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十四歲的皇子治揚州,會被當笑話的
大明:朱家老二,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青羊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著弟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在耳邊吵吵,再想想親爹和老二都是那種倔脾氣的人,朱標頓覺頭都大了。
要真是這樣下去的話,這爺兒倆非天天互掐不可……
還真得去跟爹先通通氣,看看他什麽態度才行!
想了想,朱標就問魯明義:“魯主簿!府衙在哪兒?我想,陛下和劉先生應該轉到那裏去了。”
“什麽?這這這……”
魯明義大驚,好險沒讓嘴裏的饃噎死。透了口氣,他說起話來也磕磕巴巴的。
“這揚州城哪還有府衙啊?早在大青軍占領時,就給夷平了。”
朱標不由蹙眉:“那你平日裏如何處理政務?”
“在這趙老漢家,或在土地廟!”魯明義羞愧道。
“哎!還是先帶我去府衙瞧瞧吧。”
魯明義領命,跟著朱標調頭便走,沒幾步就走到了前麵。
進了頹敗的通川門,不多時,朱標兩人就遇上劉伯溫。
“太子殿下!”
“劉先生!”
“屬下揚州主簿魯明義,見過劉先生……”
劉伯溫略驚異於魯明義的突然現身,又表明了皇帝就在府衙。
朱標兩人便與他作別,分頭向前行。
劉伯溫出了城西外,很快就從楊憲口中得知二殿下收斂骸骨、太子殿下分食於民的事。
他一路走來,思慮良久,本是想舉薦楊憲來當這個揚州知府的,但如今他卻猶疑了。
不單單是因為劉伯溫聽到兩位皇子的所作所為,有些意外。他更是察覺出楊憲語氣中隱隱透出一絲嫉恨與不屑。
楊憲確實是個幹才,但光不敬當今皇室這一點,劉伯溫就不知該不該舉薦他。
而另一頭,朱元璋見到朱標帶來揚州僅剩的一個官兒,問明一些情由,又聽了老大透露出朱棪的意思,他不禁為之一樂。
“哼!這糙小子。真的跟你這麽說?”
朱標默然,點了點頭。
“他還收斂了一些骸骨,還去山上看水源?”
朱元璋又瞧了老大一眼,沒好氣的評價道:“婦人之仁!這兩年,他手上都不知道沾了多少人命,現在才來裝模作樣……”
“難道苛政害死人就可怕,戰爭死人就不可怕了?他想治州?何德何能啊!施政可不像打仗,隨便給點小恩小惠,就能拉起一班人來幹。”
他說著,拉了拉衣領,吐出口濁氣道:“否則,咱也不用為了製衡這些文臣武將、為了天下民生,日日夜夜這麽頭疼了!”
“是啊!打天下不容易,治天下更難呐。”朱標表示讚同道。“非得時時權衡、恩威並施才行!”
朱元璋更是揚眉一笑,瞥了眼朱標:“老大啊!看來剛才你已經被老二上了一課。恩威並施……”
“這可不像能從你嘴裏說出的話!你平日裏,都是學宋濂那老夫子,說著什麽‘天下方定,要多施恩,與民更始’的話。”
不過,他現在在考慮民生,知道自家老二也想出一份力,心情很不錯,這話倒沒有怪老大的意思,反而是在褒獎朱標。
朱元璋迅速從府衙的一個小土堆上坐起來,半點兒沒皇帝樣的拍拍屁股,道:“好了!咱知道了。走!先去吃飯。”
揚州城內,朱元璋回味著當小沙彌時顛沛流離的日子,看著難得吃一回肉像過年的百姓,他是既感傷又高興。
他當晚也美美一餐,便一手一個拉著朱標、朱棪,鑽進了停在土地廟前的輦車中,這明顯是要爺兒仨關起門來咬耳朵。
月光之下,劉伯溫與楊憲站在已經找不出丁點完整物事的府衙大堂內。
劉伯溫經過一個白天的內心掙紮,終於打定了主意。他覺得要論清高、要論瞧不起朱家人,自己不也仍是這種心態。
怎麽能獨獨怨責於楊憲呢?
至於二皇子也要治理揚州的意圖……
劉伯溫也認為,皇帝陛下是不會答應的。
最明顯的一個原因,讓一個沒讀過幾年書、年僅十四歲的皇子出任一州長官……
傳出去的話,天下人都會在想,大明皇帝是不是任人唯親、是不是嫉賢妒能的?
劉伯溫踱了幾步,猛回頭問道:“楊憲!你現在幾品呐?”
