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高華總部就在金融街,不過進門容易,話事人卻難見。
高盛不做廣告,高盛高華也未必有這方麵的需求,陳喬山雖有些把握,不過他也知道,貿然登門,十有八九見不到正主。
不管結果如何,陳喬山覺得還是要按正常途徑走一下流程,一來顯得正式,再者也讓對方有個準備,要是實在行不通,再想辦法就是。
他讓譚智先去跟人接觸,結果不太好,連續幾次約見,連個有分量的中層都沒見著,而且對方直言相告,高盛高華沒有廣告安排,未來也不會有這方麵的計劃。
陳喬山本人在高盛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生,通過關係,他弄到了方風雷助理的聯係方式,結果也是一樣,問明來意之後,對方給出的答案如出一轍。
陳喬山沒有放棄,最終,他從嚴教授那裏了解到一些情況。
方風雷本姓李,家裏老爺子是老革命,老方算得上根正苗紅的二代子弟。
嚴教授跟李家沒什麽關係,不過方風雷的妻子姓劉,是經濟學家劉國光的閨女。
劉國光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學泰鬥,也是國內經濟學最高獎的首任得主,同年被提名的還包括李股份、杜潤生、董輔礽等數十位知名經濟學家,能從中勝出,可見其影響力之重。
他的一些論調,比如“創造寬鬆經濟環境”、“微調”,以及同時防通脹和通縮的雙防理論,即便是一二十年之後,也仍是國內宏觀調控的理論依據。
劉教授和嚴教授年歲相差不小,不過兩家頗有淵源。
四十年代,劉國光考入西南聯大,曾在趙迺摶門下學習西方經濟學,十幾年後,嚴教授也成為趙先生的弟子,兩人是同門師兄弟,而且都是北大的教職,兩家的關係曆來不錯。
通過嚴老爺子,陳喬山終於跟方風雷本人聯係上。
劉教授曾是社科院副院長,離休之後一直住在崇文門附近的家屬樓,見麵地點就定在這。
“你就是小陳,這麽年輕?”劉教授已經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不過精神矍鑠,見到陳喬山,頗為驚訝。
“劉老好。”陳喬山沒敢怠慢。
“好,好,後生可畏。”劉教授仔細打量了陳喬山一陣,沒來由先讚了兩句。
不等陳喬山應對,他又對著嚴教授道:“昨天你說過之後,我找來小陳的論文看了兩遍,整篇文章立論新奇,發前人所未發,顯然是做足了功課,這很好嘛,不像是某些人,文章滿篇錦繡,看完卻不知所雲,要不然就是東拉西扯,沒一點幹貨,小陳很不錯,我們當年這般大的時候,還在先生門下求學,可做不來這等文章。”
“劉老,你這是在捧殺他啊,小陳資質還不錯,不過能有多大的進益,還得看他自己的機緣。”弟子被人誇獎,嚴教授頗有點老懷堪慰的意思,不過話裏還是點了兩句。
陳喬山說道:“老師說的是,論學問見識,我哪敢跟劉教授相提並論。”
劉國光是為數不多的學貫中西的學者,他更是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首倡者。
除了精通西方經濟學,五十年代初,他還曾留學蘇聯,對公有製經濟體製深有研究,早在七十年代末,他就率先發表論文,對市場經濟下的宏觀調控做了理論性闡述。
