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明郎長大、在心中將他視作半子的太後,從前本就對他多有關懷,後來,又因自己的親生兒子,對明郎做下那等不仁不義之事,太後心中歉疚,再念及淑音過世時,定還惦念著她這唯一的弟弟,平日裏對明郎更是多加關心,私下裏頗為關注明郎近況,盡力照拂。
這兩年來,一直為她那不願相看駙馬的女兒,操碎心的太後,也一直為明郎留意著好人家的女兒,希望明郎能走出過去,再與佳人共結連理,成親生子,安定和睦地度過餘生,但明郎總是婉拒,與她女兒嘉儀一般,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太後對女兒嘉儀無可奈何,對明郎也是無奈,從前明郎對阿蘅何等深情,她都看在眼中,明郎秉性至真至純,她也十分清楚,但越是清楚,她便越是關憂,若明郎始終無法放下,餘生許真會孑然一身,孤獨終老。
關憂且無奈的太後,常為明郎私下歎息,如此牽憂至近日,太後聽說明郎新近過繼一子,出於關心,特意將他們父子召進宮來,想親眼看看那個孩子,並為那孩子備下了豐厚的見麵禮。
沈湛正是因此,奉召攜子入宮,卻不想在經禦花園往太後娘娘的慈寧宮去時,遙遙望見了聖上與阿蘅,還有他們的兩個孩子。
雖然這幾年來,他有時也會在一些宮宴典儀上,不遠不近地望見阿蘅和孩子,但這樣真真切切地望著他們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望著阿蘅淡笑著伏在聖上背後,望著聖上笑容爽朗地背著阿蘅前行,望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揮舞著手中的花枝,笑走他們的身旁,望著他曾在心底所擬想的與阿蘅的美好未來,就這樣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他眼前,正如他曾所擬想的那般溫馨動人,卻與他沒有半點關係。
……沒有半點關係,他是個外人,徹徹底底的外人……
……能消怨成為外人,已是今生之幸,原本,他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
在身邊男孩的輕聲提醒中,沈湛回過神來,攜他同向禦駕如儀行禮,那廂,皇帝也已望見了沈湛,原本輕快如置雲端的腳步,立似陷入深深的泥沼中,雙足沉重地抬不起來的同時,雙臂也感受到他背上的女子,身體微微僵住,輕勾他脖頸的雙手,也慢慢地滑落離開。
皇帝察覺到溫蘅想要下地,忍著心中酸澀複雜,小心翼翼地放她下來後,望著不遠處的沈湛,微咳一聲,幹巴巴道:“不必多禮,快平身吧。”
這幾年來,他與明郎的所有交集,唯有朝事,很多時候,他想再進一步,想與明郎多多少少能回到從前一分半分,卻都是枉然,明郎將他與他的身份,完完全全局限在君臣二字之上,絕不逾越界限半分,對他的百般示好,也總是視而不見,他與明郎之間,再無從前的肺腑之言,來去幾年,幾乎日日上朝相見,兩人之間,卻唯有朝事可講,幾年下來,他也從未在明郎麵前提過溫蘅,有明郎在場時,也盡量減少與溫蘅的親密之舉,沒叫他看見過今日這等場麵。
一聲簡單的“平身”後,心口微澀的皇帝,也是不知該說什麽,連提步近前,都覺困難,反是不諳世事、心思純淨的晗兒,毫無顧忌地走上前去,仰麵問道:“沈叔叔,晗兒想聽打仗的事,您可以講給晗兒聽嗎?”
