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下樓往左一直進去就是餐廳了。”保柱答道。
陳真點點頭:“謝謝了。”
保柱恭敬地說道:“先生客氣了,有什麽吩咐再叫我就是了。”說完,轉身就要往門外走。
剛走到門口,就聽葉楓忽然叫道:“兄弟,你等一下。”
保柱聽了,立刻回轉身來,望著葉楓道:“這位先生你有什麽吩咐嗎?”
葉楓忙道:“哦,沒有什麽,我隻是想跟你打聽點事兒。”
“什麽事啊,先生請說。”保柱說道。
“我在老家時曾聽人說那位嶽飛嶽爺爺的墓就在西湖邊上,不知道離這兒遠不遠啊?”葉楓問道。
保柱聽了,不覺一笑道:“三位是第一次來咱們杭州吧?”
陳真點了點頭道:“不錯。”
保柱便道:“嶽王廟其實離我們酒店不遠,從我們酒店出門往左,不到半個鍾頭就到了棲霞嶺,嶽王廟就在那裏。”
葉楓聽了,忙興奮地對陳真道:“少爺,嶽王廟離這裏那麽近,要不咱們吃過飯去看看吧。我在老家經常聽說書先生講嶽爺爺打金兵的故事,我對他佩服的不得了,一直都想到嶽爺爺的墓前給他磕兩個頭。”
陳真想想下午也沒有什麽事情可做,便點了點頭道:“也好,我也想去嶽王廟瞻仰一下嶽武穆。咱們吃過飯休息一陣就去吧。”
葉楓聞言,大喜道:“謝謝少爺!謝謝少爺!”
保柱在一旁看的好笑,忍不住對葉楓道:“這位先生,到嶽王廟的路上還有一位英雄的墓,你也可以去磕個頭。”
葉楓一聽,忙問道:“還有哪個英雄的墓啊?”
“從這兒到嶽王廟的路上還有一座武鬆的墓。”保柱答道。
鄭浩南聽了,便道:“這個我倒知道,聽說四十多年前,杭州湧金門處發現了一具棺木,棺頭豎刻‘武鬆之柩’四字,凸刻,貼金,每字六寸見方。那些人又趕緊將棺木埋了。後來,上海灘的三大亨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他們出錢在原處立了墓碑。”
葉楓聞言,插言道:“武鬆?難道就是說書先生說的,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那位在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的那個武鬆武二郎?”
鄭浩南笑著道:“是啊,據說武鬆因為跟隨宋江征方臘受傷斷了左臂。他看到他們梁山一百零八個兄弟因為征方臘死了大半,他很傷心,不願跟宋江回汴京,便在杭州六和寺出家,直到八十歲圓寂。他死後,人們就把他葬在了西湖邊。”
葉楓聽完,使勁一點頭道:“好,武二郎的墓我也要去拜一拜。”
陳真嗬嗬一笑道:“水滸一百單八將中的武鬆不過是小說虛構出來的人物,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又怎麽可能會有墓呢。所以,我想這個武鬆墓多半不是真的,是那些老百姓為了紀念英雄而杜撰出來的。”
這時候,就聽保柱忽然道:“不是,我聽我們杭州那些老一輩的人說這個武鬆墓其實並不是梁山上的那個武鬆的墓。”
鄭浩南一聽,不覺奇道:“哦,除了梁山上的武鬆還有哪個武鬆啊?”
“據說這個武鬆墓其實是《臨安縣誌》中記載的那個武鬆的墓。”保柱道。
“哦,《臨安縣誌》中記載的那個武鬆是什麽人啊?”鄭浩南忙問道。
“那個武鬆也是宋朝時候的人,原來是浪跡江湖的賣藝人。杭州知府高權見武鬆武藝高強,人才出眾,便邀請他當了杭州府的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高知府的心腹。後來高知府因為得罪了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鬆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他為‘蔡虎’。武鬆對這個奸臣恨之入骨,決心拚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刀,躲在蔡府門口,看蔡京的兒子出來的時候,衝上前去,向將他殺了。那些官兵見武鬆殺了知府,立刻蜂擁前來圍攻武鬆,武鬆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這就是現在這個武鬆墓。”保柱滔滔不絕地說道。
葉楓聽完,笑了笑道:“雖然這個武鬆墓不是梁山上的那個武鬆,但他也是一條好漢,也該去拜拜!”