劉教授笑道:“你們年輕人也不能太過自謙,小陳,以你的年紀,能在經濟研究上發論文,已經是你們這一輩中的佼佼者了。”
方風雷在旁聽著,一直是默不作聲,此時卻是一驚,他如何能不知道,自家老丈人當年就是因為在經濟研究上發的一篇倡導市場化改革的文章,直接被中央點名,自此便一發而不可收。
有這層掌故在,作為劉家的女婿,方風雷對經濟研究的分量再清楚不過,那是社科院的核心刊物,陳喬山如此年紀,便能在上麵發文章,還真不能小覷。
嚴教授今天過來,可不是單純為了幫陳喬山引薦,薛暮橋病重,兩人商量著要一起去醫院探病,正好碰上,這才順便把陳喬山捎帶過來。
聊了一陣子,兩位老爺子便相攜離開,屋裏除了保姆,隻剩下方風雷和陳喬山,倒是頗為適合單獨談些事情。
“你是框架傳媒的幕後老板?”方風雷單刀直入,以他的關係網,想打聽點事情,真不是太難。
青山資本收購框架,又大筆投入進行行業整合,雖然做得隱秘,但也難逃有心人的關注,而且大額資金的跨境進出,都有跡可循,不是低調就能瞞下來的。
“是的。”陳喬山也很幹脆,既然對方問起,就肯定做過調查,這時再做否認沒有任何意義。
方風雷事前查過陳喬山的底細,結果讓他吃驚非小,如果不是親眼看過,他實難相信,麵前這個比自家女兒還要小上兩三歲的年輕人,竟然是一位億萬富豪。
在方風雷眼裏,有錢人不算什麽,作為國內投行業的領軍人物,跟他打交道的大多都是身價不菲的人物,但如陳喬山這般年紀的富一代,他還是頭回見。
雖然心裏有諸多疑問,不過兩人第一次見,也不好打探對方的隱私,方風雷壓下心頭的疑問,問道:“為什麽找上我們,你應該清楚,這個行業是不需要做營銷的。”
高盛可能真的不需要廣告,但不做營銷就有些言過其實,開發客戶、拓展渠道實際都是營銷的一部分,而且高盛高華畢竟不是高盛,兩者還是有相當差距的。
陳喬山笑道:“我覺得你們有這個需要。”
“為什麽這麽說?”方風雷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據我了解,貴司在北大做宣講,熱度很一般,我沒說錯吧?”
方風雷有些遲疑,這些情況他不是很清楚,但人家既然說了,想必也差不了太多,不過不管結果如何,他都是不會承認的。
為了建立高盛高華,高盛本部是付出極大代價的,方風雷心裏的抱負不小,中金是他一手起來的,高盛高華未必不能成為第二個中金。
方風雷也是有自己的驕傲的,即便是北大的學生,到了他手下,也隻是跑腿打雜般的存在,說實在的,他還真不是很在意,不過這些情況,也不用跟陳喬山解釋。
“你可能有些誤解,我們雖成立不滿一年,但團隊完整,所有員工都有豐富的執業經驗,不管是招實習生還是新員工,都隻是人才儲備,需求並沒有多大,而且能不能招到人,對公司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方風雷的話外之意很明顯,高盛高華不缺人,即便招人,來了也就是個打雜的,在北大能不能招到人,不會有什麽影響。
陳喬山自己就做過高盛的實習生,知道真正的投行生活是什麽狀態,他沒有跟方風雷辯駁,兩人談的不是一回事,他今天來,也不是與人爭長短,等了片刻,他問道:“方董,您聽說過格爾特曼薩克斯嗎?”
陳喬山刻意把語速放得很慢,好讓對方把每個字都聽得真切。
方風雷眼神有些迷茫,每個字他都聽清楚了,可組合到一起,並不明白其中的意義,他隻得問道:“什麽意思?”