盡管晗兒還小,但皇帝平日裏無事時,還是會給他講一些前朝之事,教他認識一些前朝重臣,在這樣的講說中,皇帝提到明郎時,自然與旁人不同,對明郎極盡溢美之詞,告訴晗兒他與武安侯之間關係特殊,不僅與一般朝臣不同,也越過了他那些皇伯皇叔等,讓他見到明郎時,務必要尊敬守禮,視明郎為親叔叔。
晗兒是個聽話懂禮的孩子,有時隨他在禦書房見到明郎時,總是一口一個“沈叔叔”,前兩日,他在教晗兒拉小弓的時候,提到了明郎燕漠禦敵之事,當時晗兒就十分神往,想要他講得更多更細,但他並沒有親曆過燕漠戰場,許多事也講不清楚,就對晗兒說,等哪日見到武安侯,他親口問他便是,晗兒將這話記在了心裏,今日見到了武安侯本人,依他明澈性情,自然就迫不及待地上前相問了。
晗兒對明郎十分親近尊敬,但明郎卻總是嚴守君臣之距,此次亦然,聽晗兒如此說,微躬身恭聲道:“這是微臣的榮幸,隻是微臣與犬子,蒙太後娘娘召見,得先往慈寧宮,覲見太後娘娘。”
皇帝聽了這句,才知平日裏總愛留他與阿蘅孩子們、在慈寧宮用膳的母後,今日為何推說累了,讓他們早些回建章宮去,他默默想著,悄看溫蘅神色,見她眉眼平靜地望著明郎,還有他身邊瞧著約莫五六歲年紀的清秀男孩。
元晗也早注意到了這男孩,他在宮中,隻一個話都說不利索的親妹妹,雖然有時陸姐姐會入宮來,但也多是陪著妹妹玩,沒有同齡男孩陪伴長大的他,每每聽父皇說他幼少之時與武安侯如何要好、如何一同騎馬練武,心中就羨慕得不得了,也好想好想有一個父皇口中“有如手足”的哥哥弟弟,可卻沒有,隻能成日孤孤單單地一人讀書、一人學武。
這般一直孤身一人至今,終於見到一年紀相仿男孩的元晗,盡管疑惑沈叔叔怎就突然有了孩子,但更多的是滿心歡喜湧上心頭,他高興地笑容滿麵,一迭聲地問那男孩道:“你叫什麽名字?你多大了啊?我怎麽從沒見過你啊?你從前為何不入宮呢?你以後還會入宮來嗎?你要多多來啊!”
這一連串的話語,密如連珠炮般問向那男孩,沈湛代手邊男孩回道:“他是微臣新近過繼的養子,微名適安,今年六歲。”
男孩沈適安如儀向太子殿下行禮,剛微微躬身拱手,即被太子殿下撈握住雙手,他怔怔抬首,見年幼的太子殿下,雙眸炯炯地望著他道:“你比我大兩歲,那我該喚你一聲‘哥哥’啦!”
沈適安忙恭聲道:“不敢……”
他話音剛落,就聽一清朗男聲笑道:“這有什麽不敢的!”
皇帝原因今日這場麵,有些不知該怎麽麵對明郎,但有晗兒這般擊破僵冰似的一打岔,人也跟著放鬆了不少,雖然他之前聽說明郎將沈氏族內一不幸失去雙親的男孩,過繼為養子,有意當作世子培養時,已經特別賜禮入府,但今日也還是第一次見這男孩,沒有備下見麵禮的他,便摘下腰畔懸係的一枚玉雕白鹿佩,邊遞與那男孩,邊笑對他道:“太子這聲‘哥哥’你當得,莫要拘謹。”
沈適安雙手接過玉佩,跪地叩謝聖恩,元晗急急地將他牽扶起身,央求皇帝道:“父皇,讓沈哥哥多多進宮、陪我讀書習武好不好?”
“當然好”,皇帝笑撫著晗兒的軟發道,“以後,就讓適安來做你的太子伴讀,天天陪著你,高不高興?”
元晗還沒高興地跳起來呢,就聽沈叔叔道:“微臣此次入宮,既為覲見太後娘娘,也另有要事,求請陛下。”
皇帝問:“何事?”
沈湛聲平無波道:“微臣求請攜子適安,赴燕州常駐戍邊。”
皇帝聞言愣住,僵著身體沉默片刻道:“邊漠平定,又有陸將軍常年鎮守,不必再有大將奔赴戍邊,你還是和孩子留在京中吧。”
沈湛道:“陸將軍常年戍邊,人近年邁,當早些另有新將接替戍守禦敵之務,微臣此去,除為忠君衛國,也另有私心,想趁早曆練適安這孩子,好教他能早些擔起武安世子之責,早些擔起忠君報國之任,請陛下恩準。”
樁樁理由,都明白合理得很,可皇帝卻遲遲點不了這個頭,他正沉默著,身邊的晗兒,也終於聽明白過來,不敢相信地仰臉望著沈湛問道:“沈叔叔,你是要走了嗎?”
在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晗兒著急地拉住他的手道:“沈叔叔,你不要走好嗎?晗兒不僅想聽您講打仗的事,還想跟您學騎馬射箭,我父皇說,您騎馬射箭可好了,不要走,留下來教晗兒好嗎?還有沈哥哥也不要走,一起留下來,陪晗兒讀書習武好不好?”說著又邊緊拉著沈湛的手,邊側身央求皇帝,“父皇,您讓沈叔叔和沈哥哥不要走好不好?”
