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1)
要是劉鼎要玩那種欲拒還迎的把戲,倒是一點都不困難,他朱有淚就是最拿手的導演,保準讓全天下的民眾,都以為劉鼎是迫不得已,才坐到皇帝的寶座上的。整個兒的過程,絕對沒有人能夠看出破綻來。現在的問題是,劉鼎好像真的不急,他就琢磨不透了。
回到華清宮,艾飛雨正坐在輪椅上琢磨事情。
作戰室內,其餘的參謀們都不在,顯然是偷懶去了。
這段時間,沒有什麽大事,艾飛雨在作戰室的時候,都會讓參謀們去休息。
聽到兩人回來,艾飛雨放下思緒,微笑著說道:“大人的腳步好快,有什麽喜事?”
劉鼎沒好氣的說道:“沒啥,有淚又逼宮了。他說皇帝不急太監急,我說他要是願意做太監,我就馬上登基,結果他不幹。”
朱有淚跟在劉鼎後麵,哭喪著臉說道:“大人,哪有這樣耍賴的?你得到的是皇帝的寶座,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艾飛雨微笑著說道:“大人,這一遭總是要過的,還是早做準備為好。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平民百姓,大人都必須坐到這個位置上。”
劉鼎故意打岔說道:“你前麵那句話,我怎麽聽著好像是女人進洞房一樣?”
李怡禾從外麵進來,聽一半沒聽一半,好奇的說道:“誰家女人進洞房?洞房裏麵發生了什麽事?”
艾飛雨說道:“你家的女人不是剛入洞房麽?洞房洞房,還能發生什麽事?”
李怡禾隻好無語。
他和朱有淚,都是在洛陽完婚的,他的新娘子便是陳明珠。陳家財大氣粗,陪嫁過來的,除了大量的嫁妝和數處的房產之外,還有四個如花似玉的丫頭。於是,李怡禾就開始了一妻四妾的幸福生活。
相對李怡禾而言,朱有淚就慘了,隻有劉真真一個,偏偏劉真真還是歐玲思那樣的厲害角色,不準朱有淚納妾。可憐朱有淚以前風流多時,現下終於得到了報應。鷹揚軍高層說起他們兩個的婚事,都是暗自好笑,朱有淚隻好在眾人麵前長籲短歎,博取同情。這時候看到李怡禾,忍不住就要挖苦兩句。
艾飛雨問道:“怡禾,是王彥章的情報麽?”
李怡禾說道:“是的。”
隨即將情報讀給艾飛雨聽。
王彥章已經帶領豹騎軍到達了瓜州,距離長安已經有上萬裏的路程,但是距離安西四鎮還很遠。
根據王彥章的計算,要從瓜州到達焉耆,至少需要三天時間的行程。
他最大的苦惱,不是行程的問題,而是找不到足夠的駱駝。
玉門關外,風沙彌漫,從玉門關到焉耆,道路已經基本被風沙掩蓋,想要順利的通行,就必須找到足夠的駱駝。目前,鷹揚軍正在當地搜集向導和駱駝,經過不懈的努力,已經收集到部分的向導,但是駱駝的數量,還是不足,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艾飛雨聽完情報,思索片刻,隨即問道:“伊州的情況如何?”
伊州就是今天的新疆哈密,是從玉門關通過焉耆的必經之路,也是這段路上風沙比較少的地方,來往的商旅,基本上都要在伊州落腳,稍做休息的,軍隊當然也不例外。原本伊州屬於唐軍的管轄範圍,安史之亂以後,被吐蕃人占領,後來又被回鶻人霸占。歸義軍崛起的時候,並沒有收複伊州。
李怡禾說道:“情況不太妙,當地的漢人,都被殺光了,隻有回鶻人居住,他們對我們並不友好。”
艾飛雨又問道:“星星峽的情況呢?”
