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訂閱不足百分之五十隨機顯示防盜章,24小時後替換正文
其實做午飯都不是問題,劉青隻是想趁著那時間,把茶葉蛋煮好,.
第二日下午,劉青準備去師傅家,蔣氏忽然開了屋門叫住她,“你等等。”
蔣氏拎了一籃子雞蛋出來,遞給劉青,道:“這雞蛋你先提到大花娘家去,我怕明兒給忘了。”
劉青接過雞蛋,又見蔣氏從懷中一陣摸索,最後摸出個布包,一並遞給劉青,叮囑道:“家裏的鹽不夠了,你去買二兩回來,寫信送信統共四文,剩下的三文錢,給小七他們買些零嘴罷。”
“我知道了。”劉青小心地把錢收進懷裏,想了想,又道,“奶,我怕鎮上人多,小七才四歲,萬一沒看住他走丟了怎麽辦?”
“我也不放心。”蔣氏歎了口氣,道,“算了,讓他娘哄哄他,實在不行,明兒把人關起來,不讓他跟你們走就是了。”
劉青心說她留小七下來是有計劃的,把人關起來怎麽行,忙道:“那還不至於,小七若一定要跟去,我就算幸苦些,人多的時候抱著他,也得看住了,隻是那樣的話就不好看著小五和小六了。不過小七比小五小六還懂事些,好好跟他說,他應該能聽勸留在家裏的。”
“你有辦法勸他聽話?”蔣氏剛問完,自己又點頭道,“也是,這幾個孩子調皮搗蛋,隻到你跟前就聽話。”
“我也沒什麽竅門,就是答應給他們弄好吃的唄。小七想去鎮上無非就是想吃東西,一個燒餅準能讓他乖乖留在家裏。”說到這裏,劉青嘿嘿一笑,心說為什麽他們哄不住小孩子,不是小孩不聽哄,而是他們開過太多空頭支票,小孩不是傻子,承諾的東西不擺到眼前,他們才不會信。
而她說話自來算數,從不拿空話騙人,那他們自然也信她的話。
蔣氏擺了擺手:“行了,快去你師傅家罷。”
劉青並沒有把那籃子雞蛋直接拎到她師傅家,她先在院裏找個角落把雞蛋放起來,才進了屋,一進門就拉著大花姐,衝她師傅笑道:“師傅,我找大花姐有點事,馬上回來。”
不等春嬸反應過來,劉青已經把大花姐拉到外邊去了,壓低了聲音,指著雞蛋道:“大花姐,這是我奶托師傅明日帶去鎮上賣的,你幫忙找個地方放一放,別叫師傅知道,我要用它。”
劉青自從拜師學藝以來,就發現大花姐明裏暗裏的關照自己,她自己就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自然知道少女的愛心有多純粹,就看她托大花姐幫忙送信,她自己沒想起要給錢,大花姐也一句不提,這件事就能看出來,其實大花姐心裏隻怕已經做好了給她墊錢的準備。
她不是想要利用大花姐的善意,隻是這件事隻有大花姐能幫她。
親哥是給了她錢,到現在她也才花去十分之一,可那又如何?村裏都淳樸,幾乎毫無秘密可言,她前腳剛從鄰裏鄉親手上買雞蛋,保管後腳在地裏幹活的蔣氏就聽到風聲了,她就是在去鎮上的路上,都能半路被拖回來,還想賺錢?
而大花姐就不一樣了,她師傅這段日子心思都撲在屏風上,家裏大大小小都是大花姐張羅的,首先大花姐完全可以瞞著大人,把雞蛋賣給她,再是大花姐心思善良,她真要苦苦哀求,大花姐應該會為她保密的。
隻是劉青沒想到,大花姐善良到這個地步。
蔣氏攢的二十幾個雞蛋明顯不夠,劉青打算找大花姐再買三十幾個,正好湊成六十個,畢竟是做開張生意,還得選個吉利的數字。
大花姐非但願意幫忙保密,甚至還不肯收她的錢,她隻道:“你哥念書已經很是辛苦了,攢點錢不容易,留給你必然是做急用的,你要是這麽痛快花完了,豈不又叫他擔心?再說我這也不缺錢,雞蛋算我借給你的,等你從鎮上回來,賺了錢,再還我不遲。”
雖然劉青有信心能穩賺不賠,卻也知道此舉在外人眼裏未免太過冒險,不然劉大爺他們也不會斷然拒絕了。
可怎麽說,大花姐也對她這麽有信心?
劉青抿了抿唇,低聲道:“萬一沒賺錢呢……”
大花姐拍了拍她的頭,溫聲道:“沒賺就沒賺,你以後就安心跟我娘學手藝,別再操心這些大人操心的事了。”
“可我還欠你的雞蛋。”
大花姐噗嗤一聲笑了,道:“我娘這輩子沒打算再收徒弟,你是惟一一個,又是正經磕過頭拜過師的,也就是自家人了。自家人還計較幾個雞蛋,豈不是見外?”