“學生入翰林院不久,是個從七品的待詔。”
劉伯溫點頭沉吟:“我打算請旨,為你進正五品,並升任知府。”
楊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動的問:“恩師!學生所任何處?”
“就是你腳下,揚州府!”
楊憲越發驚詫,不禁四望,沮喪地顫聲道:“怎麽是這……”
“楊憲啊!你別看它現在一片斷瓦殘垣,但要不了多久,它就要大變樣了。”
劉伯溫知道這學生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實乃人之常情,他悉心的引導道。
“朝廷馬上就要施行新政,與民安息,壯大國力。揚州昔日何等繁華,天下何人不識揚州啊……”
“它現在越是破敗,在能人眼中也越大有可為!而且從今起,陛下心上都會老惦記著這個地方,甚至會把治理揚州作為大明的典範。”
看到楊憲眼中逐漸放射出精光,劉伯溫很滿意:“朝廷後續也會提供大量的財力物力支援,讓揚州盡快在幾年之內重現繁榮……”
“楊憲呐。揚州現在可是一座龍門,就看你有沒有吃苦的勇氣,能不能跳得過去了!”
楊憲腦子轉得快,立刻便想明白其中的關竅。
他覺得隻要誰在這揚州任上待三年,不用做得太好,隻要表麵看著過得去,官職也能蹭蹭蹭往上提,進入大明文官核心階層也不是不可能。
楊憲當即激動萬分的表態:“恩師!學生都明白了。萬恩師不要請授學生五品銜,學生仍憑七品翰林銜,治理揚州!”
“好楊憲!我果然沒有看錯人,壯誌可嘉。”
劉伯溫接著又與楊憲深入交談了不少關於治理揚州的實務。
輦車中,朱家爺兒仨卻注定不可能像劉伯溫這樣正經的進行交談。
除了朱標偶爾拽幾句文縐縐的,他們聊揚州,就像老農一家在說,某塊地該種什麽莊稼一樣,致令輦車內外,時不時回蕩著歡快的笑聲。
話到最後,朱棪呷了口茶水,做出總結:“其實在揚州,頭幾年,就隻能做三件事。民生、民生,還它娘的是民生……”
“其實,爹你比我清楚。民隻有肯在這兒生存,揚州才能活啊!民也隻有一代一代在這兒生生不息,揚州才能興旺啊!”
“因此,爹!您就放心大膽的,給兒子個機會吧。反正這揚州也沒什麽可敗的……”
要真是這樣下去的話,這爺兒倆非天天互掐不可……
還真得去跟爹先通通氣,看看他什麽態度才行!
想了想,朱標就問魯明義:“魯主簿!府衙在哪兒?我想,陛下和劉先生應該轉到那裏去了。”
“什麽?這這這……”
魯明義大驚,好險沒讓嘴裏的饃噎死。透了口氣,他說起話來也磕磕巴巴的。
“這揚州城哪還有府衙啊?早在大青軍占領時,就給夷平了。”
朱標不由蹙眉:“那你平日裏如何處理政務?”
“在這趙老漢家,或在土地廟!”魯明義羞愧道。
“哎!還是先帶我去府衙瞧瞧吧。”
魯明義領命,跟著朱標調頭便走,沒幾步就走到了前麵。
進了頹敗的通川門,不多時,朱標兩人就遇上劉伯溫。
“太子殿下!”
“劉先生!”
“屬下揚州主簿魯明義,見過劉先生……”
劉伯溫略驚異於魯明義的突然現身,又表明了皇帝就在府衙。
朱標兩人便與他作別,分頭向前行。
劉伯溫出了城西外,很快就從楊憲口中得知二殿下收斂骸骨、太子殿下分食於民的事。
他一路走來,思慮良久,本是想舉薦楊憲來當這個揚州知府的,但如今他卻猶疑了。
不單單是因為劉伯溫聽到兩位皇子的所作所為,有些意外。他更是察覺出楊憲語氣中隱隱透出一絲嫉恨與不屑。
楊憲確實是個幹才,但光不敬當今皇室這一點,劉伯溫就不知該不該舉薦他。
而另一頭,朱元璋見到朱標帶來揚州僅剩的一個官兒,問明一些情由,又聽了老大透露出朱棪的意思,他不禁為之一樂。
“哼!這糙小子。真的跟你這麽說?”
朱標默然,點了點頭。
“他還收斂了一些骸骨,還去山上看水源?”
