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皇後召見,明郎原本要告假工部、陪著她來,但聖上傳令,指名要明郎陪駕上林苑狩獵,午後,溫蘅隻能攜二三侍鬟,一人入宮。
皇後沈氏是明郎的雙生姐姐,生得明豔端莊,既有母儀天下的端華氣度,說笑起來,又溫柔可親,令人如沐春風,與婆母華陽大長公主之性情驕悍,大不相似,對她這個出身“寒微”的弟妹,也沒有貶低責難,反一直留她在長春宮說話,頗有興致地,和她講說了許多明郎幼少時的趣事。
溫蘅本正含笑聽得入神,但見皇後說著說著,頻頻提到一同長大的聖上,眉眼間的神采漸也黯淡了下來,慢慢不語,隻凝望著幾上一觚其色如胭的紅梅,神情憂惘。
六七年前,世人皆知皇後獨占帝寵,聖上十三歲登基,四年之內,不開選秀,不納妃嬪,偌大的後宮,獨皇後一人,堪稱史上未有之事,但到聖上十七八歲時,皇後仍未誕下一子半女,言官進諫如沸,聖上終開選秀,不少世家之女被選進宮,其中京兆馮氏的女兒,據傳生得花容月貌,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一入宮就俘了聖上的心去,最受聖上寵愛,沒兩年,即被晉位貴妃、獨占盛寵,皇後失寵,也成了如今世人皆知之事。
帝後之事,溫蘅怎可貿然置喙,她見天色已近黃昏,以“宮門即將下鑰”為由,向皇後請退。
皇後原本聽說那青州女子溫蘅,已是雙十年華,是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以為她品貌有缺,後又見弟弟那非她不娶的執拗勁兒,甚至想法兒向聖上討要賜婚聖旨,又當是她是惑弄人心的狐媚子,遲遲居家不嫁,怕不是正是為了“釣”她弟弟這樣的“大魚”,攀附權貴,心中對她十分不喜,原要召進宮來,好生敲打一番,但召進宮來一看,卻不是她想象中妖妖蟄蟄的樣子,知書達禮,容色皎灩,氣韻清華。
皇後終日寂寞,身在後宮,又哪裏有可以真正交心的人,與這自家的弟妹一番交談下來,對她竟心生了幾分喜歡。
當世女子十六七歲,即可為人妻,她問她這樣的品貌,為何硬生生拖到二十歲才嫁人,比她還稍大些的弟妹,聞言微低了頭,“……總沒有中意的……”
女子婚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皇後的丈夫是自己挑的,也喜她這樣說話,心中又添了些喜歡,笑問:“遇見我們家明郎就中意了?”
弟妹含羞不語,雙頰卻浮起一絲嫣紅,皇後見之嗤笑出聲,她長久心情抑鬱,已許久沒有如此真心發笑,當下興致上來,和她講了許多明郎幼少之事,但講著講著,言語間總會提起一同長大的當今聖上,想到長樂宮有孕在身的那位,皇後心中愁緒又浮了上來,興致大減,悶悶不樂,見弟妹出聲請退,勉強蓄了點笑意,“無事就進宮來說說話,都是自家人,不要生分。”
“是。”
溫蘅心中感念,披穿了狐裘,行禮出殿,宮女打起垂簾,冬日清冽寒風,裹挾著清新的梅花香氣,立即撲麵而來。
長春宮外,一片香雪海,梅花名種遍植,爭相吐蕊,深紅淺紫,映著皚皚白雪,清秀蒼古,香氣浮動,溫蘅披著靄靄暮色,穿行梅林,見有一株綠萼梅,與家中後園那株,似是同種,不禁駐足看去。
