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易已經有些弄明白這家夥了,純屬強驢子的脾氣,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那種人,“哎,你說的這些不過紙上談兵罷了,你又沒做過,誰知道你到底行還是不行啊。”不過年輕氣盛,最受不得激將。
她這趟若能得到餘紹軒的幫忙,倒可省事不少。
“喲,小瞧哥不是,大不了我就隨你走這一趟,讓你見識見識你哥我的本事,販點糧食算得了什麽!”餘紹軒果然中計,拍著不怎麽寬厚的胸膛就把事兒給攬下了。
“你盡管等著瞧好吧,明天一早就我把子瑜給你叫過來。”
“什麽?鬧了半天你還是不敢,是讓楚子瑜幫你啊!”無論是語氣,還是神情,餘易明晃晃的掛著就是瞧不起你。
餘紹軒再次被餘易的輕視氣到了,狠狠的瞪了她一眼,“這點小事還需要他幫忙嗎?我是看他家分號多,明天叫他派人把你的銀子給拉過去,咱們到了臨安府去他家分號取就是了。難不成你還準備把八千兩銀子自己拉到臨安府去?”
那不屑的目光像看白癡似的,“自己什麽都不懂,還敢瞧不起人!”
被鄙視了的餘易聽了他的話不但沒有不高興,反倒開心得很。
又詳細的問了幾句,才知道原來大慶國還沒有原始得那麽徹底!楚子瑜家做的事不正是錢莊的雛形?
餘易一來就嚐到了沒本錢的苦頭,要是將來能開辦錢莊,倒是門不錯的生意。
不過這事暫時還隻能想想。
與餘紹軒商議定,臨安府之行已迫在眉睫了。雖然向王貴義借來的銀子沒有利息,但到底隻有一月期限,到期還不出銀子來,照常得搭上整個餘家。
趁著睡足了精神好,餘易接著又見了餘記糧鋪的管事,擺出很虛心的姿態了解了糧鋪以前的運作方式。
不得不說,餘福這人的觸手伸得夠長,家裏家外全有他的影子,好在現在謀害家主的事情敗露後,已被關押在縣衙監牢等著斬首。
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古往今來,都是這麽個理兒。這樣處理起善後來,對餘易來說還不算為難。
餘易正為著出行做準備,這暫且不提,可遠在京城的朝堂之上正發生著的事就沒有這麽平靜無波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堂上的風吹草動都關係著整個國家的臣民。那遠在豐城,隻想當個小財主的餘易又會受到什麽影響呢?現在還沒人知道。
戶部左侍郎陸子濯拿著一份文書頭痛欲裂。
西北的大旱終是引發了騷亂,他最擔心的問題成了事實,有一支義軍正逐漸成形。
即使奏報已上達天聽,可朝堂上,寧王一派仍毫不在意,繼續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內閣大學士楊正浩更是一口一個派軍鎮壓,以示天威。還百姓之安樂,方可得民心。為誰得民心?實在是居心叵測!
寧王的野心日益膨脹,簡直把皇座上的皇帝視若無物,連同像他這樣的忠君派日子大都不好過。
“砰!”實在可惡!他一手把文書砸在案幾上,把案上的杯盞震得清響,似乎那案幾上跳躍著的正是他的怒氣。簡直就是亂臣賊子!
“大人,事已至此,得著手準備軍備糧草了吧。”旁邊躬身說話的是他的得力副手戶部餘郎中。
明顯是見他氣不忿,岔開話題勸慰他了。
陸子濯長歎了一聲,“怕是用不著啊!”最終隻是吐出了這句。
兩人同時默然。
寧王已同意出兵鎮壓,給戍邊的蕭家軍下了調令。
所謂義軍,不過一群吃不飽肚子的流民罷了,朝廷不思安撫反而要鎮壓,醉翁之意怕是在於蕭家軍吧!
