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省一筆很大的開支,自此“秀梅”人生接力棒由連夏交到老話劇演員於冬梅的手裏,這位老話劇演員會接著連夏的戲份,出演三十年後的老年麥子。
和連夏半強迫中獎似不同,於冬梅是導演李青親自選的,他第一眼見到於冬梅的時候,就覺得秀梅老了,就是她這個樣子,巧合的是二人名字裏都有一個“梅”字。
按徐妙珍的意思,連夏既然拍完了,就應該馬上離開劇組,徐妙珍認為折騰了一個半月,連夏應該休息,她應該在醫院皮膚科,應該在美容院,應該在家中柔軟的大床上,卻不應該在吃不好休息不好的“啞母”劇組。
可是連夏僅在幾公裏之外的縣城的酒店休息了兩個晚上,從縣醫院裏開了治過敏和凍瘡的藥膏,又坐著保姆車返回了劇組。
她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她想回劇組看看,屬於秀梅的人生,或許在連夏潛意識裏,她還是認為,那不是秀梅的人生,而是自己的人生。
總之她就要看看,看看秀梅幸不幸福,看看長大後的“麥子”。
這個時候,飾演小麥子的王聰已經回家了,他家原本就在河北,離這兒十幾公裏路程,大巴從王聰的家到拍攝地直屬的縣城頂多十塊錢,夫妻倆買了兩張車票,就來接麥子了。
原本也不用這麽匆忙,畢竟孩子年齡還小,連夏大可以帶著孩子到四九城玩一圈再把他送回家,可是徐妙珍卻覺得這小孩不能再和連夏處下去了,因為兩人再待下去,徐妙珍害怕連夏心裏真出什麽問題,她要是分不清楚戲裏戲外,那可就毀了。
得知小王聰要走,連夏整個精神都萎靡了,整個人都提不起勁兒,和連夏不同,小王聰非常高興,小孩子容易受感染,入戲快,出戲也快,或許對他來說,拍戲隻是人生一段奇妙的旅程。
王聰父母來接孩子的時候,小男孩大力揮手和連夏道別,就開開心心跑到父母懷抱,和父母手牽著手,高高興興走了。
他走前還衝連夏喊“媽媽再見”。
小孩子走得特別爽快,他再喜歡連夏,也越不過自己的親生父母。
反觀連夏,在小王聰走時哭得稀裏嘩啦,肝腸寸斷,連夏對徐妙珍說,“我好像看到麥子的父母來接麥子了,他們都不要他了,為什麽還要從我這兒搶走她……”
連夏或許隻是隨口那麽一說,卻聽得徐妙珍心驚肉跳,她瞪著連夏,聲音急促地說道,“那不是麥子,那是王聰,你才和人家相處多久,指望人家跟著你拋棄親生爹媽?你演戲演糊塗了是不是?!”
最後一句才是徐妙珍說話的重點。
連夏一愣,隨即悵然一歎,苦笑著說道,“是啊,人家那是親生父母,我拿什麽比呢?”