保柱也笑了笑道:“三位如果沒有其他事的話我就出去了,有什麽事叫我就是了。”說完,轉身出了房間。
保柱出去後,陳真他們又坐下喝了幾杯茶,休息了一會兒。陳真便道:“走,吃飯去!”
葉楓一聽說吃飯,頓時精神一振,一下子就站了起來。把陳真和鄭浩南都嚇了一跳。
三人出了房間,陳真鎖上門,一齊來到樓下,按保柱說的方向來到了餐廳。
一進餐廳,立刻就有一個服務生笑著迎了過來招呼道:“三位,你們是來吃飯的吧。”
陳真點了點頭。那服務生便道:“三位,請跟我來。”然後便領著陳真他們來到一張空桌前。
服務生請三人坐下,這時候,立刻就有另一個服務生端著一壺茶走了過來,拿起擺在桌上的幹淨茶杯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說道:“先生,請用茶!”
陳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之後,然後放在桌上。這時候,領他們過來的那個服務生,立刻就將菜單遞了過來,笑著道:“先生,請點菜!”
陳真拿過菜單,隨便點了幾個菜,然後將菜單遞還給服務生,同時說道:“另外,再給我們來兩斤米飯。”
葉楓一聽,趕緊道:“少爺,兩斤米飯有些少了,我一個人吃都還不夠吧,我看至少要三斤才行。”
服務生斜眼瞅了瞅葉楓,心道:“一個人吃兩斤米飯還不夠,是飯桶呀!”
陳真聽了葉楓的話,也沒有吃驚,一笑道:“好,你說三斤就三斤吧!”然後對服務生道:“那就給我們來三斤米飯吧!”(未完待續)
陳真點點頭:“謝謝了。”
保柱恭敬地說道:“先生客氣了,有什麽吩咐再叫我就是了。”說完,轉身就要往門外走。
剛走到門口,就聽葉楓忽然叫道:“兄弟,你等一下。”
保柱聽了,立刻回轉身來,望著葉楓道:“這位先生你有什麽吩咐嗎?”
葉楓忙道:“哦,沒有什麽,我隻是想跟你打聽點事兒。”
“什麽事啊,先生請說。”保柱說道。
“我在老家時曾聽人說那位嶽飛嶽爺爺的墓就在西湖邊上,不知道離這兒遠不遠啊?”葉楓問道。
保柱聽了,不覺一笑道:“三位是第一次來咱們杭州吧?”
陳真點了點頭道:“不錯。”
保柱便道:“嶽王廟其實離我們酒店不遠,從我們酒店出門往左,不到半個鍾頭就到了棲霞嶺,嶽王廟就在那裏。”
葉楓聽了,忙興奮地對陳真道:“少爺,嶽王廟離這裏那麽近,要不咱們吃過飯去看看吧。我在老家經常聽說書先生講嶽爺爺打金兵的故事,我對他佩服的不得了,一直都想到嶽爺爺的墓前給他磕兩個頭。”
陳真想想下午也沒有什麽事情可做,便點了點頭道:“也好,我也想去嶽王廟瞻仰一下嶽武穆。咱們吃過飯休息一陣就去吧。”
葉楓聞言,大喜道:“謝謝少爺!謝謝少爺!”
保柱在一旁看的好笑,忍不住對葉楓道:“這位先生,到嶽王廟的路上還有一位英雄的墓,你也可以去磕個頭。”
葉楓一聽,忙問道:“還有哪個英雄的墓啊?”
