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點點頭意思理解了,但沒吭聲的態度是沒完全接受。
在他看來,盈利抽20%沒問題;虧錢時基金經理不承擔也沒問題;但盈利後除抽成還要拿管理費就有些難受。
好比買房子,按揭和一次性全款付清折扣不同本身就蘊含了便利程度不同,可你不僅折扣不同,辦貸款時還要額外再收手續費,那就不爽了。
常天浩知道他在糾結管理費,想了想後道:“其他細節就不囉嗦了,管理費我提個折中方案怎麽樣?”
“請講。”
“管理費取消,不過李總要給我個優惠條件。”常天浩道,“剛才提到那套68萬樓王我想去看下,如最後看中買下,麻煩再給我打8折,如沒看中,或3個月內不去看,優惠自動作廢如何?”
整體500萬資產,管理費按2個點收取就是10萬,出資350萬的李恒需付出7萬,如常天浩以優惠價買這套樓王,打8折後優惠13.6萬,表麵比7萬多了近一倍,但對李恒來說意義不一樣:前一個方案他淨出7萬,後一個方案不但房子賣出能回籠資金,打8折還有的賺,整體權衡下來對他有利,能買這房子的客戶群體少,想脫手可不容易,正好做個順水人情。
再退一步說,若常天浩這等投資新貴買了本公司樓盤,不等於一個很好的宣傳噱頭?
想通後他立即答應下來:“爽快!一言為定!不管常先生看中哪套,隻要您買,一律8折;凡常先生介紹來的其他客戶,無論按揭還是一次性付款,一律原價9折優惠。”
對這個調整,高洋和超哥也忙不迭答應:2%管理費落他們頭上每人也要出1萬塊錢,這樣調整後等於全部由李恒承擔,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當然滿意。
超哥暗暗豎起大拇指,覺得常天浩年紀不大、道行確實不賴。他哪知道年輕麵孔下隱藏著40歲的靈魂?
談了大約一小時,各方麵細節全部確定並簽字,高洋表示下午開盤前會把賬戶開好,還裝模作樣宣讀了《風險告知書》,被李恒笑著打斷了,後者表示下午資金到位——搞房產的效率都很高,至於常天浩個人認購的50萬元,高洋用周五結算款入賬。
馬上要去上海念書的常天浩突然在錢塘城買套房子是什麽意思?家裏又不是不能住,真為了投資房地產?
當然沒這麽簡單。
他在剛才短短一瞬間就想好了這套房子的三個邏輯:
其一,有這套房,他在錢塘城就有落腳點,雖然城西離市區也遠,但比每天往返江對岸的郊區方便多了,更重要的是不受父母拘束,幹事會客都方便。
第二,這是個重要據點,以李恒在圈內的能量和交際手段,隻要確信有好處,必然會推薦客戶上門索驥,這樣他就擁有除高洋外的第二個投資圈中介點,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三,房子是重要資產,他不可能時時刻刻把賬戶或存折數字給人看,能對外證明實力的就隻有房產,房子越大越豪華,越證明實力雄厚,投資人總不能把錢投給連房子也買不起的窮光蛋吧?
至於保值增值,那還真是最後才附帶考慮的因素。
該思路與李恒不謀而合,隻要常天浩真有本事,他就會在售房廣告裏加入“與投資新貴比鄰而居”的廣告語,為什麽房產公司經常送房子給明星,哪怕他們壓根不來住,為的就是廣告效應——本小區住著路人甲和本小區住著劉曉慶給人的觀感完全不同!
接近收盤時分,高洋過來提醒800萬港幣賬戶已開設完畢並可交易,結果發現常天浩和超哥兩人盯著屏幕一動不動、滿臉凝重,對他的話充耳不聞。
再抬眼看,他自己也大吃一驚:盤麵上恒生指數傾瀉直下,7500點早就擊穿,從分時線態勢看,7400點也可能保不住!
