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胡商造反


    由於軍方大規模征集千石以上民船,使得大量的胡商滯留揚州,不少在廣州做生意的胡商也趕來了揚州,等待領回自己的船隻,大食人、粟特人、波斯人以及南洋諸國的商人,兩個月以上的聚集,已經使留在揚州的胡商超過了萬人。


    這些胡商主要是聚集在揚州北市一帶,每天他們無所事事,各個酒肆內都擠滿了喝酒和打聽消息的胡人。


    在北市外一家叫西域駱駝的酒肆裏,近百名胡商聚集在這裏,酒肆中人聲鼎沸,賣酒的胡姬像蝴蝶一樣在客人中來回穿梭,兜售剛剛運到的葡萄美酒。


    胡商們則三五成群聚在桌前,一邊喝酒,一邊談論著各個渠道得到的消息,家鄉和賺錢永遠是他們話題的重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焦急和不滿在胡商們心中積壓,他們談話的嗓門開始變大了,平時做生意時遭遇到各種不公平隨著酒精的熏蒸被釋放出來。


    “巴桑老弟,你那點貨物怎麽會交三百貫的稅?我在廣州也隻交了一百貫稅錢,而且我的貨要比你值錢得多!”


    “不可能吧!”


    一名大胡子男子驚愕地叫了起來,“你怎麽可能隻交一百貫,你的貨是珠寶啊!”


    這是兩個在巴格達做生意的粟特商人,家鄉都在撒馬爾罕,兩人是鄰居,一個叫巴桑,一個叫拉耶爾,最近巴格達市場上的絲綢價格大漲,兩人便想著從大唐購貨,萬裏行程當然不會空手而來,一個便買了大量的埃及棉布,另一人則帶了不少珠寶,帶珠寶的拉耶爾去了廣州,而販棉布的巴桑則來了揚州,棉布在揚州的價格更高一點,如果不出意外,他們各自回國,將會在巴格達碰頭。


    但意外卻發生了,他們的座船都被唐朝軍方臨時征用,使他們滯留在了大唐,拉耶爾打聽到他們的船是被征用到揚州一帶,他便從廣州趕來,今天剛剛趕來,便在揚州遇到了老鄉巴桑。


    兩名胡商的談話漸漸吸引了其他胡商的注意,眾人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問拉耶爾,“你交一百貫錢稅,是多少貨值?”


    “我帶了兩千貫錢的貨,在市舶司填報稅款時,我就老老實實填了兩千貫錢。”


    “他們沒給你重新估值嗎?”一名商人有些嫉妒地問道。


    拉耶爾搖搖頭,“我有大食的稅單,給他們看了,看得懂看不懂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們不問了,我就按兩千貫錢繳稅。”


    “你確定隻交了一百貫錢稅?”又一人疑惑地問道。


    “沒錯,二十稅一,我當然隻用交一百貫的稅。”


    “真主啊!這是怎麽回事?揚州為什麽要十稅一!”


    有人大喊起來,這一下,酒肆中仿佛炸了窩一樣,又有人大喊:“明明朝廷有規矩,按大食的稅單填貨值,揚州為什麽要重新估值,而估得很高,我根本沒賺那麽多錢!”


    “是啊!按照他們的估值,實際上就是七稅一了,稅賦太高了。”


    “不是稅賦高,是他們在亂收稅,找他們說理去!”


    “找他們去!”


    商人們視利潤如命,過高的稅賦侵食了他們利潤,他們最初隻能無可奈何接受,暗罵大唐朝廷心黑,居然悄悄提了稅,可當他們忽然發現,同樣是大唐朝廷,廣州依然是二十稅一時,一種被欺騙的憤怒頓時油然而生。


    酒肆中亂作一團,一百餘名胡商跑出酒肆,怒氣衝衝向市舶司衙門奔去。


    中唐的關稅收入分為陸海兩種,陸地一般是由邊軍代收,往往就直接充入軍費,這樣就會照成駐軍不同而重複收稅的漏洞,所以李慶安在安西主政後,便在安西幾個大城市內設立了稅務司,由安西政事堂來收稅,禁止軍隊代收。


    而海上貿易關稅則是由市船使收取,分別在揚州、明州和廣州設立了市舶司,吳王李璘占領江南後,海外貿易稅便成了他的一塊重要的財政來源,為了便於管理,他取消了明州的市舶司,而合並到了揚州。


    揚州市舶司衙門離北市不遠,是一座占地頗大的建築,門口有一片很大的廣場,一般而言,這裏隻是管理衙門,具體收稅在各個港口都有稅吏,但最後稅錢都要匯繳到這裏來。


    一百多名胡商衝到衙門前,立刻被守門的幾名衙役攔住了,“這裏是衙門重地,爾等不得鬧事!”