灼灼桃林中,沈湛沉默不語,皇帝亦沉默不語,一片岑寂中正隻聽得元晗的聲聲懇求時,忽有一隻纖白的小手,從旁伸來,抓住沈適安的手,就拉著他往一邊走。
沈適安原突然被人抓住手,下意識要甩開,可抬眸見那人是兩歲餘的永昭公主,也不敢甩,被她抓拉著走了幾步,不知該如何是好時,見聖上牽住了永昭公主另一隻手,不解地和聲問道:“伽羅,做什麽呀?”
永昭公主話還說不利索,可心思卻敞亮得很,磕磕絆絆地誠實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想法道:“把沈哥哥……帶回去……關起來……沈叔叔……就……不走了……”
皇帝知道他這小女兒雖然看起來嬌柔可愛,但內裏性子著實有點虎,第一次見著打雷閃電時,就好奇地要他抱她站在窗邊瞧,看著閃電一閃一閃,好奇的大眼睛也跟著溜溜地轉,在聽到突然的雷聲時,會往他懷裏鑽,但也並不哭嚎,等雷聲一停,就又開始好奇地盯著窗外看,並不畏懼,平日裏對殿裏那幾隻成日竄來竄去的花貓,也是半點不怕,第一次見到貓時,就敢直接摁著貓身上手薅,他見到時嚇個半死,生怕貓動手撓傷了她,可那些對他橫眉冷對的花貓,在女兒懷裏,卻溫順得不得了,任她親啊摸啊,半點不動彈,真像是家貓遇著了山大王。
但,縱是知道小女兒性子有點虎,皇帝也沒想到她會有如此“驚世之論”,一時愣住,不知該說什麽好時,見溫蘅走上前來,攬抱住伽羅,柔聲對她道:“伽羅,把手放開……”
平日裏隻會在母親麵前露出嬌羞一麵的伽羅,也最是聽母親的話了,她聞言乖乖地鬆開了男孩的手,但又不解地問道:“抓住關起來……就不走了……父皇和哥哥……不想沈叔叔走……母妃……想嗎?”
年長兩歲的沈適安,與宮中被尊貴嗬護的皇子公主不同,早聽說過他養父與聖上、貴妃娘娘之間的糾葛,聞言愈發垂眼靜聲,偌大桃林,一時無人言語,隻聽得輕風拂掠花枝,安靜得仿似花落之聲都能聽清,片片飛紅,墜落在人的心海裏。
長久的沉寂後,皇帝含笑對沈湛道:“你先帶孩子去慈寧宮吧,別讓母後等急了,這件事,朕回頭再與你說。”
沈湛遵命攜子往慈寧宮去,皇帝帶著阿蘅和孩子們,回到了建章宮,他心不在焉地批閱折子,眸光總往阿蘅和孩子們身上瞄,看阿蘅靜靜地抱著伽羅,教她學翻花繩,神色與平日沒有絲毫不同,看學寫字的晗兒,悶悶不樂地坐了半晌後,還是跑到阿蘅身邊,再次輕聲道出了伽羅的疑問:“母妃,您想沈叔叔離開嗎?”
阿蘅不語,晗兒又輕聲央求道:“母妃,晗兒舍不得沈叔叔離開,您能勸父皇別讓他走嗎?父皇聽母妃的……”
皇帝無聲垂下眼去,盯看奏折半晌,什麽也沒看進去,也什麽都沒有聽到,暮色漸沉時,趙東林走至他身邊輕語,他放下奏折,想要如平日有事離開時,同阿蘅和孩子們說些什麽再走,可卻唇澀得不知該說什麽,終隻朝阿蘅和孩子們無言望了須臾,默默離開建章宮,往禦苑清池去。
春日時節,清池旁杏花開得正好,在暮色晚霞披拂下,更是雲蒸霞蔚、恍若仙境,趙東林隨侍聖上,在滿樹杏花下靜站許久,見徒弟多福,將離開慈寧宮的武安侯父子引至此處,立遵聖命,與一應宮侍離開此地,並將那孩子沈適安帶離。
作為禦前總管,趙東林雖遵命離開,但也不能離得太遠,以防聖上有事吩咐抑或突然出事,他就在不遠處的杏樹後,探頭悄看著聖上與武安侯,見他們在清池旁邊走邊說話,看著還算平和,就似這幾年來,聖上與武安侯的每一次相見。
