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一次茱萸占了上風,但她也沒打算真把蘇朝歌惹毛,晚飯的時候還是給蘇朝歌大人順了順氣,蘇朝歌卻像鬧了脾氣的姑娘似的,冷著臉,怎麽也逗不笑,還時不時飛個白眼給茱萸,已深知蘇朝歌小孩臉脾氣的茱萸不以為然,吃完就要跑被蘇朝歌喊住:“喂,回來,我話還沒說完呢。”
“是,蘇大人你還有什麽吩咐。”茱萸轉身回來坐下,態度良好。
蘇朝歌從矮桌子下拖出個盒子,用很不在意的語調說:“拿去吃。”
“什麽啊?”
“□□。”
茱萸把盒子拉到自己麵前,小心打開,裏麵滿滿一盒子的,棗,紅紅的飽滿的大紅棗。
“蘇大人,都給我啊?”可是,她不愛吃棗子,這麽一大盒,要吃到什麽時候。
“難道我看起來需要補血補氣嗎?”蘇朝歌挑著眉毛。
你要補腦……茱萸默默接了句。
“那謝謝蘇大人,這麽遠回來還特意帶禮物給我,真是太過意不去了。”
“別人送的,順手帶回來。”
“哦,對了,蘇大人,汾州好玩嗎?”蘇朝歌說話不中聽,茱萸自己轉移話題。
“我有重要公務要辦,又不是去玩的。”
茱萸就抱著沉重的一盒棗站起來:“蘇大人一頓車馬勞頓,好好休息吧,我就不打擾了。”
再聊下去,她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失手把蘇朝歌給揍一頓,在人家家裏能不動手的盡量還是講理。蘇朝歌這回沒攔她,等她出去了,蘇朝歌用鼻孔哼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哼誰。
雖然不愛吃棗,茱萸還是打算認認真真把棗子都吃掉,洗了些擦得幹幹淨淨放在碟子裏,隨時能提醒自己吃,雖然是蘇朝歌“順手”帶回來的,那也不能浪費了他的好意,補血補氣什麽的,她這麽健壯,好像也不那麽需要。
茱萸吃棗子已經吃了好幾天,蘇朝歌偶爾會忽然問一句好不好吃,茱萸就從小香袋裏摸一個出來遞給他,每每這時候蘇朝歌臉色就會好看點兒,沒出十天,蘇朝歌又“打發”似的給了她一個更大的盒子,在打開的那一刹那茱萸很想把頭埋在裏麵,那一片紅,要命,蘇朝歌是打算讓她吃一輩子棗麽?
蘇朝歌還告訴她:他的同僚從汾州回來,又是順便帶給他的特產。
好想去打那個同僚一頓!
汾州的棗單不說味道合不合茱萸的胃口,補血補氣是極好的,吃到春末夏初的時候茱萸臉色紅潤,某天午睡起還流了鼻血,正仰著頭止血,丫環芳兒急匆匆跑進來喊著:“不好了不好了,老爺發了好大的脾氣。”
茱萸仰著頭,把眼珠轉到眼角斜著芳兒:“蘇大人發脾氣,稀奇嗎?幫我把帕子打濕拿來,擦一擦,好腥。”
芳兒為她拿來濕帕子,趁茱萸擦臉的工夫她又去收拾房間,收拾到矮櫃上兩個棗盒,看了眼告訴茱萸:“姑娘,先前的棗子隻剩一點了,不如都折到大盒子裏。”
“嗯。”
還好,總算吃完了一盒,正感慨著隻聽芳兒又“呀”的一聲。
“做什麽一驚一乍的?啊,不會是棗子生蟲了吧?或者有老鼠?那,那就不能吃了吧?”茱萸滿心期待著芳兒給她個肯定的回答。
“姑娘還是親自來看看比較好。”芳兒說道。
茱萸用帕子捂著鼻子走過去,一邊還琢磨著不是蟲子和老鼠,芳兒又這樣驚奇,難道竟是蛇?待走過去,往盒子裏看了眼,茱萸也“啊”了聲。
盒子底部角落裏,被幾顆散落的紅棗圍繞著一串別致的手鏈,為啥說它別致呢,因為它無論從顏色還是形狀上都幾乎可以與棗子以假亂真,芳兒之所以驚奇是因為伸手去拿的時候是涼的,重的,跟棗子完全不同。
茱萸本想拎著那串手鏈去還蘇朝歌,可想到芳兒說他正生氣,她可不想當自己撞上去的傻鳥,還是等蘇朝歌氣消了再說。
茱萸以為到了晚上蘇朝歌就好了,誰知道飯桌上他還是板著臉,餘怒未消模樣,那她是說還是不說啊……
“做什麽欲言又止的?”蘇朝歌倒先開了口,有了這個台階,茱萸立刻就拿出那串奇特的手鏈輕輕放到蘇朝歌麵前,蘇朝歌瞄了一眼,又看她。
“在紅棗盒子裏的。”
“所以呢?”