劉青沒說話了,心想著就算她真賠了錢,大花姐這裏的也要還上,不能白占人家便宜。拜師歸拜師,兩個性質不能混淆。
這天傍晚,趁劉家人都出去幹活了,劉青把滿滿一大籃子的雞蛋,小心拎進灶房,自從她掌勺以來,灶房就是她的天下,蔣氏他們早出晚歸,等閑都不進灶房了,想藏點東西,倒也不難。
藏好雞蛋,劉青壓了壓緊張的心情,一絲不苟的做了飯。
不過這一晚,劉青早早的就回屋睡覺了,可以預見明天是不容易的一天,她要養精蓄銳。
王氏對這個女兒的看重,比兩個兒子也差不了多少,聞言便炸了:“這臭丫頭居然敢做這種事!走,娘幫你討回公道去,在那麽多人麵前說你的壞話,敗壞你名聲,看我不撕爛她的嘴!”
劉雅琴大概自己也有些心虛,不敢對峙,便扯了扯王氏的衣擺,低聲道:“娘,咱們這麽跑過去她肯定不認的,她現在嘴巴可能說了,奶也更信她的話,不聽我的……”
王氏心疼自己的女兒,拍著她的肩柔聲哄道:“雅琴啊,這事可不能算了,你如今正是關鍵時刻,名聲真要被她給敗壞了,那可了不得!你奶就算再偏心,這麽大的事也不可能仍護著她的。”
“我不要。”知母莫如女,劉雅琴把劉延寧搬出來,“要是真鬧大了,大哥回來也不好看。”
王氏果然還是忌憚劉延寧的,聞言便歎了口氣,咬牙切齒的道:“你大哥那也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他能念書,咱們出了多少力?累死累活替他攢錢,就他娘和妹妹那樣,能賺幾個錢?他倒是孝順,咱們對他再好也瞧不見,眼裏心裏就隻有他親娘和親妹妹。罷了,誰叫人家有出息呢……”
抱怨了劉延寧一通,王氏臉色也徹底陰沉下來,麵無表情的道:“至於二丫那個臭丫頭,給我等著,娘找著了機會,定讓她脫一層皮下來,敢敗壞你的名聲!”
劉雅琴聽到她娘不會放過劉青,這才滿意了些,想了想,又皺著眉道:“二丫最近越來越風光了,不僅是奶喜歡她,上回我還瞧見爺和爹都在同她說笑。”
“那丫頭說要賺大錢的那次?”王氏冷哼一聲,“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片子,拜了師傅就真當自己了不起了?以為刺繡真是那麽容易學的事呢!”
“就她這樣也敢說賺大錢,等下輩子罷!”
……
劉青覺得很憂傷,她隻是出來上個茅房的,卻很意外的聽了一場牆角。
不過對於王氏話裏話外的怨恨,她既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劉青一直知道,王氏對他們母子三人怨念在心,不然也不會明裏暗裏的針對她和李氏,而且自從她跟著師傅學刺繡以來,李氏平日指桑罵槐的主力炮火,已經從她娘轉移到她身上了,可想而知,王氏平日針對的不是她娘,她根本對他們一家三口都有意見。
可是劉青怎麽也想不通,平日裏小打小鬧的矛盾也就罷了,王氏這麽深切的恨意,到底是從何而來?
到底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即便有些摩擦,也遠沒有到懷恨在心的地步。她能想到王氏對自家最大的不滿,就是出力供大哥念書了。
可話又說回來,王氏到底嫁進劉家十幾年,單憑著她替劉家生兒育女這一項,劉家也有她的地位。她要真的不能忍受供劉延寧讀書,盡管舍了臉皮鬧翻,劉大爺就算再強勢,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真的妻離子散,最後還是要向她妥協的。
因此王氏還真沒必要為這個對他們埋下仇恨。
難道還有什麽她不知道的隱情?
還有,她師傅明明就是靠著刺繡這門手藝發家致富的,攢下如今這些家業的,可見刺繡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怎麽如今她想靠這個賺點錢,到王氏嘴裏就成了異想天開?
劉青不覺得王氏那麽信誓旦旦的語氣,僅僅隻是出於對她的偏見,王氏那般肯定,必定有她的理由。
接下來幹活的時候,劉青的心裏也一直琢磨著王氏的話,多少有些魂不守舍,好在晚飯後她隻需要收拾碗筷,再洗幹淨大鐵鍋,給大家夥燒洗澡水便是了。劉青分分神也能應付。
劉青思前想後,夜裏睡覺的時候,還是半真半假的拉著李氏抱怨道:“娘,我不喜歡大姐了。”
家裏舍不得點燈,李氏借著窗外透進來的月光,窸窸窣窣的爬上了床,隨口反問道:“跟你大姐鬧矛盾了?”