他不禁嘀咕:“怎麽跌這麽厲害?昨天最高摸過7960呢……”
今天是港府入市第5天,對衝基金和國際炒家們對此前連日失利極為不甘,連夜秘商後決定反撲並布下多重策略。一整個白天,國際炒家都在砸盤:砸藍籌股、砸恒生期貨,逼迫港府接盤。
3:55,臨收市還有5分鍾,對衝基金出市代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拋出3000多張期指賣空合約。
由於今天一路下跌,港府券商已消耗了巨量頭寸,到臨近收盤時手頭還掌握的資金頭寸和購買額度隻剩下大概300餘張,按常規應付接下來的交易量基本夠了,但麵對這麽大拋盤形成的衝鋒,防線一下子就被打崩,價格直線下崩不說,連接盤者都寥寥無幾。平時1檔2檔退去的價位,瞬間被砸下去十幾檔。
超哥大嚷:“這他媽是327國債的手法啊,香港也出了管金生?”
327國債事件中,在當日收盤前八分鍾,管金生為避免巨額虧損,大舉透支賣出國債期貨做空,在無足夠保證金前提下以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當日開盤的多方全部打爆,光這筆賣單就價值1460億元——1995年的1460億元!
他的所作所為當然違規,但能在信用額度不夠前提下拋出空單,本身就說明市場交易規則存在漏洞,沒保證金你就不該讓他開倉!
這事件中沒人無辜,之所以處理他,無非後台不夠硬罷了。
超哥對此記憶猶新,今天目睹這場麵條件反射般地喊出了327,高洋也呆住了,場麵還真是似曾相識!
常天浩卻保持著冷靜,腦子裏盤算很快:3000多張空單也就是10多億港幣交易額,不可能虛報倉位,隻是一下子成交量太大沒人接而已,他認為這是個很好的入手機會,是典型的“黃金坑”,更重要的是他知道8月金融戰裏其他場麵都上演了,唯獨沒上演作廢交易這一條。
所以他決定出手!
對高洋猛吼:“快,把賬戶掛上去,我要開倉!”
後者手忙腳亂地登陸係統,常天浩不等他從位置上離開,直接搶過鍵盤輸入7400點買入100張好倉的指示,再想了想,一咬牙把數字由100張改為150張!
沒等兩人反應過來,直接就按回車鍵確認!“買!”
“師弟!”
“小常!”
兩人不約而同驚呼起來。
“你瘋了?”
“這是接飛刀啊!”
“不要慌,這肯定有問題,能不能撈一票就看這把了……”
這說法異常精準,香港期交所場內確實出了問題:
麵對如雪片紛至遝來的拋盤,4大港府券商一時慌了神。經過這幾天交手,大家都摸清楚了彼此情況。代表對衝基金出市的券商主要是8家外資行,人稱“八大鱷”;代表港府的經紀則人稱“四禦貓”,雙方在期交所內幾乎在打明牌。
麵對天量拋盤和本方資金額度不夠的場麵,四禦貓出市代表紛紛跑到場邊所屬櫃台打電話請示要求擴大授信,回答是肯定的,但前後不過十幾秒,多家外資行出市代表上前將交易圈圍住,用人盯人、肉體防守、武力攔截策略使眾人難以返回。
場內一片混亂,20多人圍成一團,差點爆發肢體衝突,八大鱷人多勢眾,在最原始的肉體對抗中占了上風。
四禦貓們隻能在外圍全力叫價,要以7600點價位買入1000張好倉,但場內交易員絲毫沒理會,理由很隱蔽:
第一,沒在指定位置出價,按規矩不被接受;
第二,部分工作人員與外資行之間有貓膩,故意對四禦貓的喊價視而不見,追查起來就說當時場麵混亂看不見……
這就是最後幾分鍾在天量拋盤打壓下價格直線下跌、接盤寥寥無幾的奇特情況,不是沒人要,而是有人用原始的盯人防守壓住場麵不讓買。
常天浩的150張買單這時候卻到了:太和公司既不屬於八大鱷,也不屬於四禦貓,出市代表從容站起來,比劃出手勢:“7400點,好倉150張!”
交易員沒法再視而不見,再說7400價格也夠低了,便道:“成交!”
