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媳婦在,幹起來也就不枯燥了!
大明:朱家老二,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青羊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清雪並未聽清朱棪所有的嘀咕聲,可孩子什麽的,她還是聽得一清二楚。
朱棪那一句“我們的孩子”,真是五雷轟頂,令常清雪當場破防。
“呸!不羞。我們明年才能完婚呢!現在哪來的孩子?”
常清雪本能地推了下朱棪,兩腮兒紅得像是瞬間塗抹了好幾層胭脂。
而才意識到這樣做不妥的她,跺了跺腳,扭身便小跑開去。
她到揚州來這一路上,自然免不了要設想,自己見到朱棪,會是怎麽樣的情景。
是故人重逢,暖心的一句“好久不見”……
還是“一對哥們兒”無所顧忌的嬉鬧……
更有可能是,因將結為連理,彼此又太熟,而都變得感覺不自在。
常清雪萬沒想到,兩人剛碰麵,朱棪就來上一句,“我們的孩子叫什麽?”,直擊她的靈魂。
怎麽兩年不見,跟腦袋少根筋的糙軍漢似的?
這小子,之前明明不是這樣的人啊……
再次見麵,話卻一句都沒法往下聊,常清雪直想跑得遠遠的,先躲著朱棪一會。
朱棪可不會讓這人兒一見麵,就躲著自己,但他也沒強行去拽住人家。
他隻使了個手段,裝虛弱,就輕易將常大小姐拿捏了。
“哎呀!哎呦!我、我這暈呐。忙活了這麽些天,都沒好好歇歇……”
朱棪摸著頭,捂住心口,故作腿發軟的,要向前栽倒。
魯明義在旁看得眼都不敢眨,內心更在想,吳王殿下這是在玩的什麽花啊?
你幾天沒好好歇歇?!
你這幾天哪次不是中午未時就躲營帳裏,整整睡了一個時辰……
到傍晚還不到酉時,就趴石案上呼呼大睡,雷打都叫不醒的……
大夥都知道您氣血虛,得養著,沒敢說您什麽。
但您也用不著在王妃麵前這麽演吧?
魯明義有些兒酸腐,不知道兒女間的情調為何,他隻覺得小吳王殿下這樣讓王妃白擔心,實在是不厚道。
“呀”的輕叫一聲,常清雪連忙趕回朱棪身旁,扶住他,擔心地問道:“還好吧?你說你幹嘛這麽拚啊……”
“知道你心係百姓,但也要量力而為呐!該休息就要休息。日子還長著,事兒不是短時間能做完的。”
她心地純淨,並沒有第一時間懷疑朱棪是裝的。
但常清雪也非傻妞,一接觸到朱棪,見他那反應,她就明白了,立刻想撒手。
朱棪這次將常清雪緊緊攥在手中:“這不是身邊少了你這麽個賢內助嘛?”
若非整個揚州城,現在也還是一馬平川的境地,朱棪真要當場把這俏麗女子攬進懷裏。
雖說常清雪現在年歲尚小,但骨架子大,看著已經差不多十六歲的模樣了。
“哼!你就欺負我吧你。打小就知道欺負我……”常清雪不服氣,掙紮著要甩開手。
朱棪在她耳邊吹氣:“你掃腿啊!一腿把我掃栽下去,不就自由了嘛。”
常清雪翻了翻白眼,心裏那叫一個委屈,她哪敢像朱棪說的那麽做啊。
要這個小吳王真摔出個好歹來,自己就算有王妃的身份,也不頂用。
魯明義看不下去了,以袖掩麵,逃也似的離開土地廟營帳,他還要去幫楊府尊清點皇帝送來的物資呢。
半個時辰後,朱棪也算和常清雪膩歪完了,當他們手挽手走出營帳,楊憲與樊振正好清點好物資,來報與小吳王知曉。
靜靜聽完報告,朱棪連連點頭:“既然這次送來的稻種,已足夠四成農田複耕。銀子也充足,楊知府!我們何不加一條呢……”
“從今兒開始,凡十日內趕回揚州,對上戶籍冊的前五十名。不僅能有一兩現銀安家費,小吳王這一千兵士,還會幫他們種地!”
