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聯手


    黃小齊得知王學平根本就沒把陰時仁當回事,心裏非常著急,他把劉勘測給找了來,問道:“勘測啊,小王是個什麽意思?”


    劉勘測也『摸』不準王學平的真實意圖,他皺著眉頭,想了一會,說:“是不是想晾一晾陰時仁?”


    “我原本也是這麽想的,隻是後來仔細一想,又不太象啊”黃小齊滿臉狐疑地望著劉勘測。


    劉勘測知道黃小齊這是向他問計,他猶豫了片刻,說:“書記,我再去找王市長的話,很可能引起人家的反感啊。”[]領導496


    黃小齊也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他心裏有數,王學平不是一般的副書記或是副市長,而是『政府』的一把手,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王學平能夠把陰時仁的事接手過去,就已經非常給黃小齊麵子了,如果催『逼』過緊,很可能真的撂挑子了。


    到那個時候,丟臉的隻能是他黃小齊,而不可能是王學平


    “這個陰總也是的,拽得不行,想談就好好地談,不想談幹脆走人算了。”黃小齊現在真的後悔了,可是,把陰時仁請來,鬧了這麽大的陣仗,即使不合作,簽個意向『性』的協議,他的麵子上就好過多了。


    劉勘測猜到了黃小齊的心思,他想了想,說:“書記,我有種感覺,王市長不是那種隨便『亂』來的人,應該是另有考慮吧?”


    “哦,說說看,什麽考慮?”黃小齊有些興奮地望著劉勘測。


    “書記,一時間我也說不太清楚,隻是一種感覺而已。”劉勘測其實是擔心黃小齊太過著急了,故意說的安慰之詞罷了。


    “嗯,既然陰時仁還沒有走的意思,咱們再等等看吧。”黃小齊確實沒了轍,招商引資可不是講幾句空洞無物的八股話那麽簡單的。


    仁江市的經濟條件非常有限,到目前為止,經濟開發區一直沒有真正地做到三通一平的水準,水、電、路以及管道設施不齊,區裏經常停電,惹得先進駐的企業,怨聲道,大呼要把企業搬走。


    王學平把陰時仁晾了小半個月後,陰時仁在總部的一再催促之下,終於主動聯係劉勘測,說是想談談了。


    劉勘測把陰時仁的意思轉達給了王學平,王學平微微一笑,說:“現在知道急了?早幹嘛去了?他急我不急,過幾天,德國的普華集團就會來我市洽談合作的事宜。”


    仁江確實沒有別的礦產資源,可是,稀土礦卻遍地都是,據王學平看過的材料顯示,仁江市的稀土礦占了整個西部地區的30%強。


    稀土素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製,以及能夠對敵人肆無忌憚地公開殺戮,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按照王學平的計劃,是想在仁江建設一家先進的3c企業,台灣海鴻集團的成功經驗,就在前麵擺著呢,值得借鑒。


    3c企業的產業鏈非常之長,在後世,海鴻集團在各地的廠子,動轍招聘幾萬,甚至是十幾萬職工,在當地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


    仁江市一共才七百多萬人口,其中75%以上是農民,一旦王學平建成了一個比海鴻集團更大更先進的3c企業,算上配套企業的進駐,整個產業鏈條至少可以給本地創造幾十萬個就業機會。


    隻有就業率高,本地人的收入才會穩步提高,隻有居民富裕了,仁江市的內需,才可能真正地拉動起來。


    在前世,上邊喊了十幾年拉動內需,可是,內需始終就沒有被拉動起來,問題的根源就出在,上邊隻是喊喊口號而已,並沒有給力的實際行動。


    在這個時代,台灣的海鴻集團還遠不象後來那樣牛b,整個企業的技術優勢並不是特別的明顯,主要是還依靠大陸人力成本低廉的優勢,和別的3c廠商競爭。[]領導496


    王學平很早就注意到了3c產業,早在幾年前,就安排老姐王學琴,瞅準機會收購了幾家德國的相關電氣和電子企業。


    德國有三百多萬家私營的小企業,每家都掌握了獨門的技術絕技,如果不是趁著經濟形勢不好的機會,王學琴也很難下手。


    王學平原本打算將3c企業安排在錢州,以錢州做為生產的基地,輻『射』整個中西部地區。卻不料,他被派到了仁江來當代市長,事情也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王學平考慮的另外一個大項目,則是晶圓產業。