    一名漢語流利的胡商大喊:“叫你們官員出來,我們有話要問。”


    正好揚州市舶司判官虞世安從衙門內走了出來,他見外麵有一群胡人在叫嚷,連出來問道:“出什麽事?”


    衙役連忙道:“虞判官,這群胡商在鬧事。”


    “鬧事?”


    虞世安的臉立刻沉了下來,“鬧什麽事?”


    胡商們見這名官員頗有大官樣,便喊了起來,“朝廷的貿易稅到底是多少?十稅一還是二十稅一?”


    虞世安臉上露出尷尬之色,他當然知道是多少?二十稅一,朝廷早已發來牒文,但市舶使楊迅武卻不肯更改,依然要按照李璘定的十稅一進行收稅,並對胡商們謊稱朝廷暫時不改稅。


    虞世安一直很擔心事情會敗露,多收的稅錢楊迅武沒有登帳入庫,而是在別處存放,虞世安很清楚楊迅武的意思,因為帳上稅款和實際庫中稅錢存著在巨大差異。


    楊迅武便想在朝廷正式清查前把差異補回來,如果朝廷長時間沒有發現,能多收一天算一天,這是利用朝廷新舊交替的混亂時期,鑽一個時間差的空子。


    沒想到今天這群胡商先鬧起來了,虞世安不想管這件事,他便硬著頭皮道:“這件事我不知道,我要去問一問。”


    說完,他轉身便快步進衙門了,走過中院正好看見了市舶使楊迅武,他便上前道:“楊使君,外麵有一群胡商在鬧事,說我們多收他們的稅,使君去看看吧!”


    市舶使楊迅武長得又高又胖,約六十歲,從天寶八年開始他便出任揚州市舶使,一直到今天。


    長達數年的朝廷內亂使江南地區長期處於一種失控狀態,沒有了對地方官的權力監督,地方官主要靠他們治國修身平天下的抱負和禮義廉恥的聖人之訓來自我約束,有的官員能約束住自己,但也有不少官員被貪欲吞沒。


    這個楊迅武便是後者,他長期盤踞市舶使的位置,大量稅錢從他手中經過,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吞了多少錢,但有一點卻是鐵的事實,五年來,他從來沒有向朝廷繳納過一文錢賦稅,他借口漕運不便,便將稅錢存放在地下庫房內,但隻有三百萬貫,和帳上的五百萬貫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且還不能塗改帳目,帳每年都報給戶部了。


    上梁不正,下梁也歪,他是大貪,下麵的稅吏是小貪,市舶使從上到下都爛透了。


    楊迅武這兩天也很緊張,他本來考慮如果實在不行,他就逃往南唐,不料,剛剛傳來了消息,南唐覆滅了,使他最後一條路也斷絕了。


    現在漕河已經疏通,漕運即將恢複,但庫房內的三百萬貫錢至少要運一年,隻要收稅持續,他便可以用新帳補舊帳,再逐步修改以後的賬簿,可問題是他今年已經六十歲,在市舶使位子上已經做了七八年,朝廷還會讓他再做下去嗎?


    這兩天他正心煩意亂,不料胡商也來給他添亂,他正要出去,忽然心中一動,這不就是天大的好機會嗎?他一揮手令道:“不要理他們,把大門關上!”


    “使君,這樣不太好吧!”


