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哥離開監獄探視室之後,便給神秘大人物打電話。沒想到電話剛響兩聲,就被掐掉了。良哥無奈,知道對方怕他糾纏,不願接他電話。再拔一百遍也無益。
於是,良哥便發了個短信過去,內容隻有一句話:
“棋局殘頁之事有眉目了。”
不到一分鍾,對方便主動打過來了,開口一點都不客氣,還帶著幾絲狐疑,問道:
“什麽情況?你不是昨天人還在省城嗎?”
良哥陪笑道:“現在仍在省城。剛從監獄出來。”
神秘大人物似乎有點驚訝:“不是吧?你昨天因為什麽事被抓進去了?在裏麵千萬別說認識我。也別指望我來搭救你。”
良哥一聽後麵兩句,心裏就十分不爽,暗中罵道,日你妹妹的,好歹我為了你那張破殘局,跑了那麽久的腿,就算沒什麽結果,起碼有點苦勞吧?何必把話說得那麽絕情?
難道我這種江湖人物是瘟疫,你這種大人物沾上就會倒黴?既然如此,當初你又何必兜個大圈子找上我?
良哥想到這裏,忽然間就對為大人物服務失去了積極性;差點就要由著性子罵娘,然後直接掛電話,也讓大人物體會一下沒人鳥的滋味。
轉而又一想,這樣太便宜了對方,頂多讓對方心裏稍稍犯堵;而且自己辛苦這麽久,什麽好處都沒撈著,太不劃算。
現在棋局殘頁有了眉目,不如先借對方之力拿到手再說,到時就有足夠的資本將條件開高一點。
而且,忍一忍借助對方之力將事情辦成,在江湖上也顯得自己神通廣大。絕對讓人刮目相看,誰見了都懼怕三分。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為了一時之意氣而壞了大事?這麽沉不住氣,怪不得對方不與自己為伍了。要讓對方看得起自己,必須先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價值。
心思這麽來回兜了幾個圈,有好幾十秒鍾雙方都不說話,但良哥耳中聽到電話裏有杯子碰撞和吞咽的聲音,便知對方在喝水潤喉,耐著性子等自己的下文。
於是他兩腳並攏,臉上肌肉牽動,努力拚湊出一個笑容,接著剛才的話題道:
“沒有沒有,我沒有被抓進去。我是去那裏探犯人的。放心,我絕對不會給您惹麻煩的。”
辯解和表白了這麽一大段話,一直保持著僵硬的笑容,肌肉都有點發酸了。於是他伸手在臉上撫摸良久,讓表情恢複高傲之狀。
對方也有點不耐煩了,嘰咕一聲吞了一大口水,然後劈頭蓋臉地轉換話題:
“說正事。你人在省城,怎麽可能發現棋局殘頁的去向?”
良哥來不及在臉上組織另一個笑容,立馬答道:
“不瞞你說,我來省城,目的就是為了找棋局殘頁。”
對方語氣裏有點惱怒:
“亂彈琴。一開始我就告訴過你們,殘頁在楓林鎮的江湖上秘密流傳,你跑到省城來瞎折騰什麽?連方向都搞錯了,怎麽辦事的?”
良哥見對方開罵,也在心裏回罵:你懂個雞毛,我是經過了一翻嚴密的推理,才追蹤到省城監獄的陳猛身上。別以為你是個官場大人物,就能對所有事情明察秋毫。
良哥幹笑幾聲,解釋道:
“此事說來話長。你還記得吧?一年前的西郊船廠事件,有個家夥用西瓜刀誤傷了老頭子,後來還放了一把火,被判了十幾年,就關在省城監獄。最近,我找到了一些線索,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個被關的家夥知道棋局殘頁的下落。”
大人物聽了,不再惱怒,又咕嘟喝了口水,問道:
“所以,你到省城,其實是為了去問此人?”
周偉良見對方終於被自己帶起了興趣,不由鬆了一口氣:
“沒錯。名為探視,實際就是查問棋局殘頁的下落。”
對方直入正題:“結果呢?”
良哥快速接話:“他承認知道東西的下落。但不肯告訴我。”
對方的怒氣又被點燃了:“那豈不都是廢話?”
