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遼西地區的天氣已十分寒冷,很多京官不適應東北的天氣,都穿上了襖子或大衣禦寒。但是氣溫仍然沒有低到讓河水結冰的程度。


    小淩河南岸的清軍主力糧草耗竭,迫不及待要越過小淩河,明軍增調各路兵馬在小淩河與清兵大戰。永曆五年初以來曆時半年多的遼西走廊大戰,已到了最後決定勝負的關頭。


    時義州的六萬清朝新軍南下接應代善主力,明軍參戰兵力主要是錦州兵以及沿邊牆北上的騎兵,雙方人數相當,交戰總兵力三十餘萬人。


    小淩河流域戰況激烈,而寧遠城這邊依然很安靜,甚至連炮聲也聽不見。張問一大早就站在城頭等待消息,一站又是半天。因為是大戰的日子,許多文武官員也來了城頭。


    寒風時起時息,城牆上下安靜無事,除了官兵經過時的腳步聲和官員們小聲的議論聲,隻剩下旌旗被風吹得“嘩嘩”的響動。


    張問一直都沒有說話,卻突然自言自語地說道:“關鍵時刻,還是沒靠上戰車,鬆嶺下麵的裝甲師要趕到小淩河估計還得兩天,朱燮元應該已經下令步軍離開裝甲師北上增援了。”


    這句話正好被剛剛走上來的熊廷弼聽到,他便說道:“清軍士氣低落倉皇強渡,敗北是注定的事兒,閣老隻管等朱燮元傳捷報來。”


    張問聞聲回過頭,隻見熊廷弼正向自己拱手作禮,他便伸出一隻手擺了擺:“熊督師不用多禮……這場大仗你沒趕上恐怕有點遺憾。”


    熊廷弼想了想說道:“朱部堂在前麵,下官在南線,也算參與了的,張閣老不也在寧遠麽?”


    張問心道我現在沒升官加爵的必要了,還要軍功幹什麽?


    熊廷弼搓了搓手,又說道:“這兩天天兒真冷,建虜要涉水半身泡在河裏真夠他們受的。河上的所有橋梁和渡船都被朱燮元燒了,從錦州城倒是能過河,可建虜沒時間攻打錦州。上午報來的消息,章照率騎兵正和南岸的建虜對衝,看來建虜想脫身沒那麽容易,這一仗打下來,咱們對建虜的優勢將進一步拉大……”


    張問道:“等錦州的仗打完,我要回京師了,遼東事還得靠你們主持。”


    “朱部堂也要回京師?”熊廷弼忙問道。


    張問聽到這句話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笑意:“等大戰結束之後,看情況商議決定。”


    就在這時,一個侍衛走了上來,抱拳道:“稟張閣老,京師來人了,是玄衣衛的人,她想見見您。”


    “哦?”張問聽到是從北京派來的玄衣衛,便回頭對玄月說道:“帶她去譙樓。”


    “是,東家。”


    和熊廷弼告辭之後,他便來到東城譙樓上接見了來人。那人進來之後取下頭上的黑紗帷帽,張問頓時認出來:她是巧娘,經常跟在張盈身邊的人。


    於是張問便道:“盈兒派你來有什麽事?”


    巧娘的臉蛋身段確是真生得巧,嬌小的身姿看起來有種南方煙雨的感覺,有些柔弱。不過張問知道她的頭腦肯定不弱,要不然不會得到張盈的賞識……女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也是很考驗頭腦和手法的。


    果然巧娘還沒回答張問的話,便看向後邊的玄月輕輕點了點頭以示招呼,這個小動作倒是巧妙,給足了玄月的麵子。


    她輕輕上前了兩步,低聲說道:“夫人讓屬下趕著告訴東家,太上皇醒過來了。”


    “什麽……太上皇?”張問隨即意識到這個太上皇是指天啟皇帝朱由校,喜歡木工那個。


    朱由校在南宮躺了好幾年,幾乎所有人都把他當死人看,卻不料這時候竟然蘇醒過來!


    完全出乎張問的意料之外,讓他一開始就吃了一驚,不過他很快就回過神來,就算朱由校蘇醒過來,對大局應該也沒什麽影響……因為權力已不在朱由校手裏。


    少年時代張問就開始想權力是什麽東西,記得那時候他問父親什麽是權力,父親隻說了三個字:搞平衡。權力這個概念在那時候便第一次進入張問的腦子,以後進入官場之後很多年他一直都在琢磨這東西。


    這玩意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著,它不是金錢可以直接換取東西,可以壓箱底保存;也不是某種技能完全是個人的能力……


    不過張問很早就明白:皇權不是上天賜予的;官僚的權力也不是皇帝恩賜的,如果皇帝一個人可以統治整個國家,他肯定不會恩賜給官員任何權力。


    所以,現在朱由校沒有權力,上天也不會給他;權力到了張問的手裏。


    短暫的驚訝之後,張問表現得很淡定,他想了想問道:“太上皇都見了些什麽人?”