“反正她也不喜歡我。”劉青這幾個月裝小孩子賭氣的語氣,已經爐火純青了,嘟著嘴抱怨道,“前天她自個兒偷懶,不幹活就跑去師傅家了,我一個人收拾了東西才過去,大花姐就問我為什麽去晚了,我說實話在家幹活,大姐就不高興,剛才還跟二嬸告我的狀,說我敗壞她名聲。”
李氏輕輕拍了拍劉青的背,夜色太黑,看不清她的神色,劉青隻聽到她聲音依舊柔和,絲毫未變的問自己:“那你二嬸怎麽說的?”
劉青抿了抿唇,有些遲疑。雖然她覺得李氏嘴上不說,對王氏的心思應該是明白幾分的,但她又怕自己說了,李氏一個忍不住同王氏鬧起來,她們母女在劉家好不容易好起來的待遇,恐怕又要打回原形,連帶著劉延寧都難做。
“青青?”
“我說了娘不要生氣……”劉青吞吞吐吐的道,“二嬸很生氣,說要撕爛我的嘴,被大姐攔住了,然後二嬸又抱怨了大哥,說大哥喂不熟,心裏隻有咱們……”
劉青的話剛落音,明顯感覺到李氏呼吸重了一度,她不由跟著忐忑了一下。她雖然比原身年長這麽多,可是家庭氛圍和學校關係都相對單純,她還從沒做過這種類似於搬弄是非的事。
夜色寧靜,李氏遲遲沒有出聲,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劉青主動打破沉默,她悶悶不樂的道:“娘,我以後好好跟師傅學,努力多賺點錢,咱們搬到縣裏去,跟哥哥一起住!”
李氏的手擱在劉青頭上,大拇指輕輕摩挲著她的頭皮,仍然沒吭聲。
劉青帶著些許賭氣的意味,繼續道:“大哥讀書的錢我也會賺,不要他們出!”
李氏歎了口氣,寧靜的夜裏,這聲歎息十分明顯,也顯得越發沉重。但她還是溫柔的安撫著劉青:“傻孩子,想什麽呢?你二嬸一慣嘴上說的難聽,心還是好的。再說家裏做主的是爺奶,你哥念書的錢有他們想辦法,還用不著你操心。”
“娘隻希望你學好好手藝,有一技之長,以後嫁了人,自個兒也有底氣,不至於受人欺負。”
平心而論,李氏的願望簡單卻也務實,要供一個讀書人,那就是無底洞,筆墨紙硯樣樣要錢,別說這麽小的女兒想太多,就連她自己也無能為力,隻能靠劉家。
劉青點了點頭,心裏卻更加堅定了要賺錢的決心。
沒有經濟來源,寄人籬下就隻能任人揉捏。
***
晨光熹微,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劉青照例送走了大部隊,同劉雅琴一起分工合作。自從上回劉青當著好多姑娘們的麵說了大實話,劉雅琴怕自己在村裏的形象不保,之後倒沒有再高冷的把家務活全都推給劉青做。
隻是劉雅琴仍然不搭理劉青,兩人洗碗的洗碗,掃地的掃地,井水不犯河水。
劉青現在也沒心思跟劉雅琴打招呼,她以前當小姑娘性子有些驕縱,偶爾給她幾個冷眼,她也不大愛計較。
但是昨天聽了那場牆角,劉青覺得劉雅琴不僅僅是性格問題,人品也有問題,因為不喜歡她就這樣隱瞞事實,搬弄是非,甚至還倒打一耙,這樣的人她招惹不起。
兩人相顧無語的幹完活,各自回了屋子去拿針線籃。劉雅琴出門的時候,再一次把自家屋門關得震天響,瞧見劉青的眼神,狠狠的瞪了她一眼,高高仰著頭,先劉青一步出了院門。
劉青索性再放慢些腳步,一前一後的到了隔壁。
大花姐見劉雅琴進來都沒動,瞧見劉青過來,便起了身,上前牽了劉青的手,道:“青青,我爹娘帶牛牛去大舅家喝喜酒,下午才回來,今兒上午我先教你。”
劉青昨天回家之前,她師傅就說了他們要去喝喜酒的事,雖然並不驚訝,劉青還是詫異的看了大花姐一樣:“大花姐教我當然好了,隻是我姐她們怎麽辦?”
“沒事,我兩頭跑跑就行了。”大花姐拉著劉青的手往裏頭走,一麵笑問道,“我看你和雅琴臉色都不好,怎麽,又鬧矛盾了?”
