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崔以沫發愣的時候,崔向誠來蘇家搬東西。
崔以沫看著崔向誠略顯駝了的腰杆,頭頂稀少的頭發黑白慘夾著,可能因為崔以沫的注視有所察覺,崔向誠扭過頭朝他笑了笑,額頭的皺紋深得跟可以夾東西了。
這樣的父親,突然讓崔以沫眼眶有些發酸。
小時候那個健壯、覺得高大的身影,不知道什麽時候起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他旁邊的崔以安都要比他高一些了。
對父親的記憶,從小時候的崇拜,到大了一些看著家境貧困而有的略微抱怨,再到此刻反思之後,重新直視自己的父親,他才發現,父親老了,但他對他們全家人的默默付出卻一點都沒有變。
隻是他們這些做子女的在不斷地長大,被外邊的花花世界晃花了眼,看著還是一成不變的父親,才會失望,才會下意識地去遺忘。
他們怎麽能這樣對待自己的父親呢?怎麽能因為個人能力的大小來定位一個家人在彼此心中的地位呢?
這個家裏,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人,就是他們的父親了吧?這樣的父親,不是理所應當地該得到他們的尊重嗎?
可是,他們做兒子的人,卻從來沒有感恩過他的付出。
單方麵地付出,本就是一件讓人沉重的事情;一如既往地十幾年這樣單方麵付出,卻無怨無悔的人,才是最可愛的人不是嗎?
“小燦,謝謝!”
崔以沫抹去眼中的淚水,拿著手中的凳子,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站起身,大步地跑向崔向誠,敞亮地叫了一聲:“爸,我來和你一起收拾。”
崔向誠有些意外崔以沫這突然的熱情,還沒有想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手中的東西,就被崔以沫搶了過去。
“以沫,等會兒,你們還要上學,這些東西就交給我來收拾就好了。你們快吃完飯,就去學校吧!”
崔向誠又想去搶回崔以沫手中的東西,可惜,他怎麽會是崔以沫的對手,一個晃神,就見崔以沫搬著好幾個凳子已經往門外走去了。
“傻瓜!”蘇小燦看著崔以沫的樣子,忍不住扯著嘴角嘀咕了一句,看看旁邊空著的凳子,朝還要伸手拉崔以沫的崔向誠喊道:“向誠叔,你這幾個凳子坐的很好看很結實,送我們家幾個用吧?”
崔向誠還是第一次被人這麽肯定,立刻忘了在一旁幫忙的崔氏兄弟,微紅著臉,說道:“小燦,你喜歡盡管拿!這些都是用舊木頭做的,不值錢!”
崔以安在一旁看著莫名其妙的三個人,搖搖頭,忙活自己的去了。
他們都不知道,這樣一個早餐,一次談話,改變了一人的一生,改變了一個家庭。
這天早晨談完話後,崔以沫和蘇小燦一起去上學,崔以沫有心事,又是蘇小燦提起來的,一事不煩二主,幹脆,就當蘇小燦是百科全書,問起了很多的問題。
例如,他要是說服了崔向誠去重新學木工,崔向誠該去哪裏學,該怎麽學,他一個快四十歲的人在重新學這些遲不遲?能不能學好?萬一,木工沒有學好,化肥廠的工作也丟了該怎麽辦?他爸本來就夠自卑了,如果連工作都給丟了,以後估計都沒臉在這個家待下去了。
還有呀,他爸到底有沒有學木工的天賦,靠不靠譜?他該怎麽說服他爸?他爸就一根筋,腦袋都不會拐彎的。
他爸還好說,他媽那邊該怎麽說才好?他媽不同意,該怎麽辦?
甚至,他覺得他哥都會說他異想天開,給家裏沒事找事,影響內部團結。
……
總之,他是各種擔心。
一上午,蘇小燦都沒有好好上成課,隻聽崔以沫各種嘮叨了,她從來都不知道,崔以沫還有當話癆的潛質,真真是嚇人呀!
最後,蘇小燦忍無可忍了,怒道:“你爸不是請了一月的假嗎?我小叔在你家做木工,我回頭跟他說一聲,讓你爸給人家免費當十天半個月的學徒短工!