李怡禾說道:“同樣不太妙,風沙很大,罕無人跡,後勤供應壓力很大。”
艾飛雨就不再問,低頭思索。
劉鼎仔細的看著牆壁上的軍事地圖,同樣沉吟不語。
鷹揚軍自從監軍以來,遭受的最大困難,大概就是進軍西域了。
這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意誌力的問題,同時考驗的是整個帝國的國力。
但是,無論如何,鷹揚軍都必須挺進西域,收複安西四鎮。
遙遠的安西四鎮,是大唐帝國的榮耀所在。
焉耆……
龜茲……
於闐……
疏勒……
對於普通的帝國百姓而言,這四個地方或許知道的人不多,隻有來自這些地方的人,才會對這裏夢瑩魂牽,例如郭虔瓘的後人郭杏兒,還有同樣是來自西域的拓跋刀鋒。可是對於帝國的高層而言,這四個地方,卻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無論是誰當政,都不會輕易的忘卻這裏。
如果說新帝國是一把刀,那麽安西四鎮就是刀尖上的四顆明珠。看到這四顆明珠,別人就知道這把刀還很鋒利,不敢前來招惹。要是沒有看到這四顆明珠,說明帝國的刀子,已經鈍口,沒有什麽殺傷力了,如果有機會,不妨到中原來撈一把,糟蹋糟蹋中原的花花世界,搶些金銀財貨和美女回去過年。
當初唐帝國控製這裏的時候,國泰民安,周圍的鄰居紛紛前來朝貢,根本不敢打歪主意。但是在唐帝國失去安西四鎮的控製以後,邊境就騷亂四起,甚至連南方的南詔,都敢來分一杯羹。因此,新的帝國,一定要將安西四鎮收複回來,才能顯示出鷹揚軍這把刀的鋒利,讓周邊的勢力不敢上來招惹。
鷹揚軍高層為此製定了一係列的計劃。
要收複安西四鎮,首要的問題,就是保持河西走廊的穩定,努力發展當地的糧食生產。
收複西域,需要耗費大量的糧草。沒有強大的後勤供給,想要收複安西四鎮是不可能的。鷹揚軍已經計算過,在西域作戰的十萬鷹揚軍騎兵,後勤供應,至少需要出動五十萬人。對於新成立的帝國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經過連年的混戰,河西走廊的人口,已經大幅度的減少,必須從內地遷移大量的居民,才能彌補這裏的真空地帶。但是,內地同樣經受過長年的戰亂,人口同樣是非常稀缺的,例如河北等地、蔡州等地,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就連未來的帝都洛陽,也需要大量的人口。
劉鼎於是問道:“紅薯、玉米等作物,在河西走廊的推廣如何?”
李怡禾回答:“很好!”
諸葛斌被調離西川節度使以後,就被調任蘭州節度使。
發展經濟,諸葛斌是絕對有一套的,即使是在不毛之地的河西走廊,他的能力也很快就開始展露出來。按照鷹揚軍總部的要求,諸葛斌在河西走廊,展開了大規模的玉米、紅薯種植計劃,以取代低產的小麥、青稞。在遙遠的西域,氣候幹旱,隻有紅薯、玉米等作物,可以快速的生長。諸葛斌計算過,隻要河西走廊六成以上的耕地,種植玉米和紅薯,就基本能夠解決鷹揚軍前線的需要。
當然,前提是鷹揚軍騎兵能夠適應玉米和紅薯的味道。
在鷹揚軍高層看來,這完全是不用擔心的。
吐蕃人吃青稞照樣作戰,照樣連續三次攻入唐都長安。
回鶻人吃的基本都是馬肉,喝的是馬奶,同樣戰鬥力如此強悍。
因此,鷹揚軍吃玉米,吃紅薯,應該是同樣可以保持戰鬥力的。
當然,部署這一切需要時間。
按照以往的經驗,紅薯和玉米全麵推廣開來,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鷹揚軍能夠等三年麽?
