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本來人數較少的晉軍反而士氣高漲, 原本信心滿滿的戟國兵反而節節敗退, 場麵開始失控,又或者說在某些人的安排下, 出現了逆轉。
這也並不奇怪,天平從一開始就傾斜了,傅辰時不時的計策, 徐清的調兵布陣, 薛睿的火力全開,邵華池層出不窮的應對, 敵軍的節奏被徹底打亂, 從一開始就弱了氣勢。
而這樣的情況, 如果有類似於李皇,甚至是扉卿這樣的人物,都有機會及時反轉局麵, 但李遇的死亡,心理上的放鬆導致戟國人的提前慶祝,以及被李遇這些年解決的智囊都讓戟國在情勢和人才輸出上顯得捉襟見肘, 戟國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頂級將才,若是原本被傅辰極為欣賞的沈驍還在此處, 說不定還有些餘地, 可惜這些人都早已化作塵土。
隻靠老呂這些人,不足以掌控目前的局麵。
當邵華池又做了一個手勢的時候,一群晉國兵忽然從四處“潰逃”, 就好像打了敗仗一樣,讓已經麵臨絕望境地的戟國人人有種如至夢境的荒謬感。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腳底起火,原來他們不知不覺被晉國人引到了大片荒草叢中,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經過的路上,不少泥土上都被灑了易燃粉末,他們的鞋底均占有這種粉末,與之相反,晉國士兵的衣物和靴子都是特製的,此消彼長。
這些粉末遇火就燃,在晉國兵點燃火引後,一發不可收拾,形成片片大火。
火海中,是戟國軍的痛苦掙紮和嚎叫聲。
城牆上,打鼓聲轟鳴而起,直衝雲霄,奠定勝局的士兵們士氣越發銳不可當,趁勝追擊逃離的戟國兵。
一群晉國將領本來以為這是一場突襲戰,晉國就算已經提前有了一些準備,但依舊是苦戰,再加上人數上的懸殊差距,就是被邵華池使計也會是一場背水一戰的拉鋸戰,比的就是消耗。
但現在他們看到的是什麽?是幾乎以最少的傷亡獲得了全麵大勝!
是自從晉太.祖仙逝後,晉國少有的大勝仗,少有的少傷亡!
城下硝煙四起,到處都是燒焦的味道,地上躺著數以萬計的戟國兵,地麵上斑駁的血跡、兵器、焦黑的屍體,都在訴說著剛才對陣的慘烈。
幾個首領人物也被活捉,負隅頑抗的被砍下首級。
正當晉國兵要慶祝的時候,邵華池依舊凝重。
因為他們還有一場仗要打,要讓三子得到晉軍大敗的消息,就需要做一場戲。
他要讓邵安麟以為,他們的一切計劃順利進行。
這方麵要完全騙過對方,首先要對邵安麟的所在方位熟悉,又要完美的堵住他們的情報來源,還要讓他們深信不疑。
之前放走邵子瑜出城的功效就在此了,至於情報來源的掌控,沒人比“李遇”更明白怎麽傳遞戟國內部的情報,至於要怎麽讓他們深信不疑,那就是傅辰最擅長的了。
傅辰不了解邵安麟,卻了解扉卿,“李遇”死了後,扉卿最想聽到的消息是什麽,那必然是大敗晉軍。
因為在戟國人眼中,晉國代表著舊時期的糟粕,被淘汰才是理所當然,他們戟國是先進的,是來改造這個滿是糟粕的皇朝的,是偉大的締造者。
所以隻要在密函上道出扉卿猜測的結果,加上他們給邵子瑜灌入的錯誤信息在從旁協助,無需任何贅述就能讓他們自動跳入陷阱。
也是傅辰的見縫插針,讓一旁對傅辰很是瞧不上的武將們,有些改觀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親眼看到這個奴才把敵人玩弄的時候,心中才會有種發毛的寒意。
幸好此人是友方。
——晉.氵工.獨.家,唯.一.正.版——
當邵安麟接到晉軍潰敗,已攻破城門的消息的時候,扉卿頂著嶸憲先生的臉,笑道:“安麟,你成為英雄的時候到了。”
