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冬交替的季節,診所的病患比平日多了不少,特別是傷風感冒等層出不窮,楊小貝果斷決定不帶娃去診所了,把兩個小的都留在家裏帶,他們還小抵抗力弱,要是被病菌傳染了就不好了。
事實證明她的這一決定是多麽的明智,沒幾天小學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腮腺炎,幾乎有30%的孩子都中招了,一時之間診所人滿為患,楊啟泰、易慧芬夫妻倆成天忙得焦頭爛額的。
流行性腮腺炎的感染對象多半是兒童,病童間易互相傳染,但是隻要感染一次,即能終身免疫。腮腺炎的潛伏期約二至三周,會影響唾腺、神經組織,發燒、一個或多個唾液腺腫大且壓痛是主要的臨床表症。小學裏因為人員高度集中,每過幾年都會發生腮腺炎的大規模爆發。
別看隻是很常見的口腔疾病,但是發作起來也十分痛苦,楊小貝小的時候也不幸中招,發熱、以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局部皮膚發熱、緊張發亮,對側腮腺,張口咀嚼及進食酸性飲食時疼痛加劇,總之就是臉大如盤,疼痛難忍。診所裏成天都有來就診,被打針、吃藥狂虐的孩子的哭鬧聲,一時之間令人聞風喪膽。
後來的孩子們就沒有這樣的經曆了,在楊小貝的記憶中,90年以後就沒有見過大規模的流行傳播,有的隻是自身免疫係統的零星案例,見到的十分稀少了。而在這個時候卻十分稀鬆平常,除了最開始發病的兩天發燒在家休息,後來恢複上學的孩童臉上都貼著一對搞笑的黑膏藥,一邊一枚,十分對稱。
這卻是當地的土醫獨門秘方,專治小兒痄腮,效果比西醫好多了。西醫隻能治標,緩解一下高熱、炎症什麽的,但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十分痛苦,最嚴重的時候張嘴困難,疼痛難忍。而貼上黑膏藥以後,效果立竿見影,第二天就會消腫,慢慢地就斷根了。
小時候楊小貝也恥辱性地被在兩腮貼上了兩個黑乎乎的膏藥。想象一下,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轉過頭來卻發現大大的臉蛋上,被貼上兩個黑乎乎的,圓形的膏藥貼,邊上時間長了還會發黃翹起來,那畫麵簡直辣眼睛。不過由於貼的人多了,特別幾乎人人不免不了要被貼一下,倒是沒有人笑話。
於是學校裏總會看見臉上有詭異“標簽”的孩子在嬉笑打鬧,初見可能有點驚悚,但大家都視若無睹。楊小貝當時也抗拒過,死活不肯貼上難看的黑膏藥——不僅醜,還特難聞,愛美的她拒接貼到臉上去。老爸自己是醫生,給她治療倒的很方便,誰知道連續用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病情毫無好轉,反而更嚴重了。
一起生病的小夥伴都已經好了,臉上的膏藥也揭了下來,楊小貝才不情不願地貼上,當年後遺症也是有的,因為要貼好幾天,等到揭下來的時候,那些黑色的東西牢牢附著在臉上,死活洗不掉……
說起來都是淚,那是楊小貝對這種神奇的膏藥還是十分好奇的,但這是人家的立身之本,盡管老爸也去拜訪過幾次,試圖請教,但這種土醫都是世代口口相傳的本事,絕對不會外傳的。然而後來隨著流行性腮腺炎的消失,他們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最後的結局可能也是失傳了。
話說回來,學校裏發生了流行疾病,這讓身為校長的楊啟泰也格外忙碌。倒不是說工作不力什麽的,在這個年代,學校裏的流行疾病實在太多了,比如最常見的流行感冒、紅眼病、腮腺炎等等,哪個學校不會中招?不過楊啟泰年紀輕,工作積極,責任心也強,又是操心孩子們的病情,又還要擔心有的孩子因此失學,最近每天晚上都回來的很晚。
總有那麽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上學就是為了識幾個字就成了。大概到了四、五年紀,說不定哪天就不來了,孩子生了病,在家呆了一個禮拜不想上學了,大人也正好省幾個錢,放任他們在家玩了起來,楊啟泰現在做的事情,就是每家每戶的家訪,勸說孩子們重新回來上課。
這天又是很晚才到家,裹著一陣寒風進門的楊啟泰讓易慧芬隻皺眉頭,“勸個一趟兩趟就行了,這麽一回回的跑,哪裏來的力氣?再說孩子不願意上學,你勸回來也沒啥用!”抱怨過後還是關心地問,“飯吃了沒?”