“從這兒到嶽王廟的路上還有一座武鬆的墓。”保柱答道。
鄭浩南聽了,便道:“這個我倒知道,聽說四十多年前,杭州湧金門處發現了一具棺木,棺頭豎刻‘武鬆之柩’四字,凸刻,貼金,每字六寸見方。那些人又趕緊將棺木埋了。後來,上海灘的三大亨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他們出錢在原處立了墓碑。”
葉楓聞言,插言道:“武鬆?難道就是說書先生說的,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那位在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的那個武鬆武二郎?”
鄭浩南笑著道:“是啊,據說武鬆因為跟隨宋江征方臘受傷斷了左臂。他看到他們梁山一百零八個兄弟因為征方臘死了大半,他很傷心,不願跟宋江回汴京,便在杭州六和寺出家,直到八十歲圓寂。他死後,人們就把他葬在了西湖邊。”
葉楓聽完,使勁一點頭道:“好,武二郎的墓我也要去拜一拜。”
陳真嗬嗬一笑道:“水滸一百單八將中的武鬆不過是小說虛構出來的人物,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又怎麽可能會有墓呢。所以,我想這個武鬆墓多半不是真的,是那些老百姓為了紀念英雄而杜撰出來的。”
這時候,就聽保柱忽然道:“不是,我聽我們杭州那些老一輩的人說這個武鬆墓其實並不是梁山上的那個武鬆的墓。”
鄭浩南一聽,不覺奇道:“哦,除了梁山上的武鬆還有哪個武鬆啊?”
“據說這個武鬆墓其實是《臨安縣誌》中記載的那個武鬆的墓。”保柱道。
“哦,《臨安縣誌》中記載的那個武鬆是什麽人啊?”鄭浩南忙問道。
“那個武鬆也是宋朝時候的人,原來是浪跡江湖的賣藝人。杭州知府高權見武鬆武藝高強,人才出眾,便邀請他當了杭州府的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高知府的心腹。後來高知府因為得罪了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鬆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他為‘蔡虎’。武鬆對這個奸臣恨之入骨,決心拚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刀,躲在蔡府門口,看蔡京的兒子出來的時候,衝上前去,向將他殺了。那些官兵見武鬆殺了知府,立刻蜂擁前來圍攻武鬆,武鬆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這就是現在這個武鬆墓。”保柱滔滔不絕地說道。
葉楓聽完,笑了笑道:“雖然這個武鬆墓不是梁山上的那個武鬆,但他也是一條好漢,也該去拜拜!”
保柱也笑了笑道:“三位如果沒有其他事的話我就出去了,有什麽事叫我就是了。”說完,轉身出了房間。
保柱出去後,陳真他們又坐下喝了幾杯茶,休息了一會兒。陳真便道:“走,吃飯去!”
葉楓一聽說吃飯,頓時精神一振,一下子就站了起來。把陳真和鄭浩南都嚇了一跳。
三人出了房間,陳真鎖上門,一齊來到樓下,按保柱說的方向來到了餐廳。
一進餐廳,立刻就有一個服務生笑著迎了過來招呼道:“三位,你們是來吃飯的吧。”
陳真點了點頭。那服務生便道:“三位,請跟我來。”然後便領著陳真他們來到一張空桌前。
服務生請三人坐下,這時候,立刻就有另一個服務生端著一壺茶走了過來,拿起擺在桌上的幹淨茶杯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說道:“先生,請用茶!”
陳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之後,然後放在桌上。這時候,領他們過來的那個服務生,立刻就將菜單遞了過來,笑著道:“先生,請點菜!”
陳真拿過菜單,隨便點了幾個菜,然後將菜單遞還給服務生,同時說道:“另外,再給我們來兩斤米飯。”
葉楓一聽,趕緊道:“少爺,兩斤米飯有些少了,我一個人吃都還不夠吧,我看至少要三斤才行。”
服務生斜眼瞅了瞅葉楓,心道:“一個人吃兩斤米飯還不夠,是飯桶呀!”
陳真聽了葉楓的話,也沒有吃驚,一笑道:“好,你說三斤就三斤吧!”然後對服務生道:“那就給我們來三斤米飯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