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章理念衝突當一個年長的副市長,想要刻意地討好一個年輕的處級幹部,隻要手法得當,真的是太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了。
陳太忠現在就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這種感覺……怎麽說呢?用一個詞兒來說的話,就是“如沐春風”,沒錯,就是這種感覺,老杜這人談吐風趣,沒有絲毫的領導架子,說話是要深度有深度,要廣度有廣度,喝酒又痛快,這種領導,真的太難得了。
說到後麵,聽陳太忠說起鳳凰市在英國還有三個友好城市,杜和平猛地拍一下大腿,“這樣吧太忠,再幫我聯係一下英國,在法國呆一陣兒,我再去英國轉一轉。”
“這個好說,”陳主任笑著點點頭,可是,下一刻他就反應過來了,這事兒,是不是該跟老主任說一聲呢?“不過,您要是這麽走了,我這兒也損失一大筆收入。”
“你會在乎這點兒錢嗎?”杜市長聽得就笑,他已經忍了很久,兩人談話的過程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機會將話題引到正事上,但是為了穩重起見,他並沒有那麽做,事實上,他也很享受同小陳談話的感覺,不願輕易地破壞這種氣氛。
可是說到這個地步,他是沒有再忍了,說不得苦笑一聲,“不過,住著就住著吧,我是想著也不能確定啥時候才能回去,才想著去一趟英國。”
那話兒還是來了啊,陳太忠酒醉心明,才琢磨這麽好的感覺,我假裝聽不見這句話,是不是有點煞風景?不成想杜市長略略停頓一下,又重重地歎口氣,“你這兒還有什麽消費是比較高的?跟你聊得投機,趁我簽字還管用的時候,你盡管說。”
這話說得簡直……真的沒治了,杜市長先是暗示自己有困惑,在陳主任沉吟的一刹那,又適時地拋出一個人情來:我是不行了,看你順眼照顧一點——是的,他沒說我想請你如何如何,他隻是說實話罷了。
按說這隻是小伎倆,在官場起不到多大的用,體製裏講究的是陣營,抑或者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指望空口白話打動人,那雙方最起碼有一方是傻的。
然而事情也不能完全這麽看,陌生人之間的交往,最是看交際的功力——這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陳太忠和杜和平確實是第一次見麵。
事實上,通過秦連成的電話,陳主任原本對杜市長已經有了一點粗略的認識,可是兩人接觸之後,杜市長硬是用自己誠意,換來了一個比較好的印象。
當然,這也跟陳太忠和秦連成的關係不是特別密切有關,秦主任在任上其實並沒有怎麽刻意地照顧過他,要換了是蒙藝或者吳言的電話,想喝白酒?對不起了,就是紅酒你愛不喝!
不管怎麽說,杜和平這麽大年紀的人,又是這麽大的幹部,說出這樣的話來,酒意上頭的陳主任實在有點不好假裝聽不到,隻得微微一笑,“行了,你那事兒不是還沒個定論的嗎?”
這話,按說也不是那麽走風漏氣,總還是持平之言,真要是有定論的話,也輪不到杜某人公費出國了,免費咖啡倒是估計能敞開喝。
可是他這麽一說,就算是把某張窗戶紙一個小眼,開了口子,此事能討論了,至於這口子破的快不快,就看杜和平怎麽把握了。
不過,喝酒喝到這個份兒上了,陳太忠有別的選擇嗎?
“沒定姓,嗬嗬,是沒定姓,”杜和平卻不著急要對方幫忙,而是苦笑一聲,又拿起啤酒來灌兩口,長長地打個酒嗝,也不注意什麽市長的風度了,“太忠你也是明白人,到了我這個年紀,遇到這種事,後麵這八年……”
一邊說,杜市長一邊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大大地撇開,做個“八”的形狀出來,“這八年……就看到頭啦!”
你本來也就到頭了,陳太忠差點就要張嘴蹦出這話來,這一屆副市長幹完,了不得你再幹一屆,事實上提前去搞政治協商或者人大的工作的可能姓更大,就這麽窄窄的一條路了,又沒人保,你還想升到哪兒呢?
不過想是這麽想,話可不能這麽說,說不得他笑一笑,“我去年也被省紀檢委調查過,還不是沒事兒?咱沒做那些事兒就不怕。”
“真要查的話,哪兒查不出來點事情?”杜和平這可真是豁出去了,死死地盯著他看,“隻有不做事,才可能不犯錯……你認為我這話有錯嗎?”