邵安麟目光深邃,似乎並沒有多少興奮,眉頭微微蹙著,聞言還是帶著自己的十萬大軍朝著城門趕過去,他們到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硝煙四起的京城外部,路上都是燒焦的屍體,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味道,場麵看上去震撼而恐怖。
他也來不及檢查這些屍體,因為他看到城門已經被強行攻破了,而城內的將領似乎還在抵抗,那些百姓被肆意屠殺,他心底狠狠一震,他雖然受製於扉卿,但到底還算是晉國的一份子,出於各種目的他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策馬衝入城內,沿路所有戟國士兵打扮的全都殺無赦,救下無數刀光劍影下的百姓,但這些百姓卻在被救下後,一轉眼功夫就消失了,似乎都躲了起來。
邵安麟心中有些疑惑。
在殺完最後一個敵軍後,邵安麟下馬走在路上,看著被自己手下押來逃竄不及的“邵華陽”,也沒細看,在主幹道上高喊,“本王邵安麟,回來了!叛軍已經全部伏誅,邵華陽已被本王拿下,大家不用害怕,有本王在就不會讓你們受到傷害,都出來吧!”
看著滿目瘡痍的京城,邵安麟也心有悲戚。他知道自己離開太久了,百姓對他的感情還沒回來,但他更明白這些在今天以後,都會不一樣。
又喊了幾聲,依舊沒人出來,邵安麟抿著嘴,心中不免局促,這是怎麽回事?
一旁的扉卿並沒有接到今日“邵華陽”的隊伍被困的消息,他們都理所當然認為起義軍都是“邵華陽”帶領過來,自然沒仔細看那個逃竄的被抓來的邵華陽,還是不是他們需要的那個。
扉卿仔細一看那個“邵華陽”,才察覺到端倪。
不太對,這人不是他們派過去易容的。
這人仔細一看,沒有易容!
這個人隻是長得比較像邵華陽!
糟!
扉卿心緊緊一抽,無端端的站立不穩,搖搖欲墜。
這也不枉費薛睿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個長得那麽像的人選,千裏迢迢帶來京城,暗藏在京城中,就為了今天這一幕。
邵安麟自然也察覺到了什麽,兩人都感到大事不妙,他們可能都掉進了一個反連環計了!
就在此時,邵華池從遠處走來,就好像憑空出現一樣,又顯得那麽理所當然。
他身後跟著大批或是受傷或是身上染滿鮮血的將領,更有像是在戰場上讓人聞風喪膽的晉國名將。這樣一群人唯一相同的就是氣息凝然,步伐整齊,氣勢衝天。
扉卿眨了眨眼,眼睛酸痛,看著走在最前方的邵華池,那隱在身後的紫氣已經成了。
紫龍衝天,紫微命盤啟動。
無可逆轉。
他就像瞬間老了幾十歲,這個自認天下智者無人能出其左右的,自以為睿智了幾十年,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言敗的男人,眼中首次染上了絕望,陛下……我們伏蟄了二十年究竟是為了什麽!
而在他們身後才是邵安麟帶來的兵,剛才這些兵去追殺城內零散的敵軍,就被潛伏在城內的兵捕獲,更有甚者有百姓幫忙一起抓捕,百姓對邵華池要抓的人根本沒有絲毫懷疑,這種愛戴體現在細微處。
而大部分被留在城外的兵,此刻也早就被伏蟄的衛城兵控製了,城門也在這個時候再次關上了。
這一下,邵安麟和扉卿還有什麽想不到的,他們被算計了,這位紫微星謀略、人心、心計無一不缺,他們高看了七殺,卻小看了紫微。
邵安麟站在原地,看著邵華池接近,在親信要阻止的時候,五步開外就停下了腳步。
邵華池一身戎裝,眼中透著些微笑意,但在邵安麟眼中卻是那麽的可怕與令人憎惡,“睿王邵華陽沒有帶兵前來,敢問三哥是怎麽知道這次攻城的是邵華陽?”