    進入新世紀之後,是天朝電腦以及相關產業迅猛發展的黃金歲月,可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國外對大陸的晶圓技術出口,一直處於被控製的尷尬境地。


    世界頂端的晶圓生產技術,大陸的企業一直遠遠地落後於國外的高科技企業,甚至連台灣的二流技術都對大陸實行封鎖政策。


    之所以選擇3c和晶圓這兩大產業,王學平考慮的不僅僅是高科技的問題,還有至關重要的就業問題。


    德國普華集團不過是王氏控製下一個白手套罷了,真正在幕後做主的,卻是一直在國內當官的王學平。


    有了這個白手套,王學平怎麽可能去理會拽得不行的陰時仁呢,別兒歇著去吧。


    對於黃小齊暗中搞的小動作,王學平其實也很理解,黨委和『政府』的關係,從來都不是那麽簡單的,職權範圍的劃分問題,就算是再扯一萬年,也是扯不清楚的。


    市委書記『插』手經濟工作,從黨最~快]委管大事的意義上來說,勉強算是說得過去。


    王學平警惕的不是別的,而是黃小齊暗中壓下了市紀委調查報告這事。當官,到了黃小齊這個級別上,如果沒有極其特殊的原因,不太可能明目張膽地做出這種包庇之事。


    也正因為如此,王學平才故意不去理睬黃小齊找來的陰時仁,目的就是想給這位黃書記一點小小的教訓,讓他知道知道,招商引資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以後少『插』手『政府』口的工作。


    劉勘測拿王學平沒轍,隻得去告訴陰時仁,說王市長剛上任,最近很忙,談合作的時間,隻能暫時推遲到下個月了。


    陰時仁這個時候已經接到了總部的訓令,讓他盡快和仁江市『政府』達成利用稀土資源合作開發的協議。


    聽了劉勘測的回話,陰時仁著急了,再也沒有之前的傲慢,他眼珠子一轉,對劉勘測說:“我是黃書記請來的,還是和黃書記談吧。”


    劉勘測暗暗替黃小齊感覺到高興,熬了這麽長的時間,在王學平的“配合”之下,陰時仁終於明白過來了,還是黃書記對他好啊。


    黃小齊接到了消息,不由大喜,琢磨了一番之後,他學著王學平的模式,把向耘和殷幹城都拉進了談判的隊伍。


    一時間,王學平這個市長,反倒成了一個看客,而市委書記黃小齊又變成了主角。


    王學平得知了消息之後,心想,這個黃小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反複無常,哪象個幹大事業的市委書記?


    陰時仁和黃小齊的談判進度非常之快,不過短短的兩天時間,就已經達成了基本的協議,米國盛世投資集團,將投資五千萬美元,和仁江市聯合開發稀土資源。


    黃小齊手裏拿著合同的草稿,心裏那叫一個痛快啊,這麽大一筆外商獨資,在整個西部省,極為罕見。[]領導496


    等正式簽定了合同,款子到位之後,黃小齊打算開動市裏的宣傳機器,聯合省裏的媒體,展開強大的輿論攻勢,一定要把政績弄得廣為人知,最好能夠讓省委的主要領導知道。


    就在即將正式簽約之前,陰時仁忽然提出,市『政府』的法人代表王學平,必須出席簽字的儀式。


    所謂的正式簽約,其實也就是陰時仁在談妥了條件的合同上,簽署上他自己的大名而已,從法律角度上來說,僅僅是草簽協議罷了。


    陰時仁半道提出的這個要求,看似合情合理,其實,黃小齊心裏也明白,陰總這是對王學平非常的有意見,故意想找個機會,給王市長一個難堪。


    殷幹城見黃小齊有些猶豫,就笑著說:“黃書記,陰總說的沒錯啊,我這個常務副市長,畢竟不能完全代表咱們仁江市『政府』啊”


    向耘麵無表情地說:“這麽大的事情,王市長不出麵,重要『性』恐怕要大打折扣啊”


    黃小齊覺得很為難,看了看劉勘測,劉勘測盡管覺得這有點委屈了王學平,但從黃小齊的利益角度出發,歸根到底,還是值得的,他也跟著點了點頭。


    既然連劉勘測都同意了,黃小齊就笑著對陰時仁說:“我和王市長商量商量,隻要他有時間,我想的話,一定會來出席的。”


    (一更送上,盡管本月的月票很不理想,司空依然決定五一不休息,每天堅持三更,沒有任何條件。至於月票兄弟們如果覺得司空很勤奮,就賞幾張吧)x!~!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領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司空並收藏領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