“呃,棗子是別人送蘇大人你的,那這手串自然也是送你的。”雖然我吃了棗子,但我又不能把手串一並咽下去。當然物歸原主。
“你覺得誰會送一個大男人一串手鏈,還是紅的?”
“那,也許是別人不小心掉落在裏麵沒有留意?”
“這是水膽紅瑪瑙,不算特別珍貴也是難尋,哪個丟了不要找的天翻地覆?”
蘇朝歌就這點不好,你說什麽他嗆死你什麽,但就是不告訴你為了毛,茱萸也不想跟他猜了,反正還他了,看他是尋到那人還了還是怎樣都隨他高興,正想著,那串手鏈又被推回到她麵前。
“戴著玩吧。”蘇朝歌說。
這麽珍貴的玩意戴著玩?茱萸說“不敢不敢”,蘇朝歌就立起了眼睛:“嫌不如金花簪珍貴嗎?”
“不是。”
“那就是人不如人家珍貴。”蘇朝歌很是肯定的語氣。
“不是,蘇大人你別往歪了想,什麽人珍貴不珍貴的……”說得好像她和鳳古有什麽見不得人。
“哦,那你說來聽聽,為何太師大人的金花簪你便收了,在下一串小小手鏈你卻不要?”
這個她好像還真的說不清,鳳古把那花簪戴到她頭上她也沒立時拿下來,待去還鳳古店契好像也沒想起這花簪該不該留著,可是這手串卻是一見到就想來還給蘇朝歌的,這到底……是因為啥?茱萸自己也有點迷糊了。
“你和鳳古朝夕相處不過半年便分道揚鑣,和我一路從燕國走到晉都,也一年有餘了吧?我自問雖非良善之輩,但卻不曾為難過你,在你身陷宣府之時也曾盡力相救,為何與鳳古竟有如此的差別了呢?”
茱萸想不明白,一臉茫然,看得蘇朝歌怒從心頭起,一揮袖子把那紅棗瑪瑙掃到地上,嘩啦啦斷了金絲鏈子,散落了瑪瑙。
“你愛要不要,蘇某送出的東西也從不收回。”然後,蘇朝歌氣衝衝拂袖而去。
茱萸呆坐半晌才從蘇朝歌這暴怒裏回過神,看看散落的瑪瑙便一顆顆撿起,其中一顆不知怎麽摔得竟有了裂紋,很是可惜,蘇朝歌這脾氣可真讓人摸不著頭腦,生氣歸生氣,拿東西撒氣,還是自家東西,難道摔壞了不要再買嗎?茱萸把瑪瑙先放進自己隨身的香袋裏,想著明天讓文嫿找工匠去修金鏈。
出了門,沒見蘇朝歌,也不知道到哪裏生氣去了,問文嫿和丫環,也沒個知道的,第二天蘇朝歌就避而不見,茱萸顧不得,因為她的鼻血越流越歡,一邊吃著棗一邊流著鼻血,倒是缺啥補啥了,後來文嫿沒知會她就請了大夫來,大夫把了脈,對茱萸搖了搖頭就隨文嫿出去了,這莫名其妙的動作任誰都要提心吊膽,茱萸問文嫿是不是得了什麽不好說的好不了的病,文嫿就若有所思看看她再迅速搖頭否認——簡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蘇朝歌避而不見,茱萸又自覺得了要命的病,於她就是內憂外患,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登門,有人登門不奇怪,就算是朝廷準許的冰人也不奇怪,畢竟蘇朝歌大人還未成親,可這冰人竟是奉風太師之命向茱萸提親。
文嫿親自跑來告訴“養病”的茱萸,一聽之下,這幾日因掛心自己“絕症”而食不下咽的茱萸幾乎給震得暈過去,顧不得病容萎靡,拔腿就向廳堂跑,求什麽親啊,她都要死了。
跑近了,卻聽到一道陌生的但令人討厭的聲音正說著:“蘇大人,茱萸姑娘既非您的親戚又非您的妻妾更非您的奴婢,按說此事我們隻需要茱萸同意即可,但太師說茱萸姑娘既蒙蘇大人照拂,還是希望您能同意。”
“你回去告訴太師,茱萸不同意。”蘇朝歌的話聽得出是一個字一個字擠出來的。
“這,沒聽到茱萸姑娘親口拒絕,卑職無法向太師複命,還請蘇大人請茱萸姑娘出來一見。”那討厭的聲音繼續說道。
好吧,那她親自進去拒絕。
她都這樣了,誰提親她都會拒絕的。
茱萸一步一步走向門口,手已抬起要推門隻聽門裏蘇朝歌陰陰一笑說道:“蘇某雖是下官,但茱萸是我愛姬,是你說見就能見的?勞煩你回去告訴太師,茱萸,活著是我蘇家人,死了是我蘇家鬼,斷不能讓。”
“是,蘇大人你還有什麽吩咐。”茱萸轉身回來坐下,態度良好。
蘇朝歌從矮桌子下拖出個盒子,用很不在意的語調說:“拿去吃。”
“什麽啊?”
