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湛安審問柳府大管家的同時,他帶來的衙役們正跟著獄卒把大牢裏柳氏親眷與下人一個個清點過來。因為有郭湛安的提前警告,這些衙役們一個個都神經緊繃,半點差錯都不敢有,不一會兒,便發現獄中少了七個犯人。
七個人,那可是一個大數字!
以李牢頭為首的獄卒們又驚訝又慌張,因為他們竟然都不知道這七個人是怎麽從牢裏消失的!
京城的大牢可不隻是關一些滋事的小混混的,無論是三品大員,還是富家公子,亦或是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隻要犯了大事,都會被扔進這個監獄裏。李牢頭在這裏一幹就是二十多年,從最開始一個被其他獄卒呼來喝去的小嘍囉開始,成了如今在這大牢裏呼風喚雨的牢頭,靠的可不是他的那些阿諛奉承拍馬屁。
能夠壓住惡人的,隻有比那些惡人更惡的人。而李牢頭,就是這麽一個人。
李牢頭明白,七個犯人從獄中消失,不管他們是通過什麽辦法越的獄,獄卒們玩忽職守這個罪名是躲不過的。而他身為這個監獄的牢頭,更加難辭其咎。想要保住性命,就必須抓住他們當中的內鬼,把罪名都推到內鬼身上,這樣一來,他們最多就是一個監管不力的罪名。就算丟了這官職,也比丟了性命要好。
不過要抓出這內鬼,可要費些時日。若是在這之前走漏了風聲,那可就是掉腦袋的大事了。
想到這,李牢頭不由把目光投向了郭湛安帶來的這些衙役身上。
其中一個衙役發現李牢頭的目光有些不對勁,看向李牢頭,問道:“李牢頭有什麽事麽?”
“不,沒有什麽事,就是在想這七個犯人是怎麽消失的。”李牢頭搖頭否定,既是給那衙役的答複,也是否定自己心中的打算。
十幾個衙役來了大牢一趟後一起消失,那就等同於告訴別人這大牢裏有問題。
要讓這群衙役統統閉嘴,那可就隻能去找他們上頭的郭湛安了。這犯人越獄,他們這群獄卒固然落不了一個好下場,但負責抄家一事的郭湛安同樣沒有好果子吃。
李牢頭既然已經想出了法子,也不再拖延,讓衙役們先去休息,再讓自己的手下去那七個犯人原本呆著的囚室裏查找線索,自己則匆匆去找郭湛安。
聽完了李牢頭的話,郭湛安點頭道:“李牢頭所言甚是,這件事若是傳出去,你我的性命怕是都保不住了。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找出是誰將這七個犯人偷偷送出大牢的,這樣一來,我才好向陛下交代啊。在這之前,這件事絕對不能外傳。”
李牢頭見郭湛安這麽快就和自己站一條戰線了,大喜過望,忙表態道:“郭大人您放心,這邊我一定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複的!”
郭湛安卻是輕輕搖頭:“李牢頭,我也想讓你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複,可是我卻不能保證梁王答不答應。”
李牢頭一愣,隨後醒悟過來,連忙說道:“大人放心,這件事你知我知,梁王是不知道的。”
郭湛安笑著拒絕了李牢頭的這個提議:“當初梁王下令拉一群下人出去發賣,並沒有告知與我,那是因為他是主官,我隻是一個副手罷了。但反過來,我卻不能瞞著梁王,否則日後要是叫梁王知道了,參我一個知情不報,你說我該如何是好啊?”
李牢頭本意是想要瞞著梁王,告訴郭湛安這件事也是因為他知道隱瞞不了,幹脆把郭湛安拉下水。他隻要自己保住性命好了,哪裏會去管郭湛安的死活?
但如今他還巴望著郭湛安呢,自然不好撕破臉,連忙改口道:“郭大人說的是,說的是啊,這麽大的事情,哪裏能不讓梁王知道呢。郭大人,小的這邊也要向您告罪,前些日子梁王給了我們一份名單,說上麵都是與本案無關的柳府下人,叫我們把他們都發賣了。梁王說這麽一件小事,不用去煩您,所以小的這邊就沒派人去知會一聲,還望郭大人海涵。”
郭湛安自然不會和這小嘍囉計較這種事,笑著說道:“李牢頭不必在意,你們也都是照章辦事而已。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要揪出犯人才是。至於梁王與陛下那邊,還是由我出麵好了。”
李牢頭大驚:“這、這還要稟報陛下麽?這這這這、這不是不打自招麽!”