劉青知道她平日裏不同劉雅琴計較,更讓對方覺得她熱臉貼冷屁股是應該的,今天她居然沒有主動求和,自然不高興了。
劉雅琴不高興,她還不樂意呢。劉青打定主意不再慣著她這臭毛病,聽到大花姐的問話,嗓門也不遮掩的道:“她整日對我沒個好臉色,好像我欠她似的,我幹嘛要給她好臉色。”
“二姐二姐!”見劉青拎著針線籃子,從隔壁出來,小六率先拋開小夥伴,噠噠噠跑上前,把劉青堵在劉家院門外,仰著頭日行一問,“二姐你說的好東西,什麽時候拿出來做成吃的?”
小六身後,其餘幾個熊孩子也圍上來,眼巴巴的看著劉青,就差沒流口水了。
劉青也想仰天長歎。
她是找到了難得的好東西,一大包的香料,聞到這香味,她都能想出無數種美食,保管讓這些土著驚為天人,靠美食發家致富,也就不成問題了。
可眼下她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小丫頭,把這包香料拿出來告訴劉家人,這個是能發家致富的好東西,劉家人如何會信?
就算她想當著劉家人的麵實驗一把,讓他們眼見為實,可在這個吃飽都成為困難的年代,蔣氏他們,又怎麽會讓她一個小丫頭片子,拿糧食出來做實驗?
更何況還有虎視眈眈,正愁找不到由頭整治她的王氏,她要是敢透一點兒出來,憑王氏那張嘴,就能做實她拿糧食來胡鬧的罪名。
蔣氏好不容易對她放心一些,劉家的管家大權,別說全部,至少一半是交給她了——雖然所謂的管家,也就是圍著柴米油鹽打轉,但她管著這個,說不定能趁蔣氏不注意的時候鑽個空子。
有一線希望,總比兩眼抹黑好。
劉青覺得當務之急,是好好利用這包香料,賺來第一桶金。
隻要有錢擺在麵前,什麽都好解釋。
就是大家長劉大爺,也不會太追根究底她手裏的東西是哪裏來的。
而且到時候,劉家人的重點,應該是放在怎麽靠這個方法多賺點錢上麵。
可是問題又來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她手上這包除了香料,其他食材全都沒有,總不能去地裏拔幾株青菜罷?
本就左右為難的劉青,看著熊孩子們充滿渴望的眼神,頭更大了,她當初怎麽會想不開,覺得熊孩子們好忽悠呢?
這群小家夥好忽悠歸好忽悠,可一天恨不得問她十幾遍的精神,也很是讓她心累啊!
劉青深深歎了口氣,打起精神來繼續忽悠道:“我交給你們的任務,今天完成了沒?”
“完成了!”熊孩子們異口同聲的道,“咱們的寶藏沒有人動!”
“那就好,別纏著我了,二姐回去給你們做晚飯,烤紅薯要不要啊?”
“要要!”熊孩子們的注意力果然轉移到烤紅薯上麵了,劉青準備趁機溜走,衣擺卻被一隻小手扯住了,小七睜著一雙大眼睛,眼巴巴的看著她:“二姐,我想吃肉。”
不得不說,聽到這話劉青是心酸的,她雖然嘴上說這些孩子熊,其實比起她和她的小夥伴們,這些孩子已經很懂事了。
一個烤紅薯就能打發的孩子,能有多熊?就算小七吵著要吃肉,那也是因為太久沒吃了,自從親哥回縣裏後,他們家再沒沾過葷食。
可這些於她小時候而言,根本算不得什麽奢望。
劉青最初隻是想賺錢,然後擺脫劉家,跟她娘搬到城裏去,他們一家三口過自己的小日子,再不必受劉家的磋磨。
現在越待越久,便越明白生活的不易。誰都有自己的無奈,蔣氏信守承諾,不說一日三餐,至少每天會準備個雞蛋給她吃,但這個雞蛋卻是從小七嘴裏省下來的。
小七才四歲,是家裏最小的孩子,比哥哥姐姐小了三四歲,又是男孩,蔣氏平日當心肝寶貝寵著,怕小孫子營養跟不上,蔣氏每日都會給他蒸一碗雞蛋羹。
自從她開始吃雞蛋,小七就再也沒有吃過雞蛋羹了。
劉青心裏也有些愧疚,伸手摸了摸小七的頭,哄道:“乖,很快就能吃上肉了。”
小七點頭,晶亮的眸子裏寫滿了信任,“好。”
劉青的確一直在忽悠熊孩子,但是該履行的也不會食言,最後一個菜出鍋,她沒有急著熄滅柴火,先撿了四五個紅薯扔進爐子裏,用草木灰蓋住,才慢慢把沒燒完的柴抽出來。
爐子裏溫度很高,還剩下些火炭,紅薯在底下煨一兩刻鍾,便熟了。
蔣氏瞥了劉青一眼,嗔道:“你還真有心思,給他們弄這個。”
“他們抱著我求呢,哪裏好拒絕。”劉青拍拍巴掌起身,笑道,“再說也就費些功夫,自家種的紅薯,也不費錢,省得他們天天饞肉吃。”
其實做午飯都不是問題,劉青隻是想趁著那時間,把茶葉蛋煮好,.