齊大非偶,這是明郎向父親提親那日,父親來到後園,對她所說的四個字。
她心中何嚐不明白,嫁與明郎,將麵臨諸多的難處,她不能再在父兄的庇護下、做她的溫家小姐、無視外界流言蜚語、自在生活,而要以“寒微之身”,成為武安侯夫人,來到皇親權貴遍地的京城,承載諸多高高在上的非議目光,她的“新家”,也並不是她的“家”,她的婆母——華陽大長公主,才是武安侯府真正的主人,傳聞中大長公主驕悍的性情、她的寒微身份、明郎執意違逆母意娶她的行為,種種因素疊加,都將預示著她的婆媳關係,很難融洽,遠嫁京城的她,身後也無娘家倚仗,在京城,她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真正可以依偎的,就隻有明郎一個。
她將一切都想得清楚,但卻還是嫁了,因為,她愛了,因為,她信他。
她原先真以為自己會終生不婚,直到遇見了明郎。
梅間的一隻雀鳥,撲騰著觸動了枝椏積壓的白雪,招了滿頭“白發”,溫蘅憶起明郎今晨離家上朝時,她要送他出府,明郎卻說冬晨風冷,讓她不要離屋、坐在窗邊看著他走就是,她依言坐在窗下,看著明郎披了鬥篷離開,人到了室外,卻雙眼黏看著她倒退著走,不慎觸了身後積雪的梅花枝椏,也招了滿頭白雪,不禁輕輕一笑。
她在內監的指引下離宮,抬眼看暮色滿天,也未先回武安侯府,而是命車馬先去了青蓮巷。
哥哥今冬送嫁至京城後,在青蓮巷租了一處居所住下,正好應考明年的春闈。
武安侯府私宅眾多,明郎原想撥出一處清雅宅院,供哥哥靜心溫書侯考,但被哥哥堅決婉拒了,溫蘅知道,哥哥這是為了她,不想讓外人看來是溫家在占武安侯府的便宜,不想讓她這個侯夫人,承受更多的非議。
車馬在院前停下,她從家裏帶來的侍鬟春纖上去敲門,開門的是哥哥身邊的小廝知秋,見她來了,依然是笑稱“小姐”,忙側身往裏迎。
溫蘅製止了通傳,自己向裏走去,見庭中一樹開得正好的紅梅後,哥哥正在窗下專心溫書,她微抿了抿唇,放輕了腳步,悄悄摘了一朵盛開的梅花,向窗內擲去。
一朵紅梅忽地飛落在書頁上,溫羨一怔,向窗外看去,卻見庭中無人、唯有紅梅白雪,他隻想了一瞬,即明白過來,手拈那梅花,高聲笑道:“阿蘅,我知道是你,快出來吧。”
溫蘅從藏身處現身,迎著哥哥的笑,步入室內書案旁,“天氣這麽冷,哥哥怎麽還開著窗看書?”
“這樣清醒些,太暖和了叫人昏昏欲睡”,溫羨這樣說著,卻起身將明窗闔上,又將腳邊被凍熄的盆中炭火,重新引燃。
溫蘅笑,“現在不怕昏昏欲睡了?”
溫羨道:“我更怕我的妹妹凍著”,他讓知秋泡壺熱茶進來,親自給溫蘅斟了一杯,“是從家裏帶來的湘波綠,你那裏喝完了,派人到我這兒來拿,知道你從小愛喝這口,來京時帶了許多。”
溫蘅點頭,從哥哥手中接過茶盞、慢慢啜飲,茶霧嫋嫋中,溫羨靜看了會兒妹妹,道:“我總想去武安侯府看看你,但又怕去得太勤,外人說我們溫家急不可耐地攀附沈家這根高枝兒,對你不好……你在侯府裏過得好嗎?明郎他,待你好不好?”
溫蘅含笑點頭,溫羨望著妹妹眉眼間流露出的安恬繾綣,知道她所言不虛,笑道:“那就好”,他靜了靜,又問,“那……大長公主呢?”