    虞世安勸他道:“咱們就給他們說一說,現在是按老稅法征稅,還沒有更改過來,以後再更改。”


    楊迅武的臉頓時冷了下來,“這個你能說得清楚嗎?這些胡人管你什麽新稅法老稅法,他們是要你把稅錢退還回去,你能退嗎?虞判官,你別傻了,對付這些胡人的最好辦法就是不理不睬,你越解釋,事情都越複雜,把自己都逼死了,要說你去說,反正我不管!”


    說完,他重重哼了一聲,轉身便進屋裏去了,虞世安無可奈何,他隻得暗暗歎了一口氣,這件事楊迅武不管,他更管不了。


    .......


    市舶司衙門已經大門緊閉,剛才還站在門口的衙役已經不知溜到哪裏去了,但此時的衙門廣場上已經不再是一百多人,而是聚集了一千多名胡商,還有更多的胡商從四麵八方趕來,各種消息在廣場上的人群中交匯。


    已經能確定了,朝廷早在幾個月前便向揚州發來文牒,命令市舶司恢複二十稅一,並按照大食稅單上的貨值進行收稅,但揚州市舶司沒有執行,他們依然按照十稅一的標準進行收稅,而且人為估值,刻意將貨值估高,這使胡商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胡商們憤怒了,他們不停在廣場上高喊:“還我稅錢!”手中揮舞著稅單,但市舶司的大門依然緊閉,沒有任何人出來答複。


    時間從中午到了下午,又從下午漸漸到了夜幕降臨,還是沒有任何官員來答複胡商們的訴求,這時廣場上聚集的胡商已經超過了萬人,手中的火把連成一片海洋,四周還聚集了不計其數的看熱鬧人,叫聲、罵聲響徹夜空,有人拔出刀在空中揮舞,怒火開始沸騰,事態已經向失控的邊緣的靠近。


    但這時,市舶司還是沒有任何官員出來應答,或許是有人想出來,但都被洶湧叫喊的人群所嚇倒,這時,門開了一條縫,一個小官吏戰戰兢兢出來了,廣場上霎時間安靜下來了,一萬多雙憤怒的眼睛一齊盯住了這個瘦小的官員。


    “大家.....回去吧!”


    官員結結巴巴道:“楊使君早就走了,所有高官都走了!”


    一霎時寂靜,儼如暴風雨到來前的安靜,可隨即來的鋪天蓋地叫罵聲和怒吼聲將他淹沒了,“扯謊!把人喊出來,出來!”


    小官吏被震耳欲聾的叫喊聲嚇得兩腿發軟,他轉身便逃,他的逃跑終於使蓄積已久的火山爆發了,鋪天蓋地的胡商衝上台階,撞開大門,如炙熱的岩漿湧入進了市舶司衙門,打、砸,所有房間都砸開了,帳本和文書被扔出到院中,幾千貫還沒有來得及入庫的稅錢被哄搶一空......


    但胡商們要的不是這幾千貫,他們想要回他們的稅金,那是幾萬貫甚至幾十萬貫,地下錢庫終於被他們發現,但遺憾的是,錢庫是用巨大的青石所砌,錢庫大門內已經被重達萬斤的巨石隔斷,根本打不開。


    數百人用鐵棍撬、用石頭砸,巨石紋絲不動,這時,有人點燃了主政堂,閣樓燃燒起來,在夜風的勁吹下,火勢越來越大,濃煙滾滾,烈焰滔天,火勢迅速波及到了整個市舶司,胡商們嚇得連滾帶爬逃出來,很多人都意識到闖下了大禍,四散奔逃,一些參與縱火的胡商更是嚇得心驚膽戰,連夜逃出揚州。


    市舶司的大火將整個揚州城都驚動了,江都縣衙、揚州州衙,以及駐紮在揚州的三萬軍隊都出動前來救火,好在市舶司背後就是一條小河,有水源供應,大火燒了兩個時辰後終於被撲滅了,這時,整個市舶司衙門已經被燒毀了大半,斷壁殘垣,被燒焦的屋梁仍然在嫋嫋冒著青煙。


    直到大火撲滅後,市舶司的官員才漸漸來到現場,市舶使楊迅武更是受不了刺激,暈厥過去了,被救醒後他老淚縱橫,仰天大哭,“賬簿被毀,錢庫被搶,我怎麽向朝廷交代啊!”