楊憲一聽,頓感意外的補充問道:“前五十名?餘者不候嗎?那百姓們不得搶瘋了嘛……”
“對啊!這是與民實惠,讓他們多點積極性。”
朱棪不懷好意的笑道:“難不成,要如你心裏所盤算的那樣。告訴百姓們,若立春之時回不來……”
“那所遺田地,均將視作無主荒田,由州府無償收回,另著人耕種嗎?楊憲啊!這是消極的方案呐。”
他逼視著對方,直截了當地剖露道:“這想法可要不得!初看時,確實立竿見影,但實則是與民爭利,與苛政無異!”
楊憲被朱棪連番話語,衝擊得渾身發顫,臉色急劇變幻,訥訥不知該做何回應。
他最震驚的無外乎……
小吳王怎麽這麽清楚我在想些什麽?
還一頂苛政的大帽子扣下來,這叫他連反駁的餘地都沒有。
為了政績上好看,為了揚州能在今年田地複耕半數左右,楊憲確實在清點完這第一批物資時,就有這樣設想過。
他也曉得這其中有逼民就範、官占民田的性質,皇帝是最見不得的。
但他真管不了那麽多,就是急著要出成績。
楊憲不敢再麵對朱棪,俯首深揖,顫聲道:“請吳王殿下恕罪!臣,知錯了……”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朱棪點頭表示讚許,“魯主簿!發文吧。”
“謹遵王命!”魯明義拜服,迅速退去。
這個臉色漸漸紅潤起來的漢子,內心也早掀起驚濤駭浪,覺得吳王殿下雖年少,做事卻頗老練,且深諳人心。
揚州城百裏外的官道,一棵粗大老樹上,釘著蓋有揚州知府鮮紅官印的告示。
樹下,兩個屬於朱棪吳王編製的兵士,正在敲鑼打鼓,向過往百姓高聲宣讀告示內容。
道上、田野間及山路旁,一批批流民或驅趕驢車、或拖家帶口的,拚命往前擠。
這些人雖個個麵有菜色,卻亢奮的笑著,人群裏不時傳出陣陣焦急的催促。
“快走!快走!再晚了,可就要被人搶了……”
“不但有安家費拿,官府還幫我們種田呢。”
“天大的好事呐!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如此情形,也在山東邊境、長江岸邊上演著,一時間竟造成了每日至少有兩千百姓,回到了故土揚州。
朱棪那一句“我們的孩子”,真是五雷轟頂,令常清雪當場破防。
“呸!不羞。我們明年才能完婚呢!現在哪來的孩子?”
常清雪本能地推了下朱棪,兩腮兒紅得像是瞬間塗抹了好幾層胭脂。
而才意識到這樣做不妥的她,跺了跺腳,扭身便小跑開去。
她到揚州來這一路上,自然免不了要設想,自己見到朱棪,會是怎麽樣的情景。
是故人重逢,暖心的一句“好久不見”……
還是“一對哥們兒”無所顧忌的嬉鬧……
更有可能是,因將結為連理,彼此又太熟,而都變得感覺不自在。
常清雪萬沒想到,兩人剛碰麵,朱棪就來上一句,“我們的孩子叫什麽?”,直擊她的靈魂。
怎麽兩年不見,跟腦袋少根筋的糙軍漢似的?
這小子,之前明明不是這樣的人啊……
再次見麵,話卻一句都沒法往下聊,常清雪直想跑得遠遠的,先躲著朱棪一會。
朱棪可不會讓這人兒一見麵,就躲著自己,但他也沒強行去拽住人家。
他隻使了個手段,裝虛弱,就輕易將常大小姐拿捏了。
“哎呀!哎呦!我、我這暈呐。忙活了這麽些天,都沒好好歇歇……”
朱棪摸著頭,捂住心口,故作腿發軟的,要向前栽倒。
魯明義在旁看得眼都不敢眨,內心更在想,吳王殿下這是在玩的什麽花啊?
你幾天沒好好歇歇?!
你這幾天哪次不是中午未時就躲營帳裏,整整睡了一個時辰……
到傍晚還不到酉時,就趴石案上呼呼大睡,雷打都叫不醒的……
大夥都知道您氣血虛,得養著,沒敢說您什麽。
但您也用不著在王妃麵前這麽演吧?