擱在往曰的話,就算是市長,這麽咄咄逼人地問陳太忠,他也要大為光火,可是眼下他偏偏地覺得這話正經是說到心窩裏去了,哥們兒就是幹得越多錯得越多的典型啊,於是他苦笑著搖搖頭,“這有什麽稀奇的?”
“是啊,沒什麽稀奇的,”杜市長端起酒來,咕咚咕咚地幹完一瓶,晃晃悠悠地站起身,“得休息一會兒了,太忠,跟你喝酒挺痛快的,晚上咱們繼續……不過你要不行就歇一歇,改天也成。”
切,不就是想拉近關係讓我幫你說話嗎?陳太忠心裏是明鏡兒一般地清楚,可偏偏地就是這股氣兒不順,我不行?我倒是要看看誰喝酒不行。
其實這就是對了緣分,換個他不對眼的主兒,那他心裏想的肯定是——一邊兒去,哥們兒能不能喝,用得著向你證明嗎?你配我證明嗎?
閑話少說,有了這個開頭,那接下來的溝通,必然是順暢無比的,在晚上喝酒的時候,杜市長終於向年輕自己三十歲的駐歐辦主任吐露了事情經過——事實上,這也是某人好奇心發作,想了解一下,別以為副市長就牛逼,這不在他想不想說,而是在於年輕人想不想聽。
事情並不複雜,用黃漢祥的話說就是,“其實政斧裏也就那麽點破事兒”,杜市長一直分管工業,前文說過,正林這幾年民營企業發展得很紅火,尤其是小紙箱廠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成了一個擁有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行業,而且影響力輻射周邊幾省。
什麽產品都是怕上規模,紙箱包裝雖然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利潤也不高,但是隻要上了規模,形成了產業鏈細化了分工,所有環節的成本都可以降到最低,這就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正林是個以農副產品為主的偏僻山區,正是因為如此,它也是革命老區,“正林縱隊”那可是赫赫有名的——鳳凰的天下正林的黨,那話也不是白講的。
除了三線建設的兩個帶編號的廠子,以前正林的工業,不管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都是慘不忍睹,現在自發地形成了這麽個產業,那也真的是矮子裏麵拔將軍了,當然,這跟杜市長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憑良心說,這個產業擱到別的地區,真的不算什麽,擱到鳳凰的話,利潤未必及得上金烏或者陰平這麽一個小縣區的工業生產的利潤——這倆縣區一個有鋁一個有煤,都是很了不得的。
可是對正林而言,這就是劃時代的創舉了,杜和平也可以自豪地大叫一聲,我這分管工業的副市長,終於搞出來一個天南省的龍頭產業——不但如此,我自己的手頭也寬鬆了一點。
他覺得這都是自己的功勞,可那時的常務副市長葛某並不這麽看,麻痹的你姓杜的你不要貪天之功,要不是市政斧給你優惠政策,又對那些汙染產生的問題視而不見,你覺得這個產業能發展到這一步嗎?
葛市長是正林的老人,而且是如假包換的正林係人馬,論淵源的話,能扯到現在正林係實際的老大蔡莉身上,不過實際上,蔡主席對此人評價不是很高——小葛能當上常務副市長,已經是和平年代的奇跡了。
正林窮,那是真的窮,杜和平分管的口子居然手頭比較寬鬆了,葛市長就想插一杠子,這民營企業,它也可以歸經濟口兒管的嘛。
所以,針對發展得越來越壯大的紙箱包裝行業,他提出了一些看法,一個是要規範行業,將這些企業集中起來管理,不但能降低生產中的運輸成本,也能有效地防止偷稅漏稅等現象的發生。
另一點就是有利於對汙染的治理,紙箱廠對環境的破壞,那真的是令人發指的,葛市長想統一建個汙水處理廠,也積極地聯係了相關的廠家——總之一句話,要建個紙箱生產工業園,還要花四千萬到五千萬,上一套進口的汙水處理設備。
多少私心雜念,都是通過引經據典的理論,舉著名正言順的大旗行事。
1940章說情技巧聽到葛市長的建議,杜和平登時就跳腳了,這些廠子,加起來一年的利潤也到不了五千萬,能不能到兩千萬都很成問題,你讓人家花三年的利潤,來搞這個什麽狗屁汙水處理線?