最後,聽聽那位師傅對你爸的評價,還有你爸的態度,如果,師傅說你爸還行,你爸還有這份心,甭管他能不能掙到錢,讓他跟著先幹兩年看看。
至於工作,看能不能托關係,先暫時辦個留職停薪,日後想回去上班,再回去就好了!”
崔以沫細細琢磨了一下蘇小燦簡單的幾句話,竟然一下子把他所有的問題都給解決了,對蘇小燦那是更加感激涕零:“小燦,你真是太厲害了!什麽問題到了你這裏就都不是問題了!”
崔以沫的一句誇讚成功撫平了剛才蘇小燦被惹毛的脾氣,挑挑眉頭,不屑地說道:“這算什麽問題?!見得多了,也就都不是問題了!”
後來,蘇小燦看著崔向誠在正式工作和喜好之間努力掙紮,不由回憶起了前世,反省了自己的輕率。
其實,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一份穩定而長期的工作、一份充滿未知和不確定的工作,為了後者去舍去前者,不是有十足的信心、沒有什麽後顧之憂,對一個支撐著整個家的頂梁柱,是不會輕易去改變這種現狀的。
也就是今生,蘇小燦對未來有一定的了解,又運氣好起點高,身邊的助力很多,才平平順順地走到現在,可以站在製高點來看待對別人來說,是改變一生的抉擇。
那天晚上,崔以沫就找了崔向誠談心,問他想不想重新拾起木工這份活,如果他一時做不了決定,卻舍不得木工這份活計,小燦會跟蘇建民說,讓他跟著木工隊先學一段時間,不過是沒有工錢的。
這個問題很簡單,崔向誠一想到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跟自己的父親學習木工,總覺得對不起他老人家,現在有機會去彌補這個問題,當然求之不得。
他們父子倆人的這次談話都沒有跟方萍雅和崔以安說,反正崔向誠在家裏,一個人也是做木工,跟著他人學木工,也是做木工。
直到木工活都做完,愣是除了當事人和工人們,其他人都沒有發現崔向誠的改變。
崔以沫看著崔向誠略顯駝了的腰杆,頭頂稀少的頭發黑白慘夾著,可能因為崔以沫的注視有所察覺,崔向誠扭過頭朝他笑了笑,額頭的皺紋深得跟可以夾東西了。
這樣的父親,突然讓崔以沫眼眶有些發酸。
小時候那個健壯、覺得高大的身影,不知道什麽時候起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他旁邊的崔以安都要比他高一些了。
對父親的記憶,從小時候的崇拜,到大了一些看著家境貧困而有的略微抱怨,再到此刻反思之後,重新直視自己的父親,他才發現,父親老了,但他對他們全家人的默默付出卻一點都沒有變。
隻是他們這些做子女的在不斷地長大,被外邊的花花世界晃花了眼,看著還是一成不變的父親,才會失望,才會下意識地去遺忘。
他們怎麽能這樣對待自己的父親呢?怎麽能因為個人能力的大小來定位一個家人在彼此心中的地位呢?
這個家裏,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人,就是他們的父親了吧?這樣的父親,不是理所應當地該得到他們的尊重嗎?
可是,他們做兒子的人,卻從來沒有感恩過他的付出。
單方麵地付出,本就是一件讓人沉重的事情;一如既往地十幾年這樣單方麵付出,卻無怨無悔的人,才是最可愛的人不是嗎?
“小燦,謝謝!”
崔以沫抹去眼中的淚水,拿著手中的凳子,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站起身,大步地跑向崔向誠,敞亮地叫了一聲:“爸,我來和你一起收拾。”
崔向誠有些意外崔以沫這突然的熱情,還沒有想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手中的東西,就被崔以沫搶了過去。
“以沫,等會兒,你們還要上學,這些東西就交給我來收拾就好了。你們快吃完飯,就去學校吧!”