連夏的臉和手是個大問題,她原本的皮膚經過細致保養,非常嬌嫩,如今皮膚卻粗糙的像是老樹皮,縣城的大夫開得藥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徐妙珍覺得有藥抹總比沒藥抹強,先給連夏塗著,因為“啞母”沒有露胳膊和腳的戲份,連夏身上和腳上倒是沒有大問題,洗澡的時候對比之下,更顯得觸目驚心。
“你這快趕上換頭了,你看看這脖子和這臉,都不是一個歲數的。”徐妙珍看著連夏過敏的臉,鼻子酸酸的。
得知連夏重返劇組,劇組工作人員都挺高興,雖然彼此之間隻相處了一個半月,但是劇組所有人都對連夏敬佩不已,覺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演員。
連夏沒調整好狀態,目前腦子裏還停留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徐妙珍可不是,徐妙珍給劇組大包小包,吃喝用拿了一車。
重回劇組,連夏見到了三十年後的秀梅,也見到了長大後的麥子。
劇組已經換了一個拍攝地,從村裏最破的房子,搬到了村裏最好的房子,幹淨的水泥小樓,有院子,院子裏有雞有鴨,日子看上去就過得挺紅火。
李青導演的風格,自然不會在連夏走兩天就發生改變,他依然是演員不準備好不開工。
於是連夏有幸看到老年秀梅和成年麥子的對手戲。
飾演成年麥子的男演員,是個生麵孔,他並不是專職演員,而是話劇團的燈光師,在此之前隻在兩部影視劇作品中客串過兩個很小的角色。
他有一張很方正、也很質樸的臉,不帥氣,也不高大,就是一個路人。
可是連夏莫名就覺得,或許麥子長大了就長成這樣吧。
男演員和飾演老年秀梅的於冬梅老師很熟悉,聽劇組的工作人員說,兩人在“啞母”之前就認識,男演員喊於冬梅“老師”。
麥子的親生母親終於想起來三十年前她曾在這個貧窮的小山村丟過一個孩子,她通過電視台尋找兒子,幾經輾轉,她找到了麥子,這個時候麥子已經結了婚,有了一個漂亮的妻子,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
麥子不願意認生母,他覺得他就一個媽,他的媽雖然不會說話卻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麥子說這話是賭氣的,他其實在怪自己的生母,為什麽丟下他。
老年的秀梅對兒子也很依賴,但是她不希望因為她的關係,阻礙母子相遇,她勸麥子認了母親,以免以後後悔。
不過麥子沒有這樣做,他很固執,母子二人有一種別扭的溫情流露。
不知道為什麽,這一瞬間,連夏覺得自己圓滿了。
或者她覺得秀梅圓滿了。
顛沛流離半生,晚年平靜祥和。
秀梅真的不圖什麽,或許她的一生,就是為了麥子活著,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她並不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人,她沒有自己的事業,她隻是一個沒有什麽本事的農村婦女,可是她有一個特別特別偉大的職業,母親。
在這個職位上,秀梅做到了極致。
連夏知道故事的最後,麥子也沒有認母,他叫生母“阿姨”,並告訴“阿姨”,自己的母親有多麽偉大,多麽不容易,生母慚愧的走了。
秀梅過大壽,一家人熱熱鬧鬧團聚,然後拍了一張全家福。
李青導演,在折磨了秀梅的前半生後,給了她一個安詳的晚年,讓這個黑暗的故事有了春天的希望。
連夏看了一會兒,覺得自己沒有什麽要挑剔的,秀梅的人生圓滿了,她確實也應該離開了。
對於自己這種狀態,連夏找了一句貼合的形容,功成身退一鞠躬。
戲散場了,她也該回歸自己的人生了。
“我們走吧。”連夏轉頭對徐妙珍說。
“不看了?”徐妙珍詫異萬分,這才看了多會兒,怎麽就不看了。
“我們走吧,”連夏笑著說道,“回北京,找家醫院,中醫也要,西醫也罷,我要治治我這張臉,還有我的手,難受死了!”
徐妙珍愣住了,眼睛瞪的老大,半晌,歡天喜地地說:“行行行,我們這就去,咱回家!”
連夏重重點頭,“好的,我們回家!”