朱元璋又瞧了老大一眼,沒好氣的評價道:“婦人之仁!這兩年,他手上都不知道沾了多少人命,現在才來裝模作樣……”
“難道苛政害死人就可怕,戰爭死人就不可怕了?他想治州?何德何能啊!施政可不像打仗,隨便給點小恩小惠,就能拉起一班人來幹。”
他說著,拉了拉衣領,吐出口濁氣道:“否則,咱也不用為了製衡這些文臣武將、為了天下民生,日日夜夜這麽頭疼了!”
“是啊!打天下不容易,治天下更難呐。”朱標表示讚同道。“非得時時權衡、恩威並施才行!”
朱元璋更是揚眉一笑,瞥了眼朱標:“老大啊!看來剛才你已經被老二上了一課。恩威並施……”
“這可不像能從你嘴裏說出的話!你平日裏,都是學宋濂那老夫子,說著什麽‘天下方定,要多施恩,與民更始’的話。”
不過,他現在在考慮民生,知道自家老二也想出一份力,心情很不錯,這話倒沒有怪老大的意思,反而是在褒獎朱標。
朱元璋迅速從府衙的一個小土堆上坐起來,半點兒沒皇帝樣的拍拍屁股,道:“好了!咱知道了。走!先去吃飯。”
揚州城內,朱元璋回味著當小沙彌時顛沛流離的日子,看著難得吃一回肉像過年的百姓,他是既感傷又高興。
他當晚也美美一餐,便一手一個拉著朱標、朱棪,鑽進了停在土地廟前的輦車中,這明顯是要爺兒仨關起門來咬耳朵。
月光之下,劉伯溫與楊憲站在已經找不出丁點完整物事的府衙大堂內。
劉伯溫經過一個白天的內心掙紮,終於打定了主意。他覺得要論清高、要論瞧不起朱家人,自己不也仍是這種心態。
怎麽能獨獨怨責於楊憲呢?
至於二皇子也要治理揚州的意圖……
劉伯溫也認為,皇帝陛下是不會答應的。
最明顯的一個原因,讓一個沒讀過幾年書、年僅十四歲的皇子出任一州長官……
傳出去的話,天下人都會在想,大明皇帝是不是任人唯親、是不是嫉賢妒能的?
劉伯溫踱了幾步,猛回頭問道:“楊憲!你現在幾品呐?”
“學生入翰林院不久,是個從七品的待詔。”
劉伯溫點頭沉吟:“我打算請旨,為你進正五品,並升任知府。”
楊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動的問:“恩師!學生所任何處?”
“就是你腳下,揚州府!”
楊憲越發驚詫,不禁四望,沮喪地顫聲道:“怎麽是這……”
“楊憲啊!你別看它現在一片斷瓦殘垣,但要不了多久,它就要大變樣了。”
劉伯溫知道這學生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實乃人之常情,他悉心的引導道。
“朝廷馬上就要施行新政,與民安息,壯大國力。揚州昔日何等繁華,天下何人不識揚州啊……”
“它現在越是破敗,在能人眼中也越大有可為!而且從今起,陛下心上都會老惦記著這個地方,甚至會把治理揚州作為大明的典範。”
看到楊憲眼中逐漸放射出精光,劉伯溫很滿意:“朝廷後續也會提供大量的財力物力支援,讓揚州盡快在幾年之內重現繁榮……”
“楊憲呐。揚州現在可是一座龍門,就看你有沒有吃苦的勇氣,能不能跳得過去了!”
楊憲腦子轉得快,立刻便想明白其中的關竅。
他覺得隻要誰在這揚州任上待三年,不用做得太好,隻要表麵看著過得去,官職也能蹭蹭蹭往上提,進入大明文官核心階層也不是不可能。
楊憲當即激動萬分的表態:“恩師!學生都明白了。萬恩師不要請授學生五品銜,學生仍憑七品翰林銜,治理揚州!”
“好楊憲!我果然沒有看錯人,壯誌可嘉。”
劉伯溫接著又與楊憲深入交談了不少關於治理揚州的實務。
輦車中,朱家爺兒仨卻注定不可能像劉伯溫這樣正經的進行交談。
除了朱標偶爾拽幾句文縐縐的,他們聊揚州,就像老農一家在說,某塊地該種什麽莊稼一樣,致令輦車內外,時不時回蕩著歡快的笑聲。
話到最後,朱棪呷了口茶水,做出總結:“其實在揚州,頭幾年,就隻能做三件事。民生、民生,還它娘的是民生……”
“其實,爹你比我清楚。民隻有肯在這兒生存,揚州才能活啊!民也隻有一代一代在這兒生生不息,揚州才能興旺啊!”
“因此,爹!您就放心大膽的,給兒子個機會吧。反正這揚州也沒什麽可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