郭湛安說得大義凜然:“為臣者,便要做到忠於君王。上皇與陛下對這樁案子看得極重,如今宮裏的柳太常在已經被貶為宮人,而原本的四皇子如今成了庶人李帛,我們要是隱瞞不報,事後才讓陛下知曉這件事,害得陛下在上皇麵前落得一個沒臉,你我都跑不掉。”
“郭大人說的是,說的是啊!”李牢頭這下是明白了,他自己要拉郭湛安下水,而郭湛安膽子更大,直接想把皇帝也拉下水!
他嘴上不住地奉承著,心中則有了一個想法——
這大牢戒備森嚴,平日裏出入都是要檢查牌子的,七個大活人想要從大牢裏出去,困難重重。而那天拉出去發賣的柳府下人多達百餘人,七個人混在當日發賣的那群下人裏麵,隻要清點人數的那個獄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容易多了。
想到這,李牢頭忍不住瞧了眼郭湛安,愈發糊塗了。
這位京兆尹今天沒事帶著衙役過來清點人數,還提審了柳府的大管家,莫非他早就知道些什麽了?
想到這,李牢頭不由背後一涼,連忙低下頭,不敢再去看郭湛安。
正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大牢這邊是李牢頭的地盤,郭湛安自然不會越俎代庖。而且他已經給了足夠的暗示,李牢頭若是有些腦子,應該已經反應過來了。
從大牢裏出來,郭湛安馬不停蹄,進宮麵聖。
這次是事出突然,郭湛安沒有提前遞折子,守著宮門的侍衛經過一番嚴格搜查,才派了人帶著郭湛安往李紹鈞平日裏辦公的殿走去。
守在大殿前方的侍衛見郭湛安來了,其中一個上前問道:“不知郭大人前來所為何事?”
郭湛安隻說道:“有要事。”
侍衛點了點頭,說道:“還請郭大人稍等片刻,我現在就去向陛下稟報。”
不一會兒,從殿中出來阿鑫,親自把郭湛安迎進去。
郭湛安見一路上都不是平日裏進宮時見到的內監,便問阿鑫:“怎麽都換成了生麵孔?”
阿鑫淡笑道:“那些人嘴巴不牢靠,都打發了,換了一批嘴巴牢的。”
郭湛安有心在問,但想到以阿鑫的身份,必然不會告訴他,便歇了這心思。
書房裏李紹鈞還紅著臉,麵前的書桌上扔了一張打開的折子,見郭湛安來了,直接擺手道:“不必行那些虛禮了,你來得正好,這兩天朕先後收到三位皇叔的折子,說是要進宮探望上皇。”
李紹鈞還在世的皇叔沒有幾個,除開梁王以外,其他全都被李崇浩封王賜封地,等道他一登基,全數打發他們去了封地。
李崇浩退位以後,京城局勢不穩,李紹鈞便沒有下旨請自己這些在封地上的皇叔進京,隻是沒想到如今這群人倒是不請自來了。
“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處置?朕還能怎麽處置?安王這封折子從他的封地送到京城,花了一個多月,他寫完這折子就已經動身了!還說從他封地到京城,路經蜀中,蜀中正在鬧匪亂,為了以防萬一,特地帶了三萬貼身護衛防身。三萬,嗬,我看不是防身,是用來篡位的吧!”李紹鈞幹脆把書桌上的折子扔給郭湛安,繼續說道,“還有西南那位華陽大長公主,也心急火燎地從西南趕來京城,就不怕她六十多歲的身子骨中途散架了?”
郭湛安粗粗看了折子,忙問道:“陛下何出此言?縱然安王帶了三萬士兵,但陛下是名正言順的天子,是上皇親封的太子,他安王如何能夠篡位?”
