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這個詞在我們的文化裏幾乎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含義。世人從來不吝嗇對愛情的讚揚,歌頌它的美好,純潔,以及它帶來的幸福,可什麽是愛?
麵對它的詢問,我表示。“愛是讓人覺得可以漠視一切,不惜一切代價的情感。”
它停頓了一下,表示它不同意。它認為我口中的那種感情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幻想的行為,將其包裝成無私奉獻是一種欺騙,自我欺騙。
它意味深長的看著我,告訴我它曾經看到一個小孩伸手摘下了一朵明豔的花。它問他,他為什麽要摘下那花。小孩說,因為他愛花。
哦,他愛的花。這就是為什麽他將這朵花攔腰斬斷,然後踐踏它的根基,將它放在太陽底下,讓它枯萎脫水,凋零。對於他來說,他是一時興起摘下了一朵花,但對於花來說,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無所依靠,最後掙紮著慢慢等死。它說:“別告訴我你愛花,你愛的是你自己。”
因為這花在你眼中是那樣的美麗,所以你將它拔離它耐以生存的土壤。然後將它攔腰折斷,殺了它,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幻想。
世界上許多的愛情。都不過是這樣的愛罷了。
所以兩個人相愛了,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他們在彼此身上看見了對方能夠滿足自己所有的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而我們將這種感覺稱之為愛。實際上,彼此隻是在對方身上尋找各自的需求罷了。
這不是對對方的一種愛,而是對方變成了一個工具,一個媒介,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世界上太多的愛,都是所謂的鮮花之愛。
我打斷了它,為愛情辯護道:“那是因為那小孩根本不愛花。他隻是喜歡那朵花,所以他會毫不猶豫的將它摘下,擁有它。可是當他真正愛一朵花的時候,他不僅舍不得將它摘下,甚至還會精心的嗬護它。因為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製。“
它認真的思考了片刻,表示我用詞用錯了。按照我的例子,“克製”這個詞不是很合適,“付出”更為合適。可是他人真的需要你的付出嗎?另外它承認愛和付出間存在因果關係。但是因為愛而付出,還是因為付出而愛?
愛不是在於我想要什麽,而是在於我要付出什麽。猶太倫理學家rabbidessler說:“人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認為你要為你所愛之人付出,然而真正的答案是你愛你為之付出的那個人。”他的意思是,當我給予你什麽的時候,我把我自己投入在你身上。基於自愛是一種必然(大部分人都愛他們自己),且現在我的一部分已成了你,就是說在你身上有著我愛的那一部分自己。所以相愛是一種付出而不是一種單純的接受。
我不太喜愛它的觀點,因為在它的描述中,人似乎成了一種自私的生物。那些為了愛情不惜犧牲自己的人也不再是為真摯感情無私奉獻的主,反而成了自我犧牲幻想而實現自我滿足的人。
我一直認為愛情從來不會錯,會犯錯的是人。可按照它的解釋,愛似乎再沒了之前的完美。
“如果人是因為自愛而愛他人,而愛他人不過是因為他人身上有自己的一小部分,那為什麽還會有哪些為愛不顧一切的人呢?甚至為愛賠上往後的人生?如果是基於自愛,為什麽不先保全較大的那一部分呢?”
它微笑的對我的觀點表示了認可。接著它先是打破了我的愛情完美論。愛情可以帶來美好和幸福,可它同樣也包含醜陋,猜疑,痛苦。
接著它對我的奉獻論給出了另一種解釋。你總能發現他人擁有的,卻看不見自己擁有的。它讓我認真想想,身邊不就有很多例子嗎?接著它表示愛是一種感情,而感情這東西是無孔不入的。邏輯上都認可,也止不住情緒上的一種宣泄。你在極端情緒下,無論是什麽情緒,真的還有心思做邏輯評估,認真思考嗎?同樣的人在急迫的情況下願意舍生取義,但當拉長做決定的時間,他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人對失去極為敏感,就好比經濟學上的沉沒成本效應。你如果能為愛人付出生命,想必是很愛吧。那根據它的邏輯,你之前想必也一定付出了很多,至少在你的角度你付出了很多,所以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麵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很正常,不是嗎?
我承認它最開始給出的邏輯我無法有效反駁,但它後麵這一段對我提出觀點的反駁卻給了我攻擊它的方向。我沒法反駁,但我也不想認可。
對於生在紅塵中人感情是多麽美好,而她所帶來的這一切喜怒哀樂便是紅塵,令人沉醉。為什麽愛情不能是發現自己心底溫暖而潮濕的一隅,然後用心走過,最後分別了就留下那記憶,斑駁著生命,回味無窮。
你讓身為浪漫主義的我怎麽認可它冰冷的觀點。
“想必能給出這樣觀點的你肯定沒有愛過。如果真的愛到義無反顧,你還能理智的去分析感情嗎?如果你沒愛過,你的論證又憑什麽有參考價值?”
聽說過稻草人論證嗎?任何理性辯駁在惡意中傷下都顯得格外無力。
它問:“哥白尼需要去往外太空才能論證日心說嗎?”