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再不明白爭鬥的百姓都會奇怪,為什麽安王趕來的那麽“及時”,為什麽先帝離去還是不回來,現在一出現就帶了十萬大軍,就算是知道了敵人突襲又怎麽在短短時間湊那麽多正規軍?為什麽還沒了解城中情況就確定欒京城被屠殺?是他期待這個情況還是早就預料到?又為什麽會抓一個長得像睿王的百姓?
這一切的一切,隨著邵華池那淡淡的問話,給完完全全攤開在眾人麵前。
如果安王按照原本的劇本,沒人會去在乎這樣的小細節,可現在一切被質疑了,他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甚至會被更惡意的揣測,會把他安王二十多年來的建設毀的幹幹淨淨,而他沒有絲毫辦法。
更可怕的是,這件事,是在所有人眼中進行的,是他自己給自己埋下的罪禍!!
邵華池就是有罪,也不過是個引導的罪。
這比起拯救萬民的功績,算的了什麽!
邵安麟哪裏還有曾經的仙風道骨,他盯著邵華池的目光,隻有迸射出來滔天恨意,這邵華池居然臨到關鍵時,給他這無法翻身的重擊。
邵華池這一招,是把他最後一層善心皮都給剝下來,就算他登基了又如何,天下人心知肚明這個皇帝到底做過什麽,差點釀成了什麽後果,無論他之後怎麽做,那懷疑已經埋下去了,是最讓人不齒的細作,是奸人!比無所作為的皇帝更可恨!
他這時候不可能解釋,還解釋什麽,所有行為都被人看在眼裏了。
別說擁戴,他可能會成為被朝臣首位彈劾的皇帝!
沒有一個晉國人,會希望有這樣一位帝王,而他原本的助力,那些父皇留給他的保皇黨大臣們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最不可能接受他的!
得了帝位,失了朝臣、城民、人心……剩下一個千古罵名!?
出招的人狠到了極致,根本不給他翻身的機會!
“新皇歸來,大家出來吧!”邵華池的這句話,其實與邵安麟之前的勸告沒什麽差別。
但反應卻是截然相反,躲避在地窖裏的,暗處的,瓦礫上的百姓奔相告走,陸陸續續出來,看著邵華池的目光是那麽狂熱,好像根本沒聽到那句新皇。
這是不需要言語的差別對待,邵安麟從小到大都沒體會到這種被人在臉上重重打了好幾個耳光還沒法反擊的疼痛,這疼痛浸入骨髓,一輩子都去不掉。
他看著那些原本地上躺著的“百姓”屍體慢慢爬了起來,最後的希望也磨滅。
邵華池設計了他,而他現在又有什麽立場來指責,這些扮演屍體的“百姓”完全可以說是為了躲避敵人裝死,何錯之有?
他相信,邵華池既然做了這個反連環計,就已經做了完全的準備。
新皇說安全,他們不信;他們信的,唯有瑞王的話。
多麽的諷刺!?
這比任何辱罵都打臉。
邵華池卻平平靜靜的,沒有任何自得,在百姓越圍越多的時候,他緩緩朝著邵安麟跪下,恭敬喊道:“恭迎皇上回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時間,士兵和百姓們才反應過來一樣,對著邵安麟跪拜,跟著邵華池高喊,這畫麵與扉卿等人曾經想象的畫麵那麽像,但此刻隻有諷刺。
邵華池是所有王爺中,第一個承認新皇的,為新皇登基做出了貢獻,任誰都挑不出他任何一出錯,他邵安麟何其有幸有這樣不爭不搶的兄弟。
邵安麟一張臉透著死氣,青中帶紫,望著跪在自己腳下的瑞親王,隻覺得遍體生寒。
他輸了,徹徹底底輸了。
作者有話要說: 爆肝三更,嗷!
