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淩孫氏見過皇後娘娘,恭祝皇後娘娘身體安康福澤延綿。”孫氏恭敬地跪下請安。
淩靜嫣和淩靜姝也隨著孫氏一起跪下。
眾目睽睽之下,三人的表現頗為得體。
端坐在上首的徐皇後,眸光一閃,徐徐笑道:“免禮平身。”
三人一起謝了恩典,然後起身。
徐皇後漫不經心地打量孫氏母女一眼,隨口笑道:“今日進宮覲見的人頗多,讓你們久等了。”
孫氏忙恭敬地應道:“臣妾今日有幸進宮得見皇後娘娘真容,已經是皇後娘娘的恩典了。稍微等上片刻實在算不得什麽。”
這回答說不上出彩,卻也中規中矩,挑不出毛病。
徐皇後又看向淩靜嫣:“你的閨名是什麽?今年多大了?”
徐皇後這麽一問,幾乎所有目光都刷地看了過來。淩靜嫣的頭腦頓時一片空白,嘴唇動了動,卻不知要說什麽。
對一個從未進過宮的年輕少女來說,這樣的手足無措和緊張茫然,也在情理之中。
周圍注目的目光裏,有同情有體諒,當然更不乏看好戲的。
淩靜嫣心知自己這樣不對,逼著自己張了口:“民、民女的閨名是靜嫣,今年十、十五了。”
話一說完,便有幾聲輕笑聲傳入耳中。
淩靜嫣不敢抬頭張望,臉上耳後卻火辣辣的。
這樣的場合,她怎麽能這樣丟人現眼?
當日淩靜姝一個人進宮,麵對著徐皇後和一眾嬪妃,還不是應付的好好的?說到底,都是她沒用……
想到今日過後,她在椒房殿裏失儀的事就會傳開,成了大家口中的笑談,連累的淩家也跟著丟臉,淩靜嫣連哭的心都有了。
徐皇後明明看出了淩靜嫣的窘迫,卻不肯放過她:“淩靜嫣,你為何這般局促不安?是本宮嚇著你了?”
坐在一旁的衛婕妤心裏微微一沉。
這麽刁鑽的問題,別說一個閨閣少女,就是讓精明圓滑的嬪妃們來應對,也有些棘手。答是就是在指責徐皇後,答否就得有合適的理由來解釋剛才的緊張。
這個可憐的姑娘已經夠緊張了,再被徐皇後這一逼問,隻有進退失儀的份……
衛婕妤正要張口打圓場,就見淩靜姝上前一步說道:“皇後娘娘鳳儀天下,威嚴天成。嫣堂姐初次進宮,為皇後娘娘驚為天人的容顏和風度而折服,這才稍稍失儀。皇後娘娘心地寬廣仁厚,想來絕不會介意。民女先代嫣堂姐謝過皇後娘娘。”
說著,斂衽行了一禮。
淩靜嫣此時也反應過來了,也跟著上前一步行禮:“民女在皇後娘娘麵前失態了,還望皇後娘娘饒恕。”
兩人一唱一和,畢恭畢敬。徐皇後若是再逼著不放,就會顯得咄咄逼人。
衛婕妤暗暗鬆口氣。這一關算是過了。
果然,徐皇後笑了起來:“罷了,些許小事而已,本宮還能和一個年輕姑娘計較不成。”
徐皇後這一笑,正殿裏略顯緊繃的氣氛也緩和了下來。
衛婕妤含笑張口道:“皇後娘娘天人之姿,我們這些嬪妃時常得見,也免不了會被娘娘的容顏風度震懾。淩小姐第一次進宮,有這般表現也是免不了的。”
這番奉承逢迎的話,出自衛婕妤的口中,讓人聽著格外順耳舒心。
其他的嬪妃也紛紛出言附和,一個比一個阿諛諂媚。將徐皇後誇讚的舉世無雙。一時間,正殿裏倒是熱鬧了起來。
徐皇後展顏笑道:“你們幾個可別再說了。平日裏關起門來說說哄本宮開心,本宮也就厚顏領受了。今日這麽多誥命夫人都在,再這麽合力吹捧本宮,大家還不好反駁,豈不是讓她們的耳朵白白遭罪。”
徐皇後在嬪妃中脫穎而出做了皇後,又駕馭後宮多年,手段之厲害不必多說。隻論口舌,也是無人能及。
此話一出,英國公夫人立刻笑著接口:“娘娘們剛才說的話,正是臣妾心中所想。隻可惜臣妾反應慢了一步,沒來得及張口,倒讓皇後娘娘誤會了。”
“是啊!臣妾也是口舌笨拙之人,比不得娘娘們口齒伶俐。”平國公夫人也笑著說道。
接下來,各誥命夫人紛紛出言逢迎拍馬。既是來了椒房殿,將徐皇後哄的高興才是最要緊的。誰也別笑誰!