“沒呢!”楊啟泰憨憨一笑,“我就知道!”易慧芬咕噥著去廚房熱飯菜,這些人家也真做的出來,啟泰是為了他們好,這每天下班後大老遠的跑過去,這都九點多了連飯都不供!
“別瞎說!人家是邀我吃飯來著,我沒有答應。要不然不的要被人說是去混飯吃的嗎?”楊啟泰也餓壞了,狼吞虎咽的同時還不忘給人家澄清,“人家孩子可惜了,是個好苗子啊!”
“那為啥不繼續讀書了?”楊小貝也好奇起來,既然成績不錯,按照本地的風俗都還是會供著上學的——考出去就鯉魚跳龍門了不是?
“唉!所以說孩子太懂事了啊!”楊啟泰三下五除二就把飯幹光了,滿足地喝了一口老婆遞上來的茶水。哈!還是在家裏舒坦!“就是九組的那戶姓譚的人家,你應該聽說的,收養了個兒子的那家!”
“哦!是那家啊!我知道我知道!”易慧芬舉手說,“我聽大嫂說的,那家媳婦是她同學,進門好幾年沒用生養就報養了一個兒子。誰知道那孩子剛到他們家一年,女人就懷上了,後來譚家要把孩子退回去人家不要,就這麽留下了。”
在相對封建閉塞的農村,不能生養是對一個女人最大的打擊。譚家等了好多年她肚子都沒動靜,十分有意見,甚至有休妻的想法。也是巧了,正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正好有一個村民的遠方親戚家有個小孩要送掉,就順理成章的被領養過來。
譚家的……她姓王,姑且叫她王大姐吧,她對這個孩子一向是很感恩的。要不是這個孩子及時出現,她可能已經成了下堂婦,一輩子背上不能下崽的名聲。誰知這個孩子的到來還有意外的驚喜,很快她就發現,自己有身子了。
可能冥冥之中注定,這個孩子和自己有緣。他沒來之前,看了多少偏方也沒有懷上,而他來到家裏以後,自己不求了,卻意外懷上了。王大姐從內心裏認定這些都是這個大娃帶來的,如果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一切,所以她發誓,一定會把這個孩子當成親生的來疼。
事實證明她的這一決定是多麽的明智,沒幾天小學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腮腺炎,幾乎有30%的孩子都中招了,一時之間診所人滿為患,楊啟泰、易慧芬夫妻倆成天忙得焦頭爛額的。
流行性腮腺炎的感染對象多半是兒童,病童間易互相傳染,但是隻要感染一次,即能終身免疫。腮腺炎的潛伏期約二至三周,會影響唾腺、神經組織,發燒、一個或多個唾液腺腫大且壓痛是主要的臨床表症。小學裏因為人員高度集中,每過幾年都會發生腮腺炎的大規模爆發。
別看隻是很常見的口腔疾病,但是發作起來也十分痛苦,楊小貝小的時候也不幸中招,發熱、以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局部皮膚發熱、緊張發亮,對側腮腺,張口咀嚼及進食酸性飲食時疼痛加劇,總之就是臉大如盤,疼痛難忍。診所裏成天都有來就診,被打針、吃藥狂虐的孩子的哭鬧聲,一時之間令人聞風喪膽。
後來的孩子們就沒有這樣的經曆了,在楊小貝的記憶中,90年以後就沒有見過大規模的流行傳播,有的隻是自身免疫係統的零星案例,見到的十分稀少了。而在這個時候卻十分稀鬆平常,除了最開始發病的兩天發燒在家休息,後來恢複上學的孩童臉上都貼著一對搞笑的黑膏藥,一邊一枚,十分對稱。
這卻是當地的土醫獨門秘方,專治小兒痄腮,效果比西醫好多了。西醫隻能治標,緩解一下高熱、炎症什麽的,但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十分痛苦,最嚴重的時候張嘴困難,疼痛難忍。而貼上黑膏藥以後,效果立竿見影,第二天就會消腫,慢慢地就斷根了。
小時候楊小貝也恥辱性地被在兩腮貼上了兩個黑乎乎的膏藥。想象一下,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轉過頭來卻發現大大的臉蛋上,被貼上兩個黑乎乎的,圓形的膏藥貼,邊上時間長了還會發黃翹起來,那畫麵簡直辣眼睛。不過由於貼的人多了,特別幾乎人人不免不了要被貼一下,倒是沒有人笑話。