我沉默了一下,突然發現這場討論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於是我做出了結語。“愛是一種超脫理智之外的感情。你很聰明,但恕我直言,並不是什麽東西都可以用數字,邏輯,理論來衡量的。”
它沒在說話,而是單純的望著我。因為它沒有說話的必要了。我已經打碎我們交談這個話題的基石。我都表達了這個命題是無法用理論和邏輯來衡量的,那麽接下來無論它提出怎樣精密的論證,這些論證都將沒有任何意義。
麵對它的詢問,我表示。“愛是讓人覺得可以漠視一切,不惜一切代價的情感。”
它停頓了一下,表示它不同意。它認為我口中的那種感情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幻想的行為,將其包裝成無私奉獻是一種欺騙,自我欺騙。
它意味深長的看著我,告訴我它曾經看到一個小孩伸手摘下了一朵明豔的花。它問他,他為什麽要摘下那花。小孩說,因為他愛花。
哦,他愛的花。這就是為什麽他將這朵花攔腰斬斷,然後踐踏它的根基,將它放在太陽底下,讓它枯萎脫水,凋零。對於他來說,他是一時興起摘下了一朵花,但對於花來說,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無所依靠,最後掙紮著慢慢等死。它說:“別告訴我你愛花,你愛的是你自己。”
因為這花在你眼中是那樣的美麗,所以你將它拔離它耐以生存的土壤。然後將它攔腰折斷,殺了它,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幻想。
世界上許多的愛情。都不過是這樣的愛罷了。
所以兩個人相愛了,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他們在彼此身上看見了對方能夠滿足自己所有的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而我們將這種感覺稱之為愛。實際上,彼此隻是在對方身上尋找各自的需求罷了。
這不是對對方的一種愛,而是對方變成了一個工具,一個媒介,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世界上太多的愛,都是所謂的鮮花之愛。
我打斷了它,為愛情辯護道:“那是因為那小孩根本不愛花。他隻是喜歡那朵花,所以他會毫不猶豫的將它摘下,擁有它。可是當他真正愛一朵花的時候,他不僅舍不得將它摘下,甚至還會精心的嗬護它。因為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製。“
它認真的思考了片刻,表示我用詞用錯了。按照我的例子,“克製”這個詞不是很合適,“付出”更為合適。可是他人真的需要你的付出嗎?另外它承認愛和付出間存在因果關係。但是因為愛而付出,還是因為付出而愛?
愛不是在於我想要什麽,而是在於我要付出什麽。猶太倫理學家rabbidessler說:“人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認為你要為你所愛之人付出,然而真正的答案是你愛你為之付出的那個人。”他的意思是,當我給予你什麽的時候,我把我自己投入在你身上。基於自愛是一種必然(大部分人都愛他們自己),且現在我的一部分已成了你,就是說在你身上有著我愛的那一部分自己。所以相愛是一種付出而不是一種單純的接受。
我不太喜愛它的觀點,因為在它的描述中,人似乎成了一種自私的生物。那些為了愛情不惜犧牲自己的人也不再是為真摯感情無私奉獻的主,反而成了自我犧牲幻想而實現自我滿足的人。
我一直認為愛情從來不會錯,會犯錯的是人。可按照它的解釋,愛似乎再沒了之前的完美。
“如果人是因為自愛而愛他人,而愛他人不過是因為他人身上有自己的一小部分,那為什麽還會有哪些為愛不顧一切的人呢?甚至為愛賠上往後的人生?如果是基於自愛,為什麽不先保全較大的那一部分呢?”
它微笑的對我的觀點表示了認可。接著它先是打破了我的愛情完美論。愛情可以帶來美好和幸福,可它同樣也包含醜陋,猜疑,痛苦。
接著它對我的奉獻論給出了另一種解釋。你總能發現他人擁有的,卻看不見自己擁有的。它讓我認真想想,身邊不就有很多例子嗎?接著它表示愛是一種感情,而感情這東西是無孔不入的。邏輯上都認可,也止不住情緒上的一種宣泄。你在極端情緒下,無論是什麽情緒,真的還有心思做邏輯評估,認真思考嗎?同樣的人在急迫的情況下願意舍生取義,但當拉長做決定的時間,他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人對失去極為敏感,就好比經濟學上的沉沒成本效應。你如果能為愛人付出生命,想必是很愛吧。那根據它的邏輯,你之前想必也一定付出了很多,至少在你的角度你付出了很多,所以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麵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很正常,不是嗎?
我承認它最開始給出的邏輯我無法有效反駁,但它後麵這一段對我提出觀點的反駁卻給了我攻擊它的方向。我沒法反駁,但我也不想認可。
對於生在紅塵中人感情是多麽美好,而她所帶來的這一切喜怒哀樂便是紅塵,令人沉醉。為什麽愛情不能是發現自己心底溫暖而潮濕的一隅,然後用心走過,最後分別了就留下那記憶,斑駁著生命,回味無窮。
你讓身為浪漫主義的我怎麽認可它冰冷的觀點。
“想必能給出這樣觀點的你肯定沒有愛過。如果真的愛到義無反顧,你還能理智的去分析感情嗎?如果你沒愛過,你的論證又憑什麽有參考價值?”
聽說過稻草人論證嗎?任何理性辯駁在惡意中傷下都顯得格外無力。
它問:“哥白尼需要去往外太空才能論證日心說嗎?”
我沉默了一下,突然發現這場討論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於是我做出了結語。“愛是一種超脫理智之外的感情。你很聰明,但恕我直言,並不是什麽東西都可以用數字,邏輯,理論來衡量的。”
它沒在說話,而是單純的望著我。因為它沒有說話的必要了。我已經打碎我們交談這個話題的基石。我都表達了這個命題是無法用理論和邏輯來衡量的,那麽接下來無論它提出怎樣精密的論證,這些論證都將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