    眾人對他充滿了同情,很快,江都縣令向他報告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賬簿雖然被毀,但錢庫無恙,庫房石門沒有被打開。


    楊迅武翻了翻白眼,他更受不了這個打擊,再次暈厥過去,現場一片混亂,剛才是救火,現在是救他。


    可就在這時,很多下屬都意外發現,所有市舶司的官員都來了,惟獨判官虞世安不見蹤影。


    .........


    市舶司判官虞世安是在黃昏時分離開了揚州城,他不得不走,黃昏時分,他從後門離開了市舶司。


    他脫去官服,換了一身普通衣服來到廣場,那時廣場上已經聚集了七千多胡商,人人情緒激動,狂吼亂叫,整個局勢處於一種失控的邊緣,他已經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他也明白了楊迅武為什麽要放縱胡商鬧事,他是要借胡商的手毀掉帳本,毀掉錢庫,也就毀掉了他貪瀆的證據。


    他延遲稅律,引起胡商鬧事,最多是被革職,但查清了他貪汙稅款,那可是要掉腦袋的,這就是楊迅武的狡猾。


    但責任感使虞世安又從後門返回了市舶司,這時,楊迅武已經離去了,他便和最後的十幾名官員放下了萬斤巨石,封閉了錢庫。


    這種錢庫最嚴格的一種防盜措施,再想打開錢庫,隻有將整個衙門拆掉,掘地一丈,從頂上將石庫掀開,隻有戰爭時期才會使用這種防盜措施。


    封閉了錢庫,虞世安隨即離開了揚州城,沿著運河向北而去,他已經聽到消息,李慶安正向揚州而來。


    很巧,虞世安在半路上遇到了李慶安的親兵,得知虞世安有緊急情況找李慶安,親兵將他帶去軍事控製區方向,親兵們知道李慶安已經出來了,應該就正在來揚州的路上。


    當市舶司得大火燃燒得最旺盛時,李慶安正在離揚州約四十裏外紮下了營帳,他準備明天返回揚州,但揚州城上空的滾滾濃煙和依稀可見的火焰,使他心中充滿了疑慮,揚州城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他已經派人前去探聽情況了,等待著親兵們的答複。


    李慶安背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他這次來揚州一共有兩個目的,一是發兵救援渤海國,其實便是肅清江淮官場,救援渤海國的事情已經暫時了結,但江淮官場的清理他才剛剛開始著手。


    現在李慶安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泗州貪腐雖然是明擺在那裏,但泗州畢竟是小州,又比較偏北,影響力太小,遠遠不如用揚州、潤州、蘇州、常州這些大州來下手有效果。


    可是這些大州又不是立刻有典型案例出現,說實話,李慶安並不想在江淮官場上掀起滔天巨浪,這並不明智,沒有任何一個皇帝上台時就大開殺戒,就算是殺人最狠的朱元璋,也是在數年之後,當他位子坐穩了才動手。


    很多時候這並不是官員的錯,關鍵製度,當朝廷混亂,失去監督時,若是他李慶安是太守,他也會忍不住伸手,他不要求官員們都是聖人,但他要求官員們遵循製度,遵守規則,這次他來江淮是想建立監督製度,而不是追究官員們的罪責。


    “上將軍,有人證到來!”帳門外傳來了親兵的稟報。


    李慶安一怔,‘人證?’這是什麽意思。


    “帶進來!”


    幾名親兵將市舶司判官虞世安領了進來,虞世安進來便跪下道:“罪臣虞世安向趙王殿下請罪!”


    “你有何罪?”


    “臣受賄賂累計一萬一千貫,這是臣的清單!”


    說著,虞世安將一份清單取出遞給了李慶安,李慶安看了他一眼,接過清單,一共是五筆,時間、地點、數額、行賄人等等,都寫得清清楚楚,但李慶安卻愣住了,所有的行賄人都是同一人,揚州市舶使楊迅武,是上級行賄下級。


    李慶安感覺十分蹊蹺,但他沒有立刻追問,而是先問道:“我來問你,揚州出了什麽事,為何火光衝天?”


    “回稟殿下,揚州胡商因市舶司多收稅款而鬧事,火燒了市舶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