於是學校裏總會看見臉上有詭異“標簽”的孩子在嬉笑打鬧,初見可能有點驚悚,但大家都視若無睹。楊小貝當時也抗拒過,死活不肯貼上難看的黑膏藥——不僅醜,還特難聞,愛美的她拒接貼到臉上去。老爸自己是醫生,給她治療倒的很方便,誰知道連續用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病情毫無好轉,反而更嚴重了。
一起生病的小夥伴都已經好了,臉上的膏藥也揭了下來,楊小貝才不情不願地貼上,當年後遺症也是有的,因為要貼好幾天,等到揭下來的時候,那些黑色的東西牢牢附著在臉上,死活洗不掉……
說起來都是淚,那是楊小貝對這種神奇的膏藥還是十分好奇的,但這是人家的立身之本,盡管老爸也去拜訪過幾次,試圖請教,但這種土醫都是世代口口相傳的本事,絕對不會外傳的。然而後來隨著流行性腮腺炎的消失,他們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最後的結局可能也是失傳了。
話說回來,學校裏發生了流行疾病,這讓身為校長的楊啟泰也格外忙碌。倒不是說工作不力什麽的,在這個年代,學校裏的流行疾病實在太多了,比如最常見的流行感冒、紅眼病、腮腺炎等等,哪個學校不會中招?不過楊啟泰年紀輕,工作積極,責任心也強,又是操心孩子們的病情,又還要擔心有的孩子因此失學,最近每天晚上都回來的很晚。
總有那麽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上學就是為了識幾個字就成了。大概到了四、五年紀,說不定哪天就不來了,孩子生了病,在家呆了一個禮拜不想上學了,大人也正好省幾個錢,放任他們在家玩了起來,楊啟泰現在做的事情,就是每家每戶的家訪,勸說孩子們重新回來上課。
這天又是很晚才到家,裹著一陣寒風進門的楊啟泰讓易慧芬隻皺眉頭,“勸個一趟兩趟就行了,這麽一回回的跑,哪裏來的力氣?再說孩子不願意上學,你勸回來也沒啥用!”抱怨過後還是關心地問,“飯吃了沒?”
“沒呢!”楊啟泰憨憨一笑,“我就知道!”易慧芬咕噥著去廚房熱飯菜,這些人家也真做的出來,啟泰是為了他們好,這每天下班後大老遠的跑過去,這都九點多了連飯都不供!
“別瞎說!人家是邀我吃飯來著,我沒有答應。要不然不的要被人說是去混飯吃的嗎?”楊啟泰也餓壞了,狼吞虎咽的同時還不忘給人家澄清,“人家孩子可惜了,是個好苗子啊!”
“那為啥不繼續讀書了?”楊小貝也好奇起來,既然成績不錯,按照本地的風俗都還是會供著上學的——考出去就鯉魚跳龍門了不是?
“唉!所以說孩子太懂事了啊!”楊啟泰三下五除二就把飯幹光了,滿足地喝了一口老婆遞上來的茶水。哈!還是在家裏舒坦!“就是九組的那戶姓譚的人家,你應該聽說的,收養了個兒子的那家!”
“哦!是那家啊!我知道我知道!”易慧芬舉手說,“我聽大嫂說的,那家媳婦是她同學,進門好幾年沒用生養就報養了一個兒子。誰知道那孩子剛到他們家一年,女人就懷上了,後來譚家要把孩子退回去人家不要,就這麽留下了。”
在相對封建閉塞的農村,不能生養是對一個女人最大的打擊。譚家等了好多年她肚子都沒動靜,十分有意見,甚至有休妻的想法。也是巧了,正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正好有一個村民的遠方親戚家有個小孩要送掉,就順理成章的被領養過來。
譚家的……她姓王,姑且叫她王大姐吧,她對這個孩子一向是很感恩的。要不是這個孩子及時出現,她可能已經成了下堂婦,一輩子背上不能下崽的名聲。誰知這個孩子的到來還有意外的驚喜,很快她就發現,自己有身子了。
可能冥冥之中注定,這個孩子和自己有緣。他沒來之前,看了多少偏方也沒有懷上,而他來到家裏以後,自己不求了,卻意外懷上了。王大姐從內心裏認定這些都是這個大娃帶來的,如果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一切,所以她發誓,一定會把這個孩子當成親生的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