與玉米、稻穀、小麥相比,在農業品序列裏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各地沒誰把綠豆當主食的,換言之並不是必需品。


    說大,是因為綠豆期貨交易量很大,鄭商所在1993年推出期貨五大開市元老,綠豆和小麥、玉米、大豆、芝麻一起上市。但綠豆期貨交易量和活躍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品種。


    作為鄭商所當家花旦,綠豆合約在1997年全部成交量加起來近2000萬手,1998年10月還沒過完,成交量已突破3000萬手。可見有大資金在裏麵翻江倒海,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即便按低估年份計算至少也有12億。如果放98年這樣的活躍年份,超過20億毫無懸念。國內期貨交易市場整頓後由14家變為3家,整體手續費收入隻在30多億出頭,鄭商所一家就占一半以上,比大商所、上期所合計起來還大。


    反應在盤麵操作中該特點也很明顯,和綠豆相比,天然橡膠實在是小兒科,常天浩下500手的單子都小心翼翼,整整用3天時間才完成,下1000手綠豆卻容易多了,在半小時交易時間內就完成了,對盤麵衝擊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但說起南陽幫她卻不太清楚。


    “南陽土地土質肥沃,四季分明,特別適宜綠豆生長,是全國綠豆主產區。為什麽綠豆交易量這麽活躍?不是因為綠豆需求量大或市場化程度更深,而是相比其他品種具有產地集中、產量有限、易於儲存等特點,你想想看,這會帶來什麽結果?”


    “懂了懂了……”這些特點一疊加,王慧玲腦海裏迅速構建起資金操縱的印象。


    一年交易量高達3000萬手、3億噸,實地產量才多少?


    “南陽幫作為主力莊家的背景可不是有錢老板或企業,真實背景說出來能嚇你一跳……”


    “是什麽?”


    “當地糧食係統!”


    “不可能吧?糧食係統怎麽能幹這種事?”


    “這有什麽奇怪,難道係統裏就沒有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了?”常天浩笑道,“去年株冶事件是誰折騰的?還不是國企麽?”


    王慧玲不吭聲了:1997年,作為中國最大的鉛鋅生產和出口基地,株洲冶煉廠認為國際鋅價格偏高,同時鑒於市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認為金屬鋅價格會下跌,便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上大舉做空,當時空頭頭寸大多捏在株洲冶煉手中,結果全年生產量隻有30萬噸的株洲冶煉一口氣賣出45萬噸做空合約。


    可做空後價格不但沒下跌反而上漲,最後因交不出貨而被迫平倉止損,損失將近15億元人民幣——好幾年白幹了。


    株洲冶煉平倉後沒多久,國際市場金屬鋅價格忽然就跌了下來,差點沒把人給氣死!


    所以常天浩對國企介入期貨一點兒都不意外,這種事將來還要發生多次。


    “負責直接指揮的副局長是滬江金融係博士畢業的師兄。”


    “你和這位師兄聯係過了?”


    “不不不,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有關資料都是從公開渠道搜集後看到的……糧食局班子成員一共7人,他排行第三,每個人的簡曆和教育背景我都核實了一遍,隻有他最符合。我去圖書館找過畢業論文,確定了他的身份背景,更重要的是……”


    常天浩微微一笑,“我看過當地省報新聞,前年表彰他為勞動模範,理由是創新利用金融手段進行資本運作,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豐產豐收,裏麵有一整套思路……”


    “你說說看?”


    “我且問你,期貨是做多好還是做空好?”


    王慧玲笑了:“這問題怎麽能一言以蔽之,期貨不是股票,有做多必然有做空,多有多的道理,空有空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這是一般理論,具體你結合我剛才說的那幾條綠豆特性分析分析?”


    王慧玲絞盡腦汁想了會,試圖從中總結出獨特的規律來,隱隱約約感覺自己抓住了重點,但仿佛又沒能看透什麽,最後撒嬌道:“人家笨嘛,實在想不出來,教我好不好……”


    “世界上物資有限,資金無限;所以上漲想象空間無限大,上不封頂,下跌空間大不了跌為零,實際沒有能真正跌到零的東西……綠豆現貨才那麽點,多頭憑借期貨的16倍杠杆,很容易依靠資金優勢把價格炒上去,期貨價格一漲,現貨也跟著漲,所以倉單不會增加太多,這時候就容易形成多逼空場麵。如果這不好理解,那我用股票打比方,作為莊家隻要有錢,是不是可以一直把股價拉上去?拉到後麵,外麵流通的盤子越來越小,股價越拉就越容易。”


    王慧玲不服:“拉上去也得能出貨才行啊,砸自己手裏豈不是紙麵富貴,一點用都沒有?”


