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整個西龍莊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忙的是野熱火朝天。
山裏人樸實厚道,也最看中名聲,西龍莊又出料又出人建學校,就是為了讓孩子冬天不挨凍,幾個村都很支持,畢竟自己村的娃也在那裏上學呢。
三姑父準備好的話都沒說,隻是一提出人建學校,所有的村子都積極的響應,紛紛派出最好的工匠師傅,生怕被別的村比下去。
這要是被人比下去了,不光出門抬不起頭來,以後村裏的後生連媳婦都不好說了。
也正是有了這股攀比心理,來的人雖然多,可是各村都派了村長帶隊,隻要把活安排好了,就不用張狼再操心了。
“狗剩子!幹起活來軟不拉幾的,你他娘的還想不想說媳婦了?”趙家堡的村長大聲罵著自己村裏的年輕人。
“小夥子們,跑去來啊!不要被趙家堡的人給比下去!給西龍莊的大姑娘們看看咱楊頭溝的實力!”楊頭溝的村長也不甘示弱,大聲吆喝著。
幾個村子卯著勁比賽幹活,張狼樂嗬嗬的看了一會就離開了。
從施工現場離開,張狼有緊接著來到大棚基地。
四座整齊劃一的大棚,透著一股子厚重和粗狂,大棚頂上的玻璃,在太陽下閃著光芒。
路過的村民都會看一眼大棚,眼裏流露著說不出的喜悅和自豪,那是他們的希望,他們的夢想。
走進大棚,文教授正帶著村裏選出來的十幾名婦女在幹活。
之前張狼就已經和文教授商量好了,大棚裏分別種植西紅柿、茄子、黃瓜,豆角,芹菜、菜花等方便運輸儲存的蔬菜。
這個大棚裏種的是西紅柿和茄子,現在剛開始育苗。
文教授也親自動手幹活,一邊幹還一邊給他們講解著為什麽這麽幹,這麽幹的好處。
被選出來的婦女都是比較困難的家庭,都非常的珍惜這個機會,聽的非常認真。
張狼沒有打攪他們,站在一邊靜靜的聽著文教授的講解。
“育苗是種洋柿子非常關鍵的一步,俗話說苗好三成收,苗育好了,不僅病蟲害少,而且產量高。”
洋柿子學名叫西紅柿,因為是從國外引進來的,所以老百姓習慣把它叫做洋柿子。
其實在農村還有好多帶洋字的東西,比如說煤油,又叫洋油;自行車又叫洋車子;火柴叫洋火。
“育苗的第一步,要先消毒,
你們看,我之前把種子用清水浸泡種子1~2小時,現在撈出來,把種子放入55c的熱水,浸泡15分鍾,之後再用清水繼續浸種3~4小時,這就是育種前的消毒;
這裏一定要注意,熱水侵泡的時候水溫不能過熱,過熱會把種子燙死。
這樣做的目的是預防葉黴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病害發生,也可以用在太陽底下爆曬兩天的方法消毒。
大家有什麽不明白的,現在可以提問了。”
“文教授,您說的控製好溫度濕度,咋控製啊?”懷印家的第一個舉手問道。
“首先咱們說說溫度,洋柿子的溫度一般控製在白天25c~28c,夜間16c~18c,你們看牆上掛的就是溫度計,如果白天溫度高於28c,就需要進行通風,你們看到牆上流出來的洞了嗎?那個就是預留出來的通風洞。
咱們東北冬天氣溫很低,如果晚上大棚裏的溫度低於16c,就需要加溫,這牆上的暖氣片,就是用來給大棚加溫的,還有咱們提前準備好的稻草杉子,也是用來給大棚保溫的。“
”咱們接著說濕度的控製,…………”
等文教授講解完,張狼忍不住鼓著掌走了過去,“文教授辛苦了,我們都是大老粗,這種莊稼還行,可是擺弄這些精細的蔬菜就抓瞎了。”
”你每天的好酒好菜的招待,把我這嘴給養叼了,要是不努力幹活,你大老板把我給開了,我自己的工資可吃不起這樣的酒菜。”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大家也都熟悉了,文教授笑著開起了玩笑。
“狼叔來了。”
“狼爺好。”
跟著文教授學種大棚的婦女紛紛和張狼打招呼。
張狼笑著衝她們點點頭,“你們都很用心,好好跟文教授學習種菜技術,咱們村發家致富可就靠這些大棚了。”