恐怕不行。
所以,有關紅薯和玉米的推廣,必須加快進行。
劉鼎說道:“告訴諸葛斌,加大推廣力度,爭取在一年之內出成果。”
李怡禾回答:“知道了。”
劉鼎又說道:“溫末人的地盤,也要強行推廣。”
李怡禾回答:“明白。”
溫末人居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比較偏僻,比較貧窮的地方,農作物的生長非常困難,他們在旱地上種植青稞,收成很低,每畝地可能隻有一百來斤。由於吃不飽,所以他們不得不出來做壞事,例如洗劫來往的商旅,燒殺搶掠等,即使被鷹揚軍抓到嚴懲也是前赴後繼,屢禁不絕。
河西走廊的治安,始終無法保持良好的狀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地人吃不飽。隻要讓他們吃飽了,他們就消停了。事實上,不僅是河西走廊如此,整個天下也是如此。隻要讓天下人吃飽,天下就消停了。可惜,曆代的皇帝,懂得這個道理的不多。
郭崇韜進來報告:“大人,崔胤來了。”
劉鼎皺皺眉頭,似乎有些不耐煩,但是最後還是說道:“讓他進來。”
以前的崔胤,是典型的無事不登三寶殿,但是這些日子,他常常到來驪山,主要的任務,乃是來轉達李傑的意思:禪讓。李傑已經準備好了禪讓詔書,隻等著劉鼎接受,他就馬上放棄皇帝的寶座,做回一個平凡人。
果然,今天也是如此。
李傑實在不想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自從張浚走了以後,他的身邊,就再也沒有任何信得過的人,崔沆等人,早就接應鷹揚軍的安排,到其他的地方就職去了。甚至,他連找人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陪伴他的,隻有鷹揚軍監軍崔瀣,他能夠和崔瀣說什麽?
監軍本來是皇帝設置來監視前線將領的,是皇帝權威的體現之一,但是現在剛好相反,成了劉鼎用來監視皇帝的工具,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工具。這個鷹揚軍監軍本來是李儼設立的,現在李儼已經死了,繼位的李傑,也不敢撤銷,生怕引起鷹揚軍的不快。其實,他就算撤銷了又如何?他身邊的每個人,都是鷹揚軍安排的,他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要是劉鼎要玩那種欲拒還迎的把戲,倒是一點都不困難,他朱有淚就是最拿手的導演,保準讓全天下的民眾,都以為劉鼎是迫不得已,才坐到皇帝的寶座上的。整個兒的過程,絕對沒有人能夠看出破綻來。現在的問題是,劉鼎好像真的不急,他就琢磨不透了。
回到華清宮,艾飛雨正坐在輪椅上琢磨事情。
作戰室內,其餘的參謀們都不在,顯然是偷懶去了。
這段時間,沒有什麽大事,艾飛雨在作戰室的時候,都會讓參謀們去休息。
聽到兩人回來,艾飛雨放下思緒,微笑著說道:“大人的腳步好快,有什麽喜事?”
劉鼎沒好氣的說道:“沒啥,有淚又逼宮了。他說皇帝不急太監急,我說他要是願意做太監,我就馬上登基,結果他不幹。”
朱有淚跟在劉鼎後麵,哭喪著臉說道:“大人,哪有這樣耍賴的?你得到的是皇帝的寶座,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艾飛雨微笑著說道:“大人,這一遭總是要過的,還是早做準備為好。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平民百姓,大人都必須坐到這個位置上。”
劉鼎故意打岔說道:“你前麵那句話,我怎麽聽著好像是女人進洞房一樣?”
李怡禾從外麵進來,聽一半沒聽一半,好奇的說道:“誰家女人進洞房?洞房裏麵發生了什麽事?”
艾飛雨說道:“你家的女人不是剛入洞房麽?洞房洞房,還能發生什麽事?”