如此平靜說走了好一陣後,慢走的聖上,忽地停住腳步,邊深望著武安侯,邊說了句什麽,而亦靜望著聖上的武安侯,聞言沉默片刻,忽地一拳掄了上去。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翁公魚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freya15瓶;聞道5瓶,青玳7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這兩年來,一直為她那不願相看駙馬的女兒,操碎心的太後,也一直為明郎留意著好人家的女兒,希望明郎能走出過去,再與佳人共結連理,成親生子,安定和睦地度過餘生,但明郎總是婉拒,與她女兒嘉儀一般,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太後對女兒嘉儀無可奈何,對明郎也是無奈,從前明郎對阿蘅何等深情,她都看在眼中,明郎秉性至真至純,她也十分清楚,但越是清楚,她便越是關憂,若明郎始終無法放下,餘生許真會孑然一身,孤獨終老。
關憂且無奈的太後,常為明郎私下歎息,如此牽憂至近日,太後聽說明郎新近過繼一子,出於關心,特意將他們父子召進宮來,想親眼看看那個孩子,並為那孩子備下了豐厚的見麵禮。
沈湛正是因此,奉召攜子入宮,卻不想在經禦花園往太後娘娘的慈寧宮去時,遙遙望見了聖上與阿蘅,還有他們的兩個孩子。
雖然這幾年來,他有時也會在一些宮宴典儀上,不遠不近地望見阿蘅和孩子,但這樣真真切切地望著他們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望著阿蘅淡笑著伏在聖上背後,望著聖上笑容爽朗地背著阿蘅前行,望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揮舞著手中的花枝,笑走他們的身旁,望著他曾在心底所擬想的與阿蘅的美好未來,就這樣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他眼前,正如他曾所擬想的那般溫馨動人,卻與他沒有半點關係。
……沒有半點關係,他是個外人,徹徹底底的外人……
……能消怨成為外人,已是今生之幸,原本,他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
在身邊男孩的輕聲提醒中,沈湛回過神來,攜他同向禦駕如儀行禮,那廂,皇帝也已望見了沈湛,原本輕快如置雲端的腳步,立似陷入深深的泥沼中,雙足沉重地抬不起來的同時,雙臂也感受到他背上的女子,身體微微僵住,輕勾他脖頸的雙手,也慢慢地滑落離開。
皇帝察覺到溫蘅想要下地,忍著心中酸澀複雜,小心翼翼地放她下來後,望著不遠處的沈湛,微咳一聲,幹巴巴道:“不必多禮,快平身吧。”
這幾年來,他與明郎的所有交集,唯有朝事,很多時候,他想再進一步,想與明郎多多少少能回到從前一分半分,卻都是枉然,明郎將他與他的身份,完完全全局限在君臣二字之上,絕不逾越界限半分,對他的百般示好,也總是視而不見,他與明郎之間,再無從前的肺腑之言,來去幾年,幾乎日日上朝相見,兩人之間,卻唯有朝事可講,幾年下來,他也從未在明郎麵前提過溫蘅,有明郎在場時,也盡量減少與溫蘅的親密之舉,沒叫他看見過今日這等場麵。
一聲簡單的“平身”後,心口微澀的皇帝,也是不知該說什麽,連提步近前,都覺困難,反是不諳世事、心思純淨的晗兒,毫無顧忌地走上前去,仰麵問道:“沈叔叔,晗兒想聽打仗的事,您可以講給晗兒聽嗎?”