這也並不奇怪,天平從一開始就傾斜了,傅辰時不時的計策, 徐清的調兵布陣, 薛睿的火力全開,邵華池層出不窮的應對, 敵軍的節奏被徹底打亂, 從一開始就弱了氣勢。
而這樣的情況, 如果有類似於李皇,甚至是扉卿這樣的人物,都有機會及時反轉局麵, 但李遇的死亡,心理上的放鬆導致戟國人的提前慶祝,以及被李遇這些年解決的智囊都讓戟國在情勢和人才輸出上顯得捉襟見肘, 戟國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頂級將才,若是原本被傅辰極為欣賞的沈驍還在此處, 說不定還有些餘地, 可惜這些人都早已化作塵土。
隻靠老呂這些人,不足以掌控目前的局麵。
當邵華池又做了一個手勢的時候,一群晉國兵忽然從四處“潰逃”, 就好像打了敗仗一樣,讓已經麵臨絕望境地的戟國人人有種如至夢境的荒謬感。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腳底起火,原來他們不知不覺被晉國人引到了大片荒草叢中,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經過的路上,不少泥土上都被灑了易燃粉末,他們的鞋底均占有這種粉末,與之相反,晉國士兵的衣物和靴子都是特製的,此消彼長。
這些粉末遇火就燃,在晉國兵點燃火引後,一發不可收拾,形成片片大火。
火海中,是戟國軍的痛苦掙紮和嚎叫聲。
城牆上,打鼓聲轟鳴而起,直衝雲霄,奠定勝局的士兵們士氣越發銳不可當,趁勝追擊逃離的戟國兵。
一群晉國將領本來以為這是一場突襲戰,晉國就算已經提前有了一些準備,但依舊是苦戰,再加上人數上的懸殊差距,就是被邵華池使計也會是一場背水一戰的拉鋸戰,比的就是消耗。
但現在他們看到的是什麽?是幾乎以最少的傷亡獲得了全麵大勝!
是自從晉太.祖仙逝後,晉國少有的大勝仗,少有的少傷亡!
城下硝煙四起,到處都是燒焦的味道,地上躺著數以萬計的戟國兵,地麵上斑駁的血跡、兵器、焦黑的屍體,都在訴說著剛才對陣的慘烈。
幾個首領人物也被活捉,負隅頑抗的被砍下首級。
正當晉國兵要慶祝的時候,邵華池依舊凝重。
因為他們還有一場仗要打,要讓三子得到晉軍大敗的消息,就需要做一場戲。
他要讓邵安麟以為,他們的一切計劃順利進行。
這方麵要完全騙過對方,首先要對邵安麟的所在方位熟悉,又要完美的堵住他們的情報來源,還要讓他們深信不疑。
之前放走邵子瑜出城的功效就在此了,至於情報來源的掌控,沒人比“李遇”更明白怎麽傳遞戟國內部的情報,至於要怎麽讓他們深信不疑,那就是傅辰最擅長的了。
傅辰不了解邵安麟,卻了解扉卿,“李遇”死了後,扉卿最想聽到的消息是什麽,那必然是大敗晉軍。
因為在戟國人眼中,晉國代表著舊時期的糟粕,被淘汰才是理所當然,他們戟國是先進的,是來改造這個滿是糟粕的皇朝的,是偉大的締造者。
所以隻要在密函上道出扉卿猜測的結果,加上他們給邵子瑜灌入的錯誤信息在從旁協助,無需任何贅述就能讓他們自動跳入陷阱。
也是傅辰的見縫插針,讓一旁對傅辰很是瞧不上的武將們,有些改觀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親眼看到這個奴才把敵人玩弄的時候,心中才會有種發毛的寒意。
幸好此人是友方。
——晉.氵工.獨.家,唯.一.正.版——
當邵安麟接到晉軍潰敗,已攻破城門的消息的時候,扉卿頂著嶸憲先生的臉,笑道:“安麟,你成為英雄的時候到了。”