“你這些天沒進宮,不知道宮裏頭已經有傳聞了。”李紹鈞無力地招了招手,“阿鑫,你說給郭卿聽。”
阿鑫上前一步,說道:“前些日子不少宮人們都在傳,說陛下不受上皇喜愛,能夠登基也是因為上皇沒有其他人選了。還說陛下登基都兩三個月了,京城裏亂糟糟的,好好的太平盛世全沒了。如今六皇子回來了,六皇子同樣是先後所出,與陛下一樣是上皇的嫡子,與陛下一樣有資格問鼎大寶。還說、還說上皇已經起了這個心思。雖然那些在背地裏嚼舌的宮人處置了一批,但宮中還有這樣的說法。”
郭湛安先寬慰了李紹鈞幾句,隨後又問道:“安王等人進京,莫非是聽到了宮中的風聲?我在宮外從未聽過這樣的傳言,三位王爺的封地都在千裏之外,他們又是如何得知的?而且這些傳言是這些天才起的,安王等人一個月前就動身了,他們難道能夠未卜先知?”
李紹鈞聞言,一掌重重拍在桌子上:“安王他們夾緊尾巴二十多年,是誰膽子這麽大,敢私下給他們傳遞消息!”
郭湛安歎了口氣,說道:“京城距離三位王爺的封地,一來一去起碼要兩三個月,那時候陛下才剛登基,就算有宮人傳遞消息,也不可能把兩三個月以後的事情提前傳遞過去。告訴安王等人的,必然是親手策劃了這樁陰謀的人。”
李紹鈞聽後,咬牙切齒道:“梁王!”
郭湛安適時道:“梁王傳信給安王等人,必定是算準了安王他們不會與他爭奪,這麽一來,安王等人進京,怕是來支持梁王的。不光如此,臣此次進宮,就是發現宮中那個‘六皇子’背後,站著的也是梁王。”
聽完了郭湛安的敘述,李紹鈞敲了敲桌角,說道:“這麽說來,宮裏頭這個‘六皇子’,應該就是我那位九皇叔一手炮製的吧。”
郭湛安點頭道:“按照柳府大管家的說法,梁王答應他保全他一家老小,他便編造了一個柳元亨將六皇子帶回家的故事,又把這件事說得極為神秘,除了他與柳元亨等人以外,柳府上下無人知曉。柳元亨和柳文華都死了,黑的白的就都由他說了算。”
“可惜隻是他的一麵之詞,沒有證據,梁王必定不會認。這人是從柳府搜出來的,他不認,我們也沒法按著他的頭逼著他認罪。”李紹鈞握緊拳頭,恨恨地道,“明明知道他就是主謀,卻隻能看著他逍遙法外,朕這皇帝做的實在是憋屈!”
“陛下何必這麽說?”郭湛安說道,“按現在的情況看,梁王這個計謀已經規劃許久,怕是在陛下登基前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出。仔細想來,從當初西北塔韃合謀殺了寧古漢開始,這其中就已經有梁王的身影了。”
“梁王這些年來一直在上皇麵前扮演著一個賢王的角色,我們全都被騙了。”李紹鈞閉上眼,長歎道,“朕還記得,在朕小的時候,他還多次替我說話,為我頂撞上皇。可惜啊,人總是會變的。”
郭湛安雖然不認同,但也沒有反駁,隻是說道:“陛下,如果這一樁樁的事情真的是梁王在背後操控,那必須要在安王等人進京前將梁王拿下。梁王在百姓裏頗有聲望,安王等人手中又有不少士兵,絕對不能讓他們聯手,否則陛下就危險了!”
李紹鈞點頭道:“郭卿所言甚是,我已經命邵方重新整頓京郊的五萬大軍,絕對不會讓安王他們那麽順順當當地進京。至於禁軍這邊,刨去那些被柳元亨收買的,禁軍人手遠遠不足。”
京城現在險象環生,他們到現在才發現,梁王的影子竟然已經蔓延如此之廣。要是現在在京城招募禁軍,隻怕招進來的是催命的小鬼。
“陛下不如立刻下旨,讓薑言年率領西北軍返京守衛?”眼看著京城這邊難以施展,郭湛安幹脆獨辟蹊徑,“之前西北一戰,塔韃的幾個大部落元氣大傷,查打他們就算想要侵犯西北,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抽調一批西北軍,由薑言年率領,縱然不能趕在安王之前到達京城,也可以來一個裏應外合。”
李紹鈞眼前一亮:“郭卿所言甚是,西北如今是太平了,西北軍倒是可以抽調出一些回京。阿鑫,伺候筆墨!”