“□□。”
茱萸把盒子拉到自己麵前,小心打開,裏麵滿滿一盒子的,棗,紅紅的飽滿的大紅棗。
“蘇大人,都給我啊?”可是,她不愛吃棗子,這麽一大盒,要吃到什麽時候。
“難道我看起來需要補血補氣嗎?”蘇朝歌挑著眉毛。
你要補腦……茱萸默默接了句。
“那謝謝蘇大人,這麽遠回來還特意帶禮物給我,真是太過意不去了。”
“別人送的,順手帶回來。”
“哦,對了,蘇大人,汾州好玩嗎?”蘇朝歌說話不中聽,茱萸自己轉移話題。
“我有重要公務要辦,又不是去玩的。”
茱萸就抱著沉重的一盒棗站起來:“蘇大人一頓車馬勞頓,好好休息吧,我就不打擾了。”
再聊下去,她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失手把蘇朝歌給揍一頓,在人家家裏能不動手的盡量還是講理。蘇朝歌這回沒攔她,等她出去了,蘇朝歌用鼻孔哼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哼誰。
雖然不愛吃棗,茱萸還是打算認認真真把棗子都吃掉,洗了些擦得幹幹淨淨放在碟子裏,隨時能提醒自己吃,雖然是蘇朝歌“順手”帶回來的,那也不能浪費了他的好意,補血補氣什麽的,她這麽健壯,好像也不那麽需要。
茱萸吃棗子已經吃了好幾天,蘇朝歌偶爾會忽然問一句好不好吃,茱萸就從小香袋裏摸一個出來遞給他,每每這時候蘇朝歌臉色就會好看點兒,沒出十天,蘇朝歌又“打發”似的給了她一個更大的盒子,在打開的那一刹那茱萸很想把頭埋在裏麵,那一片紅,要命,蘇朝歌是打算讓她吃一輩子棗麽?
蘇朝歌還告訴她:他的同僚從汾州回來,又是順便帶給他的特產。
好想去打那個同僚一頓!
汾州的棗單不說味道合不合茱萸的胃口,補血補氣是極好的,吃到春末夏初的時候茱萸臉色紅潤,某天午睡起還流了鼻血,正仰著頭止血,丫環芳兒急匆匆跑進來喊著:“不好了不好了,老爺發了好大的脾氣。”
茱萸仰著頭,把眼珠轉到眼角斜著芳兒:“蘇大人發脾氣,稀奇嗎?幫我把帕子打濕拿來,擦一擦,好腥。”
芳兒為她拿來濕帕子,趁茱萸擦臉的工夫她又去收拾房間,收拾到矮櫃上兩個棗盒,看了眼告訴茱萸:“姑娘,先前的棗子隻剩一點了,不如都折到大盒子裏。”
“嗯。”
還好,總算吃完了一盒,正感慨著隻聽芳兒又“呀”的一聲。
“做什麽一驚一乍的?啊,不會是棗子生蟲了吧?或者有老鼠?那,那就不能吃了吧?”茱萸滿心期待著芳兒給她個肯定的回答。
“姑娘還是親自來看看比較好。”芳兒說道。
茱萸用帕子捂著鼻子走過去,一邊還琢磨著不是蟲子和老鼠,芳兒又這樣驚奇,難道竟是蛇?待走過去,往盒子裏看了眼,茱萸也“啊”了聲。
盒子底部角落裏,被幾顆散落的紅棗圍繞著一串別致的手鏈,為啥說它別致呢,因為它無論從顏色還是形狀上都幾乎可以與棗子以假亂真,芳兒之所以驚奇是因為伸手去拿的時候是涼的,重的,跟棗子完全不同。
茱萸本想拎著那串手鏈去還蘇朝歌,可想到芳兒說他正生氣,她可不想當自己撞上去的傻鳥,還是等蘇朝歌氣消了再說。
茱萸以為到了晚上蘇朝歌就好了,誰知道飯桌上他還是板著臉,餘怒未消模樣,那她是說還是不說啊……
“做什麽欲言又止的?”蘇朝歌倒先開了口,有了這個台階,茱萸立刻就拿出那串奇特的手鏈輕輕放到蘇朝歌麵前,蘇朝歌瞄了一眼,又看她。
“在紅棗盒子裏的。”
“所以呢?”