51、徐妙珍:眼睛已瞎
連夏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到醫院去檢查皮膚,連夏因為拍戲過敏導致臉手皴裂過敏並非什麽新聞,不過因為醫院皮膚科和性-病是一個科室,為了保險起見,華創還是打電話給電視台記者,希望電視台能做個見證,以免出現什麽不好的新聞。
因為華創致電的媒體,與華創公司有多項業務往來,為了連夏自身的形象,攝影師並沒有將連夏臉上的狀況拍下來,隻是拍了一張她帶口罩的鏡頭。
早在連夏就診前,華創就打電話提前通知醫院,雖然有作秀的成分,但是對醫院來說,這也是極好的宣傳機會,醫院在不影響其他病人的前提下,給連夏檢查了麵部和手上的肌膚,當然這個時候連夏是背對著攝像機的,攝像師和記者都很有禮貌的不露出連夏的麵部。
畢竟連夏是女星,還是靠臉吃飯的,要是給大家留下特別不美好的印象,會對她的人氣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當醫生開好藥,電視台的拍攝也算告一段落,無論是連夏還是經紀人徐妙珍都特別感謝電視台的體貼,無論出於什麽原因考慮,他們給連夏留了尊嚴,沒有讓連夏將那張慘不忍睹的臉麵對鏡頭,電影裏是一回事兒,平時做活動又是一回事兒,無論是華創還是連夏本人,還是希望留給公眾一個美好漂亮的形象,而不是一張慘不忍睹的臉。
“真是太謝謝你們了。”連夏對電視台連聲感謝,“麻煩你們了,謝謝。”
“不用客氣,”記者小姐笑著說道,“不過這段時間你還是注意一下,少出現在公眾場合,臉對於女明星來說還是挺重要的。”
“我知道,謝謝您。”連夏點頭。
攝像師笑了笑,“好好養著吧,下個月應該就去戛納了吧,留給你的時間也不多,早點養好,我們等著看你戛納紅毯。”
“行,沒問題,到時候恐怕還要麻煩你們。”連夏說道。
記者和攝像師相視一笑,“不麻煩,怎麽會麻煩呢,到時候記得給我們獨家。”
“沒問題,這個絕對沒問題,以後常常合作!”徐妙珍笑著說道,目送記者和攝像師上車離開,她和連夏才走。
醫生開了許多藥,吃得抹得,在這期間連夏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喝酒,要多休息。
醫生說,連夏這種狀況最快也要養小半月,中間不建議連夏化妝,也不要抹美白效果的護膚品,減少洗臉洗手的次數,可以適當的在晚上吃點維e和西紅柿。
各種禁忌,囑咐了一大堆,其實正常人原本可以不用這麽麻煩,因為這個東西可以靠皮膚的自愈力自然愈合,問題是連夏是個公眾人物,還有工作,要隨時保持曝光率,這就麻煩了。
徐妙珍看著手上大袋子小袋子的藥,忍不住說道:“以後再也不給你接這種題材的電影了,誰的也不接了,太遭罪了,這樣的片子拍一次就夠了。”
“話別說的這麽滿,要是我得不了獎,這種類型的片子我還得接,”連夏搖頭,“你看看國內文藝片的導演,哪個獲獎的不是類似的題材,這就是現在的形勢,別說中國,就是外國也一樣,女演員不扮醜,都拿不了獎。”
徐妙珍聽後歎了一聲,也不說話了,公司最初給連夏接這部片子,不就是為了拿獎的嗎?
這就是現狀,在娛樂圈,大家普遍認為好看的女星就是花瓶沒演技,想要被承認就要賣醜,多少不願意賣醜的女星一輩子被叫做花瓶,名氣雖然也有,但是腰板終究是不如實力派挺得直,中國大大小小的獎項一大堆,拿獎並不難,當年蕭文軒宋楠楠,一部《江湖》就被封帝、封後,徐妙珍看好“啞母”,看好的不正是“啞母”有可能給連夏帶來的獎項嗎?