“是。”
等李紹鈞一封急詔送出,郭湛安繼續說道:“陛下,既然這‘六皇子’是梁王一手炮製的,那麽他身上那塊四爪龍玉佩必然是梁王命人偽造的,宮中玉匠那邊肯定是一個突破口。隻要證明‘六皇子’是假的,梁王的計謀就廢了一半。”
李紹鈞當然也知道這一點:“郭卿放心,那邊朕派了左行之調查,應該很快就要有結果了。倒是你這邊,恐怕要委屈你了。”
郭湛安會意,笑道:“全憑陛下處置。”
郭湛安離宮後,李紹鈞立刻下了一道聖旨,先是嚴厲斥責了以梁王與郭湛安為首的眾人,又命刑部侍郎白錫航捉拿在逃的七名犯人,並且賞賜白錫航一柄打龍鞭,無論何人都不得阻攔白錫航辦案,否則以逆黨處置。
這是郭湛安與李紹鈞的共識。
既然是梁王借著發賣下人的時候派人悄悄把柳府大管家的家人帶出大牢,梁王就絕對不能插手此事,否則這條線索就生生斷了。而如果交給郭湛安去辦,梁王大可借著戴罪立功的借口,在太上皇李崇浩麵前搶過這樁差事,就好像當初梁王搶了查抄柳氏的差事一樣。
與其讓梁王黃雀在後,李紹鈞幹脆先發製人,直接下旨嚴厲斥責梁王與郭湛安,擺明了不給他們將功補過的機會,而是另外派了一個人來全權處理此事,還賜給他一柄打龍鞭,免得梁王借勢壓人。
這麽一通下來,京城已經是黃昏了。郭湛安這些日子一直在府衙裏辦公,實在是撐不住了才小憩一會兒。
郭府那院子裏到處都是他和霍玉的回憶,他甚至能聽見霍玉呼喚自己的聲音。在沒有替霍玉報仇之前,郭湛安不想回去。
但這一日賈歡卻匆匆來到府衙,說什麽都要請郭湛安回府一趟。
“少爺,二少爺回來了!”
七個人,那可是一個大數字!
以李牢頭為首的獄卒們又驚訝又慌張,因為他們竟然都不知道這七個人是怎麽從牢裏消失的!
京城的大牢可不隻是關一些滋事的小混混的,無論是三品大員,還是富家公子,亦或是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隻要犯了大事,都會被扔進這個監獄裏。李牢頭在這裏一幹就是二十多年,從最開始一個被其他獄卒呼來喝去的小嘍囉開始,成了如今在這大牢裏呼風喚雨的牢頭,靠的可不是他的那些阿諛奉承拍馬屁。
能夠壓住惡人的,隻有比那些惡人更惡的人。而李牢頭,就是這麽一個人。
李牢頭明白,七個犯人從獄中消失,不管他們是通過什麽辦法越的獄,獄卒們玩忽職守這個罪名是躲不過的。而他身為這個監獄的牢頭,更加難辭其咎。想要保住性命,就必須抓住他們當中的內鬼,把罪名都推到內鬼身上,這樣一來,他們最多就是一個監管不力的罪名。就算丟了這官職,也比丟了性命要好。
不過要抓出這內鬼,可要費些時日。若是在這之前走漏了風聲,那可就是掉腦袋的大事了。
想到這,李牢頭不由把目光投向了郭湛安帶來的這些衙役身上。
其中一個衙役發現李牢頭的目光有些不對勁,看向李牢頭,問道:“李牢頭有什麽事麽?”