……
徐皇後被眾人吹捧一番,心情頗為愉快。
不過,她並未打算就此放過淩靜姝。
徐皇後鳳目一掃,又落在了淩靜姝的身上:“說起來,淩九姑娘初次覲見本宮時,進退得體絲毫不亂,著實令本宮印象深刻。”
眾人的目光隨著徐皇後一起看了過去。
被這麽多人注視著,一舉一動都曝露在眾人眼前,想不緊張都不可能。
淩靜姝早有心理準備,微微一笑,從容應道:“多謝皇後娘娘偏愛。其實,民女當時也很緊張。隻是掩飾得稍好一些,瞞過了皇後娘娘。”
徐皇後鳳眸微眯,揚起唇角:“你這丫頭,口齒這般伶俐,怪不得衛婕妤喜歡你。就連本宮見了,心中也甚是喜歡。”
淩靜姝笑著答道:“能得皇後娘娘青睞,一定是民女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徐皇後一臉笑意,深深地看了淩靜姝一眼:“過了年,你也有十五了吧!”
“是,皇後娘娘真是好記性,竟記得民女的年齡。”淩靜姝笑意盈然地應道:“民女過了年,正是十五歲。”
“十五歲,正是花朵一樣人見人愛的年紀。”徐皇後若有所指地笑道:“日後若是有了中意的夫婿,本宮一定為你做主保媒。”
淩靜姝適時地流露出待字閨中的少女嬌羞:“皇後娘娘一片美意,民女受寵若驚。隻是,民女無意早早出嫁,怕是要辜負皇後娘娘的心意了。”
徐皇後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姑娘家大了,總是要出嫁的,你不必覺得不好意思。”
堂堂皇後,當眾關切一個少女的終身大事,還張口要保媒。
這意味著什麽?
難道,徐皇後相中了淩靜姝,想讓她嫁給燕王做側妃?
眾人看向淩靜姝的目光,愈發變得微妙起來。(未完待續。)
淩靜嫣和淩靜姝也隨著孫氏一起跪下。
眾目睽睽之下,三人的表現頗為得體。
端坐在上首的徐皇後,眸光一閃,徐徐笑道:“免禮平身。”
三人一起謝了恩典,然後起身。
徐皇後漫不經心地打量孫氏母女一眼,隨口笑道:“今日進宮覲見的人頗多,讓你們久等了。”
孫氏忙恭敬地應道:“臣妾今日有幸進宮得見皇後娘娘真容,已經是皇後娘娘的恩典了。稍微等上片刻實在算不得什麽。”
這回答說不上出彩,卻也中規中矩,挑不出毛病。
徐皇後又看向淩靜嫣:“你的閨名是什麽?今年多大了?”
徐皇後這麽一問,幾乎所有目光都刷地看了過來。淩靜嫣的頭腦頓時一片空白,嘴唇動了動,卻不知要說什麽。
對一個從未進過宮的年輕少女來說,這樣的手足無措和緊張茫然,也在情理之中。
周圍注目的目光裏,有同情有體諒,當然更不乏看好戲的。
淩靜嫣心知自己這樣不對,逼著自己張了口:“民、民女的閨名是靜嫣,今年十、十五了。”
話一說完,便有幾聲輕笑聲傳入耳中。
淩靜嫣不敢抬頭張望,臉上耳後卻火辣辣的。
這樣的場合,她怎麽能這樣丟人現眼?
當日淩靜姝一個人進宮,麵對著徐皇後和一眾嬪妃,還不是應付的好好的?說到底,都是她沒用……
想到今日過後,她在椒房殿裏失儀的事就會傳開,成了大家口中的笑談,連累的淩家也跟著丟臉,淩靜嫣連哭的心都有了。
徐皇後明明看出了淩靜嫣的窘迫,卻不肯放過她:“淩靜嫣,你為何這般局促不安?是本宮嚇著你了?”
