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省報的朱記者來說,年少成名,工作順利,如今的日報相當於無冕之王,盡管沒有行政身份,但是他們走出去,特別是下到縣市的時候甚至連主要領導都要另眼相看。


    無他,記者手裏的這根筆杆子厲害,讓大家都有所忌諱。不過一向順風順水的朱記者最近有點煩,連同事都發覺了,調侃道,“小朱啊,不過是篇訪談麽,實在沒有把握就跟主任說換個人好了!”


    朱大小姐長這麽大還沒有這麽背擠兌過,聞言氣哼哼地說,“這哪裏是訪談的問題?咱們做新聞的要講究實事求是,憑著別人的隻言片語就要豎典型,我又不是神仙,哪裏編的出來!”


    原來上麵的領導不知道從哪裏得來的消息,在省西北的一個偏遠山區有一個先進事跡要吹捧一下,交給朱記者來運作。她匆匆瞧了一眼,無非就是“學雷鋒做好事”,“入黨積極分子”等老生常談的事情,除了地名不一樣,朱書記閉著眼睛都能編出來幾十條的“先進事跡”。


    這是最讓年輕正直的記者反感的,因此完全提不起興趣來。但是這是上頭交代下來的任務,這不剛剛主任又在問進展如何,一頭包的朱記者火大得很,免不了就要遷怒他人。


    “我說,實事求是嘛,不去現場采訪怎麽都不可能寫出好的稿件來,咱們還是不要在家抱怨了,早點下去是正經。”攝影記者老楊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同誌,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這也是朱記者最惱火的地方。說是在省裏,可是那個縣地處最偏遠的西北山區,過去的話開車子就要大半天,還要過江、進山,交通條件惡劣,是出了名的偏遠地區。她一向都是跑比較近一點的地方,作為年少成名的名記,領導也一向很照顧,想想要去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就頭疼。


    頭疼歸頭疼,該去的也逃不了。朱記者一邊盡可能地收拾好隨身物品去那邊,一邊還要在腦子裏計劃到時候怎麽解除被采訪者,怎麽弄出一個“典型”來,想想都夠了好嗎?天高皇帝遠的,社裏也不可能有專車給他們,還是先到下級市裏,由市宣傳委勻出一輛小車,第二天才過江來到白雲縣。


    要不是這次的事情,朱記者還從來沒有聽過本省還有這麽一個默默無聞的縣,就連老同誌楊師傅,也隻是隱約聽說過,從來都沒有去過,可想而知此地的偏遠。但奇怪的是,安排的司機聽說是去那邊卻十分高興的樣子,說起來他們才知道,那個小縣城卻的近幾年風靡的小龍蝦的發源地。


    竟然是這樣?朱記者覺得有點意思了。她家境不錯,也是吃過龍蝦見過世麵的那群人。可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小龍蝦”這一新鮮物種堂而皇之地被搬上了飯桌,甚至在很快的時間內就憑借其豐富口味、低廉的價格得到了人們的歡迎,流行起來。


    作為一枚吃貨,朱記者當然是小龍蝦的忠實愛好者。不管是“十三香小龍蝦”,還是“香辣小龍蝦”,還有冷門的“清蒸”,“白灼”等口味,都是她的最愛。但是作為一種新鮮吃食,還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大家都喜歡吃,卻沒有幾個人去關心它是從哪裏來的。


    沒想到這個貌不驚人的小縣城卻是小龍蝦的發源地?據說這小龍蝦本來是外來入侵品種,在當地有些泛濫成災的意思,當年的農民們也窮得很,不知道怎麽的就把這小龍蝦當成一盤菜,主要目的還是“消滅害蟲”。慢慢地就被發明出了很多種口味和吃法。


    這簡直就是一個很好的新聞素材嘛!朱記者和老楊對視了一下,作為新聞人天生就有一個敏感的神經。小龍蝦雖然是很常見的一樣小東西,但是從不吃到吃,並且吃出一個產業來,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對象了。盡管這不是什麽高大上的東西,也沒有很好的政治意義,但就“新聞性”來說,已經是很難得了。


    車子走進縣城,是意料之中的一片低矮房屋,僅有的一條沿河街道,看上去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城。但是與別處最大的不同在於凡事飯館、餐廳的門口,都寫著“正宗白雲小龍蝦”的招牌,花枝招展,爭奇鬥豔。擺在門口的都是大盆大盆的小龍蝦,散發出濃鬱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司機很淡定地把車子一路開到縣招待所門口,對他們說,“別相信外麵那些招牌,那都是幌子。咱們市裏也經常有人來吃小龍蝦,最正宗的還是招待所。當年可是這裏的大廚最先發明的十三香呢!”


    如今正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各大量足,肉質鮮美。啥也不說了,皇帝也不差餓兵,大夥兒一致決定先吃飯再去登記,采訪的事情明天再說。


    平時在省城,朱記者也會和同事們討論誰家的小龍蝦正宗,誰家的哪個味道做的最好。但是直到吃到這裏的小龍蝦,才恍然決出“正宗”的味道是怎樣的。司機師傅說的一點沒錯,這裏的小龍蝦不論盤,也不論份,直接論斤賣。他們一行人點了3斤小龍蝦,上來的都是個大鮮亮,熱氣騰騰的招牌“十三香”口味。


    端盤子的大媽見慣了專程來吃蝦的遊客,熱心地說,“咱這裏的小龍蝦都是最優級的,整隻燒起來最入味,每一隻都洗的幹幹淨淨的,你們可以放心吃!”


    吃小龍蝦可不能矜持,擼起袖子開幹,果然不負盛名。黃滿肉肥,連大螯上的三節都是從頭塞到尾的彈牙雪肌,香味濃鬱,吮指回味。幾個人埋頭苦吃,一眨眼的功夫盆子就見底了,朱記者毫不猶豫地招手道,“再來三斤!”


    吃飯摸著撐起來的肚皮,才有功夫去打探著“正宗小龍蝦”的故事,飯店的人早就駕輕就熟地跟他們說起了講了無數遍的故事——以前這裏是縣政府招待所,後來才改製成為“白雲飯店”,就是由當時最早烹飪小龍蝦的劉大廚承包經營的,隻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叫“招待所”。


    話說在1979年,農村還沒有分田到戶,農民們日子過得苦哈哈的,一年也遲不了幾次肉。有一位年輕的姑娘靈機一動,把田裏沒人吃的“害蟲”小龍蝦清洗幹淨後,烹製出了“麻辣小龍蝦”,並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這位姑娘為了給農民們增加一些收入,特地把烹製好的小龍蝦帶到招待所推薦給劉大廚。劉大廚深受啟發,在最開始的麻辣口味上精心專研,成功研發出了“十三香”這個口味,成為了縣裏的招牌。


    後來隨著小龍蝦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上了小龍蝦。白雲縣的農民們也從小龍蝦身上收獲了第一桶金,成為了創收致富的好點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俏七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安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安心並收藏重回俏七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