“不,沒有什麽事,就是在想這七個犯人是怎麽消失的。”李牢頭搖頭否定,既是給那衙役的答複,也是否定自己心中的打算。
十幾個衙役來了大牢一趟後一起消失,那就等同於告訴別人這大牢裏有問題。
要讓這群衙役統統閉嘴,那可就隻能去找他們上頭的郭湛安了。這犯人越獄,他們這群獄卒固然落不了一個好下場,但負責抄家一事的郭湛安同樣沒有好果子吃。
李牢頭既然已經想出了法子,也不再拖延,讓衙役們先去休息,再讓自己的手下去那七個犯人原本呆著的囚室裏查找線索,自己則匆匆去找郭湛安。
聽完了李牢頭的話,郭湛安點頭道:“李牢頭所言甚是,這件事若是傳出去,你我的性命怕是都保不住了。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找出是誰將這七個犯人偷偷送出大牢的,這樣一來,我才好向陛下交代啊。在這之前,這件事絕對不能外傳。”
李牢頭見郭湛安這麽快就和自己站一條戰線了,大喜過望,忙表態道:“郭大人您放心,這邊我一定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複的!”
郭湛安卻是輕輕搖頭:“李牢頭,我也想讓你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複,可是我卻不能保證梁王答不答應。”
李牢頭一愣,隨後醒悟過來,連忙說道:“大人放心,這件事你知我知,梁王是不知道的。”
郭湛安笑著拒絕了李牢頭的這個提議:“當初梁王下令拉一群下人出去發賣,並沒有告知與我,那是因為他是主官,我隻是一個副手罷了。但反過來,我卻不能瞞著梁王,否則日後要是叫梁王知道了,參我一個知情不報,你說我該如何是好啊?”
李牢頭本意是想要瞞著梁王,告訴郭湛安這件事也是因為他知道隱瞞不了,幹脆把郭湛安拉下水。他隻要自己保住性命好了,哪裏會去管郭湛安的死活?
但如今他還巴望著郭湛安呢,自然不好撕破臉,連忙改口道:“郭大人說的是,說的是啊,這麽大的事情,哪裏能不讓梁王知道呢。郭大人,小的這邊也要向您告罪,前些日子梁王給了我們一份名單,說上麵都是與本案無關的柳府下人,叫我們把他們都發賣了。梁王說這麽一件小事,不用去煩您,所以小的這邊就沒派人去知會一聲,還望郭大人海涵。”
郭湛安自然不會和這小嘍囉計較這種事,笑著說道:“李牢頭不必在意,你們也都是照章辦事而已。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要揪出犯人才是。至於梁王與陛下那邊,還是由我出麵好了。”
李牢頭大驚:“這、這還要稟報陛下麽?這這這這、這不是不打自招麽!”
郭湛安說得大義凜然:“為臣者,便要做到忠於君王。上皇與陛下對這樁案子看得極重,如今宮裏的柳太常在已經被貶為宮人,而原本的四皇子如今成了庶人李帛,我們要是隱瞞不報,事後才讓陛下知曉這件事,害得陛下在上皇麵前落得一個沒臉,你我都跑不掉。”
“郭大人說的是,說的是啊!”李牢頭這下是明白了,他自己要拉郭湛安下水,而郭湛安膽子更大,直接想把皇帝也拉下水!
他嘴上不住地奉承著,心中則有了一個想法——
這大牢戒備森嚴,平日裏出入都是要檢查牌子的,七個大活人想要從大牢裏出去,困難重重。而那天拉出去發賣的柳府下人多達百餘人,七個人混在當日發賣的那群下人裏麵,隻要清點人數的那個獄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容易多了。
想到這,李牢頭忍不住瞧了眼郭湛安,愈發糊塗了。
這位京兆尹今天沒事帶著衙役過來清點人數,還提審了柳府的大管家,莫非他早就知道些什麽了?
想到這,李牢頭不由背後一涼,連忙低下頭,不敢再去看郭湛安。
正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大牢這邊是李牢頭的地盤,郭湛安自然不會越俎代庖。而且他已經給了足夠的暗示,李牢頭若是有些腦子,應該已經反應過來了。
從大牢裏出來,郭湛安馬不停蹄,進宮麵聖。
這次是事出突然,郭湛安沒有提前遞折子,守著宮門的侍衛經過一番嚴格搜查,才派了人帶著郭湛安往李紹鈞平日裏辦公的殿走去。
守在大殿前方的侍衛見郭湛安來了,其中一個上前問道:“不知郭大人前來所為何事?”
郭湛安隻說道:“有要事。”
侍衛點了點頭,說道:“還請郭大人稍等片刻,我現在就去向陛下稟報。”
不一會兒,從殿中出來阿鑫,親自把郭湛安迎進去。
郭湛安見一路上都不是平日裏進宮時見到的內監,便問阿鑫:“怎麽都換成了生麵孔?”