“嗯呢,狼叔俺們一定用心學。”
”狼爺放心吧!肯定用心學。“
男勞力都有自己的任務,張狼也不準備把男勞力們拴在地裏,就把種大棚的活都交給了村裏的婦女們,種大棚雖然苦點累點,可是這點苦,難不住山裏的婦女們。
老年間,人們都把自己的手藝看的非常重,有句老話叫: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以前學門手藝,可不容易,拜師學藝,要交學費,還有個規矩就是三年學藝兩年效力,就學徒期間幹活賺的錢都歸師傅,出師後還要無償給師傅幹兩年。
而且前幾年很難學到東西,這三年除了幹各種雜活,還要為自己的師傅幹一些家務活,等同於一個仆人,所以就有俗語說“徒弟徒弟,三年奴隸”。
師傅授藝不是我們想象的手把手教,師傅隻會在自己做活的時候給你提點一二,大都是靠自己看,自己琢磨,也就是所謂的“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就這還不一定能學到真東西,作為藝匠,往往是“一招鮮,吃遍天”,一些獨門絕技,一般的徒弟根本學不到。
甚至比較極端的手藝人,還會有傳男不傳女這麽一個可以說是陋習的規矩。
毫無疑問,西龍山這十裏八村的手藝人都有這樣的陋習,這也造成了,西龍山這周圍十裏八村的男人各個都有自己的手藝,反而女人們大多啥都不會,隻能做一些粗活笨活。
所以其實不用張狼交代,女人們都很珍惜這樣的機會,不光是為了改善家裏的條件,種菜也是門手藝,以前在娘家,再受寵,家裏的手藝也不傳給她們。
”文教授人手夠不夠?用不用我再多給你派幾個人來?”張狼客氣的問道。
“育苗這邊用不了太多人手,不過你得趕快安排人把地都整出來,先撒上基肥。”文教授也不客氣,直接安排道。
“行,那我回頭就安排人把大棚裏的地整出來。”張狼痛快的答應道。
有了周邊幾個村的支持,人手變得充足,他也正想把建學校的婦女都撤下來,到大棚裏提前學習學習,明年大棚肯定要擴建。
山裏人樸實厚道,也最看中名聲,西龍莊又出料又出人建學校,就是為了讓孩子冬天不挨凍,幾個村都很支持,畢竟自己村的娃也在那裏上學呢。
三姑父準備好的話都沒說,隻是一提出人建學校,所有的村子都積極的響應,紛紛派出最好的工匠師傅,生怕被別的村比下去。
這要是被人比下去了,不光出門抬不起頭來,以後村裏的後生連媳婦都不好說了。
也正是有了這股攀比心理,來的人雖然多,可是各村都派了村長帶隊,隻要把活安排好了,就不用張狼再操心了。
“狗剩子!幹起活來軟不拉幾的,你他娘的還想不想說媳婦了?”趙家堡的村長大聲罵著自己村裏的年輕人。
“小夥子們,跑去來啊!不要被趙家堡的人給比下去!給西龍莊的大姑娘們看看咱楊頭溝的實力!”楊頭溝的村長也不甘示弱,大聲吆喝著。
幾個村子卯著勁比賽幹活,張狼樂嗬嗬的看了一會就離開了。
從施工現場離開,張狼有緊接著來到大棚基地。
四座整齊劃一的大棚,透著一股子厚重和粗狂,大棚頂上的玻璃,在太陽下閃著光芒。
路過的村民都會看一眼大棚,眼裏流露著說不出的喜悅和自豪,那是他們的希望,他們的夢想。
走進大棚,文教授正帶著村裏選出來的十幾名婦女在幹活。
之前張狼就已經和文教授商量好了,大棚裏分別種植西紅柿、茄子、黃瓜,豆角,芹菜、菜花等方便運輸儲存的蔬菜。
這個大棚裏種的是西紅柿和茄子,現在剛開始育苗。
文教授也親自動手幹活,一邊幹還一邊給他們講解著為什麽這麽幹,這麽幹的好處。
被選出來的婦女都是比較困難的家庭,都非常的珍惜這個機會,聽的非常認真。
張狼沒有打攪他們,站在一邊靜靜的聽著文教授的講解。
“育苗是種洋柿子非常關鍵的一步,俗話說苗好三成收,苗育好了,不僅病蟲害少,而且產量高。”
洋柿子學名叫西紅柿,因為是從國外引進來的,所以老百姓習慣把它叫做洋柿子。
其實在農村還有好多帶洋字的東西,比如說煤油,又叫洋油;自行車又叫洋車子;火柴叫洋火。