“呃,棗子是別人送蘇大人你的,那這手串自然也是送你的。”雖然我吃了棗子,但我又不能把手串一並咽下去。當然物歸原主。
“你覺得誰會送一個大男人一串手鏈,還是紅的?”
“那,也許是別人不小心掉落在裏麵沒有留意?”
“這是水膽紅瑪瑙,不算特別珍貴也是難尋,哪個丟了不要找的天翻地覆?”
蘇朝歌就這點不好,你說什麽他嗆死你什麽,但就是不告訴你為了毛,茱萸也不想跟他猜了,反正還他了,看他是尋到那人還了還是怎樣都隨他高興,正想著,那串手鏈又被推回到她麵前。
“戴著玩吧。”蘇朝歌說。
這麽珍貴的玩意戴著玩?茱萸說“不敢不敢”,蘇朝歌就立起了眼睛:“嫌不如金花簪珍貴嗎?”
“不是。”
“那就是人不如人家珍貴。”蘇朝歌很是肯定的語氣。
“不是,蘇大人你別往歪了想,什麽人珍貴不珍貴的……”說得好像她和鳳古有什麽見不得人。
“哦,那你說來聽聽,為何太師大人的金花簪你便收了,在下一串小小手鏈你卻不要?”
這個她好像還真的說不清,鳳古把那花簪戴到她頭上她也沒立時拿下來,待去還鳳古店契好像也沒想起這花簪該不該留著,可是這手串卻是一見到就想來還給蘇朝歌的,這到底……是因為啥?茱萸自己也有點迷糊了。
“你和鳳古朝夕相處不過半年便分道揚鑣,和我一路從燕國走到晉都,也一年有餘了吧?我自問雖非良善之輩,但卻不曾為難過你,在你身陷宣府之時也曾盡力相救,為何與鳳古竟有如此的差別了呢?”
茱萸想不明白,一臉茫然,看得蘇朝歌怒從心頭起,一揮袖子把那紅棗瑪瑙掃到地上,嘩啦啦斷了金絲鏈子,散落了瑪瑙。
“你愛要不要,蘇某送出的東西也從不收回。”然後,蘇朝歌氣衝衝拂袖而去。
茱萸呆坐半晌才從蘇朝歌這暴怒裏回過神,看看散落的瑪瑙便一顆顆撿起,其中一顆不知怎麽摔得竟有了裂紋,很是可惜,蘇朝歌這脾氣可真讓人摸不著頭腦,生氣歸生氣,拿東西撒氣,還是自家東西,難道摔壞了不要再買嗎?茱萸把瑪瑙先放進自己隨身的香袋裏,想著明天讓文嫿找工匠去修金鏈。
出了門,沒見蘇朝歌,也不知道到哪裏生氣去了,問文嫿和丫環,也沒個知道的,第二天蘇朝歌就避而不見,茱萸顧不得,因為她的鼻血越流越歡,一邊吃著棗一邊流著鼻血,倒是缺啥補啥了,後來文嫿沒知會她就請了大夫來,大夫把了脈,對茱萸搖了搖頭就隨文嫿出去了,這莫名其妙的動作任誰都要提心吊膽,茱萸問文嫿是不是得了什麽不好說的好不了的病,文嫿就若有所思看看她再迅速搖頭否認——簡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蘇朝歌避而不見,茱萸又自覺得了要命的病,於她就是內憂外患,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登門,有人登門不奇怪,就算是朝廷準許的冰人也不奇怪,畢竟蘇朝歌大人還未成親,可這冰人竟是奉風太師之命向茱萸提親。
文嫿親自跑來告訴“養病”的茱萸,一聽之下,這幾日因掛心自己“絕症”而食不下咽的茱萸幾乎給震得暈過去,顧不得病容萎靡,拔腿就向廳堂跑,求什麽親啊,她都要死了。
跑近了,卻聽到一道陌生的但令人討厭的聲音正說著:“蘇大人,茱萸姑娘既非您的親戚又非您的妻妾更非您的奴婢,按說此事我們隻需要茱萸同意即可,但太師說茱萸姑娘既蒙蘇大人照拂,還是希望您能同意。”
“你回去告訴太師,茱萸不同意。”蘇朝歌的話聽得出是一個字一個字擠出來的。
“這,沒聽到茱萸姑娘親口拒絕,卑職無法向太師複命,還請蘇大人請茱萸姑娘出來一見。”那討厭的聲音繼續說道。
好吧,那她親自進去拒絕。
她都這樣了,誰提親她都會拒絕的。
茱萸一步一步走向門口,手已抬起要推門隻聽門裏蘇朝歌陰陰一笑說道:“蘇某雖是下官,但茱萸是我愛姬,是你說見就能見的?勞煩你回去告訴太師,茱萸,活著是我蘇家人,死了是我蘇家鬼,斷不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