第二日下午,劉青準備去師傅家,蔣氏忽然開了屋門叫住她,“你等等。”
蔣氏拎了一籃子雞蛋出來,遞給劉青,道:“這雞蛋你先提到大花娘家去,我怕明兒給忘了。”
劉青接過雞蛋,又見蔣氏從懷中一陣摸索,最後摸出個布包,一並遞給劉青,叮囑道:“家裏的鹽不夠了,你去買二兩回來,寫信送信統共四文,剩下的三文錢,給小七他們買些零嘴罷。”
“我知道了。”劉青小心地把錢收進懷裏,想了想,又道,“奶,我怕鎮上人多,小七才四歲,萬一沒看住他走丟了怎麽辦?”
“我也不放心。”蔣氏歎了口氣,道,“算了,讓他娘哄哄他,實在不行,明兒把人關起來,不讓他跟你們走就是了。”
劉青心說她留小七下來是有計劃的,把人關起來怎麽行,忙道:“那還不至於,小七若一定要跟去,我就算幸苦些,人多的時候抱著他,也得看住了,隻是那樣的話就不好看著小五和小六了。不過小七比小五小六還懂事些,好好跟他說,他應該能聽勸留在家裏的。”
“你有辦法勸他聽話?”蔣氏剛問完,自己又點頭道,“也是,這幾個孩子調皮搗蛋,隻到你跟前就聽話。”
“我也沒什麽竅門,就是答應給他們弄好吃的唄。小七想去鎮上無非就是想吃東西,一個燒餅準能讓他乖乖留在家裏。”說到這裏,劉青嘿嘿一笑,心說為什麽他們哄不住小孩子,不是小孩不聽哄,而是他們開過太多空頭支票,小孩不是傻子,承諾的東西不擺到眼前,他們才不會信。
而她說話自來算數,從不拿空話騙人,那他們自然也信她的話。
蔣氏擺了擺手:“行了,快去你師傅家罷。”
劉青並沒有把那籃子雞蛋直接拎到她師傅家,她先在院裏找個角落把雞蛋放起來,才進了屋,一進門就拉著大花姐,衝她師傅笑道:“師傅,我找大花姐有點事,馬上回來。”
不等春嬸反應過來,劉青已經把大花姐拉到外邊去了,壓低了聲音,指著雞蛋道:“大花姐,這是我奶托師傅明日帶去鎮上賣的,你幫忙找個地方放一放,別叫師傅知道,我要用它。”
劉青自從拜師學藝以來,就發現大花姐明裏暗裏的關照自己,她自己就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自然知道少女的愛心有多純粹,就看她托大花姐幫忙送信,她自己沒想起要給錢,大花姐也一句不提,這件事就能看出來,其實大花姐心裏隻怕已經做好了給她墊錢的準備。
她不是想要利用大花姐的善意,隻是這件事隻有大花姐能幫她。
親哥是給了她錢,到現在她也才花去十分之一,可那又如何?村裏都淳樸,幾乎毫無秘密可言,她前腳剛從鄰裏鄉親手上買雞蛋,保管後腳在地裏幹活的蔣氏就聽到風聲了,她就是在去鎮上的路上,都能半路被拖回來,還想賺錢?
而大花姐就不一樣了,她師傅這段日子心思都撲在屏風上,家裏大大小小都是大花姐張羅的,首先大花姐完全可以瞞著大人,把雞蛋賣給她,再是大花姐心思善良,她真要苦苦哀求,大花姐應該會為她保密的。
隻是劉青沒想到,大花姐善良到這個地步。
蔣氏攢的二十幾個雞蛋明顯不夠,劉青打算找大花姐再買三十幾個,正好湊成六十個,畢竟是做開張生意,還得選個吉利的數字。
大花姐非但願意幫忙保密,甚至還不肯收她的錢,她隻道:“你哥念書已經很是辛苦了,攢點錢不容易,留給你必然是做急用的,你要是這麽痛快花完了,豈不又叫他擔心?再說我這也不缺錢,雞蛋算我借給你的,等你從鎮上回來,賺了錢,再還我不遲。”
雖然劉青有信心能穩賺不賠,卻也知道此舉在外人眼裏未免太過冒險,不然劉大爺他們也不會斷然拒絕了。
可怎麽說,大花姐也對她這麽有信心?
劉青抿了抿唇,低聲道:“萬一沒賺錢呢……”
大花姐拍了拍她的頭,溫聲道:“沒賺就沒賺,你以後就安心跟我娘學手藝,別再操心這些大人操心的事了。”
“可我還欠你的雞蛋。”
大花姐噗嗤一聲笑了,道:“我娘這輩子沒打算再收徒弟,你是惟一一個,又是正經磕過頭拜過師的,也就是自家人了。自家人還計較幾個雞蛋,豈不是見外?”