    巧娘道:“四個太監兩個宮女在侍候太上皇,其他人都沒去見麵,夫人在外邊看了一陣……太上皇醒來的消息就隻有那麽幾個人知道:太後、司禮監的王體乾,可能王體乾的心腹李朝欽和覃小寶也知道……”


    “好了。”張問打斷巧娘的話,“哪些人我心裏基本有數……李芳應該也知道了吧?”


    李芳便是受到張嫣賞識的那個胖太監,如今做了司禮監秉筆,在宮裏也有些門路。其實張問對這個太監沒什麽好感,但考慮到李芳有張嫣撐腰,正好用來製衡太監體係的權力,便一直默許他的存在。


    巧娘點點頭道:“知道,侍候太上皇的太監裏麵,有李芳的人。”


    張問沉默了一會,這個李芳的嘴是不是靠得住,他不是很有信心。


    巧娘又加了一句:“太後(張嫣)已經吩咐李芳不要讓消息外|泄。”


    “嗯。”張問不動聲色地說道,“太後沒去見太上皇?”


    “沒有……夫人叮囑太後不要去見太上皇。”巧娘的一句話中間很明顯地頓了一下。


    張問抬起頭,目光從她的臉上掃過,一絲笑意被他悶在了肚子裏。


    他站起來踱了幾步,將整件事在腦子裏過了一遍,然後說道:“巧娘,你先回京師,告訴盈兒穩住局麵,有什麽突然情況的話找黃仁直和沈敬二人商量。我要過幾天才能動身。”


    巧娘也不多問,拱手道:“屬下告辭。”


    張問點了點頭。玄月說道:“我送送巧娘。”


    日已西斜,張問走出譙樓,在附近獨自走了許久,努力將幾處的事兒都理順。要說張問的現在的位置,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坐穩的,很多關係需要在肚子裏清楚才行。


    他走幾步,便抬頭望一會遠方的地平線,風景他自然沒心思看,除了風景,遠處沒什麽可看的,什麽也看不見……所以很多事都隻能在腦子裏想象,要搞清各處的關聯有點考驗抽象思維。


    旁晚時分,張問尋思著該吃晚飯了,正欲下城,這時隻聽得遠處大喊:“捷報!捷報!小淩河捷報!”


    隻有遞傳捷報時信使才敢這麽大聲嚷嚷。張問聽罷心裏頓時一喜,忙喚人出城將信使帶過來。不多一會,許多官員聽到嚷嚷都從各司衙門裏出來,向城東這邊走來了。


    信使被帶到張問的麵前,跪倒在地,雙手呈上漆封信筒,大聲說道:“稟張閣老,朱部堂命卑職遞傳捷報。”


    張問回顧了一圈城下的官員,說道:“識字麽,念出來。”


    “是。”信使將雙手伸出來,慢慢地刮開漆封,好讓整個過程在大夥的眼睛下看清楚。他抽出信紙,展開大聲念道:“下官兵部左尚書總理遼西軍務朱燮元頓首……擊潰義州虜兵六萬,斬首四萬三千級;擊潰小淩河一線建虜主力,斬首八萬。建虜大潰,猶如喪家之犬,僥幸生還者向義州方向奔走,疑敵酋代善未死,在亂兵中逃脫。建虜主力遭受毀滅性的重創,整個遼東已在我手……”


    念完捷報,寧遠城上下無數的人竟然出奇地安靜。


    城頭上有一麵日月旗,被風吹得“啪啪”直響,張問不禁抬頭看了一眼那麵漢人的旗幟,一時也不知說什麽了,此時他完全理解大家的沉默。


    突然聽得“撲通”一聲,一個紅袍老頭撲倒在地,嗷淘大哭:“十年……九泉之下千百萬亡靈可以瞑目了!遼東漢人不用再做奴才了!”


    想起那本大明日記,張問心道:咱們所有人都不用再做奴才了。


    他淡淡地說道:“朝廷總算給了戰死的將士一個交代。”


    歡呼聲隨即便響徹雲霄,這是勝利的聲音。大家都很高興,勝仗意味著升官發財,意味著在外族麵前找回了臉麵,找回了尊嚴……隻是……


    隻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知道,對滿清的勝利真正意味著什麽。大概,隻有窺知天機的張問和另一個時空的那些人才能深深地體會到:


    這不隻是一場戰爭的勝利。


    張問在熱鬧的氣氛中想到:千百以後,讀青史的人們或許會領悟偶然的拐點意味著什麽。


    他也不知道以後的曆史長河會如何流向,不過漢人們或許最不該忘記的是:自己是誰,來自何方。!~!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烏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風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風緊並收藏烏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