紙箱廠汙染大不大?大!問題嚴重不嚴重?確實很嚴重,葛市長的關心正確不正確?確實很正確,杜市長對這些是一一認可的。
但是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就像討論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一樣,想要做出客觀的評價,要把這個問題放到當時的曆史背景下去看,脫離開大背景,單單地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姓嶽的是阻礙國家統一民族融合的千古罪人——這也就是那些叫獸之流說得出口了。
杜市長認為,這是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曆的,必須要麵對的,正林的財力就在那兒擺著的,你要啥都不想犧牲,憑什麽去追趕別的地區發展的腳步?
做為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杜和平對三廢汙染的認識,要遠超過旁人,就拿廢水來說,大名鼎鼎的英國泰晤士河汙染了一百五十年,六十年代還是人掉進去沒淹死先毒死了。
可是不過短短的二十年的治理,從泰晤士河裏麵能釣上鮭魚了,第一個重新釣上鮭魚的那廝還獲得了什麽獎勵——其實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個工業發達國家,都經曆過這樣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的階段,美國沒有過,還是法國沒有過?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杜市長接下來也幹不了多久了,要對環境進行治理,為眼下的快速發展買單,也不是他要艸心的事情。
但是他認為,自己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問題是正林就是那底子,太忠……我要是在鳳凰,也會堅持原則不是?”
總而言之,杜和平認為,葛市長發起這件事情動機不純。非但是不純,簡直是殺雞取卵的行為,且不說那汙水處理線怎麽就能用了五千萬,隻說那生產線聽說每年的運營和維護的費用,就得四五百萬——誰用得起啊?
是的,他有充足的理由懷疑這些,姓葛的以前這種顧頭不顧腚的事情沒少做,出風頭撈油水的時候有他,出了事兒就不見人了。
前兩年,正林招商辦有個很能幹的年輕的副主任,談好了一個兩千多萬的大項目,協議要簽了,年輕人不知道有什麽小事惡了葛市長,老葛將人一擼到底——簽協議誰不會啊?正好我出麵拿下來,還能跟那投資商好好合計合計別的事兒。
誰想那投資商看重的就是那副主任,見把人撤了,幫著說了兩句,發現沒效果,不動聲色地轉身拍拍走人了,結果市裏前期投入的兩百多萬也晾到那兒了。
最後市裏眼見不行,市長出麵,把年輕人官職恢複了,要他去追回來投資,那投資商說成啥都不回來,年輕的副主任也懶得再回來,經那投資商介紹,直接下海到香港發展去了。
投資商忌憚的就是葛市長——錢沒投下去可以走人,投下去想收回來可就難了,按說這個時候老葛出一下麵,事情也未始沒有轉機,但是他就是不出麵!
那麽,像這汙水處理廠,很可能也是這種結果,投資下去了,但是經營舉步維艱,甚至可能是生產線根本就不啟動。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杜市長都不能接受,我這手頭才稍微寬裕了一點,你打算讓我一夜回到解放前嗎?而且他也無法麵對那麽多的小紙箱廠的業主,你姓葛的不要臉,我還得要臉呢。
人在官場,口碑要是壞了,做事肯定不會那麽順,別人都提防著你呢。
由於有這個認識,他對葛市長的建議強烈地反對,當然,那些細細碎碎的因果就不要提了,他就是一個態度——這個產業還是個幼苗,我們要做的是保護。
真想上汙水處理線?成啊,市裏全額出這個錢吧,這麽稚嫩的產業經不起折騰。
可是杜和平這麽一表態,惡的可就不是一個人了,姑且不說葛市長的動機是不是他想的那樣,也不說他力頂常務副市長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就說這個汙水處理項目,涉及到的領導不會隻有一個——正林窮啊。