劉青沒說話了,心想著就算她真賠了錢,大花姐這裏的也要還上,不能白占人家便宜。拜師歸拜師,兩個性質不能混淆。
這天傍晚,趁劉家人都出去幹活了,劉青把滿滿一大籃子的雞蛋,小心拎進灶房,自從她掌勺以來,灶房就是她的天下,蔣氏他們早出晚歸,等閑都不進灶房了,想藏點東西,倒也不難。
藏好雞蛋,劉青壓了壓緊張的心情,一絲不苟的做了飯。
不過這一晚,劉青早早的就回屋睡覺了,可以預見明天是不容易的一天,她要養精蓄銳。
王氏對這個女兒的看重,比兩個兒子也差不了多少,聞言便炸了:“這臭丫頭居然敢做這種事!走,娘幫你討回公道去,在那麽多人麵前說你的壞話,敗壞你名聲,看我不撕爛她的嘴!”
劉雅琴大概自己也有些心虛,不敢對峙,便扯了扯王氏的衣擺,低聲道:“娘,咱們這麽跑過去她肯定不認的,她現在嘴巴可能說了,奶也更信她的話,不聽我的……”
王氏心疼自己的女兒,拍著她的肩柔聲哄道:“雅琴啊,這事可不能算了,你如今正是關鍵時刻,名聲真要被她給敗壞了,那可了不得!你奶就算再偏心,這麽大的事也不可能仍護著她的。”
“我不要。”知母莫如女,劉雅琴把劉延寧搬出來,“要是真鬧大了,大哥回來也不好看。”
王氏果然還是忌憚劉延寧的,聞言便歎了口氣,咬牙切齒的道:“你大哥那也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他能念書,咱們出了多少力?累死累活替他攢錢,就他娘和妹妹那樣,能賺幾個錢?他倒是孝順,咱們對他再好也瞧不見,眼裏心裏就隻有他親娘和親妹妹。罷了,誰叫人家有出息呢……”
抱怨了劉延寧一通,王氏臉色也徹底陰沉下來,麵無表情的道:“至於二丫那個臭丫頭,給我等著,娘找著了機會,定讓她脫一層皮下來,敢敗壞你的名聲!”
劉雅琴聽到她娘不會放過劉青,這才滿意了些,想了想,又皺著眉道:“二丫最近越來越風光了,不僅是奶喜歡她,上回我還瞧見爺和爹都在同她說笑。”
“那丫頭說要賺大錢的那次?”王氏冷哼一聲,“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片子,拜了師傅就真當自己了不起了?以為刺繡真是那麽容易學的事呢!”
“就她這樣也敢說賺大錢,等下輩子罷!”
……
劉青覺得很憂傷,她隻是出來上個茅房的,卻很意外的聽了一場牆角。
不過對於王氏話裏話外的怨恨,她既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劉青一直知道,王氏對他們母子三人怨念在心,不然也不會明裏暗裏的針對她和李氏,而且自從她跟著師傅學刺繡以來,李氏平日指桑罵槐的主力炮火,已經從她娘轉移到她身上了,可想而知,王氏平日針對的不是她娘,她根本對他們一家三口都有意見。
可是劉青怎麽也想不通,平日裏小打小鬧的矛盾也就罷了,王氏這麽深切的恨意,到底是從何而來?
到底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即便有些摩擦,也遠沒有到懷恨在心的地步。她能想到王氏對自家最大的不滿,就是出力供大哥念書了。
可話又說回來,王氏到底嫁進劉家十幾年,單憑著她替劉家生兒育女這一項,劉家也有她的地位。她要真的不能忍受供劉延寧讀書,盡管舍了臉皮鬧翻,劉大爺就算再強勢,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真的妻離子散,最後還是要向她妥協的。
因此王氏還真沒必要為這個對他們埋下仇恨。
難道還有什麽她不知道的隱情?
還有,她師傅明明就是靠著刺繡這門手藝發家致富的,攢下如今這些家業的,可見刺繡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怎麽如今她想靠這個賺點錢,到王氏嘴裏就成了異想天開?
劉青不覺得王氏那麽信誓旦旦的語氣,僅僅隻是出於對她的偏見,王氏那般肯定,必定有她的理由。
接下來幹活的時候,劉青的心裏也一直琢磨著王氏的話,多少有些魂不守舍,好在晚飯後她隻需要收拾碗筷,再洗幹淨大鐵鍋,給大家夥燒洗澡水便是了。劉青分分神也能應付。
劉青思前想後,夜裏睡覺的時候,還是半真半假的拉著李氏抱怨道:“娘,我不喜歡大姐了。”
家裏舍不得點燈,李氏借著窗外透進來的月光,窸窸窣窣的爬上了床,隨口反問道:“跟你大姐鬧矛盾了?”