八大鱷愣了,四禦貓也愣了……
在他看來,盈利抽20%沒問題;虧錢時基金經理不承擔也沒問題;但盈利後除抽成還要拿管理費就有些難受。
好比買房子,按揭和一次性全款付清折扣不同本身就蘊含了便利程度不同,可你不僅折扣不同,辦貸款時還要額外再收手續費,那就不爽了。
常天浩知道他在糾結管理費,想了想後道:“其他細節就不囉嗦了,管理費我提個折中方案怎麽樣?”
“請講。”
“管理費取消,不過李總要給我個優惠條件。”常天浩道,“剛才提到那套68萬樓王我想去看下,如最後看中買下,麻煩再給我打8折,如沒看中,或3個月內不去看,優惠自動作廢如何?”
整體500萬資產,管理費按2個點收取就是10萬,出資350萬的李恒需付出7萬,如常天浩以優惠價買這套樓王,打8折後優惠13.6萬,表麵比7萬多了近一倍,但對李恒來說意義不一樣:前一個方案他淨出7萬,後一個方案不但房子賣出能回籠資金,打8折還有的賺,整體權衡下來對他有利,能買這房子的客戶群體少,想脫手可不容易,正好做個順水人情。
再退一步說,若常天浩這等投資新貴買了本公司樓盤,不等於一個很好的宣傳噱頭?
想通後他立即答應下來:“爽快!一言為定!不管常先生看中哪套,隻要您買,一律8折;凡常先生介紹來的其他客戶,無論按揭還是一次性付款,一律原價9折優惠。”
對這個調整,高洋和超哥也忙不迭答應:2%管理費落他們頭上每人也要出1萬塊錢,這樣調整後等於全部由李恒承擔,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當然滿意。
超哥暗暗豎起大拇指,覺得常天浩年紀不大、道行確實不賴。他哪知道年輕麵孔下隱藏著40歲的靈魂?
談了大約一小時,各方麵細節全部確定並簽字,高洋表示下午開盤前會把賬戶開好,還裝模作樣宣讀了《風險告知書》,被李恒笑著打斷了,後者表示下午資金到位——搞房產的效率都很高,至於常天浩個人認購的50萬元,高洋用周五結算款入賬。
馬上要去上海念書的常天浩突然在錢塘城買套房子是什麽意思?家裏又不是不能住,真為了投資房地產?
當然沒這麽簡單。
他在剛才短短一瞬間就想好了這套房子的三個邏輯:
其一,有這套房,他在錢塘城就有落腳點,雖然城西離市區也遠,但比每天往返江對岸的郊區方便多了,更重要的是不受父母拘束,幹事會客都方便。
第二,這是個重要據點,以李恒在圈內的能量和交際手段,隻要確信有好處,必然會推薦客戶上門索驥,這樣他就擁有除高洋外的第二個投資圈中介點,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三,房子是重要資產,他不可能時時刻刻把賬戶或存折數字給人看,能對外證明實力的就隻有房產,房子越大越豪華,越證明實力雄厚,投資人總不能把錢投給連房子也買不起的窮光蛋吧?
至於保值增值,那還真是最後才附帶考慮的因素。
該思路與李恒不謀而合,隻要常天浩真有本事,他就會在售房廣告裏加入“與投資新貴比鄰而居”的廣告語,為什麽房產公司經常送房子給明星,哪怕他們壓根不來住,為的就是廣告效應——本小區住著路人甲和本小區住著劉曉慶給人的觀感完全不同!
接近收盤時分,高洋過來提醒800萬港幣賬戶已開設完畢並可交易,結果發現常天浩和超哥兩人盯著屏幕一動不動、滿臉凝重,對他的話充耳不聞。
再抬眼看,他自己也大吃一驚:盤麵上恒生指數傾瀉直下,7500點早就擊穿,從分時線態勢看,7400點也可能保不住!