於是兩邊就頂上牛了,葛市長大義在手,又是常委,就是壓著杜和平打呢,可是杜市長心說別說蔡主席去了政協,就她還是紀檢書記,也未必就肯支持你。
事實上,他也有大義在手,發展才是硬道理,你這個建議,會活生生地讓這個產業崩潰——要是出了問題,給gdp造成損失,你負責嗎?你負責我就同意。
怕犯錯就不做事了?葛市長針鋒相對,兩邊吵得不可開交,結果也正是這個原因,有些上規模的紙箱廠就想搬遷——大家不看好杜市長能頂得過葛市長。
陳太忠現在就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這種感覺……怎麽說呢?用一個詞兒來說的話,就是“如沐春風”,沒錯,就是這種感覺,老杜這人談吐風趣,沒有絲毫的領導架子,說話是要深度有深度,要廣度有廣度,喝酒又痛快,這種領導,真的太難得了。
說到後麵,聽陳太忠說起鳳凰市在英國還有三個友好城市,杜和平猛地拍一下大腿,“這樣吧太忠,再幫我聯係一下英國,在法國呆一陣兒,我再去英國轉一轉。”
“這個好說,”陳主任笑著點點頭,可是,下一刻他就反應過來了,這事兒,是不是該跟老主任說一聲呢?“不過,您要是這麽走了,我這兒也損失一大筆收入。”
“你會在乎這點兒錢嗎?”杜市長聽得就笑,他已經忍了很久,兩人談話的過程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機會將話題引到正事上,但是為了穩重起見,他並沒有那麽做,事實上,他也很享受同小陳談話的感覺,不願輕易地破壞這種氣氛。
可是說到這個地步,他是沒有再忍了,說不得苦笑一聲,“不過,住著就住著吧,我是想著也不能確定啥時候才能回去,才想著去一趟英國。”
那話兒還是來了啊,陳太忠酒醉心明,才琢磨這麽好的感覺,我假裝聽不見這句話,是不是有點煞風景?不成想杜市長略略停頓一下,又重重地歎口氣,“你這兒還有什麽消費是比較高的?跟你聊得投機,趁我簽字還管用的時候,你盡管說。”
這話說得簡直……真的沒治了,杜市長先是暗示自己有困惑,在陳主任沉吟的一刹那,又適時地拋出一個人情來:我是不行了,看你順眼照顧一點——是的,他沒說我想請你如何如何,他隻是說實話罷了。
按說這隻是小伎倆,在官場起不到多大的用,體製裏講究的是陣營,抑或者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指望空口白話打動人,那雙方最起碼有一方是傻的。
然而事情也不能完全這麽看,陌生人之間的交往,最是看交際的功力——這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陳太忠和杜和平確實是第一次見麵。
事實上,通過秦連成的電話,陳主任原本對杜市長已經有了一點粗略的認識,可是兩人接觸之後,杜市長硬是用自己誠意,換來了一個比較好的印象。
當然,這也跟陳太忠和秦連成的關係不是特別密切有關,秦主任在任上其實並沒有怎麽刻意地照顧過他,要換了是蒙藝或者吳言的電話,想喝白酒?對不起了,就是紅酒你愛不喝!
不管怎麽說,杜和平這麽大年紀的人,又是這麽大的幹部,說出這樣的話來,酒意上頭的陳主任實在有點不好假裝聽不到,隻得微微一笑,“行了,你那事兒不是還沒個定論的嗎?”
這話,按說也不是那麽走風漏氣,總還是持平之言,真要是有定論的話,也輪不到杜某人公費出國了,免費咖啡倒是估計能敞開喝。
可是他這麽一說,就算是把某張窗戶紙一個小眼,開了口子,此事能討論了,至於這口子破的快不快,就看杜和平怎麽把握了。
不過,喝酒喝到這個份兒上了,陳太忠有別的選擇嗎?
“沒定姓,嗬嗬,是沒定姓,”杜和平卻不著急要對方幫忙,而是苦笑一聲,又拿起啤酒來灌兩口,長長地打個酒嗝,也不注意什麽市長的風度了,“太忠你也是明白人,到了我這個年紀,遇到這種事,後麵這八年……”
一邊說,杜市長一邊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大大地撇開,做個“八”的形狀出來,“這八年……就看到頭啦!”
你本來也就到頭了,陳太忠差點就要張嘴蹦出這話來,這一屆副市長幹完,了不得你再幹一屆,事實上提前去搞政治協商或者人大的工作的可能姓更大,就這麽窄窄的一條路了,又沒人保,你還想升到哪兒呢?
不過想是這麽想,話可不能這麽說,說不得他笑一笑,“我去年也被省紀檢委調查過,還不是沒事兒?咱沒做那些事兒就不怕。”
“真要查的話,哪兒查不出來點事情?”杜和平這可真是豁出去了,死死地盯著他看,“隻有不做事,才可能不犯錯……你認為我這話有錯嗎?”
