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淞滬前線和中國曆次對日戰爭中,不講規矩明碼通電全國的部隊並不少見,絕不止第43軍這一部。


    比如長城抗戰之時的劉浪,冷不丁的來了個全國通電誓死不退,又比如四行倉庫之戰,守軍也通電全國表達了自己抗戰的決心,雖然各長官部都有不悅,但事後基本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沒有人再追究此事。


    但可從來不是說,誰都可以擅自明碼通電全國的,一般來說隻有國家最高統帥有那個資格。之所以那幾個違規的沒受到懲罰,一來是獲得了勝利鼓舞了士氣,二來是他們地位並不高,別看在大頭兵們看來是個大官兒,但在那些頂級勢力眼中,也不過就是個蘿卜頭兒,一幫蘿卜們的頭兒。


    第43軍可就不一樣了,是軍級部隊,署名發電的是堂堂一個陸軍中將,那些小家夥可以說他們不懂,你陸軍中將能不懂這個?這就實在是有些太不合規矩了。


    蕭毅肅開始大力反對陸軍中將如此做,主要原因正是因為這個考慮。這封逾紀的電文一發,如果是戰死倒還罷了,那幫高官們捏著鼻子也得追授個上將,畢竟人死為大嘛!但若能僥幸生還,第43軍其他將士都還好說,可署名的兩位中將就要倒黴了。再能打,如果不聽話,那位大佬也是不會用的,看看獨立團那位胖團長就知道了,勝仗一個接一個的打,勳章一個接一個的拿,唯獨這軍銜仿佛是焊死的,一動不動。


    甚至可以說,發出這封電文,陸軍中將不光是拿自己的命在賭,也是以自己的軍中前途來做賭注的。而且,是必輸的賭注,從那一刻起,不管此戰是輸是贏,對於他個人來說,都是輸家。


    滬西,中國第三戰區司令部。


    “他郭汝棟是想搞啥子?淞滬數十萬大軍都在同日寇決戰,難不成就他第43軍是決死一戰?不經戰區司令部允許就擅自明碼全國,他這是想邀功,也是逼宮,必須上報軍政部、統帥部嚴懲不貸,以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一個臉型稍長,留著八字胡的陸軍中將聲色俱厲的拿著手中的煙鬥敲擊著身前的桌子。


    其他諸多陸軍中將甚至陸軍上將卻是要麽正襟危坐,要麽眯著眼抽煙,都沒像這位一樣急切地發表意見。


    能坐進第三戰區前線司令部的,軍銜最低的也是陸軍中將,職務最少也是軍長和集團軍軍長,那個不是聰明人?如果隻是看眼前這位第20集團軍中將軍長和第43軍的郭中將曾經惡劣無比的關係,他說這番無比嚴厲的批評之詞完全是正常至極。


    可是,怪就怪在,這位向來不是什麽善茬,明知道他什麽不用說隻要輕飄飄說上一句:“此事不妥”就可以定性,卻偏偏要語氣激烈的將昔日川省宿敵大批特批,落了下乘不說還被人看輕。


    難道說,他在川省二十多年都是白混的?顯然,能和新科四川王鬥了這麽多年都未倒的這位中將絕不是看著那麵簡單。尤其是那句要上報軍政部統帥部之語,更是讓人不好想,那是告訴坐在辦公桌後麵的第三戰區副司令官,這事兒,第三戰區處理不了,得上麵大佬說才算嗎?


    明明是仇敵,卻仿佛是在批評之際幫忙,這其中,有故事啊!加之第43軍現在守的可是他們大家夥兒的退路,現在上趕著去說人家壞話,那就是不地道,上將中將們自然不會去參合。


    “軍情緊急,此事,如子惠兄所言,由統帥部決議吧!”一直微皺著眉頭的顧姓上將點點頭,直接將話錯開。“現在,召集各位開會決議,是我軍後撤之事。。。。。。”


    聞聽此言,方才還情緒激動的那位說著川話的陸軍中將便不再言語,感應到周圍貌似不經意探詢過來的目光,不屑的撇撇嘴,暗道:“老子做事,全憑自己喜惡,老子們在四川打得你死我活是老子們川人自己的事,出了四川還得靠袍哥兄弟互相幫忙,你們懂個球啊!老子的心思如果都讓你們猜中了老子還是楊子惠嗎?”


    “姓郭的,老子也隻能幫你這麽多了,你個憨娃兒可別把43軍都賠進去了。”低垂著眼瞼遮擋住自己淚光的陸軍中將以隻有自己才聽得到的聲音低聲道:“老子的第20軍也已經快打完嘍!”