陳喬山遞上一份折起來的a4紙,說道:“您看看吧。”
方風雷接過來一看,臉色突然變得很是古怪。
這是一份打印出來的新聞,看題頭應該是財政部官網公布的消息,內容很簡單,轉載的是04年各投行亞太區盈利排名,消息來自迪羅基,應該不存在問題,其中ubs以三億美金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就是格爾特曼薩克斯,然後才是ms和德意誌。
所謂的格爾特曼薩克西,其實是goldman sachs,翻譯過來就是高盛。
高盛很早就進入內地市場,從不用音譯,看到這裏,方風雷自然什麽都明白了,他很懷疑這份文件的真實性,可一轉念,回頭隻要一查什麽都清楚了,陳喬山不可能在這種事上造假。
放眼全球市場,高盛都是不容忽視的存在,誰能想到堂堂財政部的官網,竟然會鬧出這種烏龍,簡直就是笑話。
這還不算,後麵還羅列了不少相似的翻譯,甚至不少都出自內地專業的財經媒體。
方風雷略感尷尬,難怪陳喬山找上門拉廣告,感情高盛在國內的認知度如此之低,或者說,並沒有他以為的那般盡人皆知。
高盛不做廣告,高盛高華也未必有這方麵的需求,陳喬山雖有些把握,不過他也知道,貿然登門,十有八九見不到正主。
不管結果如何,陳喬山覺得還是要按正常途徑走一下流程,一來顯得正式,再者也讓對方有個準備,要是實在行不通,再想辦法就是。
他讓譚智先去跟人接觸,結果不太好,連續幾次約見,連個有分量的中層都沒見著,而且對方直言相告,高盛高華沒有廣告安排,未來也不會有這方麵的計劃。
陳喬山本人在高盛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生,通過關係,他弄到了方風雷助理的聯係方式,結果也是一樣,問明來意之後,對方給出的答案如出一轍。
陳喬山沒有放棄,最終,他從嚴教授那裏了解到一些情況。
方風雷本姓李,家裏老爺子是老革命,老方算得上根正苗紅的二代子弟。
嚴教授跟李家沒什麽關係,不過方風雷的妻子姓劉,是經濟學家劉國光的閨女。
劉國光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學泰鬥,也是國內經濟學最高獎的首任得主,同年被提名的還包括李股份、杜潤生、董輔礽等數十位知名經濟學家,能從中勝出,可見其影響力之重。
他的一些論調,比如“創造寬鬆經濟環境”、“微調”,以及同時防通脹和通縮的雙防理論,即便是一二十年之後,也仍是國內宏觀調控的理論依據。
劉教授和嚴教授年歲相差不小,不過兩家頗有淵源。
四十年代,劉國光考入西南聯大,曾在趙迺摶門下學習西方經濟學,十幾年後,嚴教授也成為趙先生的弟子,兩人是同門師兄弟,而且都是北大的教職,兩家的關係曆來不錯。
通過嚴老爺子,陳喬山終於跟方風雷本人聯係上。
劉教授曾是社科院副院長,離休之後一直住在崇文門附近的家屬樓,見麵地點就定在這。
“你就是小陳,這麽年輕?”劉教授已經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不過精神矍鑠,見到陳喬山,頗為驚訝。
“劉老好。”陳喬山沒敢怠慢。
“好,好,後生可畏。”劉教授仔細打量了陳喬山一陣,沒來由先讚了兩句。
不等陳喬山應對,他又對著嚴教授道:“昨天你說過之後,我找來小陳的論文看了兩遍,整篇文章立論新奇,發前人所未發,顯然是做足了功課,這很好嘛,不像是某些人,文章滿篇錦繡,看完卻不知所雲,要不然就是東拉西扯,沒一點幹貨,小陳很不錯,我們當年這般大的時候,還在先生門下求學,可做不來這等文章。”
“劉老,你這是在捧殺他啊,小陳資質還不錯,不過能有多大的進益,還得看他自己的機緣。”弟子被人誇獎,嚴教授頗有點老懷堪慰的意思,不過話裏還是點了兩句。
陳喬山說道:“老師說的是,論學問見識,我哪敢跟劉教授相提並論。”
劉國光是為數不多的學貫中西的學者,他更是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首倡者。
除了精通西方經濟學,五十年代初,他還曾留學蘇聯,對公有製經濟體製深有研究,早在七十年代末,他就率先發表論文,對市場經濟下的宏觀調控做了理論性闡述。
劉教授笑道:“你們年輕人也不能太過自謙,小陳,以你的年紀,能在經濟研究上發論文,已經是你們這一輩中的佼佼者了。”