盡管晗兒還小,但皇帝平日裏無事時,還是會給他講一些前朝之事,教他認識一些前朝重臣,在這樣的講說中,皇帝提到明郎時,自然與旁人不同,對明郎極盡溢美之詞,告訴晗兒他與武安侯之間關係特殊,不僅與一般朝臣不同,也越過了他那些皇伯皇叔等,讓他見到明郎時,務必要尊敬守禮,視明郎為親叔叔。
晗兒是個聽話懂禮的孩子,有時隨他在禦書房見到明郎時,總是一口一個“沈叔叔”,前兩日,他在教晗兒拉小弓的時候,提到了明郎燕漠禦敵之事,當時晗兒就十分神往,想要他講得更多更細,但他並沒有親曆過燕漠戰場,許多事也講不清楚,就對晗兒說,等哪日見到武安侯,他親口問他便是,晗兒將這話記在了心裏,今日見到了武安侯本人,依他明澈性情,自然就迫不及待地上前相問了。
晗兒對明郎十分親近尊敬,但明郎卻總是嚴守君臣之距,此次亦然,聽晗兒如此說,微躬身恭聲道:“這是微臣的榮幸,隻是微臣與犬子,蒙太後娘娘召見,得先往慈寧宮,覲見太後娘娘。”
皇帝聽了這句,才知平日裏總愛留他與阿蘅孩子們、在慈寧宮用膳的母後,今日為何推說累了,讓他們早些回建章宮去,他默默想著,悄看溫蘅神色,見她眉眼平靜地望著明郎,還有他身邊瞧著約莫五六歲年紀的清秀男孩。
元晗也早注意到了這男孩,他在宮中,隻一個話都說不利索的親妹妹,雖然有時陸姐姐會入宮來,但也多是陪著妹妹玩,沒有同齡男孩陪伴長大的他,每每聽父皇說他幼少之時與武安侯如何要好、如何一同騎馬練武,心中就羨慕得不得了,也好想好想有一個父皇口中“有如手足”的哥哥弟弟,可卻沒有,隻能成日孤孤單單地一人讀書、一人學武。
這般一直孤身一人至今,終於見到一年紀相仿男孩的元晗,盡管疑惑沈叔叔怎就突然有了孩子,但更多的是滿心歡喜湧上心頭,他高興地笑容滿麵,一迭聲地問那男孩道:“你叫什麽名字?你多大了啊?我怎麽從沒見過你啊?你從前為何不入宮呢?你以後還會入宮來嗎?你要多多來啊!”
這一連串的話語,密如連珠炮般問向那男孩,沈湛代手邊男孩回道:“他是微臣新近過繼的養子,微名適安,今年六歲。”
男孩沈適安如儀向太子殿下行禮,剛微微躬身拱手,即被太子殿下撈握住雙手,他怔怔抬首,見年幼的太子殿下,雙眸炯炯地望著他道:“你比我大兩歲,那我該喚你一聲‘哥哥’啦!”
沈適安忙恭聲道:“不敢……”
他話音剛落,就聽一清朗男聲笑道:“這有什麽不敢的!”
皇帝原因今日這場麵,有些不知該怎麽麵對明郎,但有晗兒這般擊破僵冰似的一打岔,人也跟著放鬆了不少,雖然他之前聽說明郎將沈氏族內一不幸失去雙親的男孩,過繼為養子,有意當作世子培養時,已經特別賜禮入府,但今日也還是第一次見這男孩,沒有備下見麵禮的他,便摘下腰畔懸係的一枚玉雕白鹿佩,邊遞與那男孩,邊笑對他道:“太子這聲‘哥哥’你當得,莫要拘謹。”
沈適安雙手接過玉佩,跪地叩謝聖恩,元晗急急地將他牽扶起身,央求皇帝道:“父皇,讓沈哥哥多多進宮、陪我讀書習武好不好?”
“當然好”,皇帝笑撫著晗兒的軟發道,“以後,就讓適安來做你的太子伴讀,天天陪著你,高不高興?”
元晗還沒高興地跳起來呢,就聽沈叔叔道:“微臣此次入宮,既為覲見太後娘娘,也另有要事,求請陛下。”
皇帝問:“何事?”
沈湛聲平無波道:“微臣求請攜子適安,赴燕州常駐戍邊。”
皇帝聞言愣住,僵著身體沉默片刻道:“邊漠平定,又有陸將軍常年鎮守,不必再有大將奔赴戍邊,你還是和孩子留在京中吧。”
沈湛道:“陸將軍常年戍邊,人近年邁,當早些另有新將接替戍守禦敵之務,微臣此去,除為忠君衛國,也另有私心,想趁早曆練適安這孩子,好教他能早些擔起武安世子之責,早些擔起忠君報國之任,請陛下恩準。”
樁樁理由,都明白合理得很,可皇帝卻遲遲點不了這個頭,他正沉默著,身邊的晗兒,也終於聽明白過來,不敢相信地仰臉望著沈湛問道:“沈叔叔,你是要走了嗎?”
在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晗兒著急地拉住他的手道:“沈叔叔,你不要走好嗎?晗兒不僅想聽您講打仗的事,還想跟您學騎馬射箭,我父皇說,您騎馬射箭可好了,不要走,留下來教晗兒好嗎?還有沈哥哥也不要走,一起留下來,陪晗兒讀書習武好不好?”說著又邊緊拉著沈湛的手,邊側身央求皇帝,“父皇,您讓沈叔叔和沈哥哥不要走好不好?”