李怡禾隻好無語。
他和朱有淚,都是在洛陽完婚的,他的新娘子便是陳明珠。陳家財大氣粗,陪嫁過來的,除了大量的嫁妝和數處的房產之外,還有四個如花似玉的丫頭。於是,李怡禾就開始了一妻四妾的幸福生活。
相對李怡禾而言,朱有淚就慘了,隻有劉真真一個,偏偏劉真真還是歐玲思那樣的厲害角色,不準朱有淚納妾。可憐朱有淚以前風流多時,現下終於得到了報應。鷹揚軍高層說起他們兩個的婚事,都是暗自好笑,朱有淚隻好在眾人麵前長籲短歎,博取同情。這時候看到李怡禾,忍不住就要挖苦兩句。
艾飛雨問道:“怡禾,是王彥章的情報麽?”
李怡禾說道:“是的。”
隨即將情報讀給艾飛雨聽。
王彥章已經帶領豹騎軍到達了瓜州,距離長安已經有上萬裏的路程,但是距離安西四鎮還很遠。
根據王彥章的計算,要從瓜州到達焉耆,至少需要三天時間的行程。
他最大的苦惱,不是行程的問題,而是找不到足夠的駱駝。
玉門關外,風沙彌漫,從玉門關到焉耆,道路已經基本被風沙掩蓋,想要順利的通行,就必須找到足夠的駱駝。目前,鷹揚軍正在當地搜集向導和駱駝,經過不懈的努力,已經收集到部分的向導,但是駱駝的數量,還是不足,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艾飛雨聽完情報,思索片刻,隨即問道:“伊州的情況如何?”
伊州就是今天的新疆哈密,是從玉門關通過焉耆的必經之路,也是這段路上風沙比較少的地方,來往的商旅,基本上都要在伊州落腳,稍做休息的,軍隊當然也不例外。原本伊州屬於唐軍的管轄範圍,安史之亂以後,被吐蕃人占領,後來又被回鶻人霸占。歸義軍崛起的時候,並沒有收複伊州。
李怡禾說道:“情況不太妙,當地的漢人,都被殺光了,隻有回鶻人居住,他們對我們並不友好。”
艾飛雨又問道:“星星峽的情況呢?”
李怡禾說道:“同樣不太妙,風沙很大,罕無人跡,後勤供應壓力很大。”
艾飛雨就不再問,低頭思索。
劉鼎仔細的看著牆壁上的軍事地圖,同樣沉吟不語。
鷹揚軍自從監軍以來,遭受的最大困難,大概就是進軍西域了。
這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意誌力的問題,同時考驗的是整個帝國的國力。
但是,無論如何,鷹揚軍都必須挺進西域,收複安西四鎮。
遙遠的安西四鎮,是大唐帝國的榮耀所在。
焉耆……
龜茲……
於闐……
疏勒……
對於普通的帝國百姓而言,這四個地方或許知道的人不多,隻有來自這些地方的人,才會對這裏夢瑩魂牽,例如郭虔瓘的後人郭杏兒,還有同樣是來自西域的拓跋刀鋒。可是對於帝國的高層而言,這四個地方,卻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無論是誰當政,都不會輕易的忘卻這裏。
如果說新帝國是一把刀,那麽安西四鎮就是刀尖上的四顆明珠。看到這四顆明珠,別人就知道這把刀還很鋒利,不敢前來招惹。要是沒有看到這四顆明珠,說明帝國的刀子,已經鈍口,沒有什麽殺傷力了,如果有機會,不妨到中原來撈一把,糟蹋糟蹋中原的花花世界,搶些金銀財貨和美女回去過年。
當初唐帝國控製這裏的時候,國泰民安,周圍的鄰居紛紛前來朝貢,根本不敢打歪主意。但是在唐帝國失去安西四鎮的控製以後,邊境就騷亂四起,甚至連南方的南詔,都敢來分一杯羹。因此,新的帝國,一定要將安西四鎮收複回來,才能顯示出鷹揚軍這把刀的鋒利,讓周邊的勢力不敢上來招惹。
鷹揚軍高層為此製定了一係列的計劃。
要收複安西四鎮,首要的問題,就是保持河西走廊的穩定,努力發展當地的糧食生產。
收複西域,需要耗費大量的糧草。沒有強大的後勤供給,想要收複安西四鎮是不可能的。鷹揚軍已經計算過,在西域作戰的十萬鷹揚軍騎兵,後勤供應,至少需要出動五十萬人。對於新成立的帝國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經過連年的混戰,河西走廊的人口,已經大幅度的減少,必須從內地遷移大量的居民,才能彌補這裏的真空地帶。但是,內地同樣經受過長年的戰亂,人口同樣是非常稀缺的,例如河北等地、蔡州等地,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就連未來的帝都洛陽,也需要大量的人口。
劉鼎於是問道:“紅薯、玉米等作物,在河西走廊的推廣如何?”