溫蘅握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婆母她,自然是不大喜歡我的,但婆母不是內宅婦人,每日忙於與世家朝臣往來,也無暇理會我,偶爾有些言辭上的不痛快,明郎也總是護著我的。”
她怕哥哥為她憂心,淺笑著寬慰道:“日久見人心,我待婆母好,時間久了,婆母定也會待我好的。”
“……這世上,誰要是得了我家阿蘅的好,還不知道疼惜喜愛我家阿蘅,那可真是有眼無珠之人”,溫羨怕妹妹擔心他為她擔憂,也不多問了,隻道,“明年春闈,我定會全力以赴,爭取能留京為官。”
其實哥哥三年前就該赴京趕考,正與明郎同屆春闈,但那年她大病一場,哥哥放棄了那屆春闈,留在青州家中照顧她,為此事,溫蘅一直心存愧疚,她此時聽哥哥這樣說,立即接道:“哥哥才華橫溢,定能中榜的。”
“借妹妹吉言”,溫羨笑道,“若能留京為官,我就將這宅院買下來,修成青州那裏粉牆黛瓦的樣式,一應布置,都仿著家裏來,庭中種上海棠薔薇,園子裏挖池引泉、鋪架小橋流水,還有我在家裏給你紮過的秋千,在這裏,也再重紮一個,到時候,你來哥哥這裏,就當回家。”
溫蘅望著笑容滿麵的哥哥,忽地紅了眼眶,她想要低頭掩飾,然而哥哥已經看見了,手攬住她肩,溫聲道:“凡事有哥哥在呢,若哥哥能留在京城為官,以後這京城裏,也有你的親人和娘家,想回家的時候隨時回來,哥哥總在你身後。”
母親早年故去,她並非養於深閨,而是與哥哥一起識字讀書、一同長大,感情甚篤,溫蘅隱去眸中淚意,恬恬一笑,與哥哥說了許久的知心話,直至天黑,方才離開。
哥哥送她到院外馬車處,抬手將那朵梅花簪在了她的鬢邊,溫蘅手扶了扶梅,笑道:“這梅花,哥哥該簪在未來嫂子鬢邊才是,什麽時候,哥哥能讓我拜見下未來嫂子?”
他們溫家,在青州琴川城,也算有名,隻因家裏有位遲遲不嫁的“大齡小姐”,還有位遲遲不娶的“大齡公子”,他們兄妹不是拘泥世俗之人,他們的父親,品性清標,也不在意這些世俗之事,由著他們自己,從不請人說親,一家三口都淡定得很,反是琴川城中人,比他們還關注焦心,媒婆們總是不請自來,覺著這樣的好品貌,滯在家裏,暴殄天物。
有時,他們兄妹間互相調笑,溫羨笑問溫蘅為何不嫁人,溫蘅道,長幼有序,哥哥還沒娶妻,小妹怎敢先嫁?!溫蘅笑問哥哥為何不娶妻,溫羨就道,妹妹婚事未定,做哥哥的放不下心,得等妹妹都終身大事,定了再說。
如今,做妹妹的終身已定,溫羨迎看著溫蘅盈滿促狹笑意的眸光,將她扶上了馬車,“不急。”
皇後沈氏是明郎的雙生姐姐,生得明豔端莊,既有母儀天下的端華氣度,說笑起來,又溫柔可親,令人如沐春風,與婆母華陽大長公主之性情驕悍,大不相似,對她這個出身“寒微”的弟妹,也沒有貶低責難,反一直留她在長春宮說話,頗有興致地,和她講說了許多明郎幼少時的趣事。
溫蘅本正含笑聽得入神,但見皇後說著說著,頻頻提到一同長大的聖上,眉眼間的神采漸也黯淡了下來,慢慢不語,隻凝望著幾上一觚其色如胭的紅梅,神情憂惘。
六七年前,世人皆知皇後獨占帝寵,聖上十三歲登基,四年之內,不開選秀,不納妃嬪,偌大的後宮,獨皇後一人,堪稱史上未有之事,但到聖上十七八歲時,皇後仍未誕下一子半女,言官進諫如沸,聖上終開選秀,不少世家之女被選進宮,其中京兆馮氏的女兒,據傳生得花容月貌,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一入宮就俘了聖上的心去,最受聖上寵愛,沒兩年,即被晉位貴妃、獨占盛寵,皇後失寵,也成了如今世人皆知之事。
帝後之事,溫蘅怎可貿然置喙,她見天色已近黃昏,以“宮門即將下鑰”為由,向皇後請退。
皇後原本聽說那青州女子溫蘅,已是雙十年華,是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以為她品貌有缺,後又見弟弟那非她不娶的執拗勁兒,甚至想法兒向聖上討要賜婚聖旨,又當是她是惑弄人心的狐媚子,遲遲居家不嫁,怕不是正是為了“釣”她弟弟這樣的“大魚”,攀附權貴,心中對她十分不喜,原要召進宮來,好生敲打一番,但召進宮來一看,卻不是她想象中妖妖蟄蟄的樣子,知書達禮,容色皎灩,氣韻清華。
皇後終日寂寞,身在後宮,又哪裏有可以真正交心的人,與這自家的弟妹一番交談下來,對她竟心生了幾分喜歡。
當世女子十六七歲,即可為人妻,她問她這樣的品貌,為何硬生生拖到二十歲才嫁人,比她還稍大些的弟妹,聞言微低了頭,“……總沒有中意的……”
女子婚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皇後的丈夫是自己挑的,也喜她這樣說話,心中又添了些喜歡,笑問:“遇見我們家明郎就中意了?”