連夏要想在娛樂圈真正站穩腳,躋進一線女星行列,就需要一座“影後”,而“啞母”是連夏所能接到的電影裏,最有可能給她帶來影後桂冠的影片。
****
連夏提早拍完全部戲份,最開心的不是“啞母”的導演李青,不是連夏自己,也不是徐妙珍,而是巫光熙。
連夏進劇組那會兒,剛趕上巫光熙他們小組進行的一個項目最關鍵的階段,為期一個月不能和外麵聯係,那一個月裏,巫光熙過得,基本上就是與世隔絕的日子。
以前也不是沒有這種時候,他曾經有長達半年的時間沒有和家人聯係。
但那是以前,如今和連夏確定關係,有了女朋友,巫光熙難免會牽腸掛肚,輾轉反側,好想念夏夏喲~
巫光熙關了一個多月的禁閉,好不容易抓著一個放風的機會,抓緊時間給連夏打電話,他還想著
和連夏半強迫中獎似不同,於冬梅是導演李青親自選的,他第一眼見到於冬梅的時候,就覺得秀梅老了,就是她這個樣子,巧合的是二人名字裏都有一個“梅”字。
按徐妙珍的意思,連夏既然拍完了,就應該馬上離開劇組,徐妙珍認為折騰了一個半月,連夏應該休息,她應該在醫院皮膚科,應該在美容院,應該在家中柔軟的大床上,卻不應該在吃不好休息不好的“啞母”劇組。
可是連夏僅在幾公裏之外的縣城的酒店休息了兩個晚上,從縣醫院裏開了治過敏和凍瘡的藥膏,又坐著保姆車返回了劇組。
她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她想回劇組看看,屬於秀梅的人生,或許在連夏潛意識裏,她還是認為,那不是秀梅的人生,而是自己的人生。
總之她就要看看,看看秀梅幸不幸福,看看長大後的“麥子”。
這個時候,飾演小麥子的王聰已經回家了,他家原本就在河北,離這兒十幾公裏路程,大巴從王聰的家到拍攝地直屬的縣城頂多十塊錢,夫妻倆買了兩張車票,就來接麥子了。
原本也不用這麽匆忙,畢竟孩子年齡還小,連夏大可以帶著孩子到四九城玩一圈再把他送回家,可是徐妙珍卻覺得這小孩不能再和連夏處下去了,因為兩人再待下去,徐妙珍害怕連夏心裏真出什麽問題,她要是分不清楚戲裏戲外,那可就毀了。
得知小王聰要走,連夏整個精神都萎靡了,整個人都提不起勁兒,和連夏不同,小王聰非常高興,小孩子容易受感染,入戲快,出戲也快,或許對他來說,拍戲隻是人生一段奇妙的旅程。
王聰父母來接孩子的時候,小男孩大力揮手和連夏道別,就開開心心跑到父母懷抱,和父母手牽著手,高高興興走了。
他走前還衝連夏喊“媽媽再見”。
小孩子走得特別爽快,他再喜歡連夏,也越不過自己的親生父母。
反觀連夏,在小王聰走時哭得稀裏嘩啦,肝腸寸斷,連夏對徐妙珍說,“我好像看到麥子的父母來接麥子了,他們都不要他了,為什麽還要從我這兒搶走她……”
連夏或許隻是隨口那麽一說,卻聽得徐妙珍心驚肉跳,她瞪著連夏,聲音急促地說道,“那不是麥子,那是王聰,你才和人家相處多久,指望人家跟著你拋棄親生爹媽?你演戲演糊塗了是不是?!”
最後一句才是徐妙珍說話的重點。
連夏一愣,隨即悵然一歎,苦笑著說道,“是啊,人家那是親生父母,我拿什麽比呢?”