良哥依然語速很快:“他有條件。”
對方怒氣稍平,問:“什麽條件?”
良哥和盤托出:
“他說要把他弄出來,否則,他寧願這個秘密永遠爛在肚子裏。”
大人物半信半疑:
“你確定他知道東西的下落?如果他隻是為了出獄而騙你呢?”
良哥急道:
“不太可能。”
大人物嘲笑道:
“為什麽不太可能?他說他見過棋局殘頁嗎?他有沒有向你描述,那張殘頁的樣子?”
良哥有點泄氣:
“那倒沒有。我還沒來得及問殘頁的詳細情況,他就直接提條件了。其實吧,即便他向我描述棋局殘頁樣子,我也辨不出真假。因為我也沒見過呀。”
對方仍然語帶譏嘲:
“那不就結了?他瞎掰你無法分辨,我又有什麽理由相信你?”
良哥覺得這場談話真的很累,快要汗流浹背了,沒想到跟大人物交流,就像登山一樣步履維艱。他長籲一口氣,重新調整語氣道:
“他應該不會瞎掰。他知道胡說八道的後果。我了解此人,他不敢撒這種謊。另外就是,從一年前的種種跡象看來,這個陳猛,是我們找到棋局的惟一線索。”
對方依舊不信,但給了良哥解釋的機會:
“為什麽這麽說?”
良哥深吸一口氣,稍稍組織了一下語言,說了下去:
“一年前,按照你給的指示,我們找到了那個怪老頭,可在找東西的過程中出了意外,導致老頭死亡。此後棋局就下落不明。
“最近我發現,當初第一個衝進老頭屋子裏查找的,是陳猛;後來用刀刺中老頭的,還是陳猛。更關鍵的是,第二天,他明知老頭中刀,還一個人回到事發現場,而且放了把火。
“這不是常人能幹得出來的事。若不是心中有秘密,那他就一定是個瘋子。可我知道,此人比較精明,並不是個瘋子。”
大人物聽完,沉吟良久,才順著良哥的思路說出了推論:
“如此說來,如果老頭當時中刀立即死亡,陳猛可能就是第一個檢查屍體的人;如果老頭當場沒死呢,那他就是最後一個見到活老頭的人。”
良哥大喜之下,重複了幾天前自己說過的古龍式的結論:
“所以,如果天下還有一個人知道棋局殘頁的下落,這個人必定就是陳猛。”
對方又沉吟了一會,說話語氣還是不太肯定:
“但這畢竟隻停留於猜測。”
良哥知道此時不能放鬆,否則就功虧一簣了,回快語速道:
“事情已經很明顯了。我今天去見他,還沒開口呢,他劈頭第一句就問我是不是還在找棋局殘頁;然後又不容我發問,自稱知道東西的下落,直接就提條件;提完條件又不容我反駁,便提前結束談話。你看,若不是他真知道點什麽,怎麽可能如此胸有成竹呢?”
對方此時沉默得更久,最後緩緩問良哥:
“有沒有別的辦法讓他開口?”
問出此話,就表明對方終於對良哥的分析信以為真。良哥將憋了很久的那口氣,徐徐吐了出來,歎道:
“沒別的辦法。他鄉下老家隻有一個賭鬼老爹,兩人多年沒有來往;送錢或送物,對在牢裏的他而言,也沒有什麽意義。他說過,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除非把他弄出來,否則就讓秘密爛在肚子裏。”
大人物繼續沉默。良久,才給良哥下了最後指示:
“把一個判了十幾年的囚犯弄出來,非同小可。此事能否辦成,是個未知數。但不管結果如何,你都不能向別人吐露半個字。否則,你會死得很難看,記住了?”
良哥趕緊在大街上立正,點頭,哈腰,恢複一臉諂笑:
“記住了,記住了。”
掛上電話之前,大人物又莫名其妙地問道:
“這個陳猛,跟你多久了?”
良哥有點懵:
“三四年了。怎麽啦?”
大人物:
“你真的了解他?”