    位於南京的軍政部、軍事委員會也在為這封橫空出世的“告全國同胞書”你一言我一語發表自己的意見,有讚許,有批評,基本上還是讚許其守衛國土精神批評其自作主張的中庸意見占了上風。


    不過,在軍政部大佬和統帥部那位全國最高領袖沒有做出決定之前,這些意見頂多也就是自己說說,連記錄都沒有記錄。但令人無比奇怪的是,這一次,軍政部和統帥部的兩位大佬竟然都沒有發聲,仿佛這封在軍內和民間已經激起軒然大波的電文他們不知道一樣。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沒人知道,拿著第43軍“告全國同胞書”的那位大佬,一直默默的坐在小幾邊上,沉默良久之後,才發言:“軍情之事,還得看戰果,大話誰都會說,如若他郭汝棟和第43軍能堅持到援軍抵達,救數十萬大軍於水火,傳令嘉獎。”


    一直悄然守候一旁的王世和躬身領令。


    顯然,那位最高領袖就此事已經定下基調,那就是:國家正值用人之際,先別說違紀不違紀的,隻要仗能打得好,就可以獎,如果隻會說大話,還要違紀吹牛,那就罪加一等。


    從國府最高層的認知看,第43軍的這封電文目的能不能達到,最終結果還是要看他們是不是能守住鬆江。而從日軍第六師團加緊進軍來看,明碼電文的另一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而中國民間,自然不會向那些權貴一樣想那麽複雜,他們隻知道,又有一支英勇無畏的軍隊,以全軍生死為代價向日寇宣戰,他們就是英雄,中華民族的英雄。


    尤其是在第43軍兵員組成最多的川省,從蓉城到山城,兩個西南最大城市的各大報社都在以這封川軍第43軍“告全國同胞書”為主版麵刊發報紙,報紙來不及印的,政府宣傳機構就幹脆把這封電文的原文用大字報的形式抄下來貼到街頭。


    無數川人聚集在街頭,傾聽著識字的人朗誦這首在日後無比著名的川軍告全國同胞書,熱淚盈眶,振臂高呼。


    一個軍萬餘人,誓言抵抗日寇兩萬餘人,那是,屬於整個川省的榮耀。


    民眾們感動於犧牲,榮耀於犧牲。但記者們可不完全這麽想,中國需要英雄,宣傳陣線需要英雄們更多。


    尤其是擁有一個記者在最前線的老百姓日報,已經在山城和蓉城都有分社的老百姓日報在柳雪原的要求下,在第一時間開始了“尋找英雄部隊家屬”的行動,他們要在後方組織捐款捐物,將這些物資送到英雄家屬們手中,以安鬆江前線將士們的心。


    就算戰死,也是安心的戰死,安心的為這個國家戰死。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在因為這封明碼通電沸騰的時候,鬆江守軍已經迎來了第一波來自日寇的考驗。


    年輕士兵,不,確切的說是年輕的“老兵”,靜靜的趴在西門倉城的城頭,大氣都不敢喘。


    因為在黃浦江一役表現英勇,經曆了一夜苦戰不僅成為班裏沒有傷亡的六名士兵之一並擊斃日寇兩人的年輕士兵在回到城裏後就被晉升為副班長,負責統領5個剛由輜重營補充到班裏的新兵。他這個曾經的新兵,瞬間變成了老兵。


    這時候,負責防守152團的絕大部分官兵已經躲進地道,除了少數警戒哨兵。


    很不幸,剛當上副班長的年輕“老兵”就被選中帶著三個新兵擔任倉城南門的警戒,數百米外,日軍的身影清晰可辯。


    雖然看不到日軍遠在數公裏外的火炮,但如今的年輕士兵,早已經不再是那個炮聲一響隻知道捂著腦袋小臉慘白的新兵了,黃浦江一役,他早就已經見識過了鬼子大炮的殺傷力,尤其是那種大口徑重炮,一炮下來就是一個大坑,一個排的人就沒了!


    別說躲在城牆上簡陋的由沙包構築的觀察哨工事裏,就算是躲在城牆內的火力點了,在那種可怕的大口徑炮彈麵前,都不怎麽保險。但是再怎麽怕,他也必須咬牙撐住!作為一名軍人,又豈能從戰場臨陣脫逃?況且,他現在還是副班長,手底下還有幾個兵。


    這個時候,年輕士兵隻能夠祈求列祖列宗保佑!


    “班副,為啥子軍座在電文裏頭說我全軍一萬五千人和鬼子決死一戰那!我們啷個有那麽多人?”不遠處,將頭埋在沙包工事中的一名新兵小臉慘白的詢問道。


    顯然,這名士兵也是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瓜娃子,那是說給鬼子聽的,嚇小鬼子呢!”年輕“老兵”努力咧咧嘴,笑罵道。


    “那,班副,你怕不怕?”


    “怕有個球用,咱們袍哥兄弟,不拉稀擺帶。”年輕“老兵”努力把自己想象成老兵班長海哥,既是鼓勵新兵又是激勵自己,豪氣幹雲的回答道。


    還沒等新兵回答,天際突然響起一聲嘯聲!嘯聲綿長並且低沉。


    鬼子,開始炮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還我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唐風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唐風月1並收藏抗戰之還我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