連夏的臉和手是個大問題,她原本的皮膚經過細致保養,非常嬌嫩,如今皮膚卻粗糙的像是老樹皮,縣城的大夫開得藥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徐妙珍覺得有藥抹總比沒藥抹強,先給連夏塗著,因為“啞母”沒有露胳膊和腳的戲份,連夏身上和腳上倒是沒有大問題,洗澡的時候對比之下,更顯得觸目驚心。
“你這快趕上換頭了,你看看這脖子和這臉,都不是一個歲數的。”徐妙珍看著連夏過敏的臉,鼻子酸酸的。
得知連夏重返劇組,劇組工作人員都挺高興,雖然彼此之間隻相處了一個半月,但是劇組所有人都對連夏敬佩不已,覺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演員。
連夏沒調整好狀態,目前腦子裏還停留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徐妙珍可不是,徐妙珍給劇組大包小包,吃喝用拿了一車。
重回劇組,連夏見到了三十年後的秀梅,也見到了長大後的麥子。
劇組已經換了一個拍攝地,從村裏最破的房子,搬到了村裏最好的房子,幹淨的水泥小樓,有院子,院子裏有雞有鴨,日子看上去就過得挺紅火。
李青導演的風格,自然不會在連夏走兩天就發生改變,他依然是演員不準備好不開工。
於是連夏有幸看到老年秀梅和成年麥子的對手戲。
飾演成年麥子的男演員,是個生麵孔,他並不是專職演員,而是話劇團的燈光師,在此之前隻在兩部影視劇作品中客串過兩個很小的角色。
他有一張很方正、也很質樸的臉,不帥氣,也不高大,就是一個路人。
可是連夏莫名就覺得,或許麥子長大了就長成這樣吧。
男演員和飾演老年秀梅的於冬梅老師很熟悉,聽劇組的工作人員說,兩人在“啞母”之前就認識,男演員喊於冬梅“老師”。
麥子的親生母親終於想起來三十年前她曾在這個貧窮的小山村丟過一個孩子,她通過電視台尋找兒子,幾經輾轉,她找到了麥子,這個時候麥子已經結了婚,有了一個漂亮的妻子,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
麥子不願意認生母,他覺得他就一個媽,他的媽雖然不會說話卻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麥子說這話是賭氣的,他其實在怪自己的生母,為什麽丟下他。
老年的秀梅對兒子也很依賴,但是她不希望因為她的關係,阻礙母子相遇,她勸麥子認了母親,以免以後後悔。
不過麥子沒有這樣做,他很固執,母子二人有一種別扭的溫情流露。
不知道為什麽,這一瞬間,連夏覺得自己圓滿了。
或者她覺得秀梅圓滿了。
顛沛流離半生,晚年平靜祥和。
秀梅真的不圖什麽,或許她的一生,就是為了麥子活著,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她並不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人,她沒有自己的事業,她隻是一個沒有什麽本事的農村婦女,可是她有一個特別特別偉大的職業,母親。
在這個職位上,秀梅做到了極致。
連夏知道故事的最後,麥子也沒有認母,他叫生母“阿姨”,並告訴“阿姨”,自己的母親有多麽偉大,多麽不容易,生母慚愧的走了。
秀梅過大壽,一家人熱熱鬧鬧團聚,然後拍了一張全家福。
李青導演,在折磨了秀梅的前半生後,給了她一個安詳的晚年,讓這個黑暗的故事有了春天的希望。
連夏看了一會兒,覺得自己沒有什麽要挑剔的,秀梅的人生圓滿了,她確實也應該離開了。
對於自己這種狀態,連夏找了一句貼合的形容,功成身退一鞠躬。
戲散場了,她也該回歸自己的人生了。
“我們走吧。”連夏轉頭對徐妙珍說。
“不看了?”徐妙珍詫異萬分,這才看了多會兒,怎麽就不看了。
“我們走吧,”連夏笑著說道,“回北京,找家醫院,中醫也要,西醫也罷,我要治治我這張臉,還有我的手,難受死了!”
徐妙珍愣住了,眼睛瞪的老大,半晌,歡天喜地地說:“行行行,我們這就去,咱回家!”
連夏重重點頭,“好的,我們回家!”