良哥還是懵:
“他以前在街頭遇事,嗓門挺大,實際上是個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的人。但今天一見,似乎完全變了個樣,不急不燥,頗有城府。”
大人物忽然歎了口氣:
“也許他以前的表現都是裝出來的;也許是,這一年的牢獄生活,讓他浴火重生,智商產生了質的飛躍。”
頓了頓,大人物才警告道:
“總而言之,此人不可小覷。弄不好以後在江湖上的成就,比你大。你最好小心一點。”
掛掉電話,良哥照路邊的一棵樹上踢了一腳,吐了口唾沫,對大人物的警告很不以為然,罵道:
“日你妹妹的,一個陳猛,再精明再強壯,我良哥還會怕他?”
然而,大人物畢竟是大人物,在某些事情上是有先見之明的。後來陳猛真的成了楓林鎮江湖上的一方老大,風頭一度蓋過了彪哥和良哥。此是後話。
良哥打完這通電話,便帶著二條和幺餅回楓林鎮等消息。這一等,就等了整整一年。
這一年裏,關於陳猛殺人放火的案子,悄悄起了變化。
先是有人覺得細節可疑,接著發回重審,重審的過程中,冒出來幾個莫名其妙的目擊證人,證明陳猛在船廠火起之時,身在別處。他到達現場,是在火勢大到不可挽救之後。
由此可知,當初船廠的那場大火,並不是陳猛放的。另外,法官及陪審團也相信了陳猛自己的說法:他回到船廠,是想去查看老頭子的傷勢,並試圖提供救助。
最終,此案改判如下:陳猛意外傷人,但第二天有悔過及救助之心,判有期徒刑二年。
客觀地說,此案重審的過程有點荒誕不經,尤其是那幾個目擊證人來曆不明,證言又含糊不清,讓人覺得相當不可信。可是,恰恰是這麽一搞,反而使得事情無限度地接近真相。
這不得不讓人慨歎,世事太過離奇,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由於此案並沒有公開審理,所以良哥對這一切一無所知。在給大人物打完電話一年之後,良哥有一天忽然接到陳猛刑滿出獄的消息。
於是,良哥一麵感歎大人物的神通廣大,一麵準備為陳猛接風洗塵。
於是,良哥便發了個短信過去,內容隻有一句話:
“棋局殘頁之事有眉目了。”
不到一分鍾,對方便主動打過來了,開口一點都不客氣,還帶著幾絲狐疑,問道:
“什麽情況?你不是昨天人還在省城嗎?”
良哥陪笑道:“現在仍在省城。剛從監獄出來。”
神秘大人物似乎有點驚訝:“不是吧?你昨天因為什麽事被抓進去了?在裏麵千萬別說認識我。也別指望我來搭救你。”
良哥一聽後麵兩句,心裏就十分不爽,暗中罵道,日你妹妹的,好歹我為了你那張破殘局,跑了那麽久的腿,就算沒什麽結果,起碼有點苦勞吧?何必把話說得那麽絕情?
難道我這種江湖人物是瘟疫,你這種大人物沾上就會倒黴?既然如此,當初你又何必兜個大圈子找上我?
良哥想到這裏,忽然間就對為大人物服務失去了積極性;差點就要由著性子罵娘,然後直接掛電話,也讓大人物體會一下沒人鳥的滋味。
轉而又一想,這樣太便宜了對方,頂多讓對方心裏稍稍犯堵;而且自己辛苦這麽久,什麽好處都沒撈著,太不劃算。
現在棋局殘頁有了眉目,不如先借對方之力拿到手再說,到時就有足夠的資本將條件開高一點。
而且,忍一忍借助對方之力將事情辦成,在江湖上也顯得自己神通廣大。絕對讓人刮目相看,誰見了都懼怕三分。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為了一時之意氣而壞了大事?這麽沉不住氣,怪不得對方不與自己為伍了。要讓對方看得起自己,必須先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價值。
心思這麽來回兜了幾個圈,有好幾十秒鍾雙方都不說話,但良哥耳中聽到電話裏有杯子碰撞和吞咽的聲音,便知對方在喝水潤喉,耐著性子等自己的下文。
於是他兩腳並攏,臉上肌肉牽動,努力拚湊出一個笑容,接著剛才的話題道:
“沒有沒有,我沒有被抓進去。我是去那裏探犯人的。放心,我絕對不會給您惹麻煩的。”
辯解和表白了這麽一大段話,一直保持著僵硬的笑容,肌肉都有點發酸了。於是他伸手在臉上撫摸良久,讓表情恢複高傲之狀。
對方也有點不耐煩了,嘰咕一聲吞了一大口水,然後劈頭蓋臉地轉換話題:
“說正事。你人在省城,怎麽可能發現棋局殘頁的去向?”