崔向誠又想去搶回崔以沫手中的東西,可惜,他怎麽會是崔以沫的對手,一個晃神,就見崔以沫搬著好幾個凳子已經往門外走去了。
“傻瓜!”蘇小燦看著崔以沫的樣子,忍不住扯著嘴角嘀咕了一句,看看旁邊空著的凳子,朝還要伸手拉崔以沫的崔向誠喊道:“向誠叔,你這幾個凳子坐的很好看很結實,送我們家幾個用吧?”
崔向誠還是第一次被人這麽肯定,立刻忘了在一旁幫忙的崔氏兄弟,微紅著臉,說道:“小燦,你喜歡盡管拿!這些都是用舊木頭做的,不值錢!”
崔以安在一旁看著莫名其妙的三個人,搖搖頭,忙活自己的去了。
他們都不知道,這樣一個早餐,一次談話,改變了一人的一生,改變了一個家庭。
這天早晨談完話後,崔以沫和蘇小燦一起去上學,崔以沫有心事,又是蘇小燦提起來的,一事不煩二主,幹脆,就當蘇小燦是百科全書,問起了很多的問題。
例如,他要是說服了崔向誠去重新學木工,崔向誠該去哪裏學,該怎麽學,他一個快四十歲的人在重新學這些遲不遲?能不能學好?萬一,木工沒有學好,化肥廠的工作也丟了該怎麽辦?他爸本來就夠自卑了,如果連工作都給丟了,以後估計都沒臉在這個家待下去了。
還有呀,他爸到底有沒有學木工的天賦,靠不靠譜?他該怎麽說服他爸?他爸就一根筋,腦袋都不會拐彎的。
他爸還好說,他媽那邊該怎麽說才好?他媽不同意,該怎麽辦?
甚至,他覺得他哥都會說他異想天開,給家裏沒事找事,影響內部團結。
……
總之,他是各種擔心。
一上午,蘇小燦都沒有好好上成課,隻聽崔以沫各種嘮叨了,她從來都不知道,崔以沫還有當話癆的潛質,真真是嚇人呀!
最後,蘇小燦忍無可忍了,怒道:“你爸不是請了一月的假嗎?我小叔在你家做木工,我回頭跟他說一聲,讓你爸給人家免費當十天半個月的學徒短工!
最後,聽聽那位師傅對你爸的評價,還有你爸的態度,如果,師傅說你爸還行,你爸還有這份心,甭管他能不能掙到錢,讓他跟著先幹兩年看看。
至於工作,看能不能托關係,先暫時辦個留職停薪,日後想回去上班,再回去就好了!”
崔以沫細細琢磨了一下蘇小燦簡單的幾句話,竟然一下子把他所有的問題都給解決了,對蘇小燦那是更加感激涕零:“小燦,你真是太厲害了!什麽問題到了你這裏就都不是問題了!”
崔以沫的一句誇讚成功撫平了剛才蘇小燦被惹毛的脾氣,挑挑眉頭,不屑地說道:“這算什麽問題?!見得多了,也就都不是問題了!”
後來,蘇小燦看著崔向誠在正式工作和喜好之間努力掙紮,不由回憶起了前世,反省了自己的輕率。
其實,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一份穩定而長期的工作、一份充滿未知和不確定的工作,為了後者去舍去前者,不是有十足的信心、沒有什麽後顧之憂,對一個支撐著整個家的頂梁柱,是不會輕易去改變這種現狀的。
也就是今生,蘇小燦對未來有一定的了解,又運氣好起點高,身邊的助力很多,才平平順順地走到現在,可以站在製高點來看待對別人來說,是改變一生的抉擇。
那天晚上,崔以沫就找了崔向誠談心,問他想不想重新拾起木工這份活,如果他一時做不了決定,卻舍不得木工這份活計,小燦會跟蘇建民說,讓他跟著木工隊先學一段時間,不過是沒有工錢的。
這個問題很簡單,崔向誠一想到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跟自己的父親學習木工,總覺得對不起他老人家,現在有機會去彌補這個問題,當然求之不得。
他們父子倆人的這次談話都沒有跟方萍雅和崔以安說,反正崔向誠在家裏,一個人也是做木工,跟著他人學木工,也是做木工。
直到木工活都做完,愣是除了當事人和工人們,其他人都沒有發現崔向誠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