阿鑫淡笑道:“那些人嘴巴不牢靠,都打發了,換了一批嘴巴牢的。”
郭湛安有心在問,但想到以阿鑫的身份,必然不會告訴他,便歇了這心思。
書房裏李紹鈞還紅著臉,麵前的書桌上扔了一張打開的折子,見郭湛安來了,直接擺手道:“不必行那些虛禮了,你來得正好,這兩天朕先後收到三位皇叔的折子,說是要進宮探望上皇。”
李紹鈞還在世的皇叔沒有幾個,除開梁王以外,其他全都被李崇浩封王賜封地,等道他一登基,全數打發他們去了封地。
李崇浩退位以後,京城局勢不穩,李紹鈞便沒有下旨請自己這些在封地上的皇叔進京,隻是沒想到如今這群人倒是不請自來了。
“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處置?朕還能怎麽處置?安王這封折子從他的封地送到京城,花了一個多月,他寫完這折子就已經動身了!還說從他封地到京城,路經蜀中,蜀中正在鬧匪亂,為了以防萬一,特地帶了三萬貼身護衛防身。三萬,嗬,我看不是防身,是用來篡位的吧!”李紹鈞幹脆把書桌上的折子扔給郭湛安,繼續說道,“還有西南那位華陽大長公主,也心急火燎地從西南趕來京城,就不怕她六十多歲的身子骨中途散架了?”
郭湛安粗粗看了折子,忙問道:“陛下何出此言?縱然安王帶了三萬士兵,但陛下是名正言順的天子,是上皇親封的太子,他安王如何能夠篡位?”
“你這些天沒進宮,不知道宮裏頭已經有傳聞了。”李紹鈞無力地招了招手,“阿鑫,你說給郭卿聽。”
阿鑫上前一步,說道:“前些日子不少宮人們都在傳,說陛下不受上皇喜愛,能夠登基也是因為上皇沒有其他人選了。還說陛下登基都兩三個月了,京城裏亂糟糟的,好好的太平盛世全沒了。如今六皇子回來了,六皇子同樣是先後所出,與陛下一樣是上皇的嫡子,與陛下一樣有資格問鼎大寶。還說、還說上皇已經起了這個心思。雖然那些在背地裏嚼舌的宮人處置了一批,但宮中還有這樣的說法。”
郭湛安先寬慰了李紹鈞幾句,隨後又問道:“安王等人進京,莫非是聽到了宮中的風聲?我在宮外從未聽過這樣的傳言,三位王爺的封地都在千裏之外,他們又是如何得知的?而且這些傳言是這些天才起的,安王等人一個月前就動身了,他們難道能夠未卜先知?”
李紹鈞聞言,一掌重重拍在桌子上:“安王他們夾緊尾巴二十多年,是誰膽子這麽大,敢私下給他們傳遞消息!”
郭湛安歎了口氣,說道:“京城距離三位王爺的封地,一來一去起碼要兩三個月,那時候陛下才剛登基,就算有宮人傳遞消息,也不可能把兩三個月以後的事情提前傳遞過去。告訴安王等人的,必然是親手策劃了這樁陰謀的人。”
李紹鈞聽後,咬牙切齒道:“梁王!”
郭湛安適時道:“梁王傳信給安王等人,必定是算準了安王他們不會與他爭奪,這麽一來,安王等人進京,怕是來支持梁王的。不光如此,臣此次進宮,就是發現宮中那個‘六皇子’背後,站著的也是梁王。”
聽完了郭湛安的敘述,李紹鈞敲了敲桌角,說道:“這麽說來,宮裏頭這個‘六皇子’,應該就是我那位九皇叔一手炮製的吧。”
郭湛安點頭道:“按照柳府大管家的說法,梁王答應他保全他一家老小,他便編造了一個柳元亨將六皇子帶回家的故事,又把這件事說得極為神秘,除了他與柳元亨等人以外,柳府上下無人知曉。柳元亨和柳文華都死了,黑的白的就都由他說了算。”
“可惜隻是他的一麵之詞,沒有證據,梁王必定不會認。這人是從柳府搜出來的,他不認,我們也沒法按著他的頭逼著他認罪。”李紹鈞握緊拳頭,恨恨地道,“明明知道他就是主謀,卻隻能看著他逍遙法外,朕這皇帝做的實在是憋屈!”