良哥來不及在臉上組織另一個笑容,立馬答道:
“不瞞你說,我來省城,目的就是為了找棋局殘頁。”
對方語氣裏有點惱怒:
“亂彈琴。一開始我就告訴過你們,殘頁在楓林鎮的江湖上秘密流傳,你跑到省城來瞎折騰什麽?連方向都搞錯了,怎麽辦事的?”
良哥見對方開罵,也在心裏回罵:你懂個雞毛,我是經過了一翻嚴密的推理,才追蹤到省城監獄的陳猛身上。別以為你是個官場大人物,就能對所有事情明察秋毫。
良哥幹笑幾聲,解釋道:
“此事說來話長。你還記得吧?一年前的西郊船廠事件,有個家夥用西瓜刀誤傷了老頭子,後來還放了一把火,被判了十幾年,就關在省城監獄。最近,我找到了一些線索,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個被關的家夥知道棋局殘頁的下落。”
大人物聽了,不再惱怒,又咕嘟喝了口水,問道:
“所以,你到省城,其實是為了去問此人?”
周偉良見對方終於被自己帶起了興趣,不由鬆了一口氣:
“沒錯。名為探視,實際就是查問棋局殘頁的下落。”
對方直入正題:“結果呢?”
良哥快速接話:“他承認知道東西的下落。但不肯告訴我。”
對方的怒氣又被點燃了:“那豈不都是廢話?”
良哥依然語速很快:“他有條件。”
對方怒氣稍平,問:“什麽條件?”
良哥和盤托出:
“他說要把他弄出來,否則,他寧願這個秘密永遠爛在肚子裏。”
大人物半信半疑:
“你確定他知道東西的下落?如果他隻是為了出獄而騙你呢?”
良哥急道:
“不太可能。”
大人物嘲笑道:
“為什麽不太可能?他說他見過棋局殘頁嗎?他有沒有向你描述,那張殘頁的樣子?”
良哥有點泄氣:
“那倒沒有。我還沒來得及問殘頁的詳細情況,他就直接提條件了。其實吧,即便他向我描述棋局殘頁樣子,我也辨不出真假。因為我也沒見過呀。”
對方仍然語帶譏嘲:
“那不就結了?他瞎掰你無法分辨,我又有什麽理由相信你?”
良哥覺得這場談話真的很累,快要汗流浹背了,沒想到跟大人物交流,就像登山一樣步履維艱。他長籲一口氣,重新調整語氣道:
“他應該不會瞎掰。他知道胡說八道的後果。我了解此人,他不敢撒這種謊。另外就是,從一年前的種種跡象看來,這個陳猛,是我們找到棋局的惟一線索。”
對方依舊不信,但給了良哥解釋的機會:
“為什麽這麽說?”