弟妹含羞不語,雙頰卻浮起一絲嫣紅,皇後見之嗤笑出聲,她長久心情抑鬱,已許久沒有如此真心發笑,當下興致上來,和她講了許多明郎幼少之事,但講著講著,言語間總會提起一同長大的當今聖上,想到長樂宮有孕在身的那位,皇後心中愁緒又浮了上來,興致大減,悶悶不樂,見弟妹出聲請退,勉強蓄了點笑意,“無事就進宮來說說話,都是自家人,不要生分。”
“是。”
溫蘅心中感念,披穿了狐裘,行禮出殿,宮女打起垂簾,冬日清冽寒風,裹挾著清新的梅花香氣,立即撲麵而來。
長春宮外,一片香雪海,梅花名種遍植,爭相吐蕊,深紅淺紫,映著皚皚白雪,清秀蒼古,香氣浮動,溫蘅披著靄靄暮色,穿行梅林,見有一株綠萼梅,與家中後園那株,似是同種,不禁駐足看去。
齊大非偶,這是明郎向父親提親那日,父親來到後園,對她所說的四個字。
她心中何嚐不明白,嫁與明郎,將麵臨諸多的難處,她不能再在父兄的庇護下、做她的溫家小姐、無視外界流言蜚語、自在生活,而要以“寒微之身”,成為武安侯夫人,來到皇親權貴遍地的京城,承載諸多高高在上的非議目光,她的“新家”,也並不是她的“家”,她的婆母——華陽大長公主,才是武安侯府真正的主人,傳聞中大長公主驕悍的性情、她的寒微身份、明郎執意違逆母意娶她的行為,種種因素疊加,都將預示著她的婆媳關係,很難融洽,遠嫁京城的她,身後也無娘家倚仗,在京城,她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真正可以依偎的,就隻有明郎一個。
她將一切都想得清楚,但卻還是嫁了,因為,她愛了,因為,她信他。
她原先真以為自己會終生不婚,直到遇見了明郎。
梅間的一隻雀鳥,撲騰著觸動了枝椏積壓的白雪,招了滿頭“白發”,溫蘅憶起明郎今晨離家上朝時,她要送他出府,明郎卻說冬晨風冷,讓她不要離屋、坐在窗邊看著他走就是,她依言坐在窗下,看著明郎披了鬥篷離開,人到了室外,卻雙眼黏看著她倒退著走,不慎觸了身後積雪的梅花枝椏,也招了滿頭白雪,不禁輕輕一笑。
她在內監的指引下離宮,抬眼看暮色滿天,也未先回武安侯府,而是命車馬先去了青蓮巷。
哥哥今冬送嫁至京城後,在青蓮巷租了一處居所住下,正好應考明年的春闈。
武安侯府私宅眾多,明郎原想撥出一處清雅宅院,供哥哥靜心溫書侯考,但被哥哥堅決婉拒了,溫蘅知道,哥哥這是為了她,不想讓外人看來是溫家在占武安侯府的便宜,不想讓她這個侯夫人,承受更多的非議。
車馬在院前停下,她從家裏帶來的侍鬟春纖上去敲門,開門的是哥哥身邊的小廝知秋,見她來了,依然是笑稱“小姐”,忙側身往裏迎。
溫蘅製止了通傳,自己向裏走去,見庭中一樹開得正好的紅梅後,哥哥正在窗下專心溫書,她微抿了抿唇,放輕了腳步,悄悄摘了一朵盛開的梅花,向窗內擲去。
一朵紅梅忽地飛落在書頁上,溫羨一怔,向窗外看去,卻見庭中無人、唯有紅梅白雪,他隻想了一瞬,即明白過來,手拈那梅花,高聲笑道:“阿蘅,我知道是你,快出來吧。”
溫蘅從藏身處現身,迎著哥哥的笑,步入室內書案旁,“天氣這麽冷,哥哥怎麽還開著窗看書?”