“反正她也不喜歡我。”劉青這幾個月裝小孩子賭氣的語氣,已經爐火純青了,嘟著嘴抱怨道,“前天她自個兒偷懶,不幹活就跑去師傅家了,我一個人收拾了東西才過去,大花姐就問我為什麽去晚了,我說實話在家幹活,大姐就不高興,剛才還跟二嬸告我的狀,說我敗壞她名聲。”
李氏輕輕拍了拍劉青的背,夜色太黑,看不清她的神色,劉青隻聽到她聲音依舊柔和,絲毫未變的問自己:“那你二嬸怎麽說的?”
劉青抿了抿唇,有些遲疑。雖然她覺得李氏嘴上不說,對王氏的心思應該是明白幾分的,但她又怕自己說了,李氏一個忍不住同王氏鬧起來,她們母女在劉家好不容易好起來的待遇,恐怕又要打回原形,連帶著劉延寧都難做。
“青青?”
“我說了娘不要生氣……”劉青吞吞吐吐的道,“二嬸很生氣,說要撕爛我的嘴,被大姐攔住了,然後二嬸又抱怨了大哥,說大哥喂不熟,心裏隻有咱們……”
劉青的話剛落音,明顯感覺到李氏呼吸重了一度,她不由跟著忐忑了一下。她雖然比原身年長這麽多,可是家庭氛圍和學校關係都相對單純,她還從沒做過這種類似於搬弄是非的事。
夜色寧靜,李氏遲遲沒有出聲,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劉青主動打破沉默,她悶悶不樂的道:“娘,我以後好好跟師傅學,努力多賺點錢,咱們搬到縣裏去,跟哥哥一起住!”
李氏的手擱在劉青頭上,大拇指輕輕摩挲著她的頭皮,仍然沒吭聲。
劉青帶著些許賭氣的意味,繼續道:“大哥讀書的錢我也會賺,不要他們出!”
李氏歎了口氣,寧靜的夜裏,這聲歎息十分明顯,也顯得越發沉重。但她還是溫柔的安撫著劉青:“傻孩子,想什麽呢?你二嬸一慣嘴上說的難聽,心還是好的。再說家裏做主的是爺奶,你哥念書的錢有他們想辦法,還用不著你操心。”
“娘隻希望你學好好手藝,有一技之長,以後嫁了人,自個兒也有底氣,不至於受人欺負。”
平心而論,李氏的願望簡單卻也務實,要供一個讀書人,那就是無底洞,筆墨紙硯樣樣要錢,別說這麽小的女兒想太多,就連她自己也無能為力,隻能靠劉家。
劉青點了點頭,心裏卻更加堅定了要賺錢的決心。
沒有經濟來源,寄人籬下就隻能任人揉捏。
***
晨光熹微,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劉青照例送走了大部隊,同劉雅琴一起分工合作。自從上回劉青當著好多姑娘們的麵說了大實話,劉雅琴怕自己在村裏的形象不保,之後倒沒有再高冷的把家務活全都推給劉青做。
隻是劉雅琴仍然不搭理劉青,兩人洗碗的洗碗,掃地的掃地,井水不犯河水。
劉青現在也沒心思跟劉雅琴打招呼,她以前當小姑娘性子有些驕縱,偶爾給她幾個冷眼,她也不大愛計較。
但是昨天聽了那場牆角,劉青覺得劉雅琴不僅僅是性格問題,人品也有問題,因為不喜歡她就這樣隱瞞事實,搬弄是非,甚至還倒打一耙,這樣的人她招惹不起。
兩人相顧無語的幹完活,各自回了屋子去拿針線籃。劉雅琴出門的時候,再一次把自家屋門關得震天響,瞧見劉青的眼神,狠狠的瞪了她一眼,高高仰著頭,先劉青一步出了院門。
劉青索性再放慢些腳步,一前一後的到了隔壁。
大花姐見劉雅琴進來都沒動,瞧見劉青過來,便起了身,上前牽了劉青的手,道:“青青,我爹娘帶牛牛去大舅家喝喜酒,下午才回來,今兒上午我先教你。”
劉青昨天回家之前,她師傅就說了他們要去喝喜酒的事,雖然並不驚訝,劉青還是詫異的看了大花姐一樣:“大花姐教我當然好了,隻是我姐她們怎麽辦?”
“沒事,我兩頭跑跑就行了。”大花姐拉著劉青的手往裏頭走,一麵笑問道,“我看你和雅琴臉色都不好,怎麽,又鬧矛盾了?”