邵安麟目光深邃,似乎並沒有多少興奮,眉頭微微蹙著,聞言還是帶著自己的十萬大軍朝著城門趕過去,他們到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硝煙四起的京城外部,路上都是燒焦的屍體,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味道,場麵看上去震撼而恐怖。
他也來不及檢查這些屍體,因為他看到城門已經被強行攻破了,而城內的將領似乎還在抵抗,那些百姓被肆意屠殺,他心底狠狠一震,他雖然受製於扉卿,但到底還算是晉國的一份子,出於各種目的他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策馬衝入城內,沿路所有戟國士兵打扮的全都殺無赦,救下無數刀光劍影下的百姓,但這些百姓卻在被救下後,一轉眼功夫就消失了,似乎都躲了起來。
邵安麟心中有些疑惑。
在殺完最後一個敵軍後,邵安麟下馬走在路上,看著被自己手下押來逃竄不及的“邵華陽”,也沒細看,在主幹道上高喊,“本王邵安麟,回來了!叛軍已經全部伏誅,邵華陽已被本王拿下,大家不用害怕,有本王在就不會讓你們受到傷害,都出來吧!”
看著滿目瘡痍的京城,邵安麟也心有悲戚。他知道自己離開太久了,百姓對他的感情還沒回來,但他更明白這些在今天以後,都會不一樣。
又喊了幾聲,依舊沒人出來,邵安麟抿著嘴,心中不免局促,這是怎麽回事?
一旁的扉卿並沒有接到今日“邵華陽”的隊伍被困的消息,他們都理所當然認為起義軍都是“邵華陽”帶領過來,自然沒仔細看那個逃竄的被抓來的邵華陽,還是不是他們需要的那個。
扉卿仔細一看那個“邵華陽”,才察覺到端倪。
不太對,這人不是他們派過去易容的。
這人仔細一看,沒有易容!
這個人隻是長得比較像邵華陽!
糟!
扉卿心緊緊一抽,無端端的站立不穩,搖搖欲墜。
這也不枉費薛睿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個長得那麽像的人選,千裏迢迢帶來京城,暗藏在京城中,就為了今天這一幕。
邵安麟自然也察覺到了什麽,兩人都感到大事不妙,他們可能都掉進了一個反連環計了!
就在此時,邵華池從遠處走來,就好像憑空出現一樣,又顯得那麽理所當然。
他身後跟著大批或是受傷或是身上染滿鮮血的將領,更有像是在戰場上讓人聞風喪膽的晉國名將。這樣一群人唯一相同的就是氣息凝然,步伐整齊,氣勢衝天。
扉卿眨了眨眼,眼睛酸痛,看著走在最前方的邵華池,那隱在身後的紫氣已經成了。
紫龍衝天,紫微命盤啟動。
無可逆轉。
他就像瞬間老了幾十歲,這個自認天下智者無人能出其左右的,自以為睿智了幾十年,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言敗的男人,眼中首次染上了絕望,陛下……我們伏蟄了二十年究竟是為了什麽!
而在他們身後才是邵安麟帶來的兵,剛才這些兵去追殺城內零散的敵軍,就被潛伏在城內的兵捕獲,更有甚者有百姓幫忙一起抓捕,百姓對邵華池要抓的人根本沒有絲毫懷疑,這種愛戴體現在細微處。
而大部分被留在城外的兵,此刻也早就被伏蟄的衛城兵控製了,城門也在這個時候再次關上了。
這一下,邵安麟和扉卿還有什麽想不到的,他們被算計了,這位紫微星謀略、人心、心計無一不缺,他們高看了七殺,卻小看了紫微。
邵安麟站在原地,看著邵華池接近,在親信要阻止的時候,五步開外就停下了腳步。
邵華池一身戎裝,眼中透著些微笑意,但在邵安麟眼中卻是那麽的可怕與令人憎惡,“睿王邵華陽沒有帶兵前來,敢問三哥是怎麽知道這次攻城的是邵華陽?”