51、徐妙珍:眼睛已瞎
連夏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到醫院去檢查皮膚,連夏因為拍戲過敏導致臉手皴裂過敏並非什麽新聞,不過因為醫院皮膚科和性-病是一個科室,為了保險起見,華創還是打電話給電視台記者,希望電視台能做個見證,以免出現什麽不好的新聞。
因為華創致電的媒體,與華創公司有多項業務往來,為了連夏自身的形象,攝影師並沒有將連夏臉上的狀況拍下來,隻是拍了一張她帶口罩的鏡頭。
早在連夏就診前,華創就打電話提前通知醫院,雖然有作秀的成分,但是對醫院來說,這也是極好的宣傳機會,醫院在不影響其他病人的前提下,給連夏檢查了麵部和手上的肌膚,當然這個時候連夏是背對著攝像機的,攝像師和記者都很有禮貌的不露出連夏的麵部。
畢竟連夏是女星,還是靠臉吃飯的,要是給大家留下特別不美好的印象,會對她的人氣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當醫生開好藥,電視台的拍攝也算告一段落,無論是連夏還是經紀人徐妙珍都特別感謝電視台的體貼,無論出於什麽原因考慮,他們給連夏留了尊嚴,沒有讓連夏將那張慘不忍睹的臉麵對鏡頭,電影裏是一回事兒,平時做活動又是一回事兒,無論是華創還是連夏本人,還是希望留給公眾一個美好漂亮的形象,而不是一張慘不忍睹的臉。
“真是太謝謝你們了。”連夏對電視台連聲感謝,“麻煩你們了,謝謝。”
“不用客氣,”記者小姐笑著說道,“不過這段時間你還是注意一下,少出現在公眾場合,臉對於女明星來說還是挺重要的。”
“我知道,謝謝您。”連夏點頭。
攝像師笑了笑,“好好養著吧,下個月應該就去戛納了吧,留給你的時間也不多,早點養好,我們等著看你戛納紅毯。”
“行,沒問題,到時候恐怕還要麻煩你們。”連夏說道。
記者和攝像師相視一笑,“不麻煩,怎麽會麻煩呢,到時候記得給我們獨家。”
“沒問題,這個絕對沒問題,以後常常合作!”徐妙珍笑著說道,目送記者和攝像師上車離開,她和連夏才走。
醫生開了許多藥,吃得抹得,在這期間連夏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喝酒,要多休息。
醫生說,連夏這種狀況最快也要養小半月,中間不建議連夏化妝,也不要抹美白效果的護膚品,減少洗臉洗手的次數,可以適當的在晚上吃點維e和西紅柿。
各種禁忌,囑咐了一大堆,其實正常人原本可以不用這麽麻煩,因為這個東西可以靠皮膚的自愈力自然愈合,問題是連夏是個公眾人物,還有工作,要隨時保持曝光率,這就麻煩了。
徐妙珍看著手上大袋子小袋子的藥,忍不住說道:“以後再也不給你接這種題材的電影了,誰的也不接了,太遭罪了,這樣的片子拍一次就夠了。”
“話別說的這麽滿,要是我得不了獎,這種類型的片子我還得接,”連夏搖頭,“你看看國內文藝片的導演,哪個獲獎的不是類似的題材,這就是現在的形勢,別說中國,就是外國也一樣,女演員不扮醜,都拿不了獎。”
徐妙珍聽後歎了一聲,也不說話了,公司最初給連夏接這部片子,不就是為了拿獎的嗎?
這就是現狀,在娛樂圈,大家普遍認為好看的女星就是花瓶沒演技,想要被承認就要賣醜,多少不願意賣醜的女星一輩子被叫做花瓶,名氣雖然也有,但是腰板終究是不如實力派挺得直,中國大大小小的獎項一大堆,拿獎並不難,當年蕭文軒宋楠楠,一部《江湖》就被封帝、封後,徐妙珍看好“啞母”,看好的不正是“啞母”有可能給連夏帶來的獎項嗎?
連夏要想在娛樂圈真正站穩腳,躋進一線女星行列,就需要一座“影後”,而“啞母”是連夏所能接到的電影裏,最有可能給她帶來影後桂冠的影片。
****
連夏提早拍完全部戲份,最開心的不是“啞母”的導演李青,不是連夏自己,也不是徐妙珍,而是巫光熙。
連夏進劇組那會兒,剛趕上巫光熙他們小組進行的一個項目最關鍵的階段,為期一個月不能和外麵聯係,那一個月裏,巫光熙過得,基本上就是與世隔絕的日子。
以前也不是沒有這種時候,他曾經有長達半年的時間沒有和家人聯係。
但那是以前,如今和連夏確定關係,有了女朋友,巫光熙難免會牽腸掛肚,輾轉反側,好想念夏夏喲~
巫光熙關了一個多月的禁閉,好不容易抓著一個放風的機會,抓緊時間給連夏打電話,他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