“育苗的第一步,要先消毒,
你們看,我之前把種子用清水浸泡種子1~2小時,現在撈出來,把種子放入55c的熱水,浸泡15分鍾,之後再用清水繼續浸種3~4小時,這就是育種前的消毒;
這裏一定要注意,熱水侵泡的時候水溫不能過熱,過熱會把種子燙死。
這樣做的目的是預防葉黴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病害發生,也可以用在太陽底下爆曬兩天的方法消毒。
大家有什麽不明白的,現在可以提問了。”
“文教授,您說的控製好溫度濕度,咋控製啊?”懷印家的第一個舉手問道。
“首先咱們說說溫度,洋柿子的溫度一般控製在白天25c~28c,夜間16c~18c,你們看牆上掛的就是溫度計,如果白天溫度高於28c,就需要進行通風,你們看到牆上流出來的洞了嗎?那個就是預留出來的通風洞。
咱們東北冬天氣溫很低,如果晚上大棚裏的溫度低於16c,就需要加溫,這牆上的暖氣片,就是用來給大棚加溫的,還有咱們提前準備好的稻草杉子,也是用來給大棚保溫的。“
”咱們接著說濕度的控製,…………”
等文教授講解完,張狼忍不住鼓著掌走了過去,“文教授辛苦了,我們都是大老粗,這種莊稼還行,可是擺弄這些精細的蔬菜就抓瞎了。”
”你每天的好酒好菜的招待,把我這嘴給養叼了,要是不努力幹活,你大老板把我給開了,我自己的工資可吃不起這樣的酒菜。”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大家也都熟悉了,文教授笑著開起了玩笑。
“狼叔來了。”
“狼爺好。”
跟著文教授學種大棚的婦女紛紛和張狼打招呼。
張狼笑著衝她們點點頭,“你們都很用心,好好跟文教授學習種菜技術,咱們村發家致富可就靠這些大棚了。”
“嗯呢,狼叔俺們一定用心學。”
”狼爺放心吧!肯定用心學。“
男勞力都有自己的任務,張狼也不準備把男勞力們拴在地裏,就把種大棚的活都交給了村裏的婦女們,種大棚雖然苦點累點,可是這點苦,難不住山裏的婦女們。
老年間,人們都把自己的手藝看的非常重,有句老話叫: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以前學門手藝,可不容易,拜師學藝,要交學費,還有個規矩就是三年學藝兩年效力,就學徒期間幹活賺的錢都歸師傅,出師後還要無償給師傅幹兩年。
而且前幾年很難學到東西,這三年除了幹各種雜活,還要為自己的師傅幹一些家務活,等同於一個仆人,所以就有俗語說“徒弟徒弟,三年奴隸”。
師傅授藝不是我們想象的手把手教,師傅隻會在自己做活的時候給你提點一二,大都是靠自己看,自己琢磨,也就是所謂的“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就這還不一定能學到真東西,作為藝匠,往往是“一招鮮,吃遍天”,一些獨門絕技,一般的徒弟根本學不到。
甚至比較極端的手藝人,還會有傳男不傳女這麽一個可以說是陋習的規矩。
毫無疑問,西龍山這十裏八村的手藝人都有這樣的陋習,這也造成了,西龍山這周圍十裏八村的男人各個都有自己的手藝,反而女人們大多啥都不會,隻能做一些粗活笨活。
所以其實不用張狼交代,女人們都很珍惜這樣的機會,不光是為了改善家裏的條件,種菜也是門手藝,以前在娘家,再受寵,家裏的手藝也不傳給她們。
”文教授人手夠不夠?用不用我再多給你派幾個人來?”張狼客氣的問道。
“育苗這邊用不了太多人手,不過你得趕快安排人把地都整出來,先撒上基肥。”文教授也不客氣,直接安排道。
“行,那我回頭就安排人把大棚裏的地整出來。”張狼痛快的答應道。
有了周邊幾個村的支持,人手變得充足,他也正想把建學校的婦女都撤下來,到大棚裏提前學習學習,明年大棚肯定要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