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再不明白爭鬥的百姓都會奇怪,為什麽安王趕來的那麽“及時”,為什麽先帝離去還是不回來,現在一出現就帶了十萬大軍,就算是知道了敵人突襲又怎麽在短短時間湊那麽多正規軍?為什麽還沒了解城中情況就確定欒京城被屠殺?是他期待這個情況還是早就預料到?又為什麽會抓一個長得像睿王的百姓?
這一切的一切,隨著邵華池那淡淡的問話,給完完全全攤開在眾人麵前。
如果安王按照原本的劇本,沒人會去在乎這樣的小細節,可現在一切被質疑了,他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甚至會被更惡意的揣測,會把他安王二十多年來的建設毀的幹幹淨淨,而他沒有絲毫辦法。
更可怕的是,這件事,是在所有人眼中進行的,是他自己給自己埋下的罪禍!!
邵華池就是有罪,也不過是個引導的罪。
這比起拯救萬民的功績,算的了什麽!
邵安麟哪裏還有曾經的仙風道骨,他盯著邵華池的目光,隻有迸射出來滔天恨意,這邵華池居然臨到關鍵時,給他這無法翻身的重擊。
邵華池這一招,是把他最後一層善心皮都給剝下來,就算他登基了又如何,天下人心知肚明這個皇帝到底做過什麽,差點釀成了什麽後果,無論他之後怎麽做,那懷疑已經埋下去了,是最讓人不齒的細作,是奸人!比無所作為的皇帝更可恨!
他這時候不可能解釋,還解釋什麽,所有行為都被人看在眼裏了。
別說擁戴,他可能會成為被朝臣首位彈劾的皇帝!
沒有一個晉國人,會希望有這樣一位帝王,而他原本的助力,那些父皇留給他的保皇黨大臣們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最不可能接受他的!
得了帝位,失了朝臣、城民、人心……剩下一個千古罵名!?
出招的人狠到了極致,根本不給他翻身的機會!
“新皇歸來,大家出來吧!”邵華池的這句話,其實與邵安麟之前的勸告沒什麽差別。
但反應卻是截然相反,躲避在地窖裏的,暗處的,瓦礫上的百姓奔相告走,陸陸續續出來,看著邵華池的目光是那麽狂熱,好像根本沒聽到那句新皇。
這是不需要言語的差別對待,邵安麟從小到大都沒體會到這種被人在臉上重重打了好幾個耳光還沒法反擊的疼痛,這疼痛浸入骨髓,一輩子都去不掉。
他看著那些原本地上躺著的“百姓”屍體慢慢爬了起來,最後的希望也磨滅。
邵華池設計了他,而他現在又有什麽立場來指責,這些扮演屍體的“百姓”完全可以說是為了躲避敵人裝死,何錯之有?
他相信,邵華池既然做了這個反連環計,就已經做了完全的準備。
新皇說安全,他們不信;他們信的,唯有瑞王的話。
多麽的諷刺!?
這比任何辱罵都打臉。
邵華池卻平平靜靜的,沒有任何自得,在百姓越圍越多的時候,他緩緩朝著邵安麟跪下,恭敬喊道:“恭迎皇上回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時間,士兵和百姓們才反應過來一樣,對著邵安麟跪拜,跟著邵華池高喊,這畫麵與扉卿等人曾經想象的畫麵那麽像,但此刻隻有諷刺。
邵華池是所有王爺中,第一個承認新皇的,為新皇登基做出了貢獻,任誰都挑不出他任何一出錯,他邵安麟何其有幸有這樣不爭不搶的兄弟。
邵安麟一張臉透著死氣,青中帶紫,望著跪在自己腳下的瑞親王,隻覺得遍體生寒。
他輸了,徹徹底底輸了。
作者有話要說: 爆肝三更,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