坐在一旁的衛婕妤心裏微微一沉。
這麽刁鑽的問題,別說一個閨閣少女,就是讓精明圓滑的嬪妃們來應對,也有些棘手。答是就是在指責徐皇後,答否就得有合適的理由來解釋剛才的緊張。
這個可憐的姑娘已經夠緊張了,再被徐皇後這一逼問,隻有進退失儀的份……
衛婕妤正要張口打圓場,就見淩靜姝上前一步說道:“皇後娘娘鳳儀天下,威嚴天成。嫣堂姐初次進宮,為皇後娘娘驚為天人的容顏和風度而折服,這才稍稍失儀。皇後娘娘心地寬廣仁厚,想來絕不會介意。民女先代嫣堂姐謝過皇後娘娘。”
說著,斂衽行了一禮。
淩靜嫣此時也反應過來了,也跟著上前一步行禮:“民女在皇後娘娘麵前失態了,還望皇後娘娘饒恕。”
兩人一唱一和,畢恭畢敬。徐皇後若是再逼著不放,就會顯得咄咄逼人。
衛婕妤暗暗鬆口氣。這一關算是過了。
果然,徐皇後笑了起來:“罷了,些許小事而已,本宮還能和一個年輕姑娘計較不成。”
徐皇後這一笑,正殿裏略顯緊繃的氣氛也緩和了下來。
衛婕妤含笑張口道:“皇後娘娘天人之姿,我們這些嬪妃時常得見,也免不了會被娘娘的容顏風度震懾。淩小姐第一次進宮,有這般表現也是免不了的。”
這番奉承逢迎的話,出自衛婕妤的口中,讓人聽著格外順耳舒心。
其他的嬪妃也紛紛出言附和,一個比一個阿諛諂媚。將徐皇後誇讚的舉世無雙。一時間,正殿裏倒是熱鬧了起來。
徐皇後展顏笑道:“你們幾個可別再說了。平日裏關起門來說說哄本宮開心,本宮也就厚顏領受了。今日這麽多誥命夫人都在,再這麽合力吹捧本宮,大家還不好反駁,豈不是讓她們的耳朵白白遭罪。”
徐皇後在嬪妃中脫穎而出做了皇後,又駕馭後宮多年,手段之厲害不必多說。隻論口舌,也是無人能及。
此話一出,英國公夫人立刻笑著接口:“娘娘們剛才說的話,正是臣妾心中所想。隻可惜臣妾反應慢了一步,沒來得及張口,倒讓皇後娘娘誤會了。”
“是啊!臣妾也是口舌笨拙之人,比不得娘娘們口齒伶俐。”平國公夫人也笑著說道。
接下來,各誥命夫人紛紛出言逢迎拍馬。既是來了椒房殿,將徐皇後哄的高興才是最要緊的。誰也別笑誰!
……
徐皇後被眾人吹捧一番,心情頗為愉快。
不過,她並未打算就此放過淩靜姝。
徐皇後鳳目一掃,又落在了淩靜姝的身上:“說起來,淩九姑娘初次覲見本宮時,進退得體絲毫不亂,著實令本宮印象深刻。”
眾人的目光隨著徐皇後一起看了過去。
被這麽多人注視著,一舉一動都曝露在眾人眼前,想不緊張都不可能。
淩靜姝早有心理準備,微微一笑,從容應道:“多謝皇後娘娘偏愛。其實,民女當時也很緊張。隻是掩飾得稍好一些,瞞過了皇後娘娘。”
徐皇後鳳眸微眯,揚起唇角:“你這丫頭,口齒這般伶俐,怪不得衛婕妤喜歡你。就連本宮見了,心中也甚是喜歡。”
淩靜姝笑著答道:“能得皇後娘娘青睞,一定是民女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徐皇後一臉笑意,深深地看了淩靜姝一眼:“過了年,你也有十五了吧!”
“是,皇後娘娘真是好記性,竟記得民女的年齡。”淩靜姝笑意盈然地應道:“民女過了年,正是十五歲。”
“十五歲,正是花朵一樣人見人愛的年紀。”徐皇後若有所指地笑道:“日後若是有了中意的夫婿,本宮一定為你做主保媒。”
淩靜姝適時地流露出待字閨中的少女嬌羞:“皇後娘娘一片美意,民女受寵若驚。隻是,民女無意早早出嫁,怕是要辜負皇後娘娘的心意了。”
徐皇後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姑娘家大了,總是要出嫁的,你不必覺得不好意思。”
堂堂皇後,當眾關切一個少女的終身大事,還張口要保媒。
這意味著什麽?
難道,徐皇後相中了淩靜姝,想讓她嫁給燕王做側妃?
眾人看向淩靜姝的目光,愈發變得微妙起來。(未完待續。)