灼灼桃林中,沈湛沉默不語,皇帝亦沉默不語,一片岑寂中正隻聽得元晗的聲聲懇求時,忽有一隻纖白的小手,從旁伸來,抓住沈適安的手,就拉著他往一邊走。
沈適安原突然被人抓住手,下意識要甩開,可抬眸見那人是兩歲餘的永昭公主,也不敢甩,被她抓拉著走了幾步,不知該如何是好時,見聖上牽住了永昭公主另一隻手,不解地和聲問道:“伽羅,做什麽呀?”
永昭公主話還說不利索,可心思卻敞亮得很,磕磕絆絆地誠實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想法道:“把沈哥哥……帶回去……關起來……沈叔叔……就……不走了……”
皇帝知道他這小女兒雖然看起來嬌柔可愛,但內裏性子著實有點虎,第一次見著打雷閃電時,就好奇地要他抱她站在窗邊瞧,看著閃電一閃一閃,好奇的大眼睛也跟著溜溜地轉,在聽到突然的雷聲時,會往他懷裏鑽,但也並不哭嚎,等雷聲一停,就又開始好奇地盯著窗外看,並不畏懼,平日裏對殿裏那幾隻成日竄來竄去的花貓,也是半點不怕,第一次見到貓時,就敢直接摁著貓身上手薅,他見到時嚇個半死,生怕貓動手撓傷了她,可那些對他橫眉冷對的花貓,在女兒懷裏,卻溫順得不得了,任她親啊摸啊,半點不動彈,真像是家貓遇著了山大王。
但,縱是知道小女兒性子有點虎,皇帝也沒想到她會有如此“驚世之論”,一時愣住,不知該說什麽好時,見溫蘅走上前來,攬抱住伽羅,柔聲對她道:“伽羅,把手放開……”
平日裏隻會在母親麵前露出嬌羞一麵的伽羅,也最是聽母親的話了,她聞言乖乖地鬆開了男孩的手,但又不解地問道:“抓住關起來……就不走了……父皇和哥哥……不想沈叔叔走……母妃……想嗎?”
年長兩歲的沈適安,與宮中被尊貴嗬護的皇子公主不同,早聽說過他養父與聖上、貴妃娘娘之間的糾葛,聞言愈發垂眼靜聲,偌大桃林,一時無人言語,隻聽得輕風拂掠花枝,安靜得仿似花落之聲都能聽清,片片飛紅,墜落在人的心海裏。
長久的沉寂後,皇帝含笑對沈湛道:“你先帶孩子去慈寧宮吧,別讓母後等急了,這件事,朕回頭再與你說。”
沈湛遵命攜子往慈寧宮去,皇帝帶著阿蘅和孩子們,回到了建章宮,他心不在焉地批閱折子,眸光總往阿蘅和孩子們身上瞄,看阿蘅靜靜地抱著伽羅,教她學翻花繩,神色與平日沒有絲毫不同,看學寫字的晗兒,悶悶不樂地坐了半晌後,還是跑到阿蘅身邊,再次輕聲道出了伽羅的疑問:“母妃,您想沈叔叔離開嗎?”
阿蘅不語,晗兒又輕聲央求道:“母妃,晗兒舍不得沈叔叔離開,您能勸父皇別讓他走嗎?父皇聽母妃的……”
皇帝無聲垂下眼去,盯看奏折半晌,什麽也沒看進去,也什麽都沒有聽到,暮色漸沉時,趙東林走至他身邊輕語,他放下奏折,想要如平日有事離開時,同阿蘅和孩子們說些什麽再走,可卻唇澀得不知該說什麽,終隻朝阿蘅和孩子們無言望了須臾,默默離開建章宮,往禦苑清池去。
春日時節,清池旁杏花開得正好,在暮色晚霞披拂下,更是雲蒸霞蔚、恍若仙境,趙東林隨侍聖上,在滿樹杏花下靜站許久,見徒弟多福,將離開慈寧宮的武安侯父子引至此處,立遵聖命,與一應宮侍離開此地,並將那孩子沈適安帶離。
作為禦前總管,趙東林雖遵命離開,但也不能離得太遠,以防聖上有事吩咐抑或突然出事,他就在不遠處的杏樹後,探頭悄看著聖上與武安侯,見他們在清池旁邊走邊說話,看著還算平和,就似這幾年來,聖上與武安侯的每一次相見。
如此平靜說走了好一陣後,慢走的聖上,忽地停住腳步,邊深望著武安侯,邊說了句什麽,而亦靜望著聖上的武安侯,聞言沉默片刻,忽地一拳掄了上去。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翁公魚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freya15瓶;聞道5瓶,青玳7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