“這樣清醒些,太暖和了叫人昏昏欲睡”,溫羨這樣說著,卻起身將明窗闔上,又將腳邊被凍熄的盆中炭火,重新引燃。
溫蘅笑,“現在不怕昏昏欲睡了?”
溫羨道:“我更怕我的妹妹凍著”,他讓知秋泡壺熱茶進來,親自給溫蘅斟了一杯,“是從家裏帶來的湘波綠,你那裏喝完了,派人到我這兒來拿,知道你從小愛喝這口,來京時帶了許多。”
溫蘅點頭,從哥哥手中接過茶盞、慢慢啜飲,茶霧嫋嫋中,溫羨靜看了會兒妹妹,道:“我總想去武安侯府看看你,但又怕去得太勤,外人說我們溫家急不可耐地攀附沈家這根高枝兒,對你不好……你在侯府裏過得好嗎?明郎他,待你好不好?”
溫蘅含笑點頭,溫羨望著妹妹眉眼間流露出的安恬繾綣,知道她所言不虛,笑道:“那就好”,他靜了靜,又問,“那……大長公主呢?”
溫蘅握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婆母她,自然是不大喜歡我的,但婆母不是內宅婦人,每日忙於與世家朝臣往來,也無暇理會我,偶爾有些言辭上的不痛快,明郎也總是護著我的。”
她怕哥哥為她憂心,淺笑著寬慰道:“日久見人心,我待婆母好,時間久了,婆母定也會待我好的。”
“……這世上,誰要是得了我家阿蘅的好,還不知道疼惜喜愛我家阿蘅,那可真是有眼無珠之人”,溫羨怕妹妹擔心他為她擔憂,也不多問了,隻道,“明年春闈,我定會全力以赴,爭取能留京為官。”
其實哥哥三年前就該赴京趕考,正與明郎同屆春闈,但那年她大病一場,哥哥放棄了那屆春闈,留在青州家中照顧她,為此事,溫蘅一直心存愧疚,她此時聽哥哥這樣說,立即接道:“哥哥才華橫溢,定能中榜的。”
“借妹妹吉言”,溫羨笑道,“若能留京為官,我就將這宅院買下來,修成青州那裏粉牆黛瓦的樣式,一應布置,都仿著家裏來,庭中種上海棠薔薇,園子裏挖池引泉、鋪架小橋流水,還有我在家裏給你紮過的秋千,在這裏,也再重紮一個,到時候,你來哥哥這裏,就當回家。”
溫蘅望著笑容滿麵的哥哥,忽地紅了眼眶,她想要低頭掩飾,然而哥哥已經看見了,手攬住她肩,溫聲道:“凡事有哥哥在呢,若哥哥能留在京城為官,以後這京城裏,也有你的親人和娘家,想回家的時候隨時回來,哥哥總在你身後。”
母親早年故去,她並非養於深閨,而是與哥哥一起識字讀書、一同長大,感情甚篤,溫蘅隱去眸中淚意,恬恬一笑,與哥哥說了許久的知心話,直至天黑,方才離開。
哥哥送她到院外馬車處,抬手將那朵梅花簪在了她的鬢邊,溫蘅手扶了扶梅,笑道:“這梅花,哥哥該簪在未來嫂子鬢邊才是,什麽時候,哥哥能讓我拜見下未來嫂子?”
他們溫家,在青州琴川城,也算有名,隻因家裏有位遲遲不嫁的“大齡小姐”,還有位遲遲不娶的“大齡公子”,他們兄妹不是拘泥世俗之人,他們的父親,品性清標,也不在意這些世俗之事,由著他們自己,從不請人說親,一家三口都淡定得很,反是琴川城中人,比他們還關注焦心,媒婆們總是不請自來,覺著這樣的好品貌,滯在家裏,暴殄天物。
有時,他們兄妹間互相調笑,溫羨笑問溫蘅為何不嫁人,溫蘅道,長幼有序,哥哥還沒娶妻,小妹怎敢先嫁?!溫蘅笑問哥哥為何不娶妻,溫羨就道,妹妹婚事未定,做哥哥的放不下心,得等妹妹都終身大事,定了再說。
如今,做妹妹的終身已定,溫羨迎看著溫蘅盈滿促狹笑意的眸光,將她扶上了馬車,“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