方風雷在旁聽著,一直是默不作聲,此時卻是一驚,他如何能不知道,自家老丈人當年就是因為在經濟研究上發的一篇倡導市場化改革的文章,直接被中央點名,自此便一發而不可收。
有這層掌故在,作為劉家的女婿,方風雷對經濟研究的分量再清楚不過,那是社科院的核心刊物,陳喬山如此年紀,便能在上麵發文章,還真不能小覷。
嚴教授今天過來,可不是單純為了幫陳喬山引薦,薛暮橋病重,兩人商量著要一起去醫院探病,正好碰上,這才順便把陳喬山捎帶過來。
聊了一陣子,兩位老爺子便相攜離開,屋裏除了保姆,隻剩下方風雷和陳喬山,倒是頗為適合單獨談些事情。
“你是框架傳媒的幕後老板?”方風雷單刀直入,以他的關係網,想打聽點事情,真不是太難。
青山資本收購框架,又大筆投入進行行業整合,雖然做得隱秘,但也難逃有心人的關注,而且大額資金的跨境進出,都有跡可循,不是低調就能瞞下來的。
“是的。”陳喬山也很幹脆,既然對方問起,就肯定做過調查,這時再做否認沒有任何意義。
方風雷事前查過陳喬山的底細,結果讓他吃驚非小,如果不是親眼看過,他實難相信,麵前這個比自家女兒還要小上兩三歲的年輕人,竟然是一位億萬富豪。
在方風雷眼裏,有錢人不算什麽,作為國內投行業的領軍人物,跟他打交道的大多都是身價不菲的人物,但如陳喬山這般年紀的富一代,他還是頭回見。
雖然心裏有諸多疑問,不過兩人第一次見,也不好打探對方的隱私,方風雷壓下心頭的疑問,問道:“為什麽找上我們,你應該清楚,這個行業是不需要做營銷的。”
高盛可能真的不需要廣告,但不做營銷就有些言過其實,開發客戶、拓展渠道實際都是營銷的一部分,而且高盛高華畢竟不是高盛,兩者還是有相當差距的。
陳喬山笑道:“我覺得你們有這個需要。”
“為什麽這麽說?”方風雷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據我了解,貴司在北大做宣講,熱度很一般,我沒說錯吧?”
方風雷有些遲疑,這些情況他不是很清楚,但人家既然說了,想必也差不了太多,不過不管結果如何,他都是不會承認的。
為了建立高盛高華,高盛本部是付出極大代價的,方風雷心裏的抱負不小,中金是他一手起來的,高盛高華未必不能成為第二個中金。
方風雷也是有自己的驕傲的,即便是北大的學生,到了他手下,也隻是跑腿打雜般的存在,說實在的,他還真不是很在意,不過這些情況,也不用跟陳喬山解釋。
“你可能有些誤解,我們雖成立不滿一年,但團隊完整,所有員工都有豐富的執業經驗,不管是招實習生還是新員工,都隻是人才儲備,需求並沒有多大,而且能不能招到人,對公司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方風雷的話外之意很明顯,高盛高華不缺人,即便招人,來了也就是個打雜的,在北大能不能招到人,不會有什麽影響。
陳喬山自己就做過高盛的實習生,知道真正的投行生活是什麽狀態,他沒有跟方風雷辯駁,兩人談的不是一回事,他今天來,也不是與人爭長短,等了片刻,他問道:“方董,您聽說過格爾特曼薩克斯嗎?”
陳喬山刻意把語速放得很慢,好讓對方把每個字都聽得真切。
方風雷眼神有些迷茫,每個字他都聽清楚了,可組合到一起,並不明白其中的意義,他隻得問道:“什麽意思?”
陳喬山遞上一份折起來的a4紙,說道:“您看看吧。”
方風雷接過來一看,臉色突然變得很是古怪。
這是一份打印出來的新聞,看題頭應該是財政部官網公布的消息,內容很簡單,轉載的是04年各投行亞太區盈利排名,消息來自迪羅基,應該不存在問題,其中ubs以三億美金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就是格爾特曼薩克斯,然後才是ms和德意誌。
所謂的格爾特曼薩克西,其實是goldman sachs,翻譯過來就是高盛。
高盛很早就進入內地市場,從不用音譯,看到這裏,方風雷自然什麽都明白了,他很懷疑這份文件的真實性,可一轉念,回頭隻要一查什麽都清楚了,陳喬山不可能在這種事上造假。
放眼全球市場,高盛都是不容忽視的存在,誰能想到堂堂財政部的官網,竟然會鬧出這種烏龍,簡直就是笑話。
這還不算,後麵還羅列了不少相似的翻譯,甚至不少都出自內地專業的財經媒體。
方風雷略感尷尬,難怪陳喬山找上門拉廣告,感情高盛在國內的認知度如此之低,或者說,並沒有他以為的那般盡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