魯明義有些兒酸腐,不知道兒女間的情調為何,他隻覺得小吳王殿下這樣讓王妃白擔心,實在是不厚道。
“呀”的輕叫一聲,常清雪連忙趕回朱棪身旁,扶住他,擔心地問道:“還好吧?你說你幹嘛這麽拚啊……”
“知道你心係百姓,但也要量力而為呐!該休息就要休息。日子還長著,事兒不是短時間能做完的。”
她心地純淨,並沒有第一時間懷疑朱棪是裝的。
但常清雪也非傻妞,一接觸到朱棪,見他那反應,她就明白了,立刻想撒手。
朱棪這次將常清雪緊緊攥在手中:“這不是身邊少了你這麽個賢內助嘛?”
若非整個揚州城,現在也還是一馬平川的境地,朱棪真要當場把這俏麗女子攬進懷裏。
雖說常清雪現在年歲尚小,但骨架子大,看著已經差不多十六歲的模樣了。
“哼!你就欺負我吧你。打小就知道欺負我……”常清雪不服氣,掙紮著要甩開手。
朱棪在她耳邊吹氣:“你掃腿啊!一腿把我掃栽下去,不就自由了嘛。”
常清雪翻了翻白眼,心裏那叫一個委屈,她哪敢像朱棪說的那麽做啊。
要這個小吳王真摔出個好歹來,自己就算有王妃的身份,也不頂用。
魯明義看不下去了,以袖掩麵,逃也似的離開土地廟營帳,他還要去幫楊府尊清點皇帝送來的物資呢。
半個時辰後,朱棪也算和常清雪膩歪完了,當他們手挽手走出營帳,楊憲與樊振正好清點好物資,來報與小吳王知曉。
靜靜聽完報告,朱棪連連點頭:“既然這次送來的稻種,已足夠四成農田複耕。銀子也充足,楊知府!我們何不加一條呢……”
“從今兒開始,凡十日內趕回揚州,對上戶籍冊的前五十名。不僅能有一兩現銀安家費,小吳王這一千兵士,還會幫他們種地!”
楊憲一聽,頓感意外的補充問道:“前五十名?餘者不候嗎?那百姓們不得搶瘋了嘛……”
“對啊!這是與民實惠,讓他們多點積極性。”
朱棪不懷好意的笑道:“難不成,要如你心裏所盤算的那樣。告訴百姓們,若立春之時回不來……”
“那所遺田地,均將視作無主荒田,由州府無償收回,另著人耕種嗎?楊憲啊!這是消極的方案呐。”
他逼視著對方,直截了當地剖露道:“這想法可要不得!初看時,確實立竿見影,但實則是與民爭利,與苛政無異!”
楊憲被朱棪連番話語,衝擊得渾身發顫,臉色急劇變幻,訥訥不知該做何回應。
他最震驚的無外乎……
小吳王怎麽這麽清楚我在想些什麽?
還一頂苛政的大帽子扣下來,這叫他連反駁的餘地都沒有。
為了政績上好看,為了揚州能在今年田地複耕半數左右,楊憲確實在清點完這第一批物資時,就有這樣設想過。
他也曉得這其中有逼民就範、官占民田的性質,皇帝是最見不得的。
但他真管不了那麽多,就是急著要出成績。
楊憲不敢再麵對朱棪,俯首深揖,顫聲道:“請吳王殿下恕罪!臣,知錯了……”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朱棪點頭表示讚許,“魯主簿!發文吧。”
“謹遵王命!”魯明義拜服,迅速退去。
這個臉色漸漸紅潤起來的漢子,內心也早掀起驚濤駭浪,覺得吳王殿下雖年少,做事卻頗老練,且深諳人心。
揚州城百裏外的官道,一棵粗大老樹上,釘著蓋有揚州知府鮮紅官印的告示。
樹下,兩個屬於朱棪吳王編製的兵士,正在敲鑼打鼓,向過往百姓高聲宣讀告示內容。
道上、田野間及山路旁,一批批流民或驅趕驢車、或拖家帶口的,拚命往前擠。
這些人雖個個麵有菜色,卻亢奮的笑著,人群裏不時傳出陣陣焦急的催促。
“快走!快走!再晚了,可就要被人搶了……”
“不但有安家費拿,官府還幫我們種田呢。”
“天大的好事呐!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如此情形,也在山東邊境、長江岸邊上演著,一時間竟造成了每日至少有兩千百姓,回到了故土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