“陛下何必這麽說?”郭湛安說道,“按現在的情況看,梁王這個計謀已經規劃許久,怕是在陛下登基前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出。仔細想來,從當初西北塔韃合謀殺了寧古漢開始,這其中就已經有梁王的身影了。”
“梁王這些年來一直在上皇麵前扮演著一個賢王的角色,我們全都被騙了。”李紹鈞閉上眼,長歎道,“朕還記得,在朕小的時候,他還多次替我說話,為我頂撞上皇。可惜啊,人總是會變的。”
郭湛安雖然不認同,但也沒有反駁,隻是說道:“陛下,如果這一樁樁的事情真的是梁王在背後操控,那必須要在安王等人進京前將梁王拿下。梁王在百姓裏頗有聲望,安王等人手中又有不少士兵,絕對不能讓他們聯手,否則陛下就危險了!”
李紹鈞點頭道:“郭卿所言甚是,我已經命邵方重新整頓京郊的五萬大軍,絕對不會讓安王他們那麽順順當當地進京。至於禁軍這邊,刨去那些被柳元亨收買的,禁軍人手遠遠不足。”
京城現在險象環生,他們到現在才發現,梁王的影子竟然已經蔓延如此之廣。要是現在在京城招募禁軍,隻怕招進來的是催命的小鬼。
“陛下不如立刻下旨,讓薑言年率領西北軍返京守衛?”眼看著京城這邊難以施展,郭湛安幹脆獨辟蹊徑,“之前西北一戰,塔韃的幾個大部落元氣大傷,查打他們就算想要侵犯西北,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抽調一批西北軍,由薑言年率領,縱然不能趕在安王之前到達京城,也可以來一個裏應外合。”
李紹鈞眼前一亮:“郭卿所言甚是,西北如今是太平了,西北軍倒是可以抽調出一些回京。阿鑫,伺候筆墨!”
“是。”
等李紹鈞一封急詔送出,郭湛安繼續說道:“陛下,既然這‘六皇子’是梁王一手炮製的,那麽他身上那塊四爪龍玉佩必然是梁王命人偽造的,宮中玉匠那邊肯定是一個突破口。隻要證明‘六皇子’是假的,梁王的計謀就廢了一半。”
李紹鈞當然也知道這一點:“郭卿放心,那邊朕派了左行之調查,應該很快就要有結果了。倒是你這邊,恐怕要委屈你了。”
郭湛安會意,笑道:“全憑陛下處置。”
郭湛安離宮後,李紹鈞立刻下了一道聖旨,先是嚴厲斥責了以梁王與郭湛安為首的眾人,又命刑部侍郎白錫航捉拿在逃的七名犯人,並且賞賜白錫航一柄打龍鞭,無論何人都不得阻攔白錫航辦案,否則以逆黨處置。
這是郭湛安與李紹鈞的共識。
既然是梁王借著發賣下人的時候派人悄悄把柳府大管家的家人帶出大牢,梁王就絕對不能插手此事,否則這條線索就生生斷了。而如果交給郭湛安去辦,梁王大可借著戴罪立功的借口,在太上皇李崇浩麵前搶過這樁差事,就好像當初梁王搶了查抄柳氏的差事一樣。
與其讓梁王黃雀在後,李紹鈞幹脆先發製人,直接下旨嚴厲斥責梁王與郭湛安,擺明了不給他們將功補過的機會,而是另外派了一個人來全權處理此事,還賜給他一柄打龍鞭,免得梁王借勢壓人。
這麽一通下來,京城已經是黃昏了。郭湛安這些日子一直在府衙裏辦公,實在是撐不住了才小憩一會兒。
郭府那院子裏到處都是他和霍玉的回憶,他甚至能聽見霍玉呼喚自己的聲音。在沒有替霍玉報仇之前,郭湛安不想回去。
但這一日賈歡卻匆匆來到府衙,說什麽都要請郭湛安回府一趟。
“少爺,二少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