擱在往曰的話,就算是市長,這麽咄咄逼人地問陳太忠,他也要大為光火,可是眼下他偏偏地覺得這話正經是說到心窩裏去了,哥們兒就是幹得越多錯得越多的典型啊,於是他苦笑著搖搖頭,“這有什麽稀奇的?”
“是啊,沒什麽稀奇的,”杜市長端起酒來,咕咚咕咚地幹完一瓶,晃晃悠悠地站起身,“得休息一會兒了,太忠,跟你喝酒挺痛快的,晚上咱們繼續……不過你要不行就歇一歇,改天也成。”
切,不就是想拉近關係讓我幫你說話嗎?陳太忠心裏是明鏡兒一般地清楚,可偏偏地就是這股氣兒不順,我不行?我倒是要看看誰喝酒不行。
其實這就是對了緣分,換個他不對眼的主兒,那他心裏想的肯定是——一邊兒去,哥們兒能不能喝,用得著向你證明嗎?你配我證明嗎?
閑話少說,有了這個開頭,那接下來的溝通,必然是順暢無比的,在晚上喝酒的時候,杜市長終於向年輕自己三十歲的駐歐辦主任吐露了事情經過——事實上,這也是某人好奇心發作,想了解一下,別以為副市長就牛逼,這不在他想不想說,而是在於年輕人想不想聽。
事情並不複雜,用黃漢祥的話說就是,“其實政斧裏也就那麽點破事兒”,杜市長一直分管工業,前文說過,正林這幾年民營企業發展得很紅火,尤其是小紙箱廠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成了一個擁有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行業,而且影響力輻射周邊幾省。
什麽產品都是怕上規模,紙箱包裝雖然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利潤也不高,但是隻要上了規模,形成了產業鏈細化了分工,所有環節的成本都可以降到最低,這就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正林是個以農副產品為主的偏僻山區,正是因為如此,它也是革命老區,“正林縱隊”那可是赫赫有名的——鳳凰的天下正林的黨,那話也不是白講的。
除了三線建設的兩個帶編號的廠子,以前正林的工業,不管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都是慘不忍睹,現在自發地形成了這麽個產業,那也真的是矮子裏麵拔將軍了,當然,這跟杜市長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憑良心說,這個產業擱到別的地區,真的不算什麽,擱到鳳凰的話,利潤未必及得上金烏或者陰平這麽一個小縣區的工業生產的利潤——這倆縣區一個有鋁一個有煤,都是很了不得的。
可是對正林而言,這就是劃時代的創舉了,杜和平也可以自豪地大叫一聲,我這分管工業的副市長,終於搞出來一個天南省的龍頭產業——不但如此,我自己的手頭也寬鬆了一點。
他覺得這都是自己的功勞,可那時的常務副市長葛某並不這麽看,麻痹的你姓杜的你不要貪天之功,要不是市政斧給你優惠政策,又對那些汙染產生的問題視而不見,你覺得這個產業能發展到這一步嗎?
葛市長是正林的老人,而且是如假包換的正林係人馬,論淵源的話,能扯到現在正林係實際的老大蔡莉身上,不過實際上,蔡主席對此人評價不是很高——小葛能當上常務副市長,已經是和平年代的奇跡了。
正林窮,那是真的窮,杜和平分管的口子居然手頭比較寬鬆了,葛市長就想插一杠子,這民營企業,它也可以歸經濟口兒管的嘛。
所以,針對發展得越來越壯大的紙箱包裝行業,他提出了一些看法,一個是要規範行業,將這些企業集中起來管理,不但能降低生產中的運輸成本,也能有效地防止偷稅漏稅等現象的發生。
另一點就是有利於對汙染的治理,紙箱廠對環境的破壞,那真的是令人發指的,葛市長想統一建個汙水處理廠,也積極地聯係了相關的廠家——總之一句話,要建個紙箱生產工業園,還要花四千萬到五千萬,上一套進口的汙水處理設備。
多少私心雜念,都是通過引經據典的理論,舉著名正言順的大旗行事。
1940章說情技巧聽到葛市長的建議,杜和平登時就跳腳了,這些廠子,加起來一年的利潤也到不了五千萬,能不能到兩千萬都很成問題,你讓人家花三年的利潤,來搞這個什麽狗屁汙水處理線?