李怡禾回答:“很好!”
諸葛斌被調離西川節度使以後,就被調任蘭州節度使。
發展經濟,諸葛斌是絕對有一套的,即使是在不毛之地的河西走廊,他的能力也很快就開始展露出來。按照鷹揚軍總部的要求,諸葛斌在河西走廊,展開了大規模的玉米、紅薯種植計劃,以取代低產的小麥、青稞。在遙遠的西域,氣候幹旱,隻有紅薯、玉米等作物,可以快速的生長。諸葛斌計算過,隻要河西走廊六成以上的耕地,種植玉米和紅薯,就基本能夠解決鷹揚軍前線的需要。
當然,前提是鷹揚軍騎兵能夠適應玉米和紅薯的味道。
在鷹揚軍高層看來,這完全是不用擔心的。
吐蕃人吃青稞照樣作戰,照樣連續三次攻入唐都長安。
回鶻人吃的基本都是馬肉,喝的是馬奶,同樣戰鬥力如此強悍。
因此,鷹揚軍吃玉米,吃紅薯,應該是同樣可以保持戰鬥力的。
當然,部署這一切需要時間。
按照以往的經驗,紅薯和玉米全麵推廣開來,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鷹揚軍能夠等三年麽?
恐怕不行。
所以,有關紅薯和玉米的推廣,必須加快進行。
劉鼎說道:“告訴諸葛斌,加大推廣力度,爭取在一年之內出成果。”
李怡禾回答:“知道了。”
劉鼎又說道:“溫末人的地盤,也要強行推廣。”
李怡禾回答:“明白。”
溫末人居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比較偏僻,比較貧窮的地方,農作物的生長非常困難,他們在旱地上種植青稞,收成很低,每畝地可能隻有一百來斤。由於吃不飽,所以他們不得不出來做壞事,例如洗劫來往的商旅,燒殺搶掠等,即使被鷹揚軍抓到嚴懲也是前赴後繼,屢禁不絕。
河西走廊的治安,始終無法保持良好的狀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地人吃不飽。隻要讓他們吃飽了,他們就消停了。事實上,不僅是河西走廊如此,整個天下也是如此。隻要讓天下人吃飽,天下就消停了。可惜,曆代的皇帝,懂得這個道理的不多。
郭崇韜進來報告:“大人,崔胤來了。”
劉鼎皺皺眉頭,似乎有些不耐煩,但是最後還是說道:“讓他進來。”
以前的崔胤,是典型的無事不登三寶殿,但是這些日子,他常常到來驪山,主要的任務,乃是來轉達李傑的意思:禪讓。李傑已經準備好了禪讓詔書,隻等著劉鼎接受,他就馬上放棄皇帝的寶座,做回一個平凡人。
果然,今天也是如此。
李傑實在不想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自從張浚走了以後,他的身邊,就再也沒有任何信得過的人,崔沆等人,早就接應鷹揚軍的安排,到其他的地方就職去了。甚至,他連找人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陪伴他的,隻有鷹揚軍監軍崔瀣,他能夠和崔瀣說什麽?
監軍本來是皇帝設置來監視前線將領的,是皇帝權威的體現之一,但是現在剛好相反,成了劉鼎用來監視皇帝的工具,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工具。這個鷹揚軍監軍本來是李儼設立的,現在李儼已經死了,繼位的李傑,也不敢撤銷,生怕引起鷹揚軍的不快。其實,他就算撤銷了又如何?他身邊的每個人,都是鷹揚軍安排的,他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