良哥深吸一口氣,稍稍組織了一下語言,說了下去:
“一年前,按照你給的指示,我們找到了那個怪老頭,可在找東西的過程中出了意外,導致老頭死亡。此後棋局就下落不明。
“最近我發現,當初第一個衝進老頭屋子裏查找的,是陳猛;後來用刀刺中老頭的,還是陳猛。更關鍵的是,第二天,他明知老頭中刀,還一個人回到事發現場,而且放了把火。
“這不是常人能幹得出來的事。若不是心中有秘密,那他就一定是個瘋子。可我知道,此人比較精明,並不是個瘋子。”
大人物聽完,沉吟良久,才順著良哥的思路說出了推論:
“如此說來,如果老頭當時中刀立即死亡,陳猛可能就是第一個檢查屍體的人;如果老頭當場沒死呢,那他就是最後一個見到活老頭的人。”
良哥大喜之下,重複了幾天前自己說過的古龍式的結論:
“所以,如果天下還有一個人知道棋局殘頁的下落,這個人必定就是陳猛。”
對方又沉吟了一會,說話語氣還是不太肯定:
“但這畢竟隻停留於猜測。”
良哥知道此時不能放鬆,否則就功虧一簣了,回快語速道:
“事情已經很明顯了。我今天去見他,還沒開口呢,他劈頭第一句就問我是不是還在找棋局殘頁;然後又不容我發問,自稱知道東西的下落,直接就提條件;提完條件又不容我反駁,便提前結束談話。你看,若不是他真知道點什麽,怎麽可能如此胸有成竹呢?”
對方此時沉默得更久,最後緩緩問良哥:
“有沒有別的辦法讓他開口?”
問出此話,就表明對方終於對良哥的分析信以為真。良哥將憋了很久的那口氣,徐徐吐了出來,歎道:
“沒別的辦法。他鄉下老家隻有一個賭鬼老爹,兩人多年沒有來往;送錢或送物,對在牢裏的他而言,也沒有什麽意義。他說過,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除非把他弄出來,否則就讓秘密爛在肚子裏。”
大人物繼續沉默。良久,才給良哥下了最後指示:
“把一個判了十幾年的囚犯弄出來,非同小可。此事能否辦成,是個未知數。但不管結果如何,你都不能向別人吐露半個字。否則,你會死得很難看,記住了?”
良哥趕緊在大街上立正,點頭,哈腰,恢複一臉諂笑:
“記住了,記住了。”
掛上電話之前,大人物又莫名其妙地問道:
“這個陳猛,跟你多久了?”
良哥有點懵:
“三四年了。怎麽啦?”
大人物:
“你真的了解他?”
良哥還是懵:
“他以前在街頭遇事,嗓門挺大,實際上是個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的人。但今天一見,似乎完全變了個樣,不急不燥,頗有城府。”
大人物忽然歎了口氣:
“也許他以前的表現都是裝出來的;也許是,這一年的牢獄生活,讓他浴火重生,智商產生了質的飛躍。”
頓了頓,大人物才警告道:
“總而言之,此人不可小覷。弄不好以後在江湖上的成就,比你大。你最好小心一點。”
掛掉電話,良哥照路邊的一棵樹上踢了一腳,吐了口唾沫,對大人物的警告很不以為然,罵道:
“日你妹妹的,一個陳猛,再精明再強壯,我良哥還會怕他?”
然而,大人物畢竟是大人物,在某些事情上是有先見之明的。後來陳猛真的成了楓林鎮江湖上的一方老大,風頭一度蓋過了彪哥和良哥。此是後話。
良哥打完這通電話,便帶著二條和幺餅回楓林鎮等消息。這一等,就等了整整一年。
這一年裏,關於陳猛殺人放火的案子,悄悄起了變化。
先是有人覺得細節可疑,接著發回重審,重審的過程中,冒出來幾個莫名其妙的目擊證人,證明陳猛在船廠火起之時,身在別處。他到達現場,是在火勢大到不可挽救之後。
由此可知,當初船廠的那場大火,並不是陳猛放的。另外,法官及陪審團也相信了陳猛自己的說法:他回到船廠,是想去查看老頭子的傷勢,並試圖提供救助。
最終,此案改判如下:陳猛意外傷人,但第二天有悔過及救助之心,判有期徒刑二年。
客觀地說,此案重審的過程有點荒誕不經,尤其是那幾個目擊證人來曆不明,證言又含糊不清,讓人覺得相當不可信。可是,恰恰是這麽一搞,反而使得事情無限度地接近真相。
這不得不讓人慨歎,世事太過離奇,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由於此案並沒有公開審理,所以良哥對這一切一無所知。在給大人物打完電話一年之後,良哥有一天忽然接到陳猛刑滿出獄的消息。
於是,良哥一麵感歎大人物的神通廣大,一麵準備為陳猛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