劉青知道她平日裏不同劉雅琴計較,更讓對方覺得她熱臉貼冷屁股是應該的,今天她居然沒有主動求和,自然不高興了。
劉雅琴不高興,她還不樂意呢。劉青打定主意不再慣著她這臭毛病,聽到大花姐的問話,嗓門也不遮掩的道:“她整日對我沒個好臉色,好像我欠她似的,我幹嘛要給她好臉色。”
“二姐二姐!”見劉青拎著針線籃子,從隔壁出來,小六率先拋開小夥伴,噠噠噠跑上前,把劉青堵在劉家院門外,仰著頭日行一問,“二姐你說的好東西,什麽時候拿出來做成吃的?”
小六身後,其餘幾個熊孩子也圍上來,眼巴巴的看著劉青,就差沒流口水了。
劉青也想仰天長歎。
她是找到了難得的好東西,一大包的香料,聞到這香味,她都能想出無數種美食,保管讓這些土著驚為天人,靠美食發家致富,也就不成問題了。
可眼下她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小丫頭,把這包香料拿出來告訴劉家人,這個是能發家致富的好東西,劉家人如何會信?
就算她想當著劉家人的麵實驗一把,讓他們眼見為實,可在這個吃飽都成為困難的年代,蔣氏他們,又怎麽會讓她一個小丫頭片子,拿糧食出來做實驗?
更何況還有虎視眈眈,正愁找不到由頭整治她的王氏,她要是敢透一點兒出來,憑王氏那張嘴,就能做實她拿糧食來胡鬧的罪名。
蔣氏好不容易對她放心一些,劉家的管家大權,別說全部,至少一半是交給她了——雖然所謂的管家,也就是圍著柴米油鹽打轉,但她管著這個,說不定能趁蔣氏不注意的時候鑽個空子。
有一線希望,總比兩眼抹黑好。
劉青覺得當務之急,是好好利用這包香料,賺來第一桶金。
隻要有錢擺在麵前,什麽都好解釋。
就是大家長劉大爺,也不會太追根究底她手裏的東西是哪裏來的。
而且到時候,劉家人的重點,應該是放在怎麽靠這個方法多賺點錢上麵。
可是問題又來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她手上這包除了香料,其他食材全都沒有,總不能去地裏拔幾株青菜罷?
本就左右為難的劉青,看著熊孩子們充滿渴望的眼神,頭更大了,她當初怎麽會想不開,覺得熊孩子們好忽悠呢?
這群小家夥好忽悠歸好忽悠,可一天恨不得問她十幾遍的精神,也很是讓她心累啊!
劉青深深歎了口氣,打起精神來繼續忽悠道:“我交給你們的任務,今天完成了沒?”
“完成了!”熊孩子們異口同聲的道,“咱們的寶藏沒有人動!”
“那就好,別纏著我了,二姐回去給你們做晚飯,烤紅薯要不要啊?”
“要要!”熊孩子們的注意力果然轉移到烤紅薯上麵了,劉青準備趁機溜走,衣擺卻被一隻小手扯住了,小七睜著一雙大眼睛,眼巴巴的看著她:“二姐,我想吃肉。”
不得不說,聽到這話劉青是心酸的,她雖然嘴上說這些孩子熊,其實比起她和她的小夥伴們,這些孩子已經很懂事了。
一個烤紅薯就能打發的孩子,能有多熊?就算小七吵著要吃肉,那也是因為太久沒吃了,自從親哥回縣裏後,他們家再沒沾過葷食。
可這些於她小時候而言,根本算不得什麽奢望。
劉青最初隻是想賺錢,然後擺脫劉家,跟她娘搬到城裏去,他們一家三口過自己的小日子,再不必受劉家的磋磨。
現在越待越久,便越明白生活的不易。誰都有自己的無奈,蔣氏信守承諾,不說一日三餐,至少每天會準備個雞蛋給她吃,但這個雞蛋卻是從小七嘴裏省下來的。
小七才四歲,是家裏最小的孩子,比哥哥姐姐小了三四歲,又是男孩,蔣氏平日當心肝寶貝寵著,怕小孫子營養跟不上,蔣氏每日都會給他蒸一碗雞蛋羹。
自從她開始吃雞蛋,小七就再也沒有吃過雞蛋羹了。
劉青心裏也有些愧疚,伸手摸了摸小七的頭,哄道:“乖,很快就能吃上肉了。”
小七點頭,晶亮的眸子裏寫滿了信任,“好。”
劉青的確一直在忽悠熊孩子,但是該履行的也不會食言,最後一個菜出鍋,她沒有急著熄滅柴火,先撿了四五個紅薯扔進爐子裏,用草木灰蓋住,才慢慢把沒燒完的柴抽出來。
爐子裏溫度很高,還剩下些火炭,紅薯在底下煨一兩刻鍾,便熟了。
蔣氏瞥了劉青一眼,嗔道:“你還真有心思,給他們弄這個。”
“他們抱著我求呢,哪裏好拒絕。”劉青拍拍巴掌起身,笑道,“再說也就費些功夫,自家種的紅薯,也不費錢,省得他們天天饞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