這點但凡是個明白人都能想得清楚,但卻沒誰敢說出口。
寧王獨掌大慶國朝政,兵部及各都指揮使司都是他的人,儼然一言九鼎的帝王,與那光明正大的龍椅就差了個明正言順,若說還有變數,那就隻能是唯一不在他手中的蕭家軍了。
蕭家軍是蕭家的私軍,當初蕭家祖上就是靠這股力量力擁太宗皇帝定鼎天下,後來太宗皇帝感念蕭家功勳,仍然將那支戰無不勝的鐵血隊伍交還到蕭家曆代國公爺手裏。
這些年來,蕭家軍駐守大慶邊防,把整個大慶國保護得鐵桶一般,免受外敵入侵,讓大慶的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無論民間還是朝堂,蕭軍家的威名都很盛。
這樣一支雄兵的主人,也就是這代的蕭國公蕭揚卻隻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病秧子,不過隻要他尚有一口氣在,就沒人敢忽略他的存在。
聽說他一直在養病,已經許久絕跡於人前了。
而今天寧王下達的命令卻是讓蕭揚親自領兵,去西北平叛。還用得著說打的什麽主意嗎?
蕭家人丁單薄,傳到這一代除了尚未娶親的蕭國公蕭揚外再無男丁,要是蕭揚什麽時候沒了,蕭家就會徹底的斷了傳承,朝廷再收回蕭家軍將名正言順!
顯然餘郎中也明白過來。他們戶部上頭還有尚書,決策之事還輪不到他們操心。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寧王給蕭家軍的調令在早朝時就下達了,現在已近休衙時間,上頭仍然沒有任何動靜,明擺著在後勤上寧王就沒準備供給蕭家軍。
鐵血軍隊用來對付境內的流民,完全是殺雞用牛刀之舉!但若是一隻餓軍、疲軍呢?軍心不穩,補給不足,再加上他本身病弱的身體,蕭揚能不能活著撐到西北都是個問題。
“調動蕭家軍,若是邊防出了問題可就麻煩了!”餘郎中同樣緊皺著眉頭開口道。
“那倒不至於,大慶國的邊防那都是真刀真槍的拚出來的,現在四鄰哪還有強敵?咱們不去找他們的麻煩就不錯了。”提到邊防,每一個人大慶人驕傲的反應都差不多,就連位居廟堂的陸侍郎也不能例外。
餘郎中隻是隨口有感而發,並不真的擔心什麽,默默的為這一代的蕭國公表示同情後,也隻能自嘲一聲自己隻是個奉命行事的五品小官罷了,憂得了誰?
她這趟若能得到餘紹軒的幫忙,倒可省事不少。
“喲,小瞧哥不是,大不了我就隨你走這一趟,讓你見識見識你哥我的本事,販點糧食算得了什麽!”餘紹軒果然中計,拍著不怎麽寬厚的胸膛就把事兒給攬下了。
“你盡管等著瞧好吧,明天一早就我把子瑜給你叫過來。”
“什麽?鬧了半天你還是不敢,是讓楚子瑜幫你啊!”無論是語氣,還是神情,餘易明晃晃的掛著就是瞧不起你。
餘紹軒再次被餘易的輕視氣到了,狠狠的瞪了她一眼,“這點小事還需要他幫忙嗎?我是看他家分號多,明天叫他派人把你的銀子給拉過去,咱們到了臨安府去他家分號取就是了。難不成你還準備把八千兩銀子自己拉到臨安府去?”
那不屑的目光像看白癡似的,“自己什麽都不懂,還敢瞧不起人!”
被鄙視了的餘易聽了他的話不但沒有不高興,反倒開心得很。
又詳細的問了幾句,才知道原來大慶國還沒有原始得那麽徹底!楚子瑜家做的事不正是錢莊的雛形?
餘易一來就嚐到了沒本錢的苦頭,要是將來能開辦錢莊,倒是門不錯的生意。
不過這事暫時還隻能想想。
與餘紹軒商議定,臨安府之行已迫在眉睫了。雖然向王貴義借來的銀子沒有利息,但到底隻有一月期限,到期還不出銀子來,照常得搭上整個餘家。
趁著睡足了精神好,餘易接著又見了餘記糧鋪的管事,擺出很虛心的姿態了解了糧鋪以前的運作方式。
不得不說,餘福這人的觸手伸得夠長,家裏家外全有他的影子,好在現在謀害家主的事情敗露後,已被關押在縣衙監牢等著斬首。
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古往今來,都是這麽個理兒。這樣處理起善後來,對餘易來說還不算為難。
餘易正為著出行做準備,這暫且不提,可遠在京城的朝堂之上正發生著的事就沒有這麽平靜無波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堂上的風吹草動都關係著整個國家的臣民。那遠在豐城,隻想當個小財主的餘易又會受到什麽影響呢?現在還沒人知道。
戶部左侍郎陸子濯拿著一份文書頭痛欲裂。
西北的大旱終是引發了騷亂,他最擔心的問題成了事實,有一支義軍正逐漸成形。
即使奏報已上達天聽,可朝堂上,寧王一派仍毫不在意,繼續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內閣大學士楊正浩更是一口一個派軍鎮壓,以示天威。還百姓之安樂,方可得民心。為誰得民心?實在是居心叵測!