    常天浩啞然失笑:“為什麽一定要全部出貨,賣給銀行不行麽?”


    “賣銀行?哦……哦……你說用股票質押貸款?”


    “3塊的股票炒到100塊,說不定那時候流通股80%都集中在你手上,想在市場上全賣出去是不可能的,但找銀行貸款就容易出手,哪怕打對折質押,也大有便宜,畢竟成本可能隻有10塊、20 塊。”


    “銀行有這麽傻?”


    “我的小姐姐,銀行自己又不會思考,傻不傻取決於風控和具體經辦人員,抵押3億,給行長和信貸主任塞300萬回扣,你覺得有多少人頂得住誘惑?事後追查隻要不查到回扣,那就是正常的工作損失——交了學費嘛!不然四大行那一票壞賬怎麽來的?你真以為放貸人不懂風險?對他來說,風險和虧損歸上麵,回扣自己拿,完全不成正比,哪怕將來不坐這位置,隻要不坐牢,撈一筆值得了。更何況還有債轉股的終極辦法,怕啥?”


    王慧玲驚呼:“啊!還能這麽玩?”


    “具體到綠豆的情況更複雜些,每年3-5月會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放出來,吸引外來資金入場。你如果看過行業分析報告,就會了解放出來的都是壞消息:什麽庫存積壓、天氣預測不好、播種形勢不容樂觀、化肥、種子、勞動力價格暴漲,對今年產區收成抱有悲觀態度……”


    王慧玲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這道理:每年收獲前放出來的預測報告10份裏至少有7份說情況不好,綠豆如此、大豆如此、雲桂的糖業也如此。有這消息作鋪墊就比較容易形成多頭氛圍,各種各樣的投機資金便開始衝進來講故事了。


    “依托這些故事,多頭開始建倉,推動價格上漲,空頭局麵逐漸不利,但還心存幻想,認為期貨價格高於現貨不可能維持,必然會有下跌,但他們最終會絕望,因為價格會越來越高,直到逼迫他們斬倉出局……投機空頭損失的是錢,套保空頭損失的是什麽?”


    王慧玲不假思索道:“是現貨!”


    “哈哈哈哈!”常天浩笑得前俯後仰,“給你個機會再組織一次語言,好好再想想?”


    王慧玲皺眉拚命想,終於明白過來:因為投機做多氣氛濃鬱,價格體係已完全失常,期貨價格比現貨高——期貨綠豆賣4000一噸,現貨零售也就2塊一斤,這中間巨大差價哪去了?套保空頭完全能從容不迫地把市場多餘綠豆收購起來然後賣給多頭——虧什麽虧,明明有得賺好伐!


    “思路不錯,但我提醒一點,這不是多餘綠豆,通常是庫存綠豆……”常天浩補充道,“剛才我說了糧食係統背景,你想,在南陽主產區,還有誰能比糧食係統擁有更多庫存,擁有更大倉單?你想要多少貨,他完全可把市麵上、倉庫裏的貨倒給你——你全要麽?”


    不要,那直接就是違約,40%的履約保證金扣除。


    要,那就上當了!因為多頭目標是賺錢,不是賺綠豆,綠豆拿著有啥用?收了還不是要賣出去?賣出去隻能賣低價,搞不好又是糧食係統收回去。


    整體下來情況清晰了:套保莊家(糧食係統)放風減產——形成多頭投機預期——期貨價格上漲——吸引更多投機多頭——莊家高位放空——把手裏庫存出給多頭——多頭接不了或勉強接貨後再廉價甩賣——莊家再接回去。


    一來一去,莊家賺到了錢——約等於期現貨之差。


    “本來糧食係統等價格上去就拋貨,拋著拋著價格就被打下來了,這位師兄的創舉是不拋貨,先吃貨,然後在期貨市場上做空,把手裏的貨用倉單交出去——交給多頭……你想,這兩種手法哪個賺更多?”


    “是後者!”


    “這麽做也不能說一點風險都沒有,你經常會看到糧庫著火的消息,深入追查下去就會發現裏麵根本沒庫存,早就被賣掉了。”常天浩笑笑,“這種倒黴蛋要麽是方向做反,要麽是補庫時間來不及,隻能請祝融下凡助自己一臂之力,有用沒用,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對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對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