紙箱廠汙染大不大?大!問題嚴重不嚴重?確實很嚴重,葛市長的關心正確不正確?確實很正確,杜市長對這些是一一認可的。
但是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就像討論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一樣,想要做出客觀的評價,要把這個問題放到當時的曆史背景下去看,脫離開大背景,單單地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姓嶽的是阻礙國家統一民族融合的千古罪人——這也就是那些叫獸之流說得出口了。
杜市長認為,這是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曆的,必須要麵對的,正林的財力就在那兒擺著的,你要啥都不想犧牲,憑什麽去追趕別的地區發展的腳步?
做為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杜和平對三廢汙染的認識,要遠超過旁人,就拿廢水來說,大名鼎鼎的英國泰晤士河汙染了一百五十年,六十年代還是人掉進去沒淹死先毒死了。
可是不過短短的二十年的治理,從泰晤士河裏麵能釣上鮭魚了,第一個重新釣上鮭魚的那廝還獲得了什麽獎勵——其實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個工業發達國家,都經曆過這樣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的階段,美國沒有過,還是法國沒有過?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杜市長接下來也幹不了多久了,要對環境進行治理,為眼下的快速發展買單,也不是他要艸心的事情。
但是他認為,自己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問題是正林就是那底子,太忠……我要是在鳳凰,也會堅持原則不是?”
總而言之,杜和平認為,葛市長發起這件事情動機不純。非但是不純,簡直是殺雞取卵的行為,且不說那汙水處理線怎麽就能用了五千萬,隻說那生產線聽說每年的運營和維護的費用,就得四五百萬——誰用得起啊?
是的,他有充足的理由懷疑這些,姓葛的以前這種顧頭不顧腚的事情沒少做,出風頭撈油水的時候有他,出了事兒就不見人了。
前兩年,正林招商辦有個很能幹的年輕的副主任,談好了一個兩千多萬的大項目,協議要簽了,年輕人不知道有什麽小事惡了葛市長,老葛將人一擼到底——簽協議誰不會啊?正好我出麵拿下來,還能跟那投資商好好合計合計別的事兒。
誰想那投資商看重的就是那副主任,見把人撤了,幫著說了兩句,發現沒效果,不動聲色地轉身拍拍走人了,結果市裏前期投入的兩百多萬也晾到那兒了。
最後市裏眼見不行,市長出麵,把年輕人官職恢複了,要他去追回來投資,那投資商說成啥都不回來,年輕的副主任也懶得再回來,經那投資商介紹,直接下海到香港發展去了。
投資商忌憚的就是葛市長——錢沒投下去可以走人,投下去想收回來可就難了,按說這個時候老葛出一下麵,事情也未始沒有轉機,但是他就是不出麵!
那麽,像這汙水處理廠,很可能也是這種結果,投資下去了,但是經營舉步維艱,甚至可能是生產線根本就不啟動。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杜市長都不能接受,我這手頭才稍微寬裕了一點,你打算讓我一夜回到解放前嗎?而且他也無法麵對那麽多的小紙箱廠的業主,你姓葛的不要臉,我還得要臉呢。
人在官場,口碑要是壞了,做事肯定不會那麽順,別人都提防著你呢。
由於有這個認識,他對葛市長的建議強烈地反對,當然,那些細細碎碎的因果就不要提了,他就是一個態度——這個產業還是個幼苗,我們要做的是保護。
真想上汙水處理線?成啊,市裏全額出這個錢吧,這麽稚嫩的產業經不起折騰。
可是杜和平這麽一表態,惡的可就不是一個人了,姑且不說葛市長的動機是不是他想的那樣,也不說他力頂常務副市長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就說這個汙水處理項目,涉及到的領導不會隻有一個——正林窮啊。
於是兩邊就頂上牛了,葛市長大義在手,又是常委,就是壓著杜和平打呢,可是杜市長心說別說蔡主席去了政協,就她還是紀檢書記,也未必就肯支持你。
事實上,他也有大義在手,發展才是硬道理,你這個建議,會活生生地讓這個產業崩潰——要是出了問題,給gdp造成損失,你負責嗎?你負責我就同意。
怕犯錯就不做事了?葛市長針鋒相對,兩邊吵得不可開交,結果也正是這個原因,有些上規模的紙箱廠就想搬遷——大家不看好杜市長能頂得過葛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