寧王的野心日益膨脹,簡直把皇座上的皇帝視若無物,連同像他這樣的忠君派日子大都不好過。
“砰!”實在可惡!他一手把文書砸在案幾上,把案上的杯盞震得清響,似乎那案幾上跳躍著的正是他的怒氣。簡直就是亂臣賊子!
“大人,事已至此,得著手準備軍備糧草了吧。”旁邊躬身說話的是他的得力副手戶部餘郎中。
明顯是見他氣不忿,岔開話題勸慰他了。
陸子濯長歎了一聲,“怕是用不著啊!”最終隻是吐出了這句。
兩人同時默然。
寧王已同意出兵鎮壓,給戍邊的蕭家軍下了調令。
所謂義軍,不過一群吃不飽肚子的流民罷了,朝廷不思安撫反而要鎮壓,醉翁之意怕是在於蕭家軍吧!
這點但凡是個明白人都能想得清楚,但卻沒誰敢說出口。
寧王獨掌大慶國朝政,兵部及各都指揮使司都是他的人,儼然一言九鼎的帝王,與那光明正大的龍椅就差了個明正言順,若說還有變數,那就隻能是唯一不在他手中的蕭家軍了。
蕭家軍是蕭家的私軍,當初蕭家祖上就是靠這股力量力擁太宗皇帝定鼎天下,後來太宗皇帝感念蕭家功勳,仍然將那支戰無不勝的鐵血隊伍交還到蕭家曆代國公爺手裏。
這些年來,蕭家軍駐守大慶邊防,把整個大慶國保護得鐵桶一般,免受外敵入侵,讓大慶的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無論民間還是朝堂,蕭軍家的威名都很盛。
這樣一支雄兵的主人,也就是這代的蕭國公蕭揚卻隻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病秧子,不過隻要他尚有一口氣在,就沒人敢忽略他的存在。
聽說他一直在養病,已經許久絕跡於人前了。
而今天寧王下達的命令卻是讓蕭揚親自領兵,去西北平叛。還用得著說打的什麽主意嗎?
蕭家人丁單薄,傳到這一代除了尚未娶親的蕭國公蕭揚外再無男丁,要是蕭揚什麽時候沒了,蕭家就會徹底的斷了傳承,朝廷再收回蕭家軍將名正言順!
顯然餘郎中也明白過來。他們戶部上頭還有尚書,決策之事還輪不到他們操心。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寧王給蕭家軍的調令在早朝時就下達了,現在已近休衙時間,上頭仍然沒有任何動靜,明擺著在後勤上寧王就沒準備供給蕭家軍。
鐵血軍隊用來對付境內的流民,完全是殺雞用牛刀之舉!但若是一隻餓軍、疲軍呢?軍心不穩,補給不足,再加上他本身病弱的身體,蕭揚能不能活著撐到西北都是個問題。
“調動蕭家軍,若是邊防出了問題可就麻煩了!”餘郎中同樣緊皺著眉頭開口道。
“那倒不至於,大慶國的邊防那都是真刀真槍的拚出來的,現在四鄰哪還有強敵?咱們不去找他們的麻煩就不錯了。”提到邊防,每一個人大慶人驕傲的反應都差不多,就連位居廟堂的陸侍郎也不能例外。
餘郎中隻是隨口有感而發,並不真的擔心什麽,默默的為這一代的蕭國公表示同情後,也隻能自嘲一聲自己隻是個奉命行事的五品小官罷了,憂得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