他不禁嘀咕:“怎麽跌這麽厲害?昨天最高摸過7960呢……”
今天是港府入市第5天,對衝基金和國際炒家們對此前連日失利極為不甘,連夜秘商後決定反撲並布下多重策略。一整個白天,國際炒家都在砸盤:砸藍籌股、砸恒生期貨,逼迫港府接盤。
3:55,臨收市還有5分鍾,對衝基金出市代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拋出3000多張期指賣空合約。
由於今天一路下跌,港府券商已消耗了巨量頭寸,到臨近收盤時手頭還掌握的資金頭寸和購買額度隻剩下大概300餘張,按常規應付接下來的交易量基本夠了,但麵對這麽大拋盤形成的衝鋒,防線一下子就被打崩,價格直線下崩不說,連接盤者都寥寥無幾。平時1檔2檔退去的價位,瞬間被砸下去十幾檔。
超哥大嚷:“這他媽是327國債的手法啊,香港也出了管金生?”
327國債事件中,在當日收盤前八分鍾,管金生為避免巨額虧損,大舉透支賣出國債期貨做空,在無足夠保證金前提下以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當日開盤的多方全部打爆,光這筆賣單就價值1460億元——1995年的1460億元!
他的所作所為當然違規,但能在信用額度不夠前提下拋出空單,本身就說明市場交易規則存在漏洞,沒保證金你就不該讓他開倉!
這事件中沒人無辜,之所以處理他,無非後台不夠硬罷了。
超哥對此記憶猶新,今天目睹這場麵條件反射般地喊出了327,高洋也呆住了,場麵還真是似曾相識!
常天浩卻保持著冷靜,腦子裏盤算很快:3000多張空單也就是10多億港幣交易額,不可能虛報倉位,隻是一下子成交量太大沒人接而已,他認為這是個很好的入手機會,是典型的“黃金坑”,更重要的是他知道8月金融戰裏其他場麵都上演了,唯獨沒上演作廢交易這一條。
所以他決定出手!
對高洋猛吼:“快,把賬戶掛上去,我要開倉!”
後者手忙腳亂地登陸係統,常天浩不等他從位置上離開,直接搶過鍵盤輸入7400點買入100張好倉的指示,再想了想,一咬牙把數字由100張改為150張!
沒等兩人反應過來,直接就按回車鍵確認!“買!”
“師弟!”
“小常!”
兩人不約而同驚呼起來。
“你瘋了?”
“這是接飛刀啊!”
“不要慌,這肯定有問題,能不能撈一票就看這把了……”
這說法異常精準,香港期交所場內確實出了問題:
麵對如雪片紛至遝來的拋盤,4大港府券商一時慌了神。經過這幾天交手,大家都摸清楚了彼此情況。代表對衝基金出市的券商主要是8家外資行,人稱“八大鱷”;代表港府的經紀則人稱“四禦貓”,雙方在期交所內幾乎在打明牌。
麵對天量拋盤和本方資金額度不夠的場麵,四禦貓出市代表紛紛跑到場邊所屬櫃台打電話請示要求擴大授信,回答是肯定的,但前後不過十幾秒,多家外資行出市代表上前將交易圈圍住,用人盯人、肉體防守、武力攔截策略使眾人難以返回。
場內一片混亂,20多人圍成一團,差點爆發肢體衝突,八大鱷人多勢眾,在最原始的肉體對抗中占了上風。
四禦貓們隻能在外圍全力叫價,要以7600點價位買入1000張好倉,但場內交易員絲毫沒理會,理由很隱蔽:
第一,沒在指定位置出價,按規矩不被接受;
第二,部分工作人員與外資行之間有貓膩,故意對四禦貓的喊價視而不見,追查起來就說當時場麵混亂看不見……
這就是最後幾分鍾在天量拋盤打壓下價格直線下跌、接盤寥寥無幾的奇特情況,不是沒人要,而是有人用原始的盯人防守壓住場麵不讓買。
常天浩的150張買單這時候卻到了:太和公司既不屬於八大鱷,也不屬於四禦貓,出市代表從容站起來,比劃出手勢:“7400點,好倉150張!”
交易員沒法再視而不見,再說7400價格也夠低了,便